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柳春蔭始終存氣骨 商尚書慷慨認螟蛉
關燈
小
中
大
日聞得南莊瘟疫盛行,莊中男婦不知死了多少。
家人沒一個敢去看看。
大哥明日見母親,可瞞起此情,隻說南莊租米久不交納,可叫三弟去催催。
他若去,染了瘟疫,縱不死,也要害一場病!”春茂道:“說得有理。
” 到次日,果然來見夫人,說道:“南莊租糧久不來交納,孩兒欲去催讨,又館中離身不得,欲叫二弟春芳去,又怕他不的當。
到是三弟春蔭做事老成,母親可叫他替孩兒去走遭,免得隻管拖欠下。
”夫人聞言,遂叫春蔭去催讨。
春蔭不敢違拗,隻得應諾而出。
要帶兩個家人跟去,家人們都知南莊瘟疫盛行,便你推我辭,沒一個肯去。
商春茂恐怕露了風,便坐名叫一個不知事的蠢家人跟去。
春蔭毫不知覺,竟坐一隻船,搖到南莊門口,天色已晚。
上了岸,同蠢家人步行到莊上來。
隻見莊門半開,并無一人,春蔭隻得進去。
到了莊内堂上,也不見一人。
此時天已昏黑,又無燈火,春蔭驚奇道:“莊裡人都到那裡去了?” 遂同蠢家人走到後堂來叫喚。
叫了半晌,方見一個人慢慢走出來。
蠢家人問道:“你們躲在内面做甚麼?府内三相公來了半晌,怎不見一人?” 那管莊人說道:“ 我一莊人俱害時疫,七死八活,那有一個好的?我正在昏沉之際,虧你們叫,方才扒得起來。
” 春蔭道:“既是這等,你且不要走動。
” 因叫蠢家人可自去點起燈來。
蠢家人尋到竈前去點火,隻見各房許多男女,俱漸漸扒起來。
蠢家人正沒處尋火,虧一個婦人取了火刀火石,遞與蠢家人,方敲出火來,點上燈,移到堂中來。
商春蔭因問管莊人道:“ 你們怎樣害病?” 管莊人道:“ 每日被疫鬼魔弄,連人事都不知道。
” 春蔭道:“你既不省人事,為何能扒起來?” 管莊人道:“我正在昏沉之際,影影聽得那些鬼說道:‘不好了,有大貴人來,我們存身不得了!’ 忽被你們叫喚,那些鬼一時蹤迹全無,我所以得扒起來,這病都好了。
他說大貴人,想就是三相公了。
” 說罷,隻見許多男婦都已走到堂中,來見三相公。
春蔭問他如何能起來,衆男婦都是一般說話,春蔭暗暗歡喜。
莊内衆人一時病好,忙收拾夜飯,請商春蔭吃。
吃完飯就收拾内房請商春蔭安寝。
到次日,村内傳知此事,都來請春蔭去逐疫鬼,真是一貴能壓百邪。
凡春蔭所到之處,那些疫鬼都散了,病人都好了。
故這家來請,那家來請,恰似一個行時的郎中,好不熱鬧。
按下不題。
且說那老家人,自奉商尚書之命,叫他看管三相公,故每日必到書房來看視一遍。
這日到書房來,不見了三相公,忙問于人,方知到南莊去催租。
他知南莊瘟疫之事,着了一驚,忙來禀夫人道:“ 南莊瘟疫盛行,纏染之人,十死八九,夫人為何叫三相公去催租?” 商夫人也着驚道:“ 我那裡知道?這是大相公誤我,你可快快去請他回去!” 老家人随即往南莊,将到村口,早有人傳說:“村中疫鬼,虧得三相公驅逐散了,合村人家病都好了,如今要做戲酬謝他!”老家人聞知,方才放心。
到了莊上,見春蔭果有驅鬼之事,知他後來定是大貴人,滿心歡喜。
因說夫人請他回去之意。
