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長安街花擔上遇良緣 紅菟村詩扇中得佳偶
關燈
小
中
大
些聘禮,叫家人去。
他知兄一個解元,又說是小弟作伐,再無不允之理。
” 司馬玄道:“這個斷然使不得!況不見此女詩意甚是持正。
若叫人去,他定道是輕薄他,這段姻緣斷斷不成。
仁兄若肯周旋小弟,須卑詞屈禮,親為一行,這親事才妥,聘金厚薄不論。
” 呂柯笑道:“仁兄這等着急,小弟焉敢不往?” 遂撿了一個吉日,備了聘禮,叫家人帶了吉服,起個早,竟坐四轎出城,望紅菟村而來。
才出城,行不上半裡路,忽撞見常在他門下走動的一個門生,姓劉名言,是個名色秀才,也擡着一乘轎子對面而來。
看見呂柯,慌忙跳下轎來道:“呂老師,大清晨往何處去?” 呂柯也停住轎,答道:“往柳塘,有些小事。
劉兄何往?”劉言道:“貴同年王老師托門生到貴座師華相公處,有些事故。
” 因在路上,說不得幾句話,就别了。
呂柯簇擁而去。
劉言下了轎,就步行幾步,隻見呂家家人都披着紅,扛擡許多禮物随後走來。
劉言心下想道:“這是聘禮,難道呂老師娶妾不成?” 因這些家人都是熟的,便走上前,拱拱手道:“ 好興頭耶!” 衆人認得,便立住腳道:“劉相公那裡來?” 劉言也不回答,便取禮帖一看,方知是為司馬玄定親的,也就笑笑,别了衆人,上轎而去不題。
卻說呂柯一徑到了紅菟村,問尹家住在何處?原來尹家因尹荇煙才美出名,人人都知。
一問便有人指引道:“前面一帶樹木傍着溪河,就是他家。
” 呂柯便住了轎,叫一個家人先去說知。
尹老官忽聽得呂老爺來拜,要替司馬解元定親,慌做一團,忙忙走來與女兒說知道:“ 這是那裡說起?呂翰林老爺到我家,卻怎生區處?” 尹荇煙聽了,心下已知是詩扇的來頭,因對父親道:“呂翰林便呂翰林罷了,你慌些甚麼?”尹老官道:“你到說得容易,他一個大官府,那個去見他?”尹荇煙道:“他來拜你,你就去陪他。
” 尹老官道:“ 陪他還是作揖,還是磕頭?還是坐着,還是站着?”尹荇煙道:“ 賓主自然作揖,那有磕頭之理?” 尹老官道:“他是紗帽圓領,我卻穿甚麼衣服?”尹荇煙道:“野人便是野服随身,何必更穿?” 說不了,外面已鬧嚷嚷擺了許多禮物,樂人吹吹打打,呂翰林已是圓領紗帽,齊齊整整立在草堂之中。
此時驚動了合村男女,都擁了來看。
尹老官尚谘谘跙跙不好出來,虧了張老兒是見過呂翰林的,叫道:“尹老官,快出來見呂老爺,不妨的!” 尹老官出便出來,還隻在闆壁邊,局局促促的不敢上前。
到是呂翰林先滿面笑着道:“尹親翁,請過來作揖。
” 尹老官見呂翰林叫他,方大着膽走到面前,铳頭铳腦的唱了一個大喏道:“呂老爺,小人無禮了!”就端了一張椅子,放在上面道:“老爺請坐!” 呂翰林回了一揖,也就坐了。
因叫家人放了一張椅子在下面,說道:“請坐!”尹老官道:“小人怎敢?”呂柯道:“有話說,坐了。
”尹老官隻得屁股尖兒擱在椅邊上,一半算坐,一半算站,引得看的人無一個不掩口而笑。
呂翰林道:“我此來不為别事,聞知令愛才美天生,今已長成,我有個敝友是四川解元,名喚司馬玄,少年未娶,正好與令愛為配。
我學生特來為媒,乞親翁慨允!”尹老官道:“老爺說的就是。
” 呂翰林叫家人将禮帖送上來道:“既是親翁允了,這聘禮可收拾明白。
”尹老官接了禮帖,又認不得,隻是癡癡立着。
呂翰林道:“親翁隻消進去,與令愛查點便是了。
” 尹老官連連點頭道:“有理。
” 遂将禮帖拿進去與女兒看。
女兒看見聘禮不薄,又見呂翰林親自到門,心下暗想道:“此生因我前日詩有‘ 輕薄’ 二字,他故過此恭敬,可謂深知我心!便嫁他也不相負了。
” 因對父親說道:“父親既允了他,可将禮物搬了進來。
呂翰林遠來,須留一飯。
” 尹老官聽了,一面叫田上人将禮物搬進去,一面就殺雞烹魚,收拾酒飯。
呂翰林因受司馬玄之托,便脫下吉服,換了便衣,耐心等他飯吃,就四下觀看,見李九我題的“ 小河洲” 匾額,因歎道:“前輩鑒賞,自然不同!” 尹荇煙又備了香茶在“ 浣古軒”,叫父親請呂爺到軒子裡去坐。
呂翰林見軒子裡詩書滿座,古玩盈前,不勝羨道:“珠藏川媚,玉韫山輝,隻消在此盤桓半響,而淑人之才美已可想見八九!” 坐不多時,又請他到“無夢閣” 上去吃飯,閣上詩文滿壁,更覺風流,與塵世迥别。
先在軒裡吃茶,後到閣上吃飯,飯已吃完,拿着酒杯東看看,西念念,竟舍不得起身。
日已過午,家人催促,隻得謝别主人而回。
正是: 色不虛傳才有神,憐才好色不無人。
莫言身入溫柔地,隻望簾栊也損神。
