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太師公善戲谑難乘龍 探花郎苦推求歡跨鳳
關燈
小
中
大
道:“此固老太師天地之垂仁,但晚生既已兩緻其情,定當兩全其約,得則雙得,失則雙失。
若失一不悲,得一則喜,則前為負心,後為苟合矣!況晚生賦命涼薄,似與婚好無緣,行将請告以歸,倘佯山水,再不徒向朱門覓句矣!” 華嶽聽了,因對呂柯說道:“探花說‘得則雙得,失則雙失’,若小女不諧,并荇煙亦不複望,則是為小女一人,到誤了探花終身了。
這等看起來,探花事事皆有情有義,到是我學生 多 疑,有 始 無 終 了,卻 怎 麼 處?近 思 有 甚 計 較麼?”呂柯道: “ 事在兩難,門生亦無計較,還望老師用情!”華嶽笑道: “ 要我用情,除非原将小女嫁與探花方妙。
”呂柯道:“如此固妙,但老師置新婿于何地?” 華嶽笑道:“這也不難,就将新婿改換女妝,充做荇煙,同嫁與探花,你道何如?”說罷,哈哈大笑。
呂柯與司馬玄聽了,俱各大驚大喜道:“ 老太師深心妙用,遊戲出入,門生輩愚蒙,何能仰測?尚望老太師明明見教!” 華嶽道:“ 要學生明說也不難,探花與近思須要開懷痛飲,飲得半酣,方好作遊戲之客,談遊戲之事。
若半杯不飲,愁眉相對,我學生說也無興。
”此時司馬玄見說話有因,不覺神情喜發,伏席懇請道:“晚生此際寸腸如裂,雖玉液不能下咽,老太師倘有一線機緣,見教分明,則晚生願以此身作漏卮可也!” 華嶽笑道:“既是這等,探花與近思試猜一猜,你道尹荇煙是誰人娶了?”司馬玄道:“如何猜得着?” 華嶽道:“ 就是小女娶了。
”司馬玄笑道:“老太師取笑!怎麼令愛娶他?” 華嶽道:“探花不要笑,且說小女許與何人?”司馬玄道:“自然是方才相會的伊兄了!” 華嶽道:“那裡甚麼伊兄,小女許的就是尹荇煙!” 司馬玄與呂柯同說道:“老太師遊戲入于三昧,一時難解,使人求教之心愈急。
” 華嶽笑道:“ 學生這等說,探花又不解;學生那等說,近思又不解。
如今沒奈何,隻得要實說了。
學生待罪春卿,禮義自我而出,小女既許嫁探花,焉有負盟之事?隻因探花納聘荇煙,學生因與小女商量,以為探花愛才甚切,探花既聘荇煙,則荇煙之才必有過于小女者。
小女初心不服,意欲與之一較,而不能緻之以來,故萬不得已而行權,将小女改扮男妝,假充探花娶之以歸,豈非荇煙是小女娶了?” 司馬玄與呂柯聽了,不覺大笑道:“老太師與令愛小姐這等遊戲,真是文人韻事俱占盡矣!且請問 尹 荇 煙 取 來,與 令 愛 小 姐 相 得 否?” 華 嶽 道:“小女催妝一詩,荇煙心醉;荇煙合卺一詩,小女心服。
二女彼此憐才,已結為姊妹,以待探花。
” 呂柯道:“ 老師與師妹既有此一段盛意,老師為何又有新婿之選?” 華嶽道:“學生隻道探花既聘荇煙,定忘小女,故稱小女别字,蓋故以此留難探花,消其不告而娶之罪耳!” 呂柯道:“ 這等看來,都是老師作用。
但不知老師于何處覓此少年才郎假充新婿?其才其美真可與子蒼并驅!”華嶽笑道:“因無處可覓,隻得就教荇煙改扮男妝,假充新婿,學生所以說小女許的就是尹荇煙。
”司馬玄與呂柯聽了詳細,不覺手舞足蹈,歡笑不已。
司馬玄因想道:“原來就是荇煙,我說天地間那有這等少年才美書生?” 因對呂柯說道:“不是小弟在仁兄面前誇口,就是杏苑英雄三百,我司馬玄視若無人,尚自洋洋得意。
今日在老太師門楣之下,為此金屋二嬌比美,美不如;較才,才不 及,短 盡 我 司 馬 玄 之 氣,低 盡 我 司 馬 玄 之 眉矣!”呂柯笑道:“仁兄莫怪小弟犯諱,小弟代仁兄再續一語,異日銅 雀 春 深、二 喬 相 并,隻 怕 還 要 享 盡 司 馬 玄 之福!”大家鼓掌稱快,歡飲多時,方才謝别。
次日,呂柯重申盟約,擇日行聘,又擇日成婚。
此時司馬玄已遷新第,于後庭兩邊設兩間卧房。
到了正日,一邊是探花娶親,一邊是宰相嫁女,又是翰林為媒,來往其間,莫非是百兩盈門,說不盡那笙箫鼓樂之盛。
娶了過來,司馬玄見華峰蓮、尹荇煙二小姐如王嫱、西子,二小姐見司馬玄風流年少,如子建、潘安,彼此愛慕。
到了花朝月夕,閨中韻事無所不為,不減河洲之雎鳥。
此皆司馬玄一念之仁,舍自己之功名,成就呂柯之夫婦,故天即假呂柯之手,竊華小姐之詩,作尹荇煙之代,宛轉以成其夫婦,豈非蒼天報施不爽也! 後來華嶽翁婿無間,呂柯朋友有終,尹老、花老俱沾其惠。
在京為官數年,方攜二美還鄉,與父母完聚。
可謂千古佳人才子風流配合矣!故題曰:《風流配》。