商春蔭聞之,租糧是因病未曾完納,就要回去,争奈合村人感他驅鬼之德,要做戲請他,死不肯放。
隻得先打發家人回複夫人,自家又遲了三五日,方得回來。
春茂與春芳聞知此事,驚奇不已,也不敢再來謀算他。
過了年餘,忽紹興有一個鄉宦,姓孟,名學,孔官拜春坊學士,因有病緻仕回家。
他有一位小姐,生得才貌俱全。
孟學士要擇一個佳婿配他,一時難得。
忽想商家子侄最多,定有佳者,要自來一選。
又聞知他館中西席是曹先生,與己又是鄉科同年,因寫一書與曹先生,達知比意,約了日期,隻說來拜他,便暗暗一選。
曹先生得了此信,便回書約了日期,又暗傳與商家子姓知道,凡是沒有娶親的,都叫他打點齊整,以待孟學士來選。
到了這日,果然孟學士來拜,曹先生接入。
獻茶畢,遂攜手到各處書房去遊玩。
這學生們聞知此事,俱華巾美服,妝扮得齊齊整整,或逞弄風流,或賣弄波俏,或裝文人面目,或作富貴行藏。
孟學士看了皆不中意。
忽登樓下看,隻見隔牆小軒中,一個少年手持一本書,倚着一株松樹觀看。
孟學士與曹先生在樓上笑語多時,那少年隻是看書,并不擡頭一觀。
孟學士看在眼裡,因指問曹先生道:“ 此少年是誰?” 曹先生道:“ 此乃商老先生螟蛉之子,狂士也,不足與語!” 孟學士道:“ 此子吾賞其沉靜,年兄為何反曰狂士?” 曹先生道: “ 遠觀則靜,近觀則狂矣!”孟學士道:“我不信。
年兄同我去當面一決。
” 曹先生道:“既要見他,不須自去,我着人去喚他來。
” 因分付一個家人道:“你去對三相公說,孟老爺在此,請他來拜見。
”家人領命,轉到軒子樹下,對春蔭道:“孟老爺在樓上,曹相公叫請去會一會。
” 春蔭低頭看書,就像不曾聽見的一般,竟不答應。
家人隻得又說一遍,春蔭方回說道:“我有事,沒工夫,你去回了罷!” 家人道:“ 孟老爺在樓上看見的,怎好回?”春蔭怒道:“ 叫你回,就該去回了,甚麼不好回?”家人道:“孟老爺官尊,又是老爺的好朋友,三相公不去見,恐怕惹他見怪!” 春蔭一發大怒道:“ 他官尊關我甚事?我看書要緊,誰奈頓去見他!” 言訖,就走進軒子去了。
家人沒法,入得往返複道:“ 三相公不肯來。
” 曹先生笑道:“ 我原對老年翁說,此子狂士也,不足與語,何如?”孟學士笑道:“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年兄不必在世法着眼,不妨同我去一會。
” 曹先生隻得同他下樓,轉到軒子來。
二人走進軒中,商春蔭尚默默看書不動,曹先生叫道:“孟老伯在此,可過來見禮!” 春蔭方擡頭看。
見孟學士豐度昂藏,是個先輩,因放下書,與他見禮。
禮畢分坐,孟學士笑對曹先生道:“ 四書中,名實亦有不相合者!”曹先生道:“怎見得不相合?” 孟學士道:“ 我觀曾點舍瑟而對一段,是一個謙謙君子,為何反稱他做狂士?” 曹先生一時答不來,商春蔭道:“見夫子不得不謙,遇子路與童冠輩,又不得不狂矣!豈一人有異,賢愚使然耳。
” 孟學士稱贊道:“名言,名言!” 又談論半晌,孟學士起身辭出,悄與曹先生道:“此子乃吾佳婿也,乞年兄留意。
” 曹先生道:“老年翁還須斟酌,不可一時造次。
