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部第三十六

關燈
偶。

    乃謂偶曰:&ldquo平生不謂有此歡暢,悔知之晚!&rdquo 陳贶五十方娶。

    有慶之者曰:&ldquo處士新婚燕爾。

    &rdquo答曰:&ldquo仆久處山谷,莫預出仕,不知衣裙之下,有此珍美!&rdquo 曾偶然 泰和曾狀元鶴齡,永樂辛醜會試,與浙江數舉子同舟。

    率年少狂生,議論蜂出。

    見曾緘默,因是共舉書中疑義問之。

    遜謝不知。

    竊笑曰:&ldquo夫夫也,偶然預薦耳。

    &rdquo遂以&ldquo曾偶然&rdquo呼之。

    既而衆皆下第,曾獨首榜。

    乃寄以詩曰:&ldquo捧領鄉書谒九天,偶然趁得浙江船。

    世間因有偶然事,豈意偶然又偶然。

    &rdquo 陸孝廉 長洲陸孝廉世明,省試不第,歸過臨清鈔關。

    錯以為商,令納稅。

    陸呈一絕雲:&ldquo獻策金門苦未收,歸心日夜水東流。

    扁舟載得愁千斛,聞說君王不稅愁。

    &rdquo主事見詩驚愧,亟迎入,款贈甚厚。

     白公裂詩 裴令公居守東洛。

    夜宴半酣,公索句。

    時元、白首唱,次至楊汝士。

    楊援筆書曰:&ldquo昔日蘭亭無豔質,此詩金谷有高人。

    &rdquo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ldquo笙歌鼎沸,勿作冷淡生活。

    &rdquo 文士相妒,自古而然。

    護前者甯獨吳老公! 筼筜谷筍詩 筼筜谷,在洋州。

    文與可嘗令蘇子瞻作《洋州園池三十詠》,筼筜谷其一也。

    子瞻詩曰:&ldquo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龍。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rdquo是日與可與妻遊谷中,正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大笑。

     一句詩 謝無逸嘗以書問潘邠老大臨:&ldquo近作新詩否?&rdquo答曰:&ldquo秋來景物,件件是佳緻。

    昨日清卧,聞攪林風雨聲,遂起題壁曰&lsquo滿城風雨近重陽&rsquo,忽催稅人至,敗意。

    止此一句奉寄。

    &rdquo 呂常題畫 中山武甯王玄孫徐某,一日與吳小仙、孫院使宴飲。

    命吳畫女樂諸子及孫、吳陪飲之圖。

    畫畢,徐喜曰:&ldquo惜欠風流題客。

    &rdquo後以屬太常卿呂常,曰:&ldquo不必我谀,但須寫當日實事耳。

    &rdquo呂為制長歌,鋪叙家樂。

    援引故典,末雲:&ldquo吳生吳生欲闡揚,自畫白皙居侯旁。

    如何更著孫思邈,中酒卻要千金方。

    &rdquo徐大笑曰:&ldquo是日果中酒也!&rdquo聞者絕倒。

     李龍眠畫 元祐間,黃、秦諸君子在館。

    暇日觀畫,山谷出李龍眠所作《賢己圖》,博奕樗蒲之俦鹹列焉。

    博者六、七人,方踞一局。

    骰迸盆中,五皆枭而一猶旋轉不己。

    一人俯盆疾呼,旁觀者皆變色起立。

    纖秾态度,曲盡其妙。

    相與歎嘗,以為卓絕。

    适東坡從外來,睨之曰:&ldquo李龍眠天下士,顧乃效閩人語耶?&rdquo衆鹹怪,請其故。

    東坡曰:&ldquo四海語音,言六皆合口,唯閩音則張口。

    今盆中皆六,一猶未定,法當呼六。

    而疾呼者乃張口,何也?&rdquo龍眠聞之,亦笑而服。

     吳文定書扇 吳文定公居憂時,嘗送客至門外,見賣扇兒号泣于途。

    問之,乃緣持扇假寐,為人盜去數事,恐家人笞罵耳。

    公命取所遺扇來,盡書與之。

    兒不知,反以為污其扇,複大哭不已。

    旁人谕令必得重價。

    然後賣兒持扇甫出門,競緻去,所得數十倍。

    兒歸,具道其事。

    再持扇來乞書,公但笑而遣之。

     李十八草書 宋時,有劉十五論李十八草書,謂之&ldquo鹦哥嬌&rsquo,蓋謂鹦鹉能言,不過數句,大率雜以鳥語。

    十八後稍進,以書問十五:&ldquo近日比舊如何?&rdquo十五曰:&ldquo可稱秦吉了矣!&rdquo 登床奪字 唐太宗賜宴玄武門,援筆作飛白。

    衆乘酒,就帝手中相競。

    常侍劉順登禦床引手得之。

    有不得者言順不敬,宜付法。

    帝笑曰:&ldquo昔聞婕妤辭辇,今見常侍登床。

    &rdquo 箝诏請署 安樂公主,中宗最幼女也,嫁武三思子崇訓,光豔動天下。

    嘗自作诏,箝其前,請帝署日。

    帝笑而從之。

     王準恃寵 王拱之子準,為衛尉少卿,出入宮闱,以鬥雞侍左右,恃寵驕恣。

    嘗率其徒過驸馬王繇私第。

    繇望塵趨拜。

    準挾彈中繇冠上,折其玉簪,以為笑樂。

     都都知 鹹通中,俳優恃恩,鹹為都知。

    一日奏樂喧嘩,上召都知止之,三十人并進。

    上曰:&ldquo止召都知,何為畢至?&rdquo梨園使奏曰:&ldquo三十人皆都知也。

    &rdquo乃命李可及為&ldquo都都知&rdquo。

     後王铎為都都統,襲此。

    ○我蘇新入泮者,廣文先生督其贽儀,必分上中下戶,以為隆殺。

    近謂上戶未厭,更立&ldquo超超戶&rdquo名色,取贽倍常。

    &ldquo超超戶&rdquo可對&ldquo都都知&rdquo。

     垂柳賜姓 炀帝開河成,取吳越民間女年十五六者五百人,謂之&ldquo殿腳女&rdquo。

    至于龍舟,每采纜一條,女十人牽之,間以羊十口。

    時盛署,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于汴梁兩堤上,一則樹根四出,鞠護河堤,二則牽舟之女獲其蔭,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

    上大喜,诏民間有柳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