有詩為證: 七篇文字贈他人,完得他人夫婦倫。
誰道天心不相負,巧聯二美結姻親。
若失一不悲,得一則喜,則前為負心,後為苟合矣!況晚生賦命涼薄,似與婚好無緣,行将請告以歸,倘佯山水,再不徒向朱門覓句矣!” 華嶽聽了,因對呂柯說道:“探花說‘得則雙得,失則雙失’,若小女不諧,并荇煙亦不複望,則是為小女一人,到誤了探花終身了。
這等看起來,探花事事皆有情有義,到是我學生 多 疑,有 始 無 終 了,卻 怎 麼 處?近 思 有 甚 計 較麼?”呂柯道: “ 事在兩難,門生亦無計較,還望老師用情!”華嶽笑道: “ 要我用情,除非原将小女嫁與探花方妙。
”呂柯道:“如此固妙,但老師置新婿于何地?” 華嶽笑道:“這也不難,就将新婿改換女妝,充做荇煙,同嫁與探花,你道何如?”說罷,哈哈大笑。
呂柯與司馬玄聽了,俱各大驚大喜道:“ 老太師深心妙用,遊戲出入,門生輩愚蒙,何能仰測?尚望老太師明明見教!” 華嶽道:“ 要學生明說也不難,探花與近思須要開懷痛飲,飲得半酣,方好作遊戲之客,談遊戲之事。
若半杯不飲,愁眉相對,我學生說也無興。
”此時司馬玄見說話有因,不覺神情喜發,伏席懇請道:“晚生此際寸腸如裂,雖玉液不能下咽,老太師倘有一線機緣,見教分明,則晚生願以此身作漏卮可也!” 華嶽笑道:“既是這等,探花與近思試猜一猜,你道尹荇煙是誰人娶了?”司馬玄道:“如何猜得着?” 華嶽道:“ 就是小女娶了。
”司馬玄笑道:“老太師取笑!怎麼令愛娶他?” 華嶽道:“探花不要笑,且說小女許與何人?”司馬玄道:“自然是方才相會的伊兄了!” 華嶽道:“那裡甚麼伊兄,小女許的就是尹荇煙!” 司馬玄與呂柯同說道:“老太師遊戲入于三昧,一時難解,使人求教之心愈急。
” 華嶽笑道:“ 學生這等說,探花又不解;學生那等說,近思又不解。
如今沒奈何,隻得要實說了。
學生待罪春卿,禮義自我而出,小女既許嫁探花,焉有負盟之事?隻因探花納聘荇煙,學生因與小女商量,以為探花愛才甚切,探花既聘荇煙,則荇煙之才必有過于小女者。
小女初心不服,意欲與之一較,而不能緻之以來,故萬不得已而行權,将小女改扮男妝,假充探花娶之以歸,豈非荇煙是小女娶了?” 司馬玄與呂柯聽了,不覺大笑道:“老太師與令愛小姐這等遊戲,真是文人韻事俱占盡矣!且請問 尹 荇 煙 取 來,與 令 愛 小 姐 相 得 否?” 華 嶽 道:“小女催妝一詩,荇煙心醉;荇煙合卺一詩,小女心服。
二女彼此憐才,已結為姊妹,以待探花。
” 呂柯道:“ 老師與師妹既有此一段盛意,老師為何又有新婿之選?” 華嶽道:“學生隻道探花既聘荇煙,定忘小女,故稱小女别字,蓋故以此留難探花,消其不告而娶之罪耳!” 呂柯道:“ 這等看來,都是老師作用。
但不知老師于何處覓此少年才郎假充新婿?其才其美真可與子蒼并驅!”華嶽笑道:“因無處可覓,隻得就教荇煙改扮男妝,假充新婿,學生所以說小女許的就是尹荇煙。
”司馬玄與呂柯聽了詳細,不覺手舞足蹈,歡笑不已。
司馬玄因想道:“原來就是荇煙,我說天地間那有這等少年才美書生?” 因對呂柯說道:“不是小弟在仁兄面前誇口,就是杏苑英雄三百,我司馬玄視若無人,尚自洋洋得意。
今日在老太師門楣之下,為此金屋二嬌比美,美不如;較才,才不 及,短 盡 我 司 馬 玄 之 氣,低 盡 我 司 馬 玄 之 眉矣!”呂柯笑道:“仁兄莫怪小弟犯諱,小弟代仁兄再續一語,異日銅 雀 春 深、二 喬 相 并,隻 怕 還 要 享 盡 司 馬 玄 之福!”大家鼓掌稱快,歡飲多時,方才謝别。
次日,呂柯重申盟約,擇日行聘,又擇日成婚。
此時司馬玄已遷新第,于後庭兩邊設兩間卧房。
到了正日,一邊是探花娶親,一邊是宰相嫁女,又是翰林為媒,來往其間,莫非是百兩盈門,說不盡那笙箫鼓樂之盛。
娶了過來,司馬玄見華峰蓮、尹荇煙二小姐如王嫱、西子,二小姐見司馬玄風流年少,如子建、潘安,彼此愛慕。
到了花朝月夕,閨中韻事無所不為,不減河洲之雎鳥。
此皆司馬玄一念之仁,舍自己之功名,成就呂柯之夫婦,故天即假呂柯之手,竊華小姐之詩,作尹荇煙之代,宛轉以成其夫婦,豈非蒼天報施不爽也! 後來華嶽翁婿無間,呂柯朋友有終,尹老、花老俱沾其惠。
在京為官數年,方攜二美還鄉,與父母完聚。
可謂千古佳人才子風流配合矣!故題曰:《風流配》。
有詩為證: 七篇文字贈他人,完得他人夫婦倫。
誰道天心不相負,巧聯二美結姻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