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長安街花擔上遇良緣 紅菟村詩扇中得佳偶
關燈
小
中
大
詩箋也罷,鬥方也罷,你再拿些來賣與我。
”老兒道:“相公說定了,若真要買,我求也求他些來。
”司馬玄道:“我真要買,你隻管拿來!” 說罷,老兒要去,司馬玄又叫家人到呂衙裡讨了三錢銀子,還他花錢。
老兒歡喜不勝,挑着空擔一路上想道:“今日是那裡造化,撞見這位呆相公?一把白紙扇子就與我一錠銀子。
我回去問尹姑娘求他十把扇子,明日賣與他,可不又有十錠銀子?到是一場富貴了!” 老兒到家已是下午,走到園中放擔。
隻見尹荇煙在無夢閣上憑欄看花,忽見老兒回來,因叫道:“張伯伯,今日花都賣完 了 麼?” 張 老 兒 聽 見,忙 走 近 閣 下,笑 嘻 嘻 說 道:“今日造化!撞見一位少年相公,瘋瘋颠颠、又肯出錢,都替我買了。
” 尹荇煙道:“這等說,是得利了?” 張老兒道:“利雖得些,卻有件事不好說,亂亂的将姑娘借我的扇子失落了,卻如何處?”尹荇煙道:“扇子失落不值甚的,隻是有我寫的詩句在上面,恐被俗人拿去,便明珠暗投,許多不妙。
”說罷,老兒因肚饑,就去吃飯。
因取出那錠銀子稱稱,足有二兩六、七錢,連賣花的三錢放在一起差不多三兩,滿心歡喜,就取一塊碎的買了壺酒來吃在肚裡,不覺醺醺醉了。
又想着還要尹荇煙的詩扇,又走到閣下來,不期尹荇煙已下閣去,隻得從後園門轉了過來。
原來尹荇煙這住居甚是幽雅,門前一帶深河,樹木交映,李廷機替他題了一個匾額在門前,叫做“ 小河洲”。
尹荇煙又在卧房之外收拾了一間軒子,藏貯這些經書子史與古玩之物,自家在内時時娛弄。
因想:“ 當日西施以浣紗著名,我豈浣紗之婦,西施浣紗,我實浣古。
” 遂自寫一匾叫做:“浣古軒”。
此時尹荇煙正下閣來,在軒子裡閑坐。
忽見張老醉醺醺來道:“我還要進城去賣花,天氣熱,明日姑娘若有多的扇子,再借我三、五把去扇扇。
” 荇煙笑道:“ 張伯伯,不要取笑!就是大熱,也隻消一把足矣。
為何就要三、五把?”張老兒道:“ 越多越好,替換着扇,便省得扇壞姑娘的扇子。
”尹荇煙因他是父親一輩的老人家,不好回他,就在案頭取了一把白紙無字的與他,道:“ 張伯伯,拿去将就用罷。
”張老兒接在手中,看見沒字,便道:“ 這個不好,須是姑娘寫幾個字在上面方好。
” 尹荇煙見張老兒說話有因,便回說道:“寫詩沒有了。
”張老道:“若沒詩扇,便是寫下的花箋,或是鬥方,可借我幾張去遮遮日頭罷!” 尹荇煙心下想道:“他要詩箋何用?定是有人叫他來求。
” 因笑說道:“詩扇、鬥方都有,張伯伯須是老實說,是誰央你來求?”我就多送你幾張。
”張老兒見說着心病,便笑道:“我不說,我說了姑娘要怪!”尹荇煙道:“張伯伯實說,我不怪!” 張老兒道:“就是方才說的那位少年相公,原要買花,因看見了扇子,連花都不買,拿着扇子讀來讀去,就像瘋了的一般,定要與我買。
我不賣,他急了,就拿出一錠銀子與我,我看見有些利錢,隻得瞞着姑娘賣了與他。
他叫我再拿些去賣,因此又來求姑娘。
你若肯扶持我,我登時就是一個小财主了!”尹荇煙聽了,心下想道:“此等名利世界,肯出價買我扇上詩句,必是個真正才子方能如此。
若論詩文好合,要算做一個知己了。
隻怕還是見了女子名字,一時猛浪,強作解事耳。
”又想想道:“ 我有主意了!” 因對張老兒說道:“詩扇賣與他也罷,隻是賣賤了,你明日須要去與他找價。
他若肯出五十兩銀子便罷,若不肯,退還原銀,讨了扇子回來。
”張老兒笑道:“姑娘耍我,他如何肯出許多?” 尹荇煙道:“我不耍你,你隻管去找,包管他肯。
”張老兒道:“姑娘,既如此說,我明日便去與他找。
但我看見姑娘往日寫得十分容易,何不送我一張?等我順路去賣,倘或他不肯找,我好将這張多少賣些,也不空了。
” 尹荇煙道:“ 你找了價來,我再多與你幾幅也不打緊,如今沒有。
” 張老沒奈何,隻得回去睡了。
到次早,又挑了一擔花進城,便不到市上去賣,一直挑到呂衙來,把擔歇在所傍階下,竟自走到書房裡。
此時司馬玄正拿着尹荇煙的詩扇,在那裡吟誦。
忽見老兒走來,便迎出來道:“你又有甚詩、字來麼?” 張老兒道:“ 詩字雖多,卻未曾拿來。
”司馬玄道:“為甚不拿來?” 張老兒道:“ 昨日賣了那把扇子與相公,回去受了尹姑娘一肚皮氣。
” 司馬玄道:“ 為甚受氣?” 張老兒道:“ 他說我賣賤了,十分怪我。
叫我來找價,若是相公肯找價便罷,若是不肯找,将原銀送還相公,讨回原扇。