”孟學士道:“第一眼已決,不必再商,年兄須上緊為妙。
” 曹先生應諾,孟學士遂别回去。
正是: 伯樂隻一顧,已得千裡駒。
丈夫遇知己,肝膽自有真。
曹先生因孟學士再三囑咐,隻得走到軒子來,對商春蔭說道:“你造化到了!”春蔭道:“有甚麼造化?” 曹先生道:“孟學士有一千金小姐,委托我招你為婿,豈不是造化?”春蔭道:“男子漢但患不能成名耳,何患無妻?先生以為造化,無乃見小乎?”曹先生道:“得妻不為造化,得學士之女為妻,豈非造化乎?”春蔭道:“學士亦人耳,何足輕重!且春蔭未當受室之年,尚在困窮之際,此事煩曹先生為晚生敬辭為感!”曹先生見他推辭,既說道:“ 你既不願,我怎好強你?但孟學士明日或央别人來說,你莫要又應承了,使他怪我。
”春蔭道:“這斷然不敢!”曹先生遂出來,寫一封書回複孟學士,書内說商春蔭不看他學士在眼裡,不希罕他女兒為妻,許多狂妄之言,要觸孟學士之怒。
争奈孟學士是個真眼之人,看了此書,不以為實。
” 必是曹先生與彼氣味有投,故曹先生自家點綴這話回我。
” 因想了一回道:“ 我有道理,明日設一酌,邀他來,自與他說方妥。
” 因發帖請曹先生與商春蔭一叙,又寫字與曹先生說:“姻事不諧當聽之,但我愛其少年英拔,欲與晤對終日,乞年兄緻之偕來為感!”曹先生沒奈何,到臨期,隻得邀春蔭同來。
春蔭見推辭不得,隻得随曹先生來到孟家。
孟學士接入,十分歡喜。
相見過,叙了寒溫,方才入席。
孟學士與商春蔭談今論古,見春蔭言詞慷慨,議論宏偉,更加歡喜。
到換席時,又同他到各處閑步,因攜手與他說道:“商兄年少才高,學生百分愛慕。
學生有一小女,雖不敢自稱賢淑
家人沒一個敢去看看。
大哥明日見母親,可瞞起此情,隻說南莊租米久不交納,可叫三弟去催催。
他若去,染了瘟疫,縱不死,也要害一場病!”春茂道:“說得有理。
” 到次日,果然來見夫人,說道:“南莊租糧久不來交納,孩兒欲去催讨,又館中離身不得,欲叫二弟春芳去,又怕他不的當。
到是三弟春蔭做事老成,母親可叫他替孩兒去走遭,免得隻管拖欠下。
”夫人聞言,遂叫春蔭去催讨。
春蔭不敢違拗,隻得應諾而出。
要帶兩個家人跟去,家人們都知南莊瘟疫盛行,便你推我辭,沒一個肯去。
商春茂恐怕露了風,便坐名叫一個不知事的蠢家人跟去。
春蔭毫不知覺,竟坐一隻船,搖到南莊門口,天色已晚。
上了岸,同蠢家人步行到莊上來。
隻見莊門半開,并無一人,春蔭隻得進去。
到了莊内堂上,也不見一人。
此時天已昏黑,又無燈火,春蔭驚奇道:“莊裡人都到那裡去了?” 遂同蠢家人走到後堂來叫喚。
叫了半晌,方見一個人慢慢走出來。
蠢家人問道:“你們躲在内面做甚麼?府内三相公來了半晌,怎不見一人?” 那管莊人說道:“ 我一莊人俱害時疫,七死八活,那有一個好的?我正在昏沉之際,虧你們叫,方才扒得起來。
” 春蔭道:“既是這等,你且不要走動。
” 因叫蠢家人可自去點起燈來。
蠢家人尋到竈前去點火,隻見各房許多男女,俱漸漸扒起來。
蠢家人正沒處尋火,虧一個婦人取了火刀火石,遞與蠢家人,方敲出火來,點上燈,移到堂中來。
商春蔭因問管莊人道:“ 你們怎樣害病?” 管莊人道:“ 每日被疫鬼魔弄,連人事都不知道。
