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羅公山李闖卒滅杭州路馬相潛奔

關燈
、松、常、鎮、揚五府。

    霍達巡撫,專駐江口。

    封鄭鴻逵清寇伯,寵賜蟒衣金币。

    将士各進一級。

    銀五千币五百,分賞将士人等。

    遣太監盧九德赍往鎮江,是夜前去。

    其時清兵駐紮瓜洲,排列江岸。

    隔江盤炮,兩下如賽炮的一般,晝夜不絕。

     初九日,清兵開閘放船,如蟻而下,并沒一人敢攔阻他。

    楊文骢三日前先把糧米二千石,托他畫社好友藍田叔大船裝載杭州去了,自己第三日才起身往蘇州到任。

    未到丹陽,聽得清兵過江,換了快船,飛也似去了。

    各官科不能敵,換了便服,也叫快船奔往蘇松去。

    一路文臣武将,紛紛逃奔。

    鄭鴻逵帶了兵将跑到丹陽,縱兵劫掠,且劫且燒,奪路南走,不知去向。

    可憐: 昨朝封蔭成何用,喪家之犬落湯雞! 清兵過江的報,已到京城。

    午後傳旨,喚集梨園子弟進大内演戲。

    弘光與韓贊周、屈尚忠、田成等一班内官,雜坐酣飲。

    弘光道:“馬士英強朕做皇帝,如今事出來了。

    君臣聚會,快樂得一日便是一日。

    且莫管他。

    ”又問左右内官道:“馬士英可有本來?”都道沒有。

    吃到酉牌時候,打發了戲子出去。

    弘光與衆内官約會了,二更天氣,奉了太後,帶了一妃子,大小内官十餘人,都跨馬從通濟門走出。

    文武官員,沒一個人知道。

    行得快了,丢下了宮娥、女優五六十人,雜沓西華門内外。

    天明了,逢人便叫,各自跟人去了。

    那些個: 黃金費盡教歌舞,留與他人樂少年。

     且說十一日黎明時候,禮部尚書錢謙益不見動靜,特往馬士英家問個消息。

    門庭紛紛嚷嚷了一會,忽見馬士英将帽快鞋上馬衣,從裡面出來。

    也不作揖,向錢尚書拱拱手道:“詫異!詫異!我有老母,不得随君殉國。

    且走回鄉去再處。

    ”上馬竟去。

    随後婦女三四十人,皆馬上裝束,家丁一百餘人,都是戎裝,其子總兵馬錫押在後邊。

    一隊隊的馬打從孝陵衛,喚了守陵的黔兵,把她母親裝了太後,不知往哪裡去。

     錢尚書歎息了一回,隻得回衙。

    又有人報知,天子已出京去了。

    沒奈何,在衙靜坐,把死生聽之于天。

    不在話下。

     卻說吏部尚書張捷,料不能保全,微行到雞鳴寺,将佛幡帶,缢死在佛前。

    中書舍人龔廷祥投河身死。

    中書舍人陳及他兒子舉人陳伯俞、戶部主事吳嘉胤,都在家自缢身死。

    左副都禦史楊維垣,叫家人買了三口棺木,立刻催促兩妾缢死,殓入兩棺内。

    把一棺擺在中間,填了些緞匹,置一幾,幾前列一牌位,上寫“左副都禦史楊公維垣之柩”。

    自己帶了二仆,夜走秣陵鎮,黑夜間被人殺害。

    數日後另有仆人走過死處,屍為犬食過半,隻頭面俨然,緣知是他家主。

    正是: 不須朝裡玄黃戰,到死方知報不差。

     且說弘光投奔太平府,誠意伯劉孔昭閉城不納,隻得奔往蕪湖。

    黃營中軍翁之琪,具船迎入。

    黃得功朝見大哭,奏道:“皇上死守南京,臣等尚可借勢保守。

    如今輕身一出,将何所歸?”朱大典、方國安等亦來朝見,議奔杭州。

     忽劉良佐引清兵來追。

    黃得功隔河叫罵,不提防良佐一箭,射中得功左臂。

    黃得功知事不濟,拔刀自刎。

    劉良佐遂奉上渡江。

    翁之琪大叫一聲,投水而死。

    有詩為證: 黃帥殉君感恩遇,中軍靖節更堪憐。

     英雄熱血原天授,憑吊雙忠淚不幹。

     且說朱大典、方國安約了阮大铖,要打從獨松關一路,取道餘杭縣,到杭州再處。

    阮大铖巢穴在南京,遂向方國安道:“公可兼統我的兵,先到杭州。

    我渡江看看家裡,帶了家眷悄悄趕來,再會聚在一處。

    ”方國安、朱大典星夜領兵走了。

     阮大铖換了衣裝,悄奔南京。

    路遇一仆,才知:“京城百姓先到牢裡捧出假太子來,入西華門至武英殿,取戲箱裡翊善冠戴在頭上,就在殿登極,群呼萬歲。

    随即有七八千人,先搶了馬老爺西華門公署,次搶了雞鵝巷馬大爺都督公署,又搶了北門橋馬老爺私宅。

    搶完了三處,就分頭搶楊維垣老爺家、陳盟老爺家、阮老爺家。

    惟阮老爺家搶得狠毒,二十四房小奶奶都被搶走了。

    小的們亦是空身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