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村子中識破雌雄 女秀才移花接木

關燈
,我兩人喜得僥幸,方恨俊卿因病蹉跎,不得同登。

    不想又遭此家難,而今我們匆匆進京,心下如割,卻是事出無奈,多緻意尊翁,且自安心聽問,我們若少得進步,必當出力相助,來白此冤。

    ” 子中道:“ 此間官官相護,做定圈套陷人,聞兄隻在家營救,未必有益,我兩人進去倘得好處,聞兄不若徑到京來商量,與尊翁尋個門路,還是那邊上流頭,好辨白冤枉。

    我輩也好相機助力。

    切記!切記!”撰之又私自叮囑道:“ 令姊之事,萬萬留心,不論自得不自得,此番回來,必求事諧了。

    ” 俊卿道:“ 鬧妝現在料不使兄失望便了。

    ”三人灑淚而别。

     聞俊卿自兩人去後,一發沒有商量可救父親。

    虧得:官無三日急,到有七日寬。

    無非湊些銀子,上下分派,使用得停當,獄中的也不受苦。

    官府也不來急急要問,去在半邊,做一件未結公案。

    參将與女兒計較道:“這邊的官司既未問理,我們正好做手腳。

    我意要修下一個辯本做成一個備細揭帖,到京中訴冤,隻沒個能幹的人去得。

    心下躊躇未定。

    聞俊卿道:“這件事,須得孩兒自去。

    前日,魏、杜兩兄臨别時,也教孩兒進京去,可以相機行事。

    但得兩兄有一人得第,也就好做靠傍了。

    ” 參将道:“ 幸得你是個女中丈夫,若親自到京,究竟停當,隻是萬裡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俊卿道:“自古多稱缇萦救父,以為美談,他也是個女子,況且孩兒男妝已久,遊癢已過,一向算在丈夫之列,有甚去不得?雖是路途遙遠,孩兒弓矢可以防身,倘有人肋問,憑着胸中見識,也支持得過,不足為慮。