” 春蔭道:“你既不省人事,為何能扒起來?” 管莊人道:“我正在昏沉之際,影影聽得那些鬼說道:‘不好了,有大貴人來,我們存身不得了!’ 忽被你們叫喚,那些鬼一時蹤迹全無,我所以得扒起來,這病都好了。
他說大貴人,想就是三相公了。
” 說罷,隻見許多男婦都已走到堂中,來見三相公。
春蔭問他如何能起來,衆男婦都是一般說話,春蔭暗暗歡喜。
莊内衆人一時病好,忙收拾夜飯,請商春蔭吃。
吃完飯就收拾内房請商春蔭安寝。
到次日,村内傳知此事,都來請春蔭去逐疫鬼,真是一貴能壓百邪。
凡春蔭所到之處,那些疫鬼都散了,病人都好了。
故這家來請,那家來請,恰似一個行時的郎中,好不熱鬧。
按下不題。
且說那老家人,自奉商尚書之命,叫他看管三相公,故每日必到書房來看視一遍。
這日到書房來,不見了三相公,忙問于人,方知到南莊去催租。
他知南莊瘟疫之事,着了一驚,忙來禀夫人道:“ 南莊瘟疫盛行,纏染之人,十死八九,夫人為何叫三相公去催租?” 商夫人也着驚道:“ 我那裡知道?這是大相公誤我,你可快快去請他回去!” 老家人随即往南莊,将到村口,早有人傳說:“村中疫鬼,虧得三相公驅逐散了,合村人家病都好了,如今要做戲酬謝他!”老家人聞知,方才放心。
到了莊上,見春蔭果有驅鬼之事,知他後來定是大貴人,滿心歡喜。
因說夫人請他回去之意。
商春蔭聞之,租糧是因病未曾完納,就要回去,争奈合村人感他驅鬼之德,要做戲請他,死不肯放。
隻得先打發家人回複夫人,自家又遲了三五日,方得回來。
春茂與春芳聞知此事,驚奇不已,也不敢再來謀算他。
過了年餘,忽紹興有一個鄉宦,姓孟,名學,孔官拜春坊學士,因有病緻仕回家。
他有一位小姐,生得才貌俱全。
孟學士要擇一個佳婿配他,一時難得。
忽想商家子侄最多,定有佳者,要自來一選。
又聞知他館中西席是曹先生,與己又是鄉科同年,因寫一書與曹先生,達知比意,約了日期,隻說來拜他,便暗暗一選。
曹先生得了此信,便回書約了日期,又暗傳與商家子姓知道,凡是沒有娶親的,都叫他打點齊整,以待孟學士來選。
到了這日,果然孟學士來拜,曹先生接入。
獻茶畢,遂攜手到各處書房去遊玩。
這學生們聞知此事,俱華巾美服,妝扮得齊齊整整,或逞弄風流,或賣弄波俏,或裝文人面目,或作富貴行藏。
孟學士看了皆不中意。
忽登樓下看,隻見隔牆小軒中,一個少年手持一本書,倚着一株松樹觀看。
孟學士與曹先生在樓上笑語多時,那少年隻是看書,并不擡頭一觀。
孟學士看在眼裡,因指問曹先生道:“ 此少年是誰?” 曹先生道:“ 此乃商老先生螟蛉之子,狂士也,不足與語!” 孟學士道:“ 此子吾賞其沉靜,年兄為何反曰狂士?” 曹先生道: “ 遠觀則靜,近觀則狂矣!”孟學士道:“我不信。
年兄同我去當面一決。
” 曹先生道:“既要見他,不須自去,我着人去喚他來。
” 因分付一個家人道:“你去對三相公說,孟老爺在此,請他來拜見。
”家人領命,轉到軒子樹下,對春蔭道:“孟老爺在樓上,曹相公叫請去會一會。
” 春蔭低頭看書,就像不曾聽見的一般,竟不答應。
