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道?
他略搖搖頭,半目夾了目夾眼睛,仿佛鏡于就在這間房裡,可能聽得見。
"他老先生的笑話也多。
"鏡于怕父親怕得出奇——當然說穿了并不奇怪,而且理所當然——但是雖然膽子小,外邊也鬧虧空,出過幾回事。
我還笑别人,你。
" 雖然她早料到這一着,還是不免有氣。
跟他說說笑笑是世故人情,難道從前待她這樣她還不死心,忘不了他?當然他是這樣想,因為她沒機會遇見别人。
"嗳喲,三爺,"她笑着說,我真抱怨,你還不知道二嫂窮?你不會去找你的闊哥哥闊嫂嫂?老實告訴你,有些人我還不願意問他們。
我知道你這是看得起我,倒叫我為難了。
搬了個家,把錢用得差不多了,我也在等田上的錢。
"二嫂幫幫忙,幫幫忙!我姚老三盡管債多,這還是第一次對自己人開口。
是你來得不巧了,剛巧這一向正鬧着不夠用。
幫幫忙,幫幫忙!二嫂向來待我好。
這是話裡有話,在吓詐她? 她斜瞪了他一眼,表示她不怕。
"待你好也是狗咬呂洞賓。
"所以我情願找二嫂,碰釘子也是應當的。
碰别人的釘子我還不犯着。
他盡管嬉皮笑臉,大概要不是真沒辦法,也不會來找她。
他分到的那點當然禁不起他用,而且那些債主最勢利的,還不都逼着要錢?這回真要他的好看了。
她這回可不像分家那天,坐着現成的前排座位。
不但看不見,住在這裡這樣冷清,都要好些日子才聽得見。
她先不要說關門話,留着這條路,一刀兩斷還報什麼仇?有錢要會用,才有勢力,給不給要看我高興,不能叫人料定了。
她突然決定了,也出自己意料之外。
自己心裡也有點知道,這無非都是借口。
我是再也學不會你們姚家的人,不幫忙。
"所以我說二嫂好。
她白了他一眼。
"你剛才說多少?"八百。
誰有這麼些在家裡?二嫂壓箱底的洋錢包還不止這些。
我去看看可湊得出五百。
七百,七百。
有五百,你就算運氣了。
她到了樓梯上才想起來,炳發老婆還在這裡,當着她的面拿錢不好意思。
一向對她抱怨姚家人,尤其恨三房,自從鬧珠花的事,連她嫂子都受冤枉。
這時候掉過來向着他們,未免太沒志氣。
别的不說,一個女人給男人錢——給得沒有緣故,也照樣尴尬,實在說不過去。
她把心一橫:也好,至少讓她知道我的錢愛怎麼就怎麼,誰也不要想。
炳發老婆坐在窗口玩骨牌,捉烏龜。
這三爺真不得了,黑飯白飯,三個門口。
沒辦法,隻好敷衍他一次。
" 她背對着她嫂子數鈔票,她嫂子假裝不看着她。
數得太快。
借錢給人總不好意思少給十塊廿塊,隻好重數一次,耳朵都熱辣辣起來,聽上去更多了。
他下回又要來了。
哪還有下回?誰應酬得起? 缺五十塊。
床頭一疊朱漆浮雕金龍牛皮箱,都套着藍布棉套子。
她解開一排藍布鈕扣,開上面一隻箱子,每隻角上塞着高高一疊銀皮紙包的洋錢,壓箱底的,金銀可以鎮壓邪祟,防五鬼搬運術。
一包包的洋錢太重,她在自己口袋裡托着,不然把口袋都墜破了。
他再坐了會就走了,喃喃地一連串笑着道謝,那神氣就像她是個長輩親戚,女太太們容易騙,再不然就是禁不起他纏,面子上下不去,給他借到手就溜了。
這倒使她心安理得了些。
本來第一次是應當借給他的。
即使怕人說話,照規矩也不能避這個嫌疑。
在宗法社會裡,他是自己人,娘家是外親。
她也就仗着這一點,要不然她哥哥與嫂子又不同,未免使她心裡有點難過。
她哥哥晚飯後來接她嫂嫂,她提起三爺來過,沒說為什麼。
還怕他老婆回去不告訴他?