    隻是單帶着男人随去,便有好些不便。

    孩兒想得有個道理。

    家丁聞龍夫妻,本是苗種,多善弓馬,孩兒把他妻子也扮做男人帶着他兩個,連孩兒共是三人同走。

    既有婦女服侍,又有男仆跟随,可以放心一直到京了。

    ”參将道:“既然算計得停當,事不宜遲,快打點動身便了。

    ” 俊卿依命,一面去收拾。

    聽得街上報進士說:“魏杜兩人多中了。

    ” 俊卿不勝之喜,來對父親說道:“有他兩人在京做主,此去一發不難辦事。

    ” 就揀定一日,作急起身。

    在學中動一紙遊學呈詞,批個文書執照帶在身邊,路經省下,再察聽一察聽上司的聲口、消息。

    你道聞小姐怎生妝扮? 飄飄巾幟,覆着兩鬓青絲。

    窄窄靴鞋,套着一雙玉筍。

    上馬衣栽成短後,蠻獅帶妝就偏垂囊。

    一張玉靶弓,想開時舒臂、扭腰,多體态。

    插幾枝雁翎箭,着放處,猿啼雕落。

    逞高強,争羨道能文善武的小郎君。

    怎知是女扮男妝的喬秀才! 一路來到了成都府中。

    聞龍先去尋下一所潔靜飯店,聞俊卿後到,歇下行李,叫聞龍妻子取出帶來的山菜幾件,裝在碟内。

    向店中取了一壺酒,斟着慢飲。

    又道是無巧不成話,那坐的所在與隔壁人家窗口相對,隻隔得一個小天井。

    正飲之間,隻見那邊窗裡一個女子,掩着半窗,對着聞俊卿不轉眼的看。

    及至聞俊卿擡起眼來,那邊又閃了進去。

    遮遮掩掩隻不走開。

    忽地打個照面,乃是個絕色佳人。

    聞俊卿想道:“原來世間有這樣美貌女子。

    ” 看官,你道此時若是個男人,必然動了心。

    就想妝些風流家數,兩下眉頭眼角,弄出無限情景來了。

    隻因聞俊卿自己也是個火身,那裡放在心上。

    一面取飯來吃了,且自去衙門前打幹正事。

    到得去了半日,傍晚回店,剛坐得下,隔壁聽見這裡有人聲,那女子又在窗邊來瞧看。

    俊卿私下自笑道:“看我做甚?豈知我與你是一般樣的。

    ”正嗟歎間,隻見門外一個老姥,走将進來。

    手中拿着一個小盒兒,見了俊卿放下盒子,道個萬福。

    對俊卿道:“隔壁景家小娘子,見舍人獨酌,送兩件果子與舍人當茶。

    ”俊卿開看,乃是南充黃柑,順慶紫梨,各十來枚。

    俊卿道:“小生偶經于此,與娘子非戚、非親,如何承此美意?”老姥道:“小娘子說:‘來此間,來萬去千的人,不曾見有舍人這等豐标,必定是貴家出身。

    ’ 及至問人,說是參府中小舍人。

    小娘子說,這俗店無物可口,叫老媳婦送此二物來解渴。

    ”俊卿道:“小娘子何等人家?卻居此間壁?” 老姥道:“這小娘子,是井研景少卿的小姐。

    隻因父母雙亡,他依着外婆家住。

    他家裡自有萬金家事,隻為尋不出中意的丈夫,所以還未嫁人。

    外公是此間富員外,這城中極興的客店多是他家的。

    房子何止有十來處?進益甚廣,隻有這裡清幽些,卻同家小每住在間壁。

    他也敢主張,把外甥許人,恐怕錯了對頭,後來怨怅。

    常對小娘子道:‘憑你自家看得中意的,實對我說,我就主婚。

    ’ 這個小娘子也古怪,自來會揀相人物,再不曾說那一個好。

    方才見了舍人,便十分稱贊。

    敢是與舍人是夙世姻緣,天遣到此成就!” 俊卿不好答應,微微笑道:“小生那有此福?” 老姥道:“好說,好說!老媳婦且去着。

    ”俊卿道:“緻意小娘子,多承佳惠,客中無可奉答,但有心感盛情。

    ” 老姥去了。

    俊卿自想一想,不覺失笑道:“這小娘子看上了我。

    卻不枉費春心?” 吟詩一首,聊寄其意。

    詩雲: 為念相如渴不禁,交梨邛橘出芳林。

     卻慚未是求凰容,寂寞囊中綠绮琴。

     次日早起,老姥又來。

    手中将着四枚剝淨的熟雞子,做一碗盛着,同了一小壺好茶,送到俊卿面前,道:“舍人請點心。

    ”俊卿道:“多謝媽媽盛情!” 老姥道:“ 這是景小娘子昨夜分付了老身,支持來的。

    ” 俊卿道:“又是小娘子美情,小生如何消受?” 有一詩奉謝,煩媽媽與我帶去。

    ” 俊卿就把昨夜之詩,寫在一幅桃花箋上,封好了,付與媽媽。

    詩中分明是推卻之意,媽媽将去與景小姐看了,景小姐一心喜着俊卿,見他以相如自比,反認做有意于文君。

