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新天子除奸獨斷大篡逆失勢雙褫

關燈
紛紛世事總成灰,但看垂楊日又西,拚将酒醉醉如泥。

    說到前朝新主換,令人回首悄魂迷,非關扯淡漫評題。

    《浣溪紗》 點破虛空山影留,閑評往事總沉浮。

     赤霞朝合諸天曉,白月宵分半地秋。

     骨瘦不妨風水撼,心寬自耐鶴猿愁。

     且将誅殛奸雄案,赢得人間醒醉眸。

     且說内閣施鳳來、黃立極,英國公張惟賢,九卿科道等官,俱各具箋往信王府勸進。

    一面斟酌遺诏,傳布天下;一面禮部呈進自藩邸承正統、以弟承兄的儀注,令欽天監揀吉日登皇帝大位。

    不在話下。

     魏忠賢見事勢劣了,和李永貞、劉若愚商議道:“信王即了位,咱便要退步了。

    怎麼好!怎麼好!”李永貞道:“爺且莫忙,還有事做出來裡。

    如崔呈秀現管兵部,吳淳夫現管工部,田吉現管刑部,李夔龍現協理都察院,九卿周慶秋等都是聽爺指撥的,其餘各鎮守又都仍舊。

    新爺從龍的一人是徐應元,爺可下氣與他,結交好了,料不敢與爺作對;奉承起新爺來,料不緻于失勢。

    ”魏忠賢道:“結交徐官兒,這是第一件事了。

    崔呈秀等不必說起。

    隻是其餘這些書呆,多是不附我的,這事也費斟酌。

    ” 正三人團聚議事,适值客巴巴也來問消息。

    魏忠賢對她道:“已定信王做皇帝了。

    ”客巴巴聽見這話,焦躁起來道:“原說魏老爺居攝,咱娘兒們才有依靠。

    如今換了皇帝,須不用咱們了,連這宮裡料也不是我安身去處。

    難道直待新皇帝趕咱出去然後抽身?那時自家積攢的,也帶去不成。

    不如趁這忙亂,把宮裡寶貝先運了些出去,才好終身受用。

    ”衆人商議已定,便差小内官,叫他侯國興進宮搬運。

     侯國興與心腹商議,有人教導他說:“天啟爺駕崩,都知道娘兒們沒靠山了。

    進去搬運,被人拿住了,卻怎麼好?不如勾引了魏良卿一同做事,若弄出來,有他伯伯支撐。

    ”就去見了魏良卿說了備細。

    自古道貪得者無厭,魏良卿便欣然同去。

    一遭二遭逐漸搬運,把裡邊寶貝足足盜了大半出去。

    那時管宮、管庫的,還有些怕那魏忠賢,誰敢攔阻。

    正是: 朝中逆賊奸如鬼,路上行人口似碑。

     且說内閣黃、施二閣老,先期把即位與哭臨儀注送入裡面。

    又着管理禁軍及那圍子裡的官,督領所管兵丁,自皇城裡直擺到皇城外,以備不虞。

    又各具了即位恭賀表章。

     次日,文武大小官員一齊俱到。

    閣老同禮部尚書先到信王府中,躬引法駕至柩前受了遺诏,遵兄終弟及的舊制,缵承正統。

    天下官民,并行以日易月之制,不禁民間音樂嫁娶。

    藩府,撫、按等官,隻差人進香,不許擅離職守。

    讀完遺诏,簇擁了信王拜了天地、祖宗,方即了皇帝位。

    但見: 管弦嘹亮,樂聲與漏聲俱來;篆縷氤氲,爐煙與曉煙并起。

    雙垂紫袖,幾多紅粉繞金輿;高卷珠簾,一片祥光凝寶座。

    龍兖新一時氣象,虎伏罄百職歡欣。

    共祝有道之長,齊瞻聖人之表。

    嵩呼已畢,鶴舞何窮! 各官拜賀已畢,皇帝入喪行哭臨禮。

    百官俱随班入哭。

    一面差官,赍诏各王府告表,各省直頒赦。

    年号定了崇祯,以次年正月為崇祯元年。

    真個文官濟濟,武将赳赳。

    人人想望太平,正謂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魏忠賢偌大威權,客氏異常寵幸,到那時一些也用不着了。

    他又癡心妄想,果然聽了李永貞的計較,要去結交那徐應元。

    當時眼裡哪裡有他,如今便把來班輩相似,也便稱他做徐爺。

    常常設席請他,又把奇巧金珠寶玩、新樣緞匹绫羅送他。

    偶然會面,便做出小心懇度奉承他。

    常對他道:“咱老邁了,做不得事了。

    不久也要将司禮監印與那廠印,都讓與爺。

    爺是上位從龍的舊臣,若上位問起咱時,道咱這幾年來赤心報國,做了好些事,費了好些力。

    如今老了,沒怅了。

    若有人說咱不是處,須是爺遮蓋一遮蓋,終是咱們好弟兄相處一場。

    ”徐應元是太監性子,被魏忠賢奉承好了,便道:“阿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