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蛻部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菩薩看麻胡。
&rdquo 青衣須出 屠赤水有青衣漸長。
友曰:&ldquo須出矣!&rdquo屠笑曰:&ldquo西出陽關無故人。
&rdquo 偏盲 杜欽字子夏,目偏盲。
茂陵杜邺與欽同姓字,俱以材能稱。
京師謂欽為&ldquo盲杜子夏&rdquo以相别。
欽諱之,乃為小冠,高廣才二寸。
由是更謂欽為&ldquo小冠杜子夏&rdquo,而邺為&ldquo大冠杜子夏&rdquo雲。
桓南郡玄與殷荊州仲堪語次,因共作危語。
桓曰:&ldquo矛頭淅米劍頭炊。
&rdquo殷曰:&ldquo百歲老翁攀枯枝。
&rdquo顧曰:&ldquo井上辘轳卧嬰兒。
&rdquo殷有參軍在坐,雲:&ldquo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rdquo殷曰:&ldquo咄咄逼人!&rdquo殷侍父疾,誤以藥手拭淚,遂眇一目。
湘東王眇一目,邵陵王綸賦詩戲之,曰:&ldquo湘東有一病,非啞複非聾。
相思下隻淚,望直有全功。
&rdquo又嘗與劉諒遊江濱,歎秋望之美。
諒對曰:&ldquo今日可謂&lsquo帝子降于北渚!&rsquo&rdquo王覺其刺己,從此銜之。
《離騷》:&ldquo帝子降于北渚,目渺渺而愁予。
&rdquo 湘東王兵起,王偉為侯景作檄,雲:&ldquo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甯為赤縣所歸?&rdquo後竟以此伏誅。
徐妃以帝眇一目,知帝将至,為半面妝。
帝見之,大怒而出。
聶天年眇一目,聘至京,有欲識之者。
童大章曰:&ldquo何必識其人?彼但多一耳,少一目而己。
&rdquo 徐篠庵和眇一目,嘗贊千眼觀音雲:&ldquo汝有千目,衆皆了了。
我有雙目,一明一眇。
多者忒多,少者忒少。
&rdquo 烏珠如此值錢,師曠薰目以精音,又何也? 假睛 唐立武選,以高上擊毬,較其能否而黜陟之。
至有置鐵鈎于毬仗以相擊。
周寶嘗與此選,為鐵鈎所摘,一目睛失。
寶取睛吞之,複擊毬,獲頭籌,遂授泾原,敕賜木睛代之。
注:木睛莫知何木,置目中無所礙,視之如真睛矣。
施肩吾與趙嘏同年,不睦。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睛。
故施嘲之曰:&ldquo二十九個人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rdquo 聾 北齊杜台卿為尚書左丞。
省中以其耳聾,戲弄之。
下辭不得理者,至大罵。
台卿見其口動,謂為自陳,訓對每緻乖越。
令史不曉谕,反以為笑端。
卷耳 韋慶本兩耳如卷,朝士多呼為&ldquo卷耳&rdquo。
适女選為妃,長安令杜松壽見而賀之,曰:&ldquo仆固知足下女得妃。
&rdquo韋曰:&ldquo何以知之?&rdquo杜乃自摸其耳而卷之曰:&ldquo《卷耳》,後妃之德也。
&rdquo 三耳秀才 隋董慎為冥府追為右曹錄事,仍辟常州張審通為管記。
慎令作判申天府。
後有天符來雲:&ldquo申甚允當。
&rdquo慎乃取方寸肉擘為耳,安審通額上,曰:&ldquo與君三耳,可乎?&rdquo審通複活,後數日,覺額癢,湧出一耳,尤聰。
時人笑曰:&ldquo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才。
&rdquo亦呼&ldquo雞冠秀才&rdquo。
口吃 魏鄧艾口吃,語稱&ldquo艾艾。
