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詞部第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矣。
宜雲處則為小草,出則為遠志。
&rdquo 兔冊 馮道形神庸陋,及為宰相,士人多笑之。
劉嶽與任贊偶語,見道行而複顧,贊曰:&ldquo新相回顧何也?&rdquo嶽曰:&ldquo定見忘持《兔冊》來。
&rdquo北中村墅,多《兔園冊》訓蒙,以是譏之。
冊乃徐、庾文體,亦非俚語,但家藏一本,人多賤之。
道聞斯語,因授嶽秘書監,贊散騎常侍。
蓋精于黃老者。
刺嚴相 世廟時,宮中嘗見鬼,多手多目。
以問張真人,張不能對。
或以王元美博識,往詢之。
元美曰:&ldquo何必博識?《大學》雲&lsquo十目所視,十手所指&rsquo,是說甚麼?&rdquo蓋刺嚴相也。
嚴聞而銜之。
題何吉陽軸 何吉陽遷,故與黃庠士某以學問友善。
吉陽巡撫江西,過家。
某青衫來谒,門者不即為通,因散步堂上,環視壁間懸軸,其首則嚴分宜筆也。
遂索前刺,書一絕曰:&ldquo椒山已死虹塘谪,天下誰人是介翁?今日華堂誦詩草,始知公度卻能容。
&rdquo門者投之,遽拂衣去。
吉陽得詩自慚,亟遣追之,舟去遠矣。
二相公廟 韓持國兄弟皆拜相,客欲扁其堂為&ldquo三相&rdquo。
俄持國罷相。
東坡戲之曰:&ldquo今隻可雲&lsquo二相公廟&rsquo矣!&rdquo有朱福二相公廟甚靈。
荊公水利 王介甫為相,大謀天下水利。
劉貢父嘗造之,值一客獻策曰:&ldquo梁山泊沃而涸之,可得良田萬頃,但未擇得利便之地儲許水耳。
&rdquo介甫傾首沉思。
貢父抗聲曰:&ldquo此甚不難!&rdquo介甫欣然以為有策,遽問之。
曰:&ldquo别穿一梁山泊,則足以貯此水矣!&rdquo介甫大笑,遂止。
蝗蟲感德 王荊公罷相,出鎮金陵。
時飛蝗自北而南,江東諸郡皆有之。
百官餞王于城外。
劉貢父後至,追之不及,見其行榻上有一書屏,因書一絕以寄之,雲:&ldquo青苗助役兩妨農,天下嗷嗷怨相公。
唯有蝗蟲偏感德,又随車騎過江東。
&rdquo 刺章子厚 章子厚生辰會客,門人林特以詩為壽。
客指誦德處工。
特頗不平,忽曰:&ldquo昔有令畫工傳神,以其不似,命别為之。
凡三四易,畫工怒曰:若畫得似,是甚模樣?&rdquo滿席哄然。
蘇長公在惠州,天下傳其已死。
後七年,北歸,時章丞相方貶雷州。
東坡見南昌太守葉祖洽。
葉問曰:&ldquo世傳端明已歸道山,今尚爾遊戲人間耶?&rdquo坡曰:&ldquo途中見章子厚,乃回反耳。
&rdquo 夏言 夏言在禮部時,内閣唯李時一人,夏日夕望入閣。
修九廟【累瓦】【鹿瓦】【甬瓦】【皆瓦】不堪者,皆運積東長安街側,多為有力者潛取用。
李時偶與郭武定勳言:&ldquo【累瓦】【鹿瓦】類舊皆滿目,今何其零落?&rdquo郭笑曰:&ldquo孰敢竊?皆夏宗伯搬去禮部,躧以望内閣耳。
&rdquo言雖戲,實得夏心。
是年冬,夏遂入閣。
神童 趙司寇乃費閣老同年,每投谒,書&ldquo年晚生&rdquo。
屠應埈曰:&ldquo趙老真神童!&rdquo人問其故。
雲:&ldquo費鵝湖二十作狀元,年最少。
今渠稱&lsquo年晚生&rsquo,非神童而何?&rdquo 束玉 嘉靖間,席都禦史書以議大禮稱旨,擢禮部尚書,洊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一内臣見其束玉,陽為不識,曰:&ldquo此帶無乃大理石所為?&rdquo 衣金紫 穆宗登極,诏五品以上緻政者進階一級。
