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應風雲衆正齊糾震雷霆巨奸南竄
關燈
小
中
大
鵲噪疏林落日,雁飛斜月涼天。
漏殘酒淺未曾眠,往事思量欲遍。
衆正齊來筆底,巨奸再到毫尖。
喜逢新主事堪傳,獨斷獨行幾見。
《西江月》 君子落得為君子,奸臣枉了做奸臣。
試觀昔日權珰事,落日荒涼照阜城。
且說魏忠賢失了勢,隻賴徐應元于中解救,别無依靠了。
不料又有不識時務的江西官,要造隆德祠以頌忠賢功德。
本才上了,忠賢心慌,流水也上一本道:“久深建祠之愧,願把造祠錢糧解充遼饷。
”崇祯便準他的本,批道:“凡各省有未興工的都行停止,錢糧解助遼饷。
該部知道。
” 隻因這奏造祠一節,又動了前日參崔呈秀的工部陸澄原的念頭,向同僚們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必擒王。
怎丢了那魏忠賢,卻去找崔呈秀?”于是開列四款,直指時事。
本上第一款是正士習,說“台省不聞,廷論惟以稱功頌德為事。
”二款是糾奸邪,說“崔呈秀不奔母喪,貪位戀祿,忍子無親。
”三款是安民生,說“宜罷立枷之法,緝事專歸五城,庶衛廠不得弄權。
”四款是足國用,說“省事不若省官。
今各處俱建生祠,是以有用之财,糜無用之役。
”崇祯看了,明知他說的是,但因即位未久,不要處得忠賢太驟了,因此在本末批道:“陸澄原新進小臣,出位多言。
本當重處,姑不究。
” 過了幾日,又有個兵部主事錢元悫也上一本,把古來大奸大惡逐件比拟魏忠賢道:“稱功頌德遍天下,勝于王莽之妄引符命。
列爵三等。
畀于乳臭,勝于梁冀之一門五侯。
遍列私人,分置要津,勝于王衍之狡兔三窟。
輿珍辇寶,藏積肅甯,勝于董卓之塢私藏。
動辄稱旨,鉗制百僚,勝于趙高之指鹿為馬。
誅鋤士類,元氣傷殘,勝于節、甫之鈎黨連衆。
陰養死士,陳兵自衛,勝于桓溫之壁置人。
廣開告讦,道路側目,勝于則天朝之羅織忠良。
種種罪惡,萬剮不足以盡其辜。
或念先朝遺奴,貸忠不死,勒歸私第。
魏良卿等速令解組歸鄉。
以告讦獲賞之張體乾,夫頭乘轎之張淩雲,委官開棍之陳大用,長兒田爾耕,契友白太始、龔翼明等,或行誅戮,或行斥放。
庶幾朝廷肅清,海内允服。
”這本一上,崇祯卻渾淪的批道:“該衙門知道。
”就與前批不不同了。
魏忠賢見件件皆真,毫不假借,就有七八分慌張了。
他那一班黨羽吳淳夫、李夔龍、田吉、阮大铖、田爾耕、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凡挂彈章上的,都上本告病乞休,或自陳不職求罷。
崇祯一一準與回籍。
有詩為證: 當年氣勢一何豪,今日誰知一旦消。
狼狽辭朝出都去,長途杳杳草蕭蕭。
且說客氏,與魏忠賢原是一路人。
當時裡應外合,逞勢弄權。
忽換了新天子,竟有些用不着客巴巴了。
侯國興被人參處,棄職在家。
客氏常來與魏忠賢商議,道:“這些官兒,你也動一本,我也動一本。
倘或新天子一時聽信,把我等來難為,如何是好?”魏忠賢此時一些威風也沒了,說着便哭。
他說:“罷了我了,罷了我了。
咱們何等權勢,如今火滅煙消。
雖不曾奪咱的印,你道白虎殿管事,可是好差使麼!且朝裡官員,都是說咱不是的。
論将起來,倒該辭了那印,省些是非;又怕辭了印,越發失勢。
欲把三個侄兒爵土讓了,可惜從前枉用心機。
真正左不得右不得,死不得活不得。
思量起來,怎麼了!怎麼了!”客氏也掉淚道:“咱與魏老爺竟像是一個人。
