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 第十九回 衆功臣陳情對楓陛 群奸黨被劾作冰山

關燈
卻說穆順、嶽元二人,有心歸降,但恐東陽不納,正在躊躇,忽聞城外高叫出降。

    二人見是自家兵馬,皆已皈降,我今同去,定然收納。

    于是大開城門,帶了兵丁出來,跪下迎接。

    李東陽入到城中,查點百姓,出示安民,将降兵注冊,就在城中大排筵宴,犒賞三軍,注立何振邦、周勇二人為首功,馬萬程為次,其餘兵将有功者,皆注于簿内。

    李東陽在席上,把二人之計,對楊一清說知。

    周勇聞元帥将他姓名注在冊中,便憶着王氏之言,遂離席上前禀道:“求元帥将小将姓氏更改,轉換别名。

    ”李東陽便問何故?周勇便将金奪鳌前後之事,一一訴知。

    席中諸将聽了,皆有不平之意!楊一清道:“既是奪鳌有此不法,待我奏聞主上,将他定罪。

    ”李東陽便把奪鳌與劉瑾、焦芳結黨為奸之事,與梁儲付托之言,對楊一清說知。

    楊一清聽罷,拍案大罵,說道:“老夫離京未久,豈料少主一旦被蒙迷,老夫回京,誓不與這班奸黨共立朝堂。

    ”衆将亦揚聲說道:“大人若不除之,久後必為大患。

    ”楊一清曰:“你們暫且隐耐,切勿驚揚。

    ”遂吩咐周勇二人,不須惶恐,自有老夫擔當。

    于是罷席,各回帳中。

    到了次日,楊一清遂糾合外省文武,寫疏入奏,皆謂劉瑾等無道,刻剝黎民,百姓嗟怨,遂至邊關有幹戈之變。

    楊一清便将各本存好,就令總兵趙廷俊,代署此任;又分調候選之官,暫署各縣,遣兵把守隘口,追捕餘賊,以防後患。

    吩咐已畢,遂同了李東陽,帶衆人凱旋回京。

    路過延安,延安府出城迎接。

    楊一清吩咐小心把守,恐防殘賊再來侵犯;又到孫建中大營,查明糧草,點起三軍,一路凱歌之聲,直望京城而去。

    梁儲聞知,入宮奏聞少主道:“今有都禦史楊一清與征西大元帥李東陽,奏凱回京,請旨定奪。

    ”天子聽罷大悅。

    椎有劉瑾平生最忌楊一清,聽見他今回京,不勝惶恐,于是假托有病,回府去了。

    少主遂降下旨來,命文武出城迎接。

    梁儲捧着聖旨,出了宮門,會合百官出城迎接。

     卻說楊一清與李東陽大軍來到城下,見有百官迎接,楊一清同李東陽上前,與巨官見禮,命李自強等,押住三軍,暫在城外駐紮,遂與衆官入朝,參見聖主。

    山呼已畢,李東陽奏曰:“托賴我主洪福,馬到成功,擒得賊首王——與胞弟王權,解到京中,請旨定奪!又收得降兵三萬四百餘名,望我主發落。

    ”少主下令,命刑部即将賊人枭首示衆,又命兵部收回三軍,待至查過功勞,然後封賞。

    三人領旨退出朝堂。

    李東陽命家人出去,将周勇兄弟帶到自己衙中,候旨封賞。

    楊一清亦将馬萬程帶到自己府第。

    到了次日,聖上降旨,命楊一清、梁儲、李東陽、張建中、李自強五人,入宮赴宴。

    酒至數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