佻達部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善。
後有宴俞者,别召一妓侍飲。
他日遇所善妓于生公石,數呼之,不應,曰:&ldquo知罪矣。
&rdquo妓曰:&ldquo汝知罪,即于此長揖數十,使舉山之人大笑,方赦汝。
&rdquo遂如其言,見者大笑。
旁客曰:&ldquo殊失觀瞻。
&rdquo曰:&ldquo觀瞻吾不惜,但恐曩日侍飲人知之,必以此法難我耳。
&rdquo 滕元發 滕達道微時,為範文正館客,常私就狎邪飲。
範病之。
一夕,候其出,徑坐達道書室,明燭讀書,以俟其至。
達道大醉,竟入,長揖,問範氏:&ldquo讀何書?&rdquo曰:&ldquo《漢書》。
&rdquo複問:&ldquo漢高帝何如?&rdquo範逡巡走入。
收司成榜 張幼于初入成均,姜大司成寶裁士如束濕,戒六院毋遊行。
張才至白門,先入舊院,見榜禁辄收之,谒姜曰:&ldquo請開一面之網。
&rdquo姜笑曰:&ldquo吾故疑有此。
&rdquo 僧壁畫《西廂》 丘瓊山過一寺,見四壁俱畫《西廂》,曰:&ldquo空門安得有此?&rdquo僧曰:&ldquo老僧從此悟禅。
&rdquo丘問:&ldquo何處悟?&rdquo答曰:&ldquo是&lsquo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rsquo。
&rdquo 湯義仍講學 張洪陽相公見《玉茗堂四記》,謂湯義仍曰:&ldquo君有如此妙才,何不講學?&rdquo湯曰:&ldquo此正吾講學。
公所講是性,吾所講是情。
&rdquo 謝尚 王、劉共在杭南,酣宴于桓子野家。
謝鎮西尚往尚書裒墓還,葬後三日,反哭。
諸人欲要之,初遣一信,猶未許,然已停車;重要,便回駕。
諸人入門迎之,把臂使下,裁得脫帻,着帽酣宴,半坐,乃覺未脫衰。
王子猷 王子猷徽之居山陰。
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傍皇,詠左思《招隐詩》。
忽憶戴安道。
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人問其故。
王曰:&ldquo吾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rdquo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
遇桓于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雲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與相聞雲:&ldquo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rdquo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
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張季鷹 賀司空入洛陽赴命,為太孫舍人。
經吳阊門,在船彈琴。
張季鷹本不相識,先在金阊亭聞弦甚清,下船就賀,因共語,便大相契。
問賀:&ldquo欲何之?&rdquo賀曰:&ldquo入洛赴命。
&rdquo張曰:&ldquo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載。
&rdquo便與賀同發,初不告家。
家追問,乃知。
殷豫章 殷洪喬作豫章郡。
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
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ldquo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緻書郵。
&rdquo 王敬弘 王敬弘嘗往何氏看女,敬弘女适何尚之弟述之。
值尚之不在,寄齋中卧。
俄頃尚之還。
敬弘使二婢守閣,不聽尚之前,直語雲:&ldquo正熱,不堪相見。
君可且去。
&rdquo尚之遂移于他室。
馮道 馮道與趙鳳同在館中書。
鳳有女适道仲子,以飲食不中,為道夫人譴罵。
趙令婢長号知院者來訴,凡數百言,道都不答。
及去,但雲:&ldquo傳與親家翁,今日好雪!&rdquo 風流學士 解學士缙訪驸馬,驸馬不在家。
公主聞其名,欲窺之,隔簾使人留茶。
解索筆題詩曰:&ldquo錦衣公子未還家,紅粉佳人叫賜茶。
内院深沉人不見,隔簾閑卻一團花。
&rdquo公主大怒,遂奏聞。
太宗曰:&ldquo此風流學士,見他做甚?&rdquo 李封公陰德 李封公豪邁有逸緻。
嘗赴人飲,或問:&ldquo石麓公以大魁拜相,公又遐齡享福,平生必有大陰德。
&rdquo公應曰:&ldquo大未也,小則有之。
&rdquo其人再三叩問。
公曰:&ldquo我無他德,但值人家招飲,不往必預辭,往則早赴,不煩人奔走。
隻此自信耳。
&rdquo 合歡杖 傭書人蔡臣為子毆詈。
屢訴張居士敉,固請鞭之。
曰:&ldquo倘斃,誰任?&rdquo蔡曰:&ldquo父在。
&rdquo因誘子入,密令鑰戶,命僮輩兩杖齊下,效五代劉铢&ldquo合歡杖&rdquo,囑以父請乃止。