”司馬玄道:“他要多少銀子?” 張老兒道:“他要五十兩銀子,少一厘也成不
”老兒道:“相公說定了,若真要買,我求也求他些來。
”司馬玄道:“我真要買,你隻管拿來!” 說罷,老兒要去,司馬玄又叫家人到呂衙裡讨了三錢銀子,還他花錢。
老兒歡喜不勝,挑着空擔一路上想道:“今日是那裡造化,撞見這位呆相公?一把白紙扇子就與我一錠銀子。
我回去問尹姑娘求他十把扇子,明日賣與他,可不又有十錠銀子?到是一場富貴了!” 老兒到家已是下午,走到園中放擔。
隻見尹荇煙在無夢閣上憑欄看花,忽見老兒回來,因叫道:“張伯伯,今日花都賣完 了 麼?” 張 老 兒 聽 見,忙 走 近 閣 下,笑 嘻 嘻 說 道:“今日造化!撞見一位少年相公,瘋瘋颠颠、又肯出錢,都替我買了。
” 尹荇煙道:“這等說,是得利了?” 張老兒道:“利雖得些,卻有件事不好說,亂亂的将姑娘借我的扇子失落了,卻如何處?”尹荇煙道:“扇子失落不值甚的,隻是有我寫的詩句在上面,恐被俗人拿去,便明珠暗投,許多不妙。
”說罷,老兒因肚饑,就去吃飯。
因取出那錠銀子稱稱,足有二兩六、七錢,連賣花的三錢放在一起差不多三兩,滿心歡喜,就取一塊碎的買了壺酒來吃在肚裡,不覺醺醺醉了。
又想着還要尹荇煙的詩扇,又走到閣下來,不期尹荇煙已下閣去,隻得從後園門轉了過來。
原來尹荇煙這住居甚是幽雅,門前一帶深河,樹木交映,李廷機替他題了一個匾額在門前,叫做“ 小河洲”。
尹荇煙又在卧房之外收拾了一間軒子,藏貯這些經書子史與古玩之物,自家在内時時娛弄。
因想:“ 當日西施以浣紗著名,我豈浣紗之婦,西施浣紗,我實浣古。
” 遂自寫一匾叫做:“浣古軒”。
此時尹荇煙正下閣來,在軒子裡閑坐。
忽見張老醉醺醺來道:“我還要進城去賣花,天氣熱,明日姑娘若有多的扇子,再借我三、五把去扇扇。
” 荇煙笑道:“ 張伯伯,不要取笑!就是大熱,也隻消一把足矣。
為何就要三、五把?”張老兒道:“ 越多越好,替換着扇,便省得扇壞姑娘的扇子。
”尹荇煙因他是父親一輩的老人家,不好回他,就在案頭取了一把白紙無字的與他,道:“ 張伯伯,拿去将就用罷。
”張老兒接在手中,看見沒字,便道:“ 這個不好,須是姑娘寫幾個字在上面方好。
” 尹荇煙見張老兒說話有因,便回說道:“寫詩沒有了。
”張老道:“若沒詩扇,便是寫下的花箋,或是鬥方,可借我幾張去遮遮日頭罷!” 尹荇煙心下想道:“他要詩箋何用?定是有人叫他來求。
” 因笑說道:“詩扇、鬥方都有,張伯伯須是老實說,是誰央你來求?”我就多送你幾張。
”張老兒見說着心病,便笑道:“我不說,我說了姑娘要怪!”尹荇煙道:“張伯伯實說,我不怪!” 張老兒道:“就是方才說的那位少年相公,原要買花,因看見了扇子,連花都不買,拿着扇子讀來讀去,就像瘋了的一般,定要與我買。
我不賣,他急了,就拿出一錠銀子與我,我看見有些利錢,隻得瞞着姑娘賣了與他。
他叫我再拿些去賣,因此又來求姑娘。
你若肯扶持我,我登時就是一個小财主了!”尹荇煙聽了,心下想道:“此等名利世界,肯出價買我扇上詩句,必是個真正才子方能如此。
若論詩文好合,要算做一個知己了。
隻怕還是見了女子名字,一時猛浪,強作解事耳。
”又想想道:“ 我有主意了!” 因對張老兒說道:“詩扇賣與他也罷,隻是賣賤了,你明日須要去與他找價。
他若肯出五十兩銀子便罷,若不肯,退還原銀,讨了扇子回來。
”張老兒笑道:“姑娘耍我,他如何肯出許多?” 尹荇煙道:“我不耍你,你隻管去找,包管他肯。
”張老兒道:“姑娘,既如此說,我明日便去與他找。
但我看見姑娘往日寫得十分容易,何不送我一張?等我順路去賣,倘或他不肯找,我好将這張多少賣些,也不空了。
” 尹荇煙道:“ 你找了價來,我再多與你幾幅也不打緊,如今沒有。
” 張老沒奈何,隻得回去睡了。
到次早,又挑了一擔花進城,便不到市上去賣,一直挑到呂衙來,把擔歇在所傍階下,竟自走到書房裡。
此時司馬玄正拿着尹荇煙的詩扇,在那裡吟誦。
忽見老兒走來,便迎出來道:“你又有甚詩、字來麼?” 張老兒道:“ 詩字雖多,卻未曾拿來。
”司馬玄道:“為甚不拿來?” 張老兒道:“ 昨日賣了那把扇子與相公,回去受了尹姑娘一肚皮氣。
” 司馬玄道:“ 為甚受氣?” 張老兒道:“ 他說我賣賤了,十分怪我。
叫我來找價,若是相公肯找價便罷,若是不肯找,将原銀送還相公,讨回原扇。
”司馬玄道:“他要多少銀子?” 張老兒道:“他要五十兩銀子,少一厘也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