有一州守被革者,遂稱朝列大夫,衣金紫。
其弟亦大僚,忽莞爾曰:&ldquo恨不數赦,吾兄且腰玉矣!&rdquo 諱出外 熙甯中,王仲荀谒一朝士,阍者以不在辭之。
王勃然叱曰:&ldquo凡人死稱不在,汝乃敢出此言!&rdquo阍者拱謝曰:&ldquo然則當何辭?&rdquo王曰:&ldquo第雲出外可也。
&rdquo阍者愀然蹙額曰:&ldquo我主甯死,卻諱出外字面。
&rdquo 清涼散 劉子儀不能大用,稱疾不出。
朝士問疾。
劉雲:&ldquo虛熱上攻。
&rdquo石文定在座,雲:&ldquo隻消一把清涼散。
&rdquo兩府用清涼傘也。
束薪監察 唐趙仁獎在王戎墓側,善歌《黃獐》。
景龍中,負薪一束詣阙,雲:&ldquo助國調鼎。
&rdquo即除台官。
中書令姚崇曰:&ldquo此是黃獐耶?&rdquo授以當州一尉。
惟以黃獐自炫。
宋務光嘲之曰:&ldquo趙仁獎出王戎墓下,入朱博台中。
舍彼負薪,登茲列指。
行人不避骢馬,坐客惟聽黃獐。
&rdquo有頃見一夫負兩束薪。
宋指曰:&ldquo此合拜殿中。
&rdquo人問其由。
曰:&ldquo趙以一束拜監察,此兩束,豈不合授殿中?&rdquo 不語唾 憲廟永年,言官噤不敢言朝事。
孫禦醫者,素善谑。
人問:&ldquo生疥何以愈之?&rdquo曰:&ldquo請六科給事中舔之。
&rdquo人問故。
曰:&ldquo不語唾,可治疥也。
&rdquo 言之無擇,不如無言。
請看近來章疏,視憲廟時虛實何如?勿欺而犯,籲,難言矣! 元稹 武儒衡在中書時,元稹夤緣宦官,得知制诰,儒衡鄙之。
會食瓜,蠅集其上。
儒衡揮扇曰:&ldquo從何處來,遽集于此!&rdquo 有氣力 崔湜為吏部侍郎,掌铨。
有選人自陳:&ldquo某能翹關負米。
&rdquo湜曰:&ldquo若壯,何不兵部選?&rdquo答曰:&ldquo外人皆雲,崔侍郎下有氣力者便得。
&rdquo 泰山之力 張說婿鄭鑒,随上封禅,以九品驟至五品。
黃幡綽戲曰:&ldquo此乃泰山之力也!&rdquo 泰山有丈人峰,故雲。
後人稱婦翁,本此。
安石配享 初,崇甯既建辟雍,诏以荊公封舒王,配享宣聖廟,肇創坐像。
未幾其婿蔡卞方烜赫用事,議欲升安石于孟子之上。
優人嘗因對禦戲,為孔子正坐,顔、孟與安石侍側。
孔子命之坐,安石揖孟子居上。
孟辭曰:&ldquo天下達尊,爵居其一。
柯僅蒙公爵,相公貴為真王,何必謙光如此?&rdquo遂揖顔子。
顔曰:&ldquo回也陋巷匹夫,平生無分毫事業。
公為名世真儒,位貌有間,辭之過矣。
&rdquo安石遂處其上。
夫子不能安席,亦遜位。
安石惶懼,拱手雲:&ldquo不敢。
&rdquo往複未決,子路在外,憤憤不能堪,徑趨從祀堂,挽公冶長臂而出。
公冶為窘迫之狀,謝曰:&ldquo長何罪?&rdquo乃責數之曰:&ldquo汝全不救護丈人,看取别人家女婿!&rdquo其意以譏卞也。
鑽彌遠 史丞相彌遠用事,選者改官,多出其門。
一日制阃設宴,優人扮顔回、宰予。
予問回曰:&ldquo汝改乎?&rdquo曰:&ldquo回也不改。
&rdquo回曰:&ldquo汝何獨改?&rdquo予曰:&ldquo鑽遂改。
汝何不鑽?&rdquo回曰:&ldquo非不鑽,但鑽之彌堅耳。
&rdquo予曰:&ldquo鑽差矣。
何不鑽彌遠?&rdquo 有以賄改庶吉士者,假托故事嘲之曰:孔子昔日曾為館選座師,齊宣王餽缣金萬镒,因簪筆而就試焉。