不知呂翰林回去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他知兄一個解元,又說是小弟作伐,再無不允之理。
” 司馬玄道:“這個斷然使不得!況不見此女詩意甚是持正。
若叫人去,他定道是輕薄他,這段姻緣斷斷不成。
仁兄若肯周旋小弟,須卑詞屈禮,親為一行,這親事才妥,聘金厚薄不論。
” 呂柯笑道:“仁兄這等着急,小弟焉敢不往?” 遂撿了一個吉日,備了聘禮,叫家人帶了吉服,起個早,竟坐四轎出城,望紅菟村而來。
才出城,行不上半裡路,忽撞見常在他門下走動的一個門生,姓劉名言,是個名色秀才,也擡着一乘轎子對面而來。
看見呂柯,慌忙跳下轎來道:“呂老師,大清晨往何處去?” 呂柯也停住轎,答道:“往柳塘,有些小事。
劉兄何往?”劉言道:“貴同年王老師托門生到貴座師華相公處,有些事故。
” 因在路上,說不得幾句話,就别了。
呂柯簇擁而去。
劉言下了轎,就步行幾步,隻見呂家家人都披着紅,扛擡許多禮物随後走來。
劉言心下想道:“這是聘禮,難道呂老師娶妾不成?” 因這些家人都是熟的,便走上前,拱拱手道:“ 好興頭耶!” 衆人認得,便立住腳道:“劉相公那裡來?” 劉言也不回答,便取禮帖一看,方知是為司馬玄定親的,也就笑笑,别了衆人,上轎而去不題。
卻說呂柯一徑到了紅菟村,問尹家住在何處?原來尹家因尹荇煙才美出名,人人都知。
一問便有人指引道:“前面一帶樹木傍着溪河,就是他家。
” 呂柯便住了轎,叫一個家人先去說知。
尹老官忽聽得呂老爺來拜,要替司馬解元定親,慌做一團,忙忙走來與女兒說知道:“ 這是那裡說起?呂翰林老爺到我家,卻怎生區處?” 尹荇煙聽了,心下已知是詩扇的來頭,因對父親道:“呂翰林便呂翰林罷了,你慌些甚麼?”尹老官道:“你到說得容易,他一個大官府,那個去見他?”尹荇煙道:“他來拜你,你就去陪他。
” 尹老官道:“ 陪他還是作揖,還是磕頭?還是坐着,還是站着?”尹荇煙道:“ 賓主自然作揖,那有磕頭之理?” 尹老官道:“他是紗帽圓領,我卻穿甚麼衣服?”尹荇煙道:“野人便是野服随身,何必更穿?” 說不了,外面已鬧嚷嚷擺了許多禮物,樂人吹吹打打,呂翰林已是圓領紗帽,齊齊整整立在草堂之中。
此時驚動了合村男女,都擁了來看。
尹老官尚谘谘跙跙不好出來,虧了張老兒是見過呂翰林的,叫道:“尹老官,快出來見呂老爺,不妨的!” 尹老官出便出來,還隻在闆壁邊,局局促促的不敢上前。
到是呂翰林先滿面笑着道:“尹親翁,請過來作揖。
” 尹老官見呂翰林叫他,方大着膽走到面前,铳頭铳腦的唱了一個大喏道:“呂老爺,小人無禮了!”就端了一張椅子,放在上面道:“老爺請坐!” 呂翰林回了一揖,也就坐了。
因叫家人放了一張椅子在下面,說道:“請坐!”尹老官道:“小人怎敢?”呂柯道:“有話說,坐了。
”尹老官隻得屁股尖兒擱在椅邊上,一半算坐,一半算站,引得看的人無一個不掩口而笑。
呂翰林道:“我此來不為别事,聞知令愛才美天生,今已長成,我有個敝友是四川解元,名喚司馬玄,少年未娶,正好與令愛為配。
我學生特來為媒,乞親翁慨允!”尹老官道:“老爺說的就是。
” 呂翰林叫家人将禮帖送上來道:“既是親翁允了,這聘禮可收拾明白。
”尹老官接了禮帖,又認不得,隻是癡癡立着。
呂翰林道:“親翁隻消進去,與令愛查點便是了。
” 尹老官連連點頭道:“有理。
” 遂将禮帖拿進去與女兒看。
女兒看見聘禮不薄,又見呂翰林親自到門,心下暗想道:“此生因我前日詩有‘ 輕薄’ 二字,他故過此恭敬,可謂深知我心!便嫁他也不相負了。
” 因對父親說道:“父親既允了他,可将禮物搬了進來。
呂翰林遠來,須留一飯。
” 尹老官聽了,一面叫田上人将禮物搬進去,一面就殺雞烹魚,收拾酒飯。
呂翰林因受司馬玄之托,便脫下吉服,換了便衣,耐心等他飯吃,就四下觀看,見李九我題的“ 小河洲” 匾額,因歎道:“前輩鑒賞,自然不同!” 尹荇煙又備了香茶在“ 浣古軒”,叫父親請呂爺到軒子裡去坐。
呂翰林見軒子裡詩書滿座,古玩盈前,不勝羨道:“珠藏川媚,玉韫山輝,隻消在此盤桓半響,而淑人之才美已可想見八九!” 坐不多時,又請他到“無夢閣” 上去吃飯,閣上詩文滿壁,更覺風流,與塵世迥别。
先在軒裡吃茶,後到閣上吃飯,飯已吃完,拿着酒杯東看看,西念念,竟舍不得起身。
日已過午,家人催促,隻得謝别主人而回。
正是: 色不虛傳才有神,憐才好色不無人。
莫言身入溫柔地,隻望簾栊也損神。
不知呂翰林回去何如,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