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似的,永遠笑容可掬。
要是沒有一磕二碰的事,滿面春風也不太難,怕就怕的是你滿肚子委屈,還實對素不相識的人笑臉相迎。
但也不要把護士一棍子打死,遇到她們脾氣好的時候,人類的普遍同情心,就會滋長蔓延。
特别是當那病人住的時間長了,如果長得順眼,性格又善解人意,人都是有感情的;護士也會漸漸地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熟人,妥加照料。
更早早是一個幸運的孩子,爸爸媽媽賦給她一張可人的小臉,嗓音甜甜,嘴巴巧巧,從一入院就讓薄護士心疼,随着接觸的須密,薄香萍更對這個被死神包繞着的小姑娘,多了幾分關切。
夏早早當然不知道戴着大口罩的護士想了什麼,隻是覺得自己有勁了而感到高興。
她輕盈地在地上跳躍着,好似一隻剛偷喝了油的小老鼠。
“輕一點,早早。
梁奶奶還在睡覺呢。
”薄香萍提醒說。
“噢,對不起,阿姨。
我忘了。
”小姑娘瞅了一眼睡在另一張病床上的老奶奶,老人家如一隻老貓,蜷在雪白的被子裡打呼噜。
蔔繡文原本想要讓女兒包一間病房,雖然房費很貴,但她要讓女兒享受到最好的醫療。
魏醫生聽了她的打算以後,說:“孩子并不知道她得的是什麼病,讓她單獨住在一間病房裡,孤獨會促使她思考自己的病情。
不要以為小孩子就什麼都不但,疾病會教她很多東西。
長久下去,恐怕會很憂郁……” “您的意見是讓她同别人住在一起?”蔔繡文一點就透。
“是的。
” “那可一定要挑一位病情比較輕,性格又很善良溫和的病人同她住在一屋。
”蔔繡文說。
魏曉日當時沒表态,他覺得這女人有點頤指氣使的味道。
這是哪兒?不是你的公司。
但靜下心來,也認為這位媽媽的考慮是合理的。
他打算安排早早和一位七十多歲的梁王氏同住兩人病房。
梁奶奶隻有一個兒子,每星期來看她一次。
也許因為奶奶的病史久遠了,該慰問的人都來表示過了,就很少再有人來探視她。
平常的日子,老奶奶總是很安靜地躺在床上,透過窗玻璃,看外面的天空和偶爾飛過的灰鴿。
“她得的是什麼病?”聽完魏醫生的介紹,蔔繡文門。
既然換房,要把新鄰居的情形調查明白。
“老人患的是慢性白血病。
”魏醫生于巴巴地說。
一涉及到專業領域,他就會用一種特殊的沒有起伏的音調,連口水的分泌都随之減少。
“那是一種很危險的病啊,不是号稱血癌嗎?”蔔繡文大驚失色。
讓自己的女兒和這樣一位重病人住在一起,簡直是引狼入室! “白血病就等同于血癌的說法,都是那些蹩腳的電視劇,灌輸給大衆的想法,實際上沒有那麼可怕。
”魏醫生解釋着。
“這麼說,老人的病也是可以治的了?”蔔繡文關切地問。
她知道女兒患的病也和骨髓有關系,便認真搜尋每一點信息。
“具體到每一個人,事情又不可一概而論了。
骨髓移植可以根治白血病,年齡越小,手術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人的骨髓比血型複雜多了,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骨髓分型完全合适的人,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老人家的年齡大大了……”魏醫生邊沉思邊說,突然意識到離題太遠,轉回話頭,“梁奶奶的病,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大危險。
我看她倆合住,比較适宜。
蔔繡文偵察兵似的先到梁老太的病房查看了一下。
老太太慈眉善目,斜倚在床上,面色有一種溫婉的如同舊瓷器的蒼白,看起來精神還好,嘴角上翹。
蔔繡文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語——嘴角上翹,騎馬坐轎。
這老太似乎沒享到那麼大的福分,病号服下的黑毛衣有一處已開了線,墜下小小的線穗。
一個小個子的男人正在給她削海棠果。
海棠顯然是優良品種,猩紅亮澤,如小乒乓球般泛着光。
但對于想把它的皮完整地削下來的企圖,體積還是嫌小,削皮的動作就有了雕刻的味道。
“秉俊,甭削皮了。
我就囫囵着哈,挺好。
我都這麼吃了一輩子了。
”老人眯着年輕時的雙層如今成了五層六層的眼皮,小聲說。
“皮澀。
”小個子男人不聽母親的指令,幹得很起勁。
“我一直是這麼連皮吃的啊,也沒覺出澀。
”老人家小孩似地争辯。
“一直做的事,并不一定是對的。
“孩子,我是怕你太累了,太麻煩了。
”老太太心疼地說。
哦,那男人是她的兒子。
“您從小給我洗給我涮,一針一線供我長大讀書,不是比這麻煩得多了。
”男人低着頭說,長長的柔軟的海棠皮,花蛇一般垂落下來。
他們談得那樣專注,始終沒有擡頭看一眼站在門廊邊的蔔繡文。
蔔繡文突然很感動。
她想,不知自己老了的時候,可有福氣和女兒這樣談心? 熱淚一下子盈滿了她的眼眶。
她向四周看了一眼,還好,沒有人。
她不願當着人流淚。
