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 第七回 劫賊營劉瓊敗北 失郡縣士奎殒軀

關燈
卻說興安府知府高國桢,接得石泉縣縣丞告急文書,知王——造反,殺死知縣守備,即刻回文,暫令該縣丞兼署正印,攝理錢糧軍民事務,候本府呈各大憲,請其發兵剿賊,以扶黎庶。

    發劄去後,寝食不安,忖思賊勢甚猛,黨羽甚多,誠恐石泉縣有失,就請衆文武會議,提兵救城保民之策。

    不一時間,衆官齊進衙内,酌量定了。

    國桢就命鎮守陝西興安府總兵官趙廷俊協同參将劉瓊,點起八千兵馬來救石泉。

    即修文書一道,前往紫陽、白河二縣,饬令點兵接應;又申文三邊,到總制楊一清處,請他發兵相應。

    酌議已定,衆官告别回衙,即時點起三軍。

    趙廷俊命劉瓊帶三千兵馬,當先迎敵;又命把總姚玉清,帶五千人馬,埋伏石泉縣後,待紫陽、白河二縣的兵到,然後殺出,二面夾攻,定獲全勝。

    參将帶領人馬,一路而來,見那些百姓,拖男帶女,奔走彷惶,叫苦連天,說道:“賊兵有十萬之衆,蜂擁而來,将臨城下。

    ”劉瓊見說,即吩咐速往興安躲避,百姓拜謝而去。

    忽見前面哨馬報道:“山前後隐隐塵頭起處,想必賊兵來了。

    ”參将就命再往打探虛實。

    遂傳令三軍,急速趕進城中駐紮,來到城邊,見城門緊閉,遂令軍士叩門。

    誰想城内軍民,見糧草已盡,正在彷惶,忽聞城外人馬喧嚷,隻道賊兵攻城,急忙跑上城樓觀看,認得是本鎮之兵,猶如天降一般,大啟城門迎接,三軍一齊擁入,參将問及賊勢如何?遊擊一一說知。

    話猶未了,忽聞城外铳炮連天,賊兵大隊擁來。

    為首一員大将,頭戴銀盔,身披銀甲,手執銀槍,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劉瓊忖度道:“此人非是賊人之黨,料他被誘投降,不若趁其陣腳未定,與他一戰,便知詳悉。

    ”乃命姚玉清伏于城後,親自下城殺出。

    馬萬程見城内有官兵殺來,就把銀槍一擺,賊兵一字兒分開,馬萬程喝道:“來者報名受死。

    ”參将提刀出馬,指住罵曰:“睜開狗眼,不認得陝西興安府陸路提标中軍參将劉瓊麼?你是何人?快把狗名報上。

    ”馬萬程笑道:“滅寇大部督麾下,破敵先鋒馬萬程在此。

    ”說罷把銀槍撚定,望着劉瓊心窩刺去。

    劉瓊用刀架住,兩下鼓角齊嗚,大戰一番,不分勝負。

    恰值王權兵到,上前接戰。

    劉瓊見賊兵勢大,恐防有失,就把鋼刀向後一擺,且戰且走,賊兵緊緊追上。

    忽聽得斜刺裡炮響三聲,一标軍馬殺出,為首一員大将,高聲喝道:“賊衆休得逞強。

    ”于是上前截住,與王權搦戰。

    劉瓊知是把總姚玉深殺來救護,即便轉回,再與賊人對壘,看看天色已晚,各自鳴金收軍。

    劉瓊是晚在帳中,對姚玉清說道:“吾今日會戰見賊兵隊伍不甚齊整,安營未定,不若今晚三更時候,足下去劫他營,諒他必無準備,吾分兵于左右擊之,必獲全勝。

    ”姚玉清道:“此議甚合吾意。

    ”于是吩咐三軍,飽餐戰飯,二更裝束,三鼓要到賊營,茅草硝黃,多多帶備,一聞号炮,放火燒營,但見賊營火起,轉身殺回,吾自提兵助殺。

    各各領命而出。

     且說紫陽、白河二縣,接得興安府總兵趙廷俊文牒讀畢,遂與前營遊擊海-都司,點八百精兵,就夜起行,直望石泉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