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儉部第十三

關燈
歸登常爛一羊脾,旋割旋啖,封其殘者。

    婦于封處割少許食。

    登驗之,大怒,誓不食肉。

     鴨子 韶州鄧祐家巨富。

    奴婢千人,莊田綿亘,未嘗設客。

    孫子将一鴨子費用,祐以擅破家資,鞭二十。

     故席 韋莊數米而炊,秤薪而爨。

    幼子卒,妻殓以時服。

    莊剝取,易故席裹屍。

    殡訖,仍擎其席歸。

    莊憶子最悲,唯吝财物耳。

     珊瑚筆格 《歸田錄》:錢思公性儉約。

    子弟非時不能取一錢。

    有珊瑚筆格,平生愛惜。

    子弟竊之。

    公榜以十千購之。

    子佯為求得以獻,欣然以十千與之。

    一歲率五七如此。

     歸廉泉 吳人歸副使廉泉大道富吝俱極。

    暑月暴水日中浴之,省爨薪也。

    生平家食,未嘗禦肉。

    客至,未嘗留款。

    一日,有内親從遠方來,必欲同飯。

    乃解袖中帨角上五錢,使人于熟店批數片肉。

    肉至無醬,複解一錢。

    市得,便嫌其不佳,使還之,仍取錢。

    已問:&ldquo醬楪何在?尚有餘鹹味,足消此肉也。

    &rdquo幼兒見食條糖者而泣。

    值租入時,乳母奉内命,将米半升易糖。

    公适自外來,見之。

    诘其故,乃取糖一根,自折少許嘗之,複抑少許置兒口,謂曰:&ldquo味止此耳,何泣為?&rdquo即還糖取米。

    賣者言糖已損。

    乃手撮數粒償之。

     半邊聖人 《百可堂》雲:有一士夫,性極貪。

    取人不遺锱铢,而己之所有,分毫不舍。

    或譏其吝。

    答曰:&ldquo&lsquo一介不與&rsquo,聖人之道也。

    &rdquo或曰:&ldquo&lsquo一介不取&rsquo,君以為何如?&rdquo曰:&ldquo學而未能。

    &rdquo曰:&ldquo然君隻好學得半邊聖人。

    &rdquo 漢世老人 《廣記》:漢世老人家富儉啬,惡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營理産業,聚斂無厭,而不敢自用。

    人或從之求丐者。

    不得已,入内取錢十,自堂而出,随步辄減,比至于外,才餘半在。

    閉目以授乞者,複囑雲:&ldquo我傾家贍君,慎勿他說,令相效而來。

    &rdquo老人俄死,田宅沒官。

     孫景卿、鄧差 《三輔決錄》:平陵孫奮,字景卿,富聞京師,性儉吝。

    嘗宿客舍,顧錢甚少。

    主人曰:&ldquo君惜錢如此,欲作孫景卿耶?&rdquo奮後為梁冀征其家财,下獄死。

    《廣行五記》:鄧差,南郡臨沮人,大富。

    道逢賈人,相對共食,羅布殊品,呼差與焉。

    差曰:&ldquo君遠行商賈,勢不在豐,何為頓爾珍羞美食?&rdquo賈人曰:&ldquo人生在世,終止為身口耳!一朝病死,安能複進甘味乎?終不如臨沮鄧生,平生不用,為守錢奴爾!&rdquo差不告姓名,歸至家,宰鵝自食,動筯咬骨,鲠其喉而死。

     靳賞 蕭衍長圍既立,齊師屢敗。

    帝東昏侯。

    猶惜金錢,不肯賞賜。

    茹法珍叩頭請之。

    帝曰:&ldquo賊來獨取我耶?何為就我求物?&rdquo後堂儲數百具榜。

    啟為城防。

    帝曰:&ldquo拟作殿。

    &rdquo竟不與。

     吝禍 金華有豪民李甲,克衆肥家。

    居近古刹,有二僧頗為村人所欽仰,往求施,人多喜舍,亦時時受甲妻之密惠。

    甲知之,銜忌尤深。

    一日二僧以事至其家,甲故為殷勤之态,而私令仆幹作四餅,置毒其中,以出勸二僧。

    僧方飯飽,不下咽,乃懷其餅歸寺。

    明旦,二小兒采衣垂發,入寺遊觀。

    問之,則甲之兩子也。

    驚曰:&ldquo此李公愛子,可以果餌延之。

    &rdquo命其徒遍搜于房,弗得,唯餅在幾上,即取以飼之。

    二兒各食其一,仍懷其一還家。

    入門大呼腹痛,并仆地踯躅以死。

    甲莫喻其故,詢其仆,搜其身,餘餅在焉,乃知中毒而亡,吞聲飲泣而已。

     餘曾舉此故事似一吝者。

    吝者曰:&ldquo君言吝禍,自我言之,還受不吝之累。

    若我并惜四餅,那有此禍?&rdquo 置産 常州蘇掖,仕至監司,家富甚啬。

    每置産,吝不與值,所争一文,必至失色。

    後因置别墅,與售者反複受苦。

    子在旁勸曰。

    &ldquo大人可增少金,我輩他日賣之,亦可得善價也。

    &rdquo掖愕然,自爾少改。

     郭進有才略,治第方成,聚族人賓客落之。

    下至土木之工,皆與宴。

    設諸工之席于東庑。

    人鹹曰:&ldquo諸子安可與工徒齒!&rdquo進指諸工曰:&ldquo此造宅者。

    &rdquo指諸子曰:&ldquo此賣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