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褒忠臣權相市公定爰書法司被逐
關燈
小
中
大
誰人說道江山敗,獎忠良非茫昧,引用匪人無計奈。
為伊嗟,為伊恨,頓把朝綱壞。
魂驚骨顫多尴尬,忠旌奸斥須分界。
魏逆案重索債,卻隻說法司無賴,夜郎空自大。
《青玉案》 阮黨如何肯獎忠?當權馬相示虛公。
無端酷罰報還報,一綱賢愚罹此中。
話說閣部史可法駐紮淮揚,日夜勞心焦思,既苦無兵,又苦無饷。
再三設法,查有崇祯十二年條陳海運的沈廷揚,原籍蘇州府崇明縣人,雖是赀郎出身,是個識海性、善水戰的。
崇祯委他海運,年年是他督理,再無失風壞船、稽程折米的事。
崇祯道他勤勞王事,連升他戶部山東司郎中,直加至光祿寺少卿。
十七年運的糧,尚未出港口,存下有一百萬石。
大海運船二十八隻還泊在海口,得了崇祯皇帝兇訊,不敢前進。
适值高傑跋扈,有背叛的光景,奉旨把糧就在閣部史可法汛地暫住,要赍往北邊付與吳三桂賞軍。
及至吳三桂不收,弘光派發與史可法、劉澤清、鄭鴻逵軍前作饷。
高傑越惱了,口口聲聲要反。
其時江南巡撫是鄭,乃有風力肯做事的人。
體訪将沈廷揚的海運船已過江來了,是他堂弟沈虎文管轄。
又訪問虎文号來山,乃曉天文、識地理的人。
就差遊擊林肅若,征聘他出來做了贊畫,委以兵事。
領了吳淞總兵田聲嘉,會同了總兵鄭鴻逵前往鎮江,防備高傑謀反,好護持江以南一帶地方。
其時兵船開處,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三千人馬,勝如十萬,好不齊整。
有詩為證: 高帥跋扈射城下,鄭撫調兵兼撥馬。
江北絲綸閣部憂,老壯補伍不放假。
日暮風起東西呼,夜戰勿慚兵力寡。
軍中贊畫乃異人,被征難辭以無暇。
提兵北望是瓜洲,城下此時皆礫瓦。
今高已屠沈隐淪,追譜前功懷大雅。
且說鄭巡撫帶了謀臣猛将,又糾合了總兵鄭鴻逵揚兵江口,聲聲要與高傑打仗。
适值閣部史可法又奉弘光新旨,着招撫高傑。
高傑紮營屯兵在南關,誘史可法到來,關他在一冷廟,隻殺驢以供飲食。
逼他上本,要加封三級,給饷一萬石,便替朝廷出力,依舊去守汛地。
史可法沒奈何,替他上了一本,弘光依允了,高傑才陪禮了史閣部,引兵還鎮。
巡撫鄭也帶了沈虎文、田聲嘉、林肅若回蘇州去了。
正是: 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賓。
高傑雖然還鎮,那左鎮與黃、劉三鎮,都有笑朝廷、輕宰相的意思。
閣老馬士英曉得了風聲,隻得上了一本,道“忠臣未經贈蔭,無以勸忠;降臣未經誅戮,無以懲逆”的疏。
弘光批準,先令禮部尚書議谥并建祠,随令刑部尚書議罪并議誅。
旨一下,遠近觀望,也就肅然有恐懼的意思了。
禮部是錢謙益大堂,會同翰林官,把北京死難文臣二十二人、勳臣二人、戚臣一人,俱給祭葬贈蔭祠谥。
拟定了一本,弘光就批準了。
你道文臣、勳臣、戚臣是誰? 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範景文,字質公,号思仁,北直吳橋縣人。
癸醜進士。
谥文貞。
戶、禮二部尚書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倪元璐,字鴻寶,浙江上虞縣人。
壬戌進士。
谥文正。
都察院左都禦史李邦華,字懋明,江西吉水縣人。
甲辰進士。
谥忠文。
兵部戎政右侍郎王家彥,字遵五,福建莆田縣人。
壬戌進士。
谥忠端。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字肖形,山西澤州人。
壬戌進士。
谥忠貞。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施邦曜,号四明,浙江餘姚縣人。
己未進士。
谥忠介。
大理寺卿淩義渠,字駿甫,号茗柯,浙江烏程縣人。
乙醜進士。
谥忠清。
太常寺少卿吳麟徵,号磊齊,浙江海鹽縣人。
壬戌進士,谥忠節。
左春坊左庶子周鳳翔,号巢軒,浙江山陰縣人。
戊辰進士。
谥文節。
左谕德兼侍讀馬世奇,字君常,号素修,南直無錫縣人。
辛未進士。
谥文忠。
翰林院左谕德劉理順,字湛陸,河南杞縣人。
甲戌狀元。
谥文正。
太仆寺卿申佳胤,号素園,北直永年縣人。
辛未進士。
谥節愍。
翰林院簡讨汪偉,号長源,南直休甯縣籍江甯縣人。
戊辰進士。
谥文烈。
戶部都給事中吳甘來,字和受,号葦庵,江西新昌縣人。
戊辰進士。
谥忠節。
四川道禦史陳良谟,字賓白,浙江鄞縣人。
辛未進士。
谥恭愍。
福建道禦史陳純德,字澹玄,湖廣零陵縣人。
庚辰進士。
谥恭節。
河南道禦史王章,字芳洲,号屺雲,南縣武進縣人,戊辰進士。
谥忠烈。
吏部考功司員外許直,字若魯,南直如臯縣人。
甲戌進士。
谥忠節。
兵部車駕司郎中成德,字玄升,号潛民,順天懷柔縣籍山西霍州人。
辛未進士。