她同意了
要是沒有一磕二碰的事,滿面春風也不太難,怕就怕的是你滿肚子委屈,還實對素不相識的人笑臉相迎。
但也不要把護士一棍子打死,遇到她們脾氣好的時候,人類的普遍同情心,就會滋長蔓延。
特别是當那病人住的時間長了,如果長得順眼,性格又善解人意,人都是有感情的;護士也會漸漸地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熟人,妥加照料。
更早早是一個幸運的孩子,爸爸媽媽賦給她一張可人的小臉,嗓音甜甜,嘴巴巧巧,從一入院就讓薄護士心疼,随着接觸的須密,薄香萍更對這個被死神包繞着的小姑娘,多了幾分關切。
夏早早當然不知道戴着大口罩的護士想了什麼,隻是覺得自己有勁了而感到高興。
她輕盈地在地上跳躍着,好似一隻剛偷喝了油的小老鼠。
“輕一點,早早。
梁奶奶還在睡覺呢。
”薄香萍提醒說。
“噢,對不起,阿姨。
我忘了。
”小姑娘瞅了一眼睡在另一張病床上的老奶奶,老人家如一隻老貓,蜷在雪白的被子裡打呼噜。
蔔繡文原本想要讓女兒包一間病房,雖然房費很貴,但她要讓女兒享受到最好的醫療。
魏醫生聽了她的打算以後,說:“孩子并不知道她得的是什麼病,讓她單獨住在一間病房裡,孤獨會促使她思考自己的病情。
不要以為小孩子就什麼都不但,疾病會教她很多東西。
長久下去,恐怕會很憂郁……” “您的意見是讓她同别人住在一起?”蔔繡文一點就透。
“是的。
” “那可一定要挑一位病情比較輕,性格又很善良溫和的病人同她住在一屋。
”蔔繡文說。
魏曉日當時沒表态,他覺得這女人有點頤指氣使的味道。
這是哪兒?不是你的公司。
但靜下心來,也認為這位媽媽的考慮是合理的。
他打算安排早早和一位七十多歲的梁王氏同住兩人病房。
梁奶奶隻有一個兒子,每星期來看她一次。
也許因為奶奶的病史久遠了,該慰問的人都來表示過了,就很少再有人來探視她。
平常的日子,老奶奶總是很安靜地躺在床上,透過窗玻璃,看外面的天空和偶爾飛過的灰鴿。
“她得的是什麼病?”聽完魏醫生的介紹,蔔繡文門。
既然換房,要把新鄰居的情形調查明白。
“老人患的是慢性白血病。
”魏醫生于巴巴地說。
一涉及到專業領域,他就會用一種特殊的沒有起伏的音調,連口水的分泌都随之減少。
“那是一種很危險的病啊,不是号稱血癌嗎?”蔔繡文大驚失色。
讓自己的女兒和這樣一位重病人住在一起,簡直是引狼入室! “白血病就等同于血癌的說法,都是那些蹩腳的電視劇,灌輸給大衆的想法,實際上沒有那麼可怕。
”魏醫生解釋着。
“這麼說,老人的病也是可以治的了?”蔔繡文關切地問。
她知道女兒患的病也和骨髓有關系,便認真搜尋每一點信息。
“具體到每一個人,事情又不可一概而論了。
骨髓移植可以根治白血病,年齡越小,手術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人的骨髓比血型複雜多了,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骨髓分型完全合适的人,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老人家的年齡大大了……”魏醫生邊沉思邊說,突然意識到離題太遠,轉回話頭,“梁奶奶的病,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大危險。
我看她倆合住,比較适宜。
蔔繡文偵察兵似的先到梁老太的病房查看了一下。
老太太慈眉善目,斜倚在床上,面色有一種溫婉的如同舊瓷器的蒼白,看起來精神還好,嘴角上翹。
蔔繡文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語——嘴角上翹,騎馬坐轎。
這老太似乎沒享到那麼大的福分,病号服下的黑毛衣有一處已開了線,墜下小小的線穗。
一個小個子的男人正在給她削海棠果。
海棠顯然是優良品種,猩紅亮澤,如小乒乓球般泛着光。
但對于想把它的皮完整地削下來的企圖,體積還是嫌小,削皮的動作就有了雕刻的味道。
“秉俊,甭削皮了。
我就囫囵着哈,挺好。
我都這麼吃了一輩子了。
”老人眯着年輕時的雙層如今成了五層六層的眼皮,小聲說。
“皮澀。
”小個子男人不聽母親的指令,幹得很起勁。
“我一直是這麼連皮吃的啊,也沒覺出澀。
”老人家小孩似地争辯。
“一直做的事,并不一定是對的。
“孩子,我是怕你太累了,太麻煩了。
”老太太心疼地說。
哦,那男人是她的兒子。
“您從小給我洗給我涮,一針一線供我長大讀書,不是比這麻煩得多了。
”男人低着頭說,長長的柔軟的海棠皮,花蛇一般垂落下來。
他們談得那樣專注,始終沒有擡頭看一眼站在門廊邊的蔔繡文。
蔔繡文突然很感動。
她想,不知自己老了的時候,可有福氣和女兒這樣談心? 熱淚一下子盈滿了她的眼眶。
她向四周看了一眼,還好,沒有人。
她不願當着人流淚。
她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