家人隻得又說一遍,春蔭方回說道:“我有事,沒工夫,你去回了罷!” 家人道:“ 孟老爺在樓上看見的,怎好回?”春蔭怒道:“ 叫你回,就該去回了,甚麼不好回?”家人道:“孟老爺官尊,又是老爺的好朋友,三相公不去見,恐怕惹他見怪!” 春蔭一發大怒道:“ 他官尊關我甚事?我看書要緊,誰奈頓去見他!” 言訖,就走進軒子去了。
家人沒法,入得往返複道:“ 三相公不肯來。
” 曹先生笑道:“ 我原對老年翁說,此子狂士也,不足與語,何如?”孟學士笑道:“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年兄不必在世法着眼,不妨同我去一會。
” 曹先生隻得同他下樓,轉到軒子來。
二人走進軒中,商春蔭尚默默看書不動,曹先生叫道:“孟老伯在此,可過來見禮!” 春蔭方擡頭看。
見孟學士豐度昂藏,是個先輩,因放下書,與他見禮。
禮畢分坐,孟學士笑對曹先生道:“ 四書中,名實亦有不相合者!”曹先生道:“怎見得不相合?” 孟學士道:“ 我觀曾點舍瑟而對一段,是一個謙謙君子,為何反稱他做狂士?” 曹先生一時答不來,商春蔭道:“見夫子不得不謙,遇子路與童冠輩,又不得不狂矣!豈一人有異,賢愚使然耳。
” 孟學士稱贊道:“名言,名言!” 又談論半晌,孟學士起身辭出,悄與曹先生道:“此子乃吾佳婿也,乞年兄留意。
” 曹先生道:“老年翁還須斟酌,不可一時造次。
”孟學士道:“第一眼已決,不必再商,年兄須上緊為妙。
” 曹先生應諾,孟學士遂别回去。
正是: 伯樂隻一顧,已得千裡駒。
丈夫遇知己,肝膽自有真。
曹先生因孟學士再三囑咐,隻得走到軒子來,對商春蔭說道:“你造化到了!”春蔭道:“有甚麼造化?” 曹先生道:“孟學士有一千金小姐,委托我招你為婿,豈不是造化?”春蔭道:“男子漢但患不能成名耳,何患無妻?先生以為造化,無乃見小乎?”曹先生道:“得妻不為造化,得學士之女為妻,豈非造化乎?”春蔭道:“學士亦人耳,何足輕重!且春蔭未當受室之年,尚在困窮之際,此事煩曹先生為晚生敬辭為感!”曹先生見他推辭,既說道:“ 你既不願,我怎好強你?但孟學士明日或央别人來說,你莫要又應承了,使他怪我。
”春蔭道:“這斷然不敢!”曹先生遂出來,寫一封書回複孟學士,書内說商春蔭不看他學士在眼裡,不希罕他女兒為妻,許多狂妄之言,要觸孟學士之怒。
争奈孟學士是個真眼之人,看了此書,不以為實。
” 必是曹先生與彼氣味有投,故曹先生自家點綴這話回我。
” 因想了一回道:“ 我有道理,明日設一酌,邀他來,自與他說方妥。
” 因發帖請曹先生與商春蔭一叙,又寫字與曹先生說:“姻事不諧當聽之,但我愛其少年英拔,欲與晤對終日,乞年兄緻之偕來為感!”曹先生沒奈何,到臨期,隻得邀春蔭同來。
春蔭見推辭不得,隻得随曹先生來到孟家。
孟學士接入,十分歡喜。
相見過,叙了寒溫,方才入席。
孟學士與商春蔭談今論古,見春蔭言詞慷慨,議論宏偉,更加歡喜。
到換席時,又同他到各處閑步,因攜手與他說道:“商兄年少才高,學生百分愛慕。
學生有一小女,雖不敢自稱賢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