卷呈,孔子曰:&l
宜雲處則為小草,出則為遠志。
&rdquo 兔冊 馮道形神庸陋,及為宰相,士人多笑之。
劉嶽與任贊偶語,見道行而複顧,贊曰:&ldquo新相回顧何也?&rdquo嶽曰:&ldquo定見忘持《兔冊》來。
&rdquo北中村墅,多《兔園冊》訓蒙,以是譏之。
冊乃徐、庾文體,亦非俚語,但家藏一本,人多賤之。
道聞斯語,因授嶽秘書監,贊散騎常侍。
蓋精于黃老者。
刺嚴相 世廟時,宮中嘗見鬼,多手多目。
以問張真人,張不能對。
或以王元美博識,往詢之。
元美曰:&ldquo何必博識?《大學》雲&lsquo十目所視,十手所指&rsquo,是說甚麼?&rdquo蓋刺嚴相也。
嚴聞而銜之。
題何吉陽軸 何吉陽遷,故與黃庠士某以學問友善。
吉陽巡撫江西,過家。
某青衫來谒,門者不即為通,因散步堂上,環視壁間懸軸,其首則嚴分宜筆也。
遂索前刺,書一絕曰:&ldquo椒山已死虹塘谪,天下誰人是介翁?今日華堂誦詩草,始知公度卻能容。
&rdquo門者投之,遽拂衣去。
吉陽得詩自慚,亟遣追之,舟去遠矣。
二相公廟 韓持國兄弟皆拜相,客欲扁其堂為&ldquo三相&rdquo。
俄持國罷相。
東坡戲之曰:&ldquo今隻可雲&lsquo二相公廟&rsquo矣!&rdquo有朱福二相公廟甚靈。
荊公水利 王介甫為相,大謀天下水利。
劉貢父嘗造之,值一客獻策曰:&ldquo梁山泊沃而涸之,可得良田萬頃,但未擇得利便之地儲許水耳。
&rdquo介甫傾首沉思。
貢父抗聲曰:&ldquo此甚不難!&rdquo介甫欣然以為有策,遽問之。
曰:&ldquo别穿一梁山泊,則足以貯此水矣!&rdquo介甫大笑,遂止。
蝗蟲感德 王荊公罷相,出鎮金陵。
時飛蝗自北而南,江東諸郡皆有之。
百官餞王于城外。
劉貢父後至,追之不及,見其行榻上有一書屏,因書一絕以寄之,雲:&ldquo青苗助役兩妨農,天下嗷嗷怨相公。
唯有蝗蟲偏感德,又随車騎過江東。
&rdquo 刺章子厚 章子厚生辰會客,門人林特以詩為壽。
客指誦德處工。
特頗不平,忽曰:&ldquo昔有令畫工傳神,以其不似,命别為之。
凡三四易,畫工怒曰:若畫得似,是甚模樣?&rdquo滿席哄然。
蘇長公在惠州,天下傳其已死。
後七年,北歸,時章丞相方貶雷州。
東坡見南昌太守葉祖洽。
葉問曰:&ldquo世傳端明已歸道山,今尚爾遊戲人間耶?&rdquo坡曰:&ldquo途中見章子厚,乃回反耳。
&rdquo 夏言 夏言在禮部時,内閣唯李時一人,夏日夕望入閣。
修九廟【累瓦】【鹿瓦】【甬瓦】【皆瓦】不堪者,皆運積東長安街側,多為有力者潛取用。
李時偶與郭武定勳言:&ldquo【累瓦】【鹿瓦】類舊皆滿目,今何其零落?&rdquo郭笑曰:&ldquo孰敢竊?皆夏宗伯搬去禮部,躧以望内閣耳。
&rdquo言雖戲,實得夏心。
是年冬,夏遂入閣。
神童 趙司寇乃費閣老同年,每投谒,書&ldquo年晚生&rdquo。
屠應埈曰:&ldquo趙老真神童!&rdquo人問其故。
雲:&ldquo費鵝湖二十作狀元,年最少。
今渠稱&lsquo年晚生&rsquo,非神童而何?&rdquo 束玉 嘉靖間,席都禦史書以議大禮稱旨,擢禮部尚書,洊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一内臣見其束玉,陽為不識,曰:&ldquo此帶無乃大理石所為?&rdquo 衣金紫 穆宗登極,诏五品以上緻政者進階一級。
有一州守被革者,遂稱朝列大夫,衣金紫。
