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華峰蓮為憐才喬催妝 尹荇煙誤于歸題合卺

關燈
定某日準要做親。

    尹老官老實人,那裡看得出真假?滿口應承。

     到了正日,絕早就打發花轎、鼓樂、燈籠、火把去迎娶。

    若說是小人家假充鄉宦,便%%促促要露出馬腳,一個宰相家行事,比翰林更冠冕齊整,無一人疑心是假。

    尹老官老夫婦看見鬧鬧熱熱,滿心歡喜,隻待黃昏,就要打女兒上轎。

    尹荇煙終是有心女子,便問道:“ 呂老爺來了麼?” 有人回說道:“呂老爺朝中有事,不得工夫來。

    ” 尹荇煙又問道:“司馬相公來了麼?”又有人回說道:“司馬相公也不曾來。

    ”尹荇煙道:“呂老爺媒人,既朝中公務,不來也還罷得,親迎自是古禮,怎麼他也不來?” 叫父親又問家人,回道:“司馬相公說,他四川風俗不行親迎之禮,故隻在衙中恭候。

    ”尹老官回複女兒,尹荇煙又對父親道:“ 你可快與他說,親迎之禮,他四川不行,我京師必要行的。

    如新郎不來親迎,我斷斷不肯上轎!” 尹老官又與家人說知,家人道:“要相公自來也是小事,但路遠日子短,往回三、四十裡,再着人回去,趕來豈不誤了良時?莫若從便些罷。

    ” 尹老官又與女兒說,尹荇煙定然不肯。

    家人無法,隻得叫人飛馬進城報知華嶽。

    華嶽想了半晌,無計可施,隻得進内與女兒商議道:“事已九分妥了,隻少一人親迎。

    此女又堅執要行此事,急忙中又無一人可代,為之奈何?” 小姐也沉吟道:“除非孩兒改了男妝,假充司馬玄坐在轎中不出來,他如何得知?”華嶽聽了笑道:“這也妙,索性遊戲一場,到也是千古韻事。

    你快改換,我打點轎子伺候。

    ” 不多時,小姐果然頭巾圓領,扮做書生模樣,又披紅插花,十分風流。

    華嶽看了歡喜,将轎擡入府中上了,吩咐家人擁護而去。

    急急趕到紅菟村,日已平西。

    村中人問知新郎來了,都圍着轎子争看,看見新郎年少清俊,便亂紛紛傳說新郎标緻,就如美人一般,與尹家姑娘真是天生一對。

    家人見新郎來了,恐怕漏洩風聲,忙催新人上轎。

    尹老官見家人等了一日,不過意,催女兒上轎。

    尹荇煙道:“且慢,新朗才子催妝,不可無詩。

    ”就叫取筆硯錦箋,到轎中去索。

    尹老官也沒奈何,隻得将筆硯錦箋叫家人傳去。

    小姐在轎中暗笑道:“早是我來,若叫他人,卻不又要出醜?”因提筆寫道: 菟村不是浣溪頭,箫鼓喧喧認好逑。

     無夢閣中今夜夢,鴛鴦飛上小河洲。

     小姐題罷,傳與家人傳去。

    尹荇煙看了,貼在壁上,十分醉心道:“新郎才美如此,我尹荇煙得所了。

    ” 便拜别父母,欣然上轎。

    一路鼓樂喧天,好不熱鬧。

    村中親眷要送,都伸手縮腳不敢來,盡說道:“ 待做親後,再慢慢去探望罷。

    ” 卻說華嶽恐怕娶到府中,人知不便,就在城外借個大宅子,便帶了許多侍女收拾卧房、備酒,自家也到宅中等候。

    隻說路遠,恐怕城門早關誤了良辰,故移在此。

    果然路遠,喜轎到時已是起更時候了,迎到堂中同拜天地。

    因是客寓,公姑在家,無堂可拜,隻對拜了,就送入洞房。

    華嶽躲在後堂,打發散了衆執事人役,就叫侍女們送酒到後房中合卺。

    侍女擺下酒,即将新人方巾揭去,請新郎與他對面而坐。

    華小姐仔細一看,見他眉似遠山、眼橫秋水,宛然仙子臨凡,心下早有百分親愛。

    尹荇煙将新郎仔細一看,見他芙蓉兩臉、柳葉雙眉,滿身光豔,飛舞不定,心下暗想道:“我道他才人縱美,不過英挺風流,誰知柔媚芳香轉勝于我,叫我何以為顔?”衆侍女送上酒來,二人微飲了數杯。

    華小姐心下想道:“外才美矣,内才不知何如?此時不考他一考,更待何時?”又飲了一二杯,便帶笑說道:“ 催妝小詠,不惜抱慚,今邀天之幸,既已百輛迎來,而鼓锺在禦,琴瑟高張,新人才美,久著香閨,豈可不留佳句以為合卺之榮?”便叫侍兒将筆硯花箋送在新人席上。

    尹荇煙不好回答,惟低頭作欲将欲迎之态。

    華小姐見他含羞,因又說道:“嬌羞雖閨秀之常,而才女往往略之。

    今夕何夕?幸歡然賜教!” 尹荇煙心下想道:“女子以顔色為勝,我今色未必勝他,他殷殷索詠,我再不應承,便為他所輕了!” 因展開花箋,取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