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太師公善戲谑難乘龍 探花郎苦推求歡跨鳳

關燈
詞曰: 芙蓉繡褥鴛鴦枕,前程一片佳如錦。

    無計得乘龍,相看還夢中。

     徘徊空反側,一室愁琴瑟。

    到得兩宜家,方添錦上花。

     卻說司馬玄相思了一夜,到次早辭别了尹老夫妻。

    回衙與呂柯商議,要出紙筆各處追求。

    呂柯道:“此人既有這等作用盜娶而去,自是富貴人家,豈無金屋隐藏;那能漏洩?若出紙筆,不但無用,反昭人耳,自傳與華老知道。

    隻怕已失者不可複得,而将得者反又失矣!吾兄不可不思!” 司馬玄想了一會,默然無語。

    呂柯道:“ 以小弟愚見,春闱近矣,莫若待兄看花之後,先成了華老師之姻,再細細搜求,亦未為遲。

    ”司馬玄無可奈何,隻得依允。

     過了些時,春闱禦筆親點探花,十分榮耀。

    呂柯見他中了,方才放下一樁心事。

    司馬玄也不等公務稍暇,就央呂柯與華嶽說親。

    呂柯笑道:“這不消仁兄吩咐,想也再遲不得了。

    ”因撿個好日子,穿了吉服,用大紅名帖恭恭敬敬來見華嶽。

    華嶽接見道:“ 賢契為何今日如此鄭重?” 呂柯道:“非為别事,就是敝友司馬玄向日蒙老師許結絲蘿,原約春闱得意便可乘龍。

    司馬玄今幸探花仙府,不負老師鑒拔,特浼門生敬報斧柯,以完前議。

    故門生薰沐以請,敢求老師金喏!”華嶽道:“此言前固有之,但怪司馬玄負盟,已婚尹氏。

    老夫幾欲要言,因賢契作伐,不好多言。

    今以一第之榮,又煩賢契,莫非要以小星之義奚落小女麼?” 呂柯見說出尹氏,打着心病。

    又見華老詞色嚴厲,急得滿臉通紅,坐立不安,連連離席打恭道:“尹氏之說,系一時訛傳,并無實迹。

    司馬玄自從老師有約,至今尚在門生處獨自下榻,可問而知。

    若中饋有人,而再作此罔想,則不獨司馬玄有罪,門生亦不得謝過矣!” 華嶽道:“此事既無實迹,老夫也不苦苦追究。

    但有此一番訛傳,則老夫信此訛傳,将小女又許他人,這也怪不得老夫失信了!”呂柯道:“老師台鼎門楣,豈患無人攀仰?但以師妹仙才,無非欲選奇才以諧佳偶。

    況司馬玄之才已蒙青眼,今又走馬春風,恐一時無兩。

    老師奈何以一言之誤,而舍長就短,無乃過傷于激耶?” 華嶽笑道:“ 以天地之大,豈獨生司馬一才?賢契何見之小也!”呂柯道:“據老師台谕,則新選東床過于司馬矣?” 華嶽道:“雖未必過,亦未必不及。

    賢契異日自當知之,老夫焉能謬誇?”呂柯不敢再言,隻得諾諾而退。

     回到衙中,細細說與司馬玄,不勝悔恨道:“ 尹家之事,我向日就不願仁兄為之。

    兄執意卻行,小弟又不敢違拗,今日兩美俱失,為之奈何?” 司馬玄道:“ 此雖小弟妄動,但以荇煙之才,而兩番唱和,弟雖木石,焉能恝然?再不料華老之盟又有此變!” 二人默對半晌。

    司馬玄又說道:“姻緣不成,這也罷了,但所選之人,其才何等奇拔?私心尚有不服。

    ”呂柯道:“這不難,我明日請與一較,看他如何?”司馬玄道:“ 如此便好!” 呂柯到次日,果又來見華嶽,說道:“敝友司馬玄蒙老師理谕,自應避舍,但聞新婿高才,願一領教,不識老師肯賜一見否?” 華嶽笑道:“ 想是司馬兄疑我為虛言,實無其人。

    若不一會,便道我峻拒不情。

    也罷,就會一會也不妨!但須講過,此生禀賦素弱,懶于言語,應酬隻可一揖,就要垂簾分坐。

    ” 呂柯道:“ 隻求一面,至 于 各 席,自 從 其 便,悉 聽 老 師 之 命!” 華 嶽 道:“既是這等說,不須遲延,就明日書房草酌,屈賢契與司馬兄早臨。

    ”呂柯歡喜,應喏辭出。

    回衙與司馬玄說知,大家等候不題。

     卻說華嶽進内與二小姐商議道:“司馬玄被我在呂柯面前說道另有佳婿,奚落了幾句,他忿忿不服,今日又央呂柯來,要與新婿較才。

    我待說明就理,擇了吉日,将你二人同嫁與他,完了一樁美事。

    但他新中探花,恃才矜美,旁若無人,莫若再叫荇煙扮作新婿,再遊戲一場,使他心折,那時才不敢輕視我宰相門楣。

    ” 華小姐笑道:“才人風流韻事無所不可,但妹妹嬌柔女子,雖扮男妝,亦不好與他二人相對盤桓。

    ”華嶽道:“我已言過,隻一揖就分簾隔坐。

    ” 二小姐同應道:“如此方好。

    ” 華嶽一面吩咐明日備酒,又吩咐前窗一席,後窗垂簾,又設一席。

     到次日,華嶽發帖請呂翰林、司馬探花二人午刻一叙。

    二人聞請,到午欣然而來。

    華嶽迎入書房,叙坐已定,司馬玄便請新婿相見,華嶽道:“昨已告過,此生畏飲,兼且不耐煩劇,容杯戽少伸,當令拜谒。

    ” 須臾三人就座,酣飲多時,司馬玄告止。

    華嶽一面令人撤去,一面叫請新婿出來。

    不多時,許多家人、侍妾擁着一位少年書生,翩翩而來,司馬玄與呂柯定睛一看,正是: 望去一泓秋水,行來兩袖青煙,雪膚瓊貌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