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文武才擢撫甘肅彪虎黨定罪爰書

關燈
花前徒倚,日月如流水。

    往事評論猶未已,何暇翻黃曳紫。

    忙将閑手關門,揮毫别有乾坤。

    斥佞旌忠公案,千秋萬古猶存。

    《清平樂》 楚才自昔比三吳,義氣文章冠兩都。

     文武全才世能幾?嗟哉彪虎筆遭誅。

     筆誅原自法唐突,其惡數之如數發。

     公非公是在人心,正人不見奸人沒。

     話說魏忠賢這樣威勢,崔呈秀這樣貪婪,一個死後淩遲,一個死後斬首,若是鬼魂有知,亦當自笑。

    隻有客巴巴因為沒處查她屍棺,免了身首異處,倒便宜了她。

    雖是這般說,她生前雖逞豔質妖姿迷惑人主,又仗天子寵靈橫行都下,實不曾害幾個朝官,傷幾個善類。

    全屍之死,也算便宜了她。

    兒子既斬在西角頭,聊可正其應得之罪。

    至于客光先、客、楊六奇發配充軍,各人之所犯所受,允得其平。

    可見惡人裡面也有大小輕重,天眼分明,報應一些不錯。

     崇祯改元了,正月燈節已過。

    二月,崇祯召對平台,内閣黃立極、施鳳來、李國、張瑞圖,大小九卿都在。

    問了些明廷政事,忽在禦袖裡取出毛士龍原上的本,把與輔臣們看道:“這個人大有經濟,朕欲用他,可惜他堅守林泉,不肯出仕了。

    朕記得有個贛州巡撫梅之煥,當時朕在信府時節,有人說他是文武全才。

    為何不見了此人?莫不也是魏忠賢逐去的麼?”施鳳來答道:“臣素識其人。

    他任南贛巡撫,丁内艱回去了。

    端端坐在家裡。

    隻是魏忠賢痛恨楊漣,遷怒楚人。

    又見梅之煥強項恃才,特授意黨人徐大化參之煥,道入王安幕。

    魏忠賢矯旨削籍。

    不久又以周士顯轉铨事,誣之煥懸坐追贓,皆黨人陳序、梁克順羅織成案。

    不久又有周應秋訟言于朝道:‘梅之煥奈何詛咒我上公,并作諸不法事!’魏忠賢便欲矯旨逮問。

    臣等舉朝不服,忠賢因之暫止。

    今久不作長安夢。

    陛下問及,真堯舜為天下得人之心。

    ”崇祯道:“朕素知其人可以大用。

    今甘肅缺巡撫,這是邊方要緊所在,非文武全才,不足以任此職。

    朕心欲用此人,衆卿以為何如?”諸臣齊聲答道:“皇上如天之仁,普照天下,足見憂國憂民。

    何愁不治?何患不平?梅之煥此任,允合群情,臣等不勝欣幸。

    ”崇祯說道:“既是這等,不必會推,着吏部快寫敕與他。

    ”随即星夜起用梅之煥,做了甘肅巡撫。

     報到湖廣麻城縣,之煥正收了百來個門生,在梅市地方建了書館,朝夕課經講藝。

    忽聞此報,真以從天而下了。

    正是: 胸中經濟此時信,塞上功名它日勉。

     梅市門生束卷辭,甘肅貔貅伏身選。

     梅之煥收拾行裝,府、縣到門敦請,不敢久稽,單身就道。

    隻帶了親弟梅之,并七八個伴當,迤逦北行。

    行至信陽州,接着了敕書。

    敕書内有“便宜行事”四字,梅之煥舉手加額道:“聖恩,聖恩,比前更自優渥,敢不竭犬馬之力,誓死以報知遇。

    ” 行到了陝西交界,衙門吏書皂快,帶了衛兵三百名,遠遠跪接。

    從此旌旗蔽道,鼓樂喧聞。

    堂堂軍門,又是帝心特簡,哪一個官員不竦身恭敬。

    梅之煥就在省城到了任。

    三朝行香已畢,陝西巡撫請吃了迎風酒。

    第四日就起馬往甘州進發,這番随行的兵就有二三千了。

    但見: 熊罴角逐,貔虎争先。

    擊長毂以雷奔,望高旗而電集。

    千百成旅,四七為名。

    往往來來,高高下下,如吹煙火而漲日,似起沙礫而薄天,在上者學不專經,素知韬略;在下者陣非師古,自得縱橫。

    郁郁中圉,偏傷遠塞;依依垂柳,益怆邊城。

    無勞聚米而列隊能圓,不待披圖而山川在掌。

    前呼後擁,地裂山崩,堂堂巡撫下甘州,烈烈千旌過渭水。

     梅巡撫到了甘州,就有楊總兵、道、府、州、縣等官,帶來許多将校前來遠接。

    坐了衙門,楊總兵先見了,待茶而别。

    然後各官陸續進見。

    過了三日,楊總兵又來拜。

    告茶已畢,楊總兵開言道:“一來小弟與老大人接風,特來面請。

    二來為邊寨兵丁,苦患豆瘡,僵臣郊原,奄奄待死。

    今欲會同了老大人,乘此機會要去剿他。

    若能成功,蟒玉可得。

    ”梅巡撫道:“我輩取蟒玉于病中,人将笑指為豆瘡使所贈。

    斷然不可。

    況生事邊城,萬一因此而勞兵動衆,朝廷豈不歸罪于我?”楊總兵連聲喏喏,把這事就擱起了。

     到任才一月,忽邊兵入嘉峪關。

    梅巡撫會同楊總兵分左右出師夾擊,邊兵大敗,殺他将官二十餘員,兵二三百,降其老弱六百餘人。

    邊兵從此再不敢犯邊了。

    上了報捷的本,朝廷特加褒賞,天下都知梅之煥是文武全才。

    有詩為證: 甯辭蟒玉不乘危,正正堂堂自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