&rdquo晉文王戲之曰:&ldquo卿言艾艾,定是幾艾?&rdquo對曰:&ldquo&lsquo鳳兮鳳兮&rsquo,故是一鳳。
&rdquo 後周鄭偉口吃,少時逐鹿,失之。
問牧豎,牧豎亦吃。
偉以牧故為效己,竟撲殺之。
吾吳俞漳永工畫藝而足跛。
嘗過王府基,有跛妪先行,傍一童子戲效之。
妪方怒詈,俞适踵至,遂大恚曰:&ldquo彼頑童作短命事耳,乃衣冠者亦複為之耶?&rdquo因極口罵辱。
俞自陳再四,終不聽信。
事類此。
唐時進士及第放榜後,即谒宰相。
其導詞答語,一出榜元。
時盧肇有故不赴,次及丁棱,口吃。
迨引見緻詞,本欲言&ldquo棱等登科&rdquo。
而棱乃言&ldquo棱等登、梭等登&rdquo,竟不能發其後語。
翌日,友人戲之曰:&ldquo聞君善筝,可得聞乎?&rdquo棱曰:&ldquo無之。
&rdquo友曰:&ldquo昨日聞&lsquo棱等登、棱等登&rsquo,豈非筝聲耶?&rdquo 黃山谷與趙挺之等同在館修書。
每日庖丁請食品。
趙口吃,曰:&ldquo來日吃蒸餅。
&rdquo山谷笑之。
一日酒會,拟以三字離合成字為令。
趙首雲:&ldquo禾女委鬼魏。
&rdquo一雲&ldquo戊丁成皿盛&rdquo。
一雲&ldquo王白珀石碧&rdquo。
一雲&ldquo裡予野土墅&rdquo。
末當山谷,應聲曰:&ldquo來力敕正整。
&rdquo與&ldquo來日吃蒸餅&rdquo同聲。
衆哄堂大笑。
趙赧然。
華原令崔思海口吃,每與表弟杜延業遞相戲弄。
杜嘗語崔雲:&ldquo弟能遣兄作雞鳴。
但有所問,兄須即報。
&rdquo傍人訝之,與杜私賭,杜将谷一把,問崔雲:&ldquo此是何物?&rdquo崔雲:&ldquo谷谷谷。
&rdquo傍人大笑,因輸延業。
劉貢父、王汾同在館中。
汾病口吃,貢父為之贊曰:&ldquo恐是昌家周,又疑非類韓。
未聞雄名揚,隻有艾氣鄧。
&rdquo 有禦史茂彪者,舌秃言澀,侍西班。
有東班禦史誤入西班,彪乃面糾曰:&ldquo臣是西班禦史
&rdquo 青衣須出 屠赤水有青衣漸長。
友曰:&ldquo須出矣!&rdquo屠笑曰:&ldquo西出陽關無故人。
&rdquo 偏盲 杜欽字子夏,目偏盲。
茂陵杜邺與欽同姓字,俱以材能稱。
京師謂欽為&ldquo盲杜子夏&rdquo以相别。
欽諱之,乃為小冠,高廣才二寸。
由是更謂欽為&ldquo小冠杜子夏&rdquo,而邺為&ldquo大冠杜子夏&rdquo雲。
桓南郡玄與殷荊州仲堪語次,因共作危語。
桓曰:&ldquo矛頭淅米劍頭炊。
&rdquo殷曰:&ldquo百歲老翁攀枯枝。
&rdquo顧曰:&ldquo井上辘轳卧嬰兒。
&rdquo殷有參軍在坐,雲:&ldquo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rdquo殷曰:&ldquo咄咄逼人!&rdquo殷侍父疾,誤以藥手拭淚,遂眇一目。
湘東王眇一目,邵陵王綸賦詩戲之,曰:&ldquo湘東有一病,非啞複非聾。
相思下隻淚,望直有全功。
&rdquo又嘗與劉諒遊江濱,歎秋望之美。
諒對曰:&ldquo今日可謂&lsquo帝子降于北渚!&rsquo&rdquo王覺其刺己,從此銜之。
《離騷》:&ldquo帝子降于北渚,目渺渺而愁予。
&rdquo 湘東王兵起,王偉為侯景作檄,雲:&ldquo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甯為赤縣所歸?&rdquo後竟以此伏誅。
徐妃以帝眇一目,知帝将至,為半面妝。
帝見之,大怒而出。
聶天年眇一目,聘至京,有欲識之者。
童大章曰:&ldquo何必識其人?彼但多一耳,少一目而己。
&rdquo 徐篠庵和眇一目,嘗贊千眼觀音雲:&ldquo汝有千目,衆皆了了。
我有雙目,一明一眇。
多者忒多,少者忒少。