"他老先生的笑話也多。
"鏡于怕父親怕得出奇——當然說穿了并不奇怪,而且理所當然——但是雖然膽子小,外邊也鬧虧空,出過幾回事。
我還笑别人,你。
" 雖然她早料到這一着,還是不免有氣。
跟他說說笑笑是世故人情,難道從前待她這樣她還不死心,忘不了他?當然他是這樣想,因為她沒機會遇見别人。
"嗳喲,三爺,"她笑着說,我真抱怨,你還不知道二嫂窮?你不會去找你的闊哥哥闊嫂嫂?老實告訴你,有些人我還不願意問他們。
我知道你這是看得起我,倒叫我為難了。
搬了個家,把錢用得差不多了,我也在等田上的錢。
"二嫂幫幫忙,幫幫忙!我姚老三盡管債多,這還是第一次對自己人開口。
是你來得不巧了,剛巧這一向正鬧着不夠用。
幫幫忙,幫幫忙!二嫂向來待我好。
這是話裡有話,在吓詐她? 她斜瞪了他一眼,表示她不怕。
"待你好也是狗咬呂洞賓。
"所以我情願找二嫂,碰釘子也是應當的。
碰别人的釘子我還不犯着。
他盡管嬉皮笑臉,大概要不是真沒辦法,也不會來找她。
他分到的那點當然禁不起他用,而且那些債主最勢利的,還不都逼着要錢?這回真要他的好看了。
她這回可不像分家那天,坐着現成的前排座位。
不但看不見,住在這裡這樣冷清,都要好些日子才聽得見。
她先不要說關門話,留着這條路,一刀兩斷還報什麼仇?有錢要會用,才有勢力,給不給要看我高興,不能叫人料定了。
她突然決定了,也出自己意料之外。
自己心裡也有點知道,這無非都是借口。
我是再也學不會你們姚家的人,不幫忙。
"所以我說二嫂好。
她白了他一眼。
"你剛才說多少?"八百。
誰有這麼些在家裡?二嫂壓箱底的洋錢包還不止這些。
我去看看可湊得出五百。
七百,七百。
有五百,你就算運氣了。
她到了樓梯上才想起來,炳發老婆還在這裡,當着她的面拿錢不好意思。
一向對她抱怨姚家人,尤其恨三房,自從鬧珠花的事,連她嫂子都受冤枉。
這時候掉過來向着他們,未免太沒志氣。
别的不說,一個女人給男人錢——給得沒有緣故,也照樣尴尬,實在說不過去。
她把心一橫:也好,至少讓她知道我的錢愛怎麼就怎麼,誰也不要想。
炳發老婆坐在窗口玩骨牌,捉烏龜。
這三爺真不得了,黑飯白飯,三個門口。
沒辦法,隻好敷衍他一次。
" 她背對着她嫂子數鈔票,她嫂子假裝不看着她。
數得太快。
借錢給人總不好意思少給十塊廿塊,隻好重數一次,耳朵都熱辣辣起來,聽上去更多了。
他下回又要來了。
哪還有下回?誰應酬得起? 缺五十塊。
床頭一疊朱漆浮雕金龍牛皮箱,都套着藍布棉套子。
她解開一排藍布鈕扣,開上面一隻箱子,每隻角上塞着高高一疊銀皮紙包的洋錢,壓箱底的,金銀可以鎮壓邪祟,防五鬼搬運術。
一包包的洋錢太重,她在自己口袋裡托着,不然把口袋都墜破了。
他再坐了會就走了,喃喃地一連串笑着道謝,那神氣就像她是個長輩親戚,女太太們容易騙,再不然就是禁不起他纏,面子上下不去,給他借到手就溜了。
這倒使她心安理得了些。
本來第一次是應當借給他的。
即使怕人說話,照規矩也不能避這個嫌疑。
在宗法社會裡,他是自己人,娘家是外親。
她也就仗着這一點,要不然她哥哥與嫂子又不同,未免使她心裡有點難過。
她哥哥晚飯後來接她嫂嫂,她提起三爺來過,沒說為什麼。
還怕他老婆回去不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