俗言說的,你身上也有我,我身上亦有你。
如今你失了勢,真正唇亡齒寒了。
教咱娘兒兩個怎好!咱和你結拜的時候,蒙你送的幾個标緻孩子,也都大了。
咱每夜和他一床兒睡,弄得親親熱熱,好不有趣。
誰想前日合了夥偷了咱的東西,逃走了三個。
隻剩得一個,又是這幾個裡頭咱不十分喜歡他的。
卻不又可惜,又氣苦。
”魏忠賢道:“看來世上隻奉承有勢的,連财也還是第二樣哩。
咱如今失了勢,恐防是非及身,打發孩兒們都回肅甯去了。
隻是你久住京師,哪裡去好?”你一言,我一語;哭一回,愁一回,沉疑一回。
就擺上珍馐百味,美醞香醪,哪裡有心想吃。
坐了好大一會,客氏告辭去了。
魏忠賢到此田地,隻是睡覺。
正是: 翻來覆去無昏曉,追悔從前一念差。
那些官員,人人想去劾他。
還有保身家的,不肯輕舉妄動,怕新天子喜怒不測。
有個嘉興縣貢生錢嘉征,也動他一本,狠狠地說忠賢十大罪:“一曰并帝。
群臣上疏,必歸功廠臣,竟以忠賢上配先帝。
二曰蔑後。
羅織皇親,幾危中宮。
三曰弄兵。
廣招無籍,興建内操。
四曰無君。
軍國大事,一手障天。
五曰剝。
新封三藩,不及福藩之一。
忠賢封公,膏腴萬頃。
六曰無聖。
敢以刀鋸钺斧,拟配俎豆。
七曰濫爵。
公然襲上公之封,不知省。
八曰濫邀功。
武臣盡死力以捍圉,忠賢居樽俎事冒賞。
九曰役民。
建一祠之費,不下三萬,豈士民之樂輸?十曰通關節。
幹兒崔呈秀孽子崔铎,貼出之文,複登賢書。
其餘種種叛逆,有楊漣本所已載者,真是罄竹難書。
萬剮不足以盡其辜!”自赍本至通政司挂号,掌印呂通政見他本有些違式,不敢替他呈進。
錢貢生次日就有本,劾通政附權黨惡。
呂通政急了,也就上一本道:“本司職在敷奏。
即如忠賢盛時,惡生陸萬齡請為忠賢建祠;李日比忠賢為周公,頌他
漏殘酒淺未曾眠,往事思量欲遍。
衆正齊來筆底,巨奸再到毫尖。
喜逢新主事堪傳,獨斷獨行幾見。
《西江月》 君子落得為君子,奸臣枉了做奸臣。
試觀昔日權珰事,落日荒涼照阜城。
且說魏忠賢失了勢,隻賴徐應元于中解救,别無依靠了。
不料又有不識時務的江西官,要造隆德祠以頌忠賢功德。
本才上了,忠賢心慌,流水也上一本道:“久深建祠之愧,願把造祠錢糧解充遼饷。
”崇祯便準他的本,批道:“凡各省有未興工的都行停止,錢糧解助遼饷。
該部知道。
” 隻因這奏造祠一節,又動了前日參崔呈秀的工部陸澄原的念頭,向同僚們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必擒王。
怎丢了那魏忠賢,卻去找崔呈秀?”于是開列四款,直指時事。
本上第一款是正士習,說“台省不聞,廷論惟以稱功頌德為事。
”二款是糾奸邪,說“崔呈秀不奔母喪,貪位戀祿,忍子無親。
”三款是安民生,說“宜罷立枷之法,緝事專歸五城,庶衛廠不得弄權。
”四款是足國用,說“省事不若省官。
今各處俱建生祠,是以有用之财,糜無用之役。
”崇祯看了,明知他說的是,但因即位未久,不要處得忠賢太驟了,因此在本末批道:“陸澄原新進小臣,出位多言。
本當重處,姑不究。
” 過了幾日,又有個兵部主事錢元悫也上一本,把古來大奸大惡逐件比拟魏忠賢道:“稱功頌德遍天下,勝于王莽之妄引符命。
列爵三等。
畀于乳臭,勝于梁冀之一門五侯。
遍列私人,分置要津,勝于王衍之狡兔三窟。
輿珍辇寶,藏積肅甯,勝于董卓之塢私藏。
動辄稱旨,鉗制百僚,勝于趙高之指鹿為馬。
誅鋤士類,元氣傷殘,勝于節、甫之鈎黨連衆。