其弟亦大僚,忽莞爾曰:&ldquo恨不數赦,吾兄且腰玉矣!&rdquo 諱出外 熙甯中,王仲荀谒一朝士,阍者以不在辭之。
王勃然叱曰:&ldquo凡人死稱不在,汝乃敢出此言!&rdquo阍者拱謝曰:&ldquo然則當何辭?&rdquo王曰:&ldquo第雲出外可也。
&rdquo阍者愀然蹙額曰:&ldquo我主甯死,卻諱出外字面。
&rdquo 清涼散 劉子儀不能大用,稱疾不出。
朝士問疾。
劉雲:&ldquo虛熱上攻。
&rdquo石文定在座,雲:&ldquo隻消一把清涼散。
&rdquo兩府用清涼傘也。
束薪監察 唐趙仁獎在王戎墓側,善歌《黃獐》。
景龍中,負薪一束詣阙,雲:&ldquo助國調鼎。
&rdquo即除台官。
中書令姚崇曰:&ldquo此是黃獐耶?&rdquo授以當州一尉。
惟以黃獐自炫。
宋務光嘲之曰:&ldquo趙仁獎出王戎墓下,入朱博台中。
舍彼負薪,登茲列指。
行人不避骢馬,坐客惟聽黃獐。
&rdquo有頃見一夫負兩束薪。
宋指曰:&ldquo此合拜殿中。
&rdquo人問其由。
曰:&ldquo趙以一束拜監察,此兩束,豈不合授殿中?&rdquo 不語唾 憲廟永年,言官噤不敢言朝事。
孫禦醫者,素善谑。
人問:&ldquo生疥何以愈之?&rdquo曰:&ldquo請六科給事中舔之。
&rdquo人問故。
曰:&ldquo不語唾,可治疥也。
&rdquo 言之無擇,不如無言。
請看近來章疏,視憲廟時虛實何如?勿欺而犯,籲,難言矣! 元稹 武儒衡在中書時,元稹夤緣宦官,得知制诰,儒衡鄙之。
會食瓜,蠅集其上。
儒衡揮扇曰:&ldquo從何處來,遽集于此!&rdquo 有氣力 崔湜為吏部侍郎,掌铨。
有選人自陳:&ldquo某能翹關負米。
&rdquo湜曰:&ldquo若壯,何不兵部選?&rdquo答曰:&ldquo外人皆雲,崔侍郎下有氣力者便得。
&rdquo 泰山之力 張說婿鄭鑒,随上封禅,以九品驟至五品。
黃幡綽戲曰:&ldquo此乃泰山之力也!&rdquo 泰山有丈人峰,故雲。
後人稱婦翁,本此。
安石配享 初,崇甯既建辟雍,诏以荊公封舒王,配享宣聖廟,肇創坐像。
未幾其婿蔡卞方烜赫用事,議欲升安石于孟子之上。
優人嘗因對禦戲,為孔子正坐,顔、孟與安石侍側。
孔子命之坐,安石揖孟子居上。
孟辭曰:&ldquo天下達尊,爵居其一。
柯僅蒙公爵,相公貴為真王,何必謙光如此?&rdquo遂揖顔子。
顔曰:&ldquo回也陋巷匹夫,平生無分毫事業。
公為名世真儒,位貌有間,辭之過矣。
&rdquo安石遂處其上。
夫子不能安席,亦遜位。
安石惶懼,拱手雲:&ldquo不敢。
&rdquo往複未決,子路在外,憤憤不能堪,徑趨從祀堂,挽公冶長臂而出。
公冶為窘迫之狀,謝曰:&ldquo長何罪?&rdquo乃責數之曰:&ldquo汝全不救護丈人,看取别人家女婿!&rdquo其意以譏卞也。
鑽彌遠 史丞相彌遠用事,選者改官,多出其門。
一日制阃設宴,優人扮顔回、宰予。
予問回曰:&ldquo汝改乎?&rdquo曰:&ldquo回也不改。
&rdquo回曰:&ldquo汝何獨改?&rdquo予曰:&ldquo鑽遂改。
汝何不鑽?&rdquo回曰:&ldquo非不鑽,但鑽之彌堅耳。
&rdquo予曰:&ldquo鑽差矣。
何不鑽彌遠?&rdquo 有以賄改庶吉士者,假托故事嘲之曰:孔子昔日曾為館選座師,齊宣王餽缣金萬镒,因簪筆而就試焉。
卷呈,孔子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