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涿鹿道上紅塵滾爪牙班中青簡繁

關燈
長店征鞍,蘆溝奔馬,燕台古道灣灣。

    名場利窟,來往雜賢奸。

    流水落花何處?空留下剩水殘山。

    當年去金門獻策,幾度淚難幹。

    今日栖山廣,凄涼滋味,寂寞闌幹。

    恁關心閹禍,筆底珊珊。

    撇下巫雲湘雨,搬演出如蟻朝班。

    輸年少通宵歡笑,秉燭酒杯寒。

    《滿庭芳》 豈有不平事,但存未壞身。

     隻言天下合,孤影鬼神親。

     世道餘青史,春風足故人。

     無多談往迹,愚叟舊西鄰。

     這一首詩乃閩中黃石齋所作,隻用作引話,原不拘本題。

     且說魏忠賢一手握定大權,與閣老沈遂為心腹。

    将執法的王紀,清正的鐘羽正,傾陷他去位。

    忽又要皇帝設立内操,與沈商議,要他上本。

    沈就上一本道:“治不忘亂,安不忘危。

    須設立内營,不時操演,使内侍盡為壯丁,禁廷預有武備。

    ”等語。

    紙上似有可觀。

    魏忠賢從中主張,天啟皇帝竟準奏了。

    憑他科道動本,隻是不理。

    不上兩月,揀選了閹人三千名,在五鳳樓左設了内營。

    三六九操演弓馬。

    給衣甲,發錢糧。

    把親信的人引入大内,親戚黨羽交互盤踞。

    放炮之聲直聞百裡。

    魏忠賢常常戎裝跑馬。

    也有一日請天啟看操,隻道是十萬羽林軍,還不及三千沒漢。

    有詩為證: 大明天子羽林兒,自幼先将遺體虧。

     女子在軍軍不振,閹人習武武安施? 豈知禁地非喧地,漫說常時防變時。

     庸相依回代陳乞,未幾去位實堪嗤。

     自此以後,魏忠賢在宮中不時乘馬,洋洋得意,竟是個小皇帝了。

    是年二三月間,春光明媚,柳樹争妍,宮裡一般也遊春玩景,往來作樂。

    天啟皇帝正同妃嫔坐于便殿,魏忠賢公然騎了馬,打從禦前經過。

    天啟雖是寵他,不覺勃然發怒,傳旨喚他轉來。

    自己拈弓搭箭,隻一箭射殺其馬。

    魏忠賢俯伏在地,也不稱“奴婢有罪,罪當萬死。

    ”天啟拂衣回宮。

    他也傲然竟去,在那些小太監面前反道:“射死咱的馬,再牽個來騎也不打緊。

    咱小時節,眼看師傅看那《通鑒》上邊,董卓、曹操一班人帶劍上殿。

    劍也帶了,何況走馬?既有了内操,騎馬是咱本等的事,惱怎的嗄!”這些話,一般也有人傳到皇帝耳朵裡,才懊悔内操的事,不該做的。

    天啟不恨魏忠賢,反道沈動本的不是,不久也就放他回籍去京。

    正是: 李代桃僵不自由,趨炎附勢更誰尤? 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魏忠賢見皇帝有些惱了,李永貞一班心腹也都道:“天子禦前,原是走不得馬的。

    萬一聖怒不測,有些心變,就不好了。

    還該請個罪兒。

    ”魏忠賢才到便殿跪下,磕頭道:“奴婢隻認是内操該騎馬,不曉得萬歲爺在便殿,罪該萬死!如今親到涿州地方進頂上奶奶的香,祝頌天子萬壽。

    萬歲準奏,才敢前去。

    ”天啟道:“朝裡事情多,進了香快快回來。

    ”魏忠賢謝了恩出宮去。

    這魏忠賢久不口稱奴婢了,這番陪個小心,皇帝也就一些不惱了。

    正是: 彌天大罪遮藏過,矯誣重來張泰山。

     且說魏忠賢奏過了皇帝,就吩咐大掌家太監王朝用,先料理儀仗、侍從和那轎馬、飲食。

    另有分管的内宮,一一預辦。

    凡是魏忠賢停骖的地方,不要說供馔奇異,排列齊整,那些跟随的官兒是一處,差役是一處,轎夫、馬夫、驢夫隻好在空野地面先搭廠伺候。

    喂馬的槽,何止數千個。

    一路攢攢簇簇,凡官員,戲子,蹴,廚役,打茶,牢役,聽差,牌子擡扛等人,也不止數萬。

    經過地方,小民戶外設香案,插楊柳枝并那野花,焚香跪接。

    冠蓋車馬缤紛,奔赴若電若雷。

    其塵障天,其聲動地。

    那文武官員不奉承他的,閉門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