陰養死士,陳兵自衛,勝于桓溫之壁置人。
廣開告讦,道路側目,勝于則天朝之羅織忠良。
種種罪惡,萬剮不足以盡其辜。
或念先朝遺奴,貸忠不死,勒歸私第。
魏良卿等速令解組歸鄉。
以告讦獲賞之張體乾,夫頭乘轎之張淩雲,委官開棍之陳大用,長兒田爾耕,契友白太始、龔翼明等,或行誅戮,或行斥放。
庶幾朝廷肅清,海内允服。
”這本一上,崇祯卻渾淪的批道:“該衙門知道。
”就與前批不不同了。
魏忠賢見件件皆真,毫不假借,就有七八分慌張了。
他那一班黨羽吳淳夫、李夔龍、田吉、阮大铖、田爾耕、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凡挂彈章上的,都上本告病乞休,或自陳不職求罷。
崇祯一一準與回籍。
有詩為證: 當年氣勢一何豪,今日誰知一旦消。
狼狽辭朝出都去,長途杳杳草蕭蕭。
且說客氏,與魏忠賢原是一路人。
當時裡應外合,逞勢弄權。
忽換了新天子,竟有些用不着客巴巴了。
侯國興被人參處,棄職在家。
客氏常來與魏忠賢商議,道:“這些官兒,你也動一本,我也動一本。
倘或新天子一時聽信,把我等來難為,如何是好?”魏忠賢此時一些威風也沒了,說着便哭。
他說:“罷了我了,罷了我了。
咱們何等權勢,如今火滅煙消。
雖不曾奪咱的印,你道白虎殿管事,可是好差使麼!且朝裡官員,都是說咱不是的。
論将起來,倒該辭了那印,省些是非;又怕辭了印,越發失勢。
欲把三個侄兒爵土讓了,可惜從前枉用心機。
真正左不得右不得,死不得活不得。
思量起來,怎麼了!怎麼了!”客氏也掉淚道:“咱與魏老爺竟像是一個人。
俗言說的,你身上也有我,我身上亦有你。
如今你失了勢,真正唇亡齒寒了。
教咱娘兒兩個怎好!咱和你結拜的時候,蒙你送的幾個标緻孩子,也都大了。
咱每夜和他一床兒睡,弄得親親熱熱,好不有趣。
誰想前日合了夥偷了咱的東西,逃走了三個。
隻剩得一個,又是這幾個裡頭咱不十分喜歡他的。
卻不又可惜,又氣苦。
”魏忠賢道:“看來世上隻奉承有勢的,連财也還是第二樣哩。
咱如今失了勢,恐防是非及身,打發孩兒們都回肅甯去了。
隻是你久住京師,哪裡去好?”你一言,我一語;哭一回,愁一回,沉疑一回。
就擺上珍馐百味,美醞香醪,哪裡有心想吃。
坐了好大一會,客氏告辭去了。
魏忠賢到此田地,隻是睡覺。
正是: 翻來覆去無昏曉,追悔從前一念差。
那些官員,人人想去劾他。
還有保身家的,不肯輕舉妄動,怕新天子喜怒不測。
有個嘉興縣貢生錢嘉征,也動他一本,狠狠地說忠賢十大罪:“一曰并帝。
群臣上疏,必歸功廠臣,竟以忠賢上配先帝。
二曰蔑後。
羅織皇親,幾危中宮。
三曰弄兵。
廣招無籍,興建内操。
四曰無君。
軍國大事,一手障天。
五曰剝。
新封三藩,不及福藩之一。
忠賢封公,膏腴萬頃。
六曰無聖。
敢以刀鋸钺斧,拟配俎豆。
七曰濫爵。
公然襲上公之封,不知省。
八曰濫邀功。
武臣盡死力以捍圉,忠賢居樽俎事冒賞。
九曰役民。
建一祠之費,不下三萬,豈士民之樂輸?十曰通關節。
幹兒崔呈秀孽子崔铎,貼出之文,複登賢書。
其餘種種叛逆,有楊漣本所已載者,真是罄竹難書。
萬剮不足以盡其辜!”自赍本至通政司挂号,掌印呂通政見他本有些違式,不敢替他呈進。
錢貢生次日就有本,劾通政附權黨惡。
呂通政急了,也就上一本道:“本司職在敷奏。
即如忠賢盛時,惡生陸萬齡請為忠賢建祠;李日比忠賢為周公,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