&rdquo 烏珠如此值錢,師曠薰目以精音,又何也? 假睛 唐立武選,以高上擊毬,較其能否而黜陟之。
至有置鐵鈎于毬仗以相擊。
周寶嘗與此選,為鐵鈎所摘,一目睛失。
寶取睛吞之,複擊毬,獲頭籌,遂授泾原,敕賜木睛代之。
注:木睛莫知何木,置目中無所礙,視之如真睛矣。
施肩吾與趙嘏同年,不睦。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睛。
故施嘲之曰:&ldquo二十九個人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rdquo 聾 北齊杜台卿為尚書左丞。
省中以其耳聾,戲弄之。
下辭不得理者,至大罵。
台卿見其口動,謂為自陳,訓對每緻乖越。
令史不曉谕,反以為笑端。
卷耳 韋慶本兩耳如卷,朝士多呼為&ldquo卷耳&rdquo。
适女選為妃,長安令杜松壽見而賀之,曰:&ldquo仆固知足下女得妃。
&rdquo韋曰:&ldquo何以知之?&rdquo杜乃自摸其耳而卷之曰:&ldquo《卷耳》,後妃之德也。
&rdquo 三耳秀才 隋董慎為冥府追為右曹錄事,仍辟常州張審通為管記。
慎令作判申天府。
後有天符來雲:&ldquo申甚允當。
&rdquo慎乃取方寸肉擘為耳,安審通額上,曰:&ldquo與君三耳,可乎?&rdquo審通複活,後數日,覺額癢,湧出一耳,尤聰。
時人笑曰:&ldquo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才。
&rdquo亦呼&ldquo雞冠秀才&rdquo。
口吃 魏鄧艾口吃,語稱&ldquo艾艾。
&rdquo晉文王戲之曰:&ldquo卿言艾艾,定是幾艾?&rdquo對曰:&ldquo&lsquo鳳兮鳳兮&rsquo,故是一鳳。
&rdquo 後周鄭偉口吃,少時逐鹿,失之。
問牧豎,牧豎亦吃。
偉以牧故為效己,竟撲殺之。
吾吳俞漳永工畫藝而足跛。
嘗過王府基,有跛妪先行,傍一童子戲效之。
妪方怒詈,俞适踵至,遂大恚曰:&ldquo彼頑童作短命事耳,乃衣冠者亦複為之耶?&rdquo因極口罵辱。
俞自陳再四,終不聽信。
事類此。
唐時進士及第放榜後,即谒宰相。
其導詞答語,一出榜元。
時盧肇有故不赴,次及丁棱,口吃。
迨引見緻詞,本欲言&ldquo棱等登科&rdquo。
而棱乃言&ldquo棱等登、梭等登&rdquo,竟不能發其後語。
翌日,友人戲之曰:&ldquo聞君善筝,可得聞乎?&rdquo棱曰:&ldquo無之。
&rdquo友曰:&ldquo昨日聞&lsquo棱等登、棱等登&rsquo,豈非筝聲耶?&rdquo 黃山谷與趙挺之等同在館修書。
每日庖丁請食品。
趙口吃,曰:&ldquo來日吃蒸餅。
&rdquo山谷笑之。
一日酒會,拟以三字離合成字為令。
趙首雲:&ldquo禾女委鬼魏。
&rdquo一雲&ldquo戊丁成皿盛&rdquo。
一雲&ldquo王白珀石碧&rdquo。
一雲&ldquo裡予野土墅&rdquo。
末當山谷,應聲曰:&ldquo來力敕正整。
&rdquo與&ldquo來日吃蒸餅&rdquo同聲。
衆哄堂大笑。
趙赧然。
華原令崔思海口吃,每與表弟杜延業遞相戲弄。
杜嘗語崔雲:&ldquo弟能遣兄作雞鳴。
但有所問,兄須即報。
&rdquo傍人訝之,與杜私賭,杜将谷一把,問崔雲:&ldquo此是何物?&rdquo崔雲:&ldquo谷谷谷。
&rdquo傍人大笑,因輸延業。
劉貢父、王汾同在館中。
汾病口吃,貢父為之贊曰:&ldquo恐是昌家周,又疑非類韓。
未聞雄名揚,隻有艾氣鄧。
&rdquo 有禦史茂彪者,舌秃言澀,侍西班。
有東班禦史誤入西班,彪乃面糾曰:&ldquo臣是西班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