谥忠毅。
兵部車駕司主事金铉,字在六,号一箴,
為伊嗟,為伊恨,頓把朝綱壞。
魂驚骨顫多尴尬,忠旌奸斥須分界。
魏逆案重索債,卻隻說法司無賴,夜郎空自大。
《青玉案》 阮黨如何肯獎忠?當權馬相示虛公。
無端酷罰報還報,一綱賢愚罹此中。
話說閣部史可法駐紮淮揚,日夜勞心焦思,既苦無兵,又苦無饷。
再三設法,查有崇祯十二年條陳海運的沈廷揚,原籍蘇州府崇明縣人,雖是赀郎出身,是個識海性、善水戰的。
崇祯委他海運,年年是他督理,再無失風壞船、稽程折米的事。
崇祯道他勤勞王事,連升他戶部山東司郎中,直加至光祿寺少卿。
十七年運的糧,尚未出港口,存下有一百萬石。
大海運船二十八隻還泊在海口,得了崇祯皇帝兇訊,不敢前進。
适值高傑跋扈,有背叛的光景,奉旨把糧就在閣部史可法汛地暫住,要赍往北邊付與吳三桂賞軍。
及至吳三桂不收,弘光派發與史可法、劉澤清、鄭鴻逵軍前作饷。
高傑越惱了,口口聲聲要反。
其時江南巡撫是鄭,乃有風力肯做事的人。
體訪将沈廷揚的海運船已過江來了,是他堂弟沈虎文管轄。
又訪問虎文号來山,乃曉天文、識地理的人。
就差遊擊林肅若,征聘他出來做了贊畫,委以兵事。
領了吳淞總兵田聲嘉,會同了總兵鄭鴻逵前往鎮江,防備高傑謀反,好護持江以南一帶地方。
其時兵船開處,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三千人馬,勝如十萬,好不齊整。
有詩為證: 高帥跋扈射城下,鄭撫調兵兼撥馬。
江北絲綸閣部憂,老壯補伍不放假。
日暮風起東西呼,夜戰勿慚兵力寡。
軍中贊畫乃異人,被征難辭以無暇。
提兵北望是瓜洲,城下此時皆礫瓦。
今高已屠沈隐淪,追譜前功懷大雅。
且說鄭巡撫帶了謀臣猛将,又糾合了總兵鄭鴻逵揚兵江口,聲聲要與高傑打仗。
适值閣部史可法又奉弘光新旨,着招撫高傑。
高傑紮營屯兵在南關,誘史可法到來,關他在一冷廟,隻殺驢以供飲食。
逼他上本,要加封三級,給饷一萬石,便替朝廷出力,依舊去守汛地。
史可法沒奈何,替他上了一本,弘光依允了,高傑才陪禮了史閣部,引兵還鎮。
巡撫鄭也帶了沈虎文、田聲嘉、林肅若回蘇州去了。
正是: 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賓。
高傑雖然還鎮,那左鎮與黃、劉三鎮,都有笑朝廷、輕宰相的意思。
閣老馬士英曉得了風聲,隻得上了一本,道“忠臣未經贈蔭,無以勸忠;降臣未經誅戮,無以懲逆”的疏。
弘光批準,先令禮部尚書議谥并建祠,随令刑部尚書議罪并議誅。
旨一下,遠近觀望,也就肅然有恐懼的意思了。
禮部是錢謙益大堂,會同翰林官,把北京死難文臣二十二人、勳臣二人、戚臣一人,俱給祭葬贈蔭祠谥。
拟定了一本,弘光就批準了。
你道文臣、勳臣、戚臣是誰? 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範景文,字質公,号思仁,北直吳橋縣人。
癸醜進士。
谥文貞。
戶、禮二部尚書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倪元璐,字鴻寶,浙江上虞縣人。
壬戌進士。
谥文正。
都察院左都禦史李邦華,字懋明,江西吉水縣人。
甲辰進士。
谥忠文。
兵部戎政右侍郎王家彥,字遵五,福建莆田縣人。
壬戌進士。
谥忠端。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字肖形,山西澤州人。
壬戌進士。
谥忠貞。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施邦曜,号四明,浙江餘姚縣人。
己未進士。
谥忠介。
大理寺卿淩義渠,字駿甫,号茗柯,浙江烏程縣人。
乙醜進士。
谥忠清。
太常寺少卿吳麟徵,号磊齊,浙江海鹽縣人。
壬戌進士,谥忠節。
左春坊左庶子周鳳翔,号巢軒,浙江山陰縣人。
戊辰進士。
谥文節。
左谕德兼侍讀馬世奇,字君常,号素修,南直無錫縣人。
辛未進士。
谥文忠。
翰林院左谕德劉理順,字湛陸,河南杞縣人。
甲戌狀元。
谥文正。
太仆寺卿申佳胤,号素園,北直永年縣人。
辛未進士。
谥節愍。
翰林院簡讨汪偉,号長源,南直休甯縣籍江甯縣人。
戊辰進士。
谥文烈。
戶部都給事中吳甘來,字和受,号葦庵,江西新昌縣人。
戊辰進士。
谥忠節。
四川道禦史陳良谟,字賓白,浙江鄞縣人。
辛未進士。
谥恭愍。
福建道禦史陳純德,字澹玄,湖廣零陵縣人。
庚辰進士。
谥恭節。
河南道禦史王章,字芳洲,号屺雲,南縣武進縣人,戊辰進士。
谥忠烈。
吏部考功司員外許直,字若魯,南直如臯縣人。
甲戌進士。
谥忠節。
兵部車駕司郎中成德,字玄升,号潛民,順天懷柔縣籍山西霍州人。
辛未進士。
谥忠毅。
兵部車駕司主事金铉,字在六,号一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