    後邊二句,不過是謙讓的說話。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

    詩曰: 宋玉牆東思不禁,願為比翼止同林。

     知音己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吟罷,也寫在烏絲酌紙上,教老姥送将來。

    俊卿看罷,笑道:“原來小姐如此高才,難得,難得!” 俊青見他來纏得緊,生一個計較,對老姥道:“多謝小姐美意!小生不是無情,争奈小生已聘有妻室,不敢野心妄想。

    上複小姐,這段姻緣,種在來世罷。

    ” 老姥道:“ 既然舍人已有了親事,老身去回複了小娘子。

    省得他牽腸挂肚,空想壞了。

    ” 老姥去後,俊卿自出門去,打點衙門事體,央求寬緩日期。

    諸色停當,到了天晚,才回下處。

    是夜無詞。

    來日天早,這老姥又走将來,笑道:“今人小小年紀,到會掉謊!花一般的娘子,滾到身邊,推着不要。

    昨日回了小娘子,小娘子教我問一問,兩位管家,多說道,舍人并不曾聘過娘子。

    小娘子喜歡不勝,已對員外說過。

    少刻,員外自來奉拜說親。

    好反要成事了。

    ”俊卿聽罷,呆了半晌,道:“這冤家帳那裡說起?隻索收拾行李起來,趁早去了罷。

    ” 分付聞龍與店家會了鈔,急待起身。

    隻見店家走進來報道:“主人富員外相拜聞相公。

    ”說罷,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笑嘻嘻進來堂中。

    望見了聞俊卿,先自歡喜,問道:“這位小相公,想就是聞舍人了麼?” 老姥還在店内,也跟将來,說道: “ 正是這位。

    ”富員外把手一拱道:“ 請過來相見。

    ” 聞俊卿見過了禮,整了客座坐下。

    富員外道:“ 老漢無事不敢冒叩新客。

    老漢有一外甥,乃是景少卿之女,未曾許着人家。

    舍甥立願不肯輕配凡流,老漢不敢擅做主張,憑他意中自擇。

    昨日對老漢說,有個聞舍人,下在本店,豐标不凡,願執箕帚。

    所以要老漢自來奉拜,說此親事。

    老漢今見足下,果然俊雅非常,舍甥也有幾分姿容,況且精通文墨,實是一對佳偶。

    足下不可錯過!” 聞俊卿道:“不敢欺老丈!小生過蒙令甥謬愛,豈敢自外?一來令甥是公卿閥閱,小生是武弁門風,恐怕攀高不着;二來老爺在難中,小生正要入京辯冤。

    此事既不曾告 過,又 不 好 為 此 耽 擱,所 以 應 承 不 得。

    ” 員 外 道:“舍人是簪纓世胄,況又是黉宮名士,指日飛騰。

    豈分甚麼文、武門楣?若為令尊之事慌速入京,何不把親事議定了?待歸時禀知令尊,方才完娶。

    既安了舍甥之心,又不誤了足下之事,有何不可?” 聞俊卿無計推托,心下想道:“ 他家不曉得我的心病,如此相逼,卻又不好十分過卻,打破心事。

    我想:魏撰之有竹箭之緣,不必說了。

    還有杜子中,更加相厚,到不得不閃下了他。

    一向有個主意,要想骨肉女伴中,别尋一段姻緣,以見我之情。

    而今既有此事,不若權且應承,定下此女。

    他日作成了杜子中,豈不為妙?那時,曉得我是女身,須怪不得我。

    說來萬一杜子中也不成,那時也好開交了。

    不像而今礙手。

    ” 算計已定,就對員外說:“ 既承老丈與令甥如此高情,小生豈敢不受人提挈?隻得留下一件信物在此為定,待小生京中回來,上門求娶就是了。

    ” 說罷,就在身邊解下那個羊脂五鬧妝,雙手遞與員外,道:“奉此與令甥表信。

    ” 富員外千歡萬喜,接受在手,一同老姥去回複景小姐道:“一言已定了!” 員外就叫店中整起酒來,與聞舍人餞行。

    俊卿推卻不得,吃得盡歡而罷。

    相别富員外,起身上路。

    少不得風餐水宿,夜住曉行,不一日到了京城。

    叫聞龍先去打聽魏、杜兩家新進士的下處,問着了杜子中的寓所。

    原來,那魏撰之已在部給假回去了。

    杜子中見說聞俊卿來到,不勝之喜。

    忙差長班接到下處。

    兩人相見,寒溫已畢。

    俊卿道:“小弟專為老父之事,前日别時,承兩兄分付入京圖便,切切在心。

    後聞兩兄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