鞭至百,匍匐而出,自是少悛。
張笑謂鄉人曰:&ldquo是亦為政。
&rdquo 争貓 唐裴谞為河南尹。
有二婦人投狀争貓,狀雲:&ldquo若是兒貓兒,即是兒貓兒,若不是兒貓兒,即不是兒貓兒。
&rdquo谞大笑,判雲:&ldquo貓兒不識主,傍家搦老鼠。
兩家不須争,将來與裴谞。
&rdquo遂納其貓。
後有宴俞者,别召一妓侍飲。
他日遇所善妓于生公石,數呼之,不應,曰:&ldquo知罪矣。
&rdquo妓曰:&ldquo汝知罪,即于此長揖數十,使舉山之人大笑,方赦汝。
&rdquo遂如其言,見者大笑。
旁客曰:&ldquo殊失觀瞻。
&rdquo曰:&ldquo觀瞻吾不惜,但恐曩日侍飲人知之,必以此法難我耳。
&rdquo 滕元發 滕達道微時,為範文正館客,常私就狎邪飲。
範病之。
一夕,候其出,徑坐達道書室,明燭讀書,以俟其至。
達道大醉,竟入,長揖,問範氏:&ldquo讀何書?&rdquo曰:&ldquo《漢書》。
&rdquo複問:&ldquo漢高帝何如?&rdquo範逡巡走入。
收司成榜 張幼于初入成均,姜大司成寶裁士如束濕,戒六院毋遊行。
張才至白門,先入舊院,見榜禁辄收之,谒姜曰:&ldquo請開一面之網。
&rdquo姜笑曰:&ldquo吾故疑有此。
&rdquo 僧壁畫《西廂》 丘瓊山過一寺,見四壁俱畫《西廂》,曰:&ldquo空門安得有此?&rdquo僧曰:&ldquo老僧從此悟禅。
&rdquo丘問:&ldquo何處悟?&rdquo答曰:&ldquo是&lsquo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rsquo。
&rdquo 湯義仍講學 張洪陽相公見《玉茗堂四記》,謂湯義仍曰:&ldquo君有如此妙才,何不講學?&rdquo湯曰:&ldquo此正吾講學。
公所講是性,吾所講是情。
&rdquo 謝尚 王、劉共在杭南,酣宴于桓子野家。
謝鎮西尚往尚書裒墓還,葬後三日,反哭。
諸人欲要之,初遣一信,猶未許,然已停車;重要,便回駕。
諸人入門迎之,把臂使下,裁得脫帻,着帽酣宴,半坐,乃覺未脫衰。
王子猷 王子猷徽之居山陰。
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傍皇,詠左思《招隐詩》。
忽憶戴安道。
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人問其故。
王曰:&ldquo吾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rdquo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
遇桓于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雲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與相聞雲:&ldquo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rdquo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
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張季鷹 賀司空入洛陽赴命,為太孫舍人。
經吳阊門,在船彈琴。
張季鷹本不相識,先在金阊亭聞弦甚清,下船就賀,因共語,便大相契。
問賀:&ldquo欲何之?&rdquo賀曰:&ldquo入洛赴命。
&rdquo張曰:&ldquo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載。
&rdquo便與賀同發,初不告家。
家追問,乃知。
殷豫章 殷洪喬作豫章郡。
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
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ldquo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緻書郵。
&rdquo 王敬弘 王敬弘嘗往何氏看女,敬弘女适何尚之弟述之。
值尚之不在,寄齋中卧。
俄頃尚之還。
敬弘使二婢守閣,不聽尚之前,直語雲:&ldquo正熱,不堪相見。
君可且去。
&rdquo尚之遂移于他室。
馮道 馮道與趙鳳同在館中書。
鳳有女适道仲子,以飲食不中,為道夫人譴罵。
趙令婢長号知院者來訴,凡數百言,道都不答。
及去,但雲:&ldquo傳與親家翁,今日好雪!&rdquo 風流學士 解學士缙訪驸馬,驸馬不在家。
公主聞其名,欲窺之,隔簾使人留茶。
解索筆題詩曰:&ldquo錦衣公子未還家,紅粉佳人叫賜茶。
内院深沉人不見,隔簾閑卻一團花。
&rdquo公主大怒,遂奏聞。
太宗曰:&ldquo此風流學士,見他做甚?&rdquo 李封公陰德 李封公豪邁有逸緻。
嘗赴人飲,或問:&ldquo石麓公以大魁拜相,公又遐齡享福,平生必有大陰德。
&rdquo公應曰:&ldquo大未也,小則有之。
&rdquo其人再三叩問。
公曰:&ldquo我無他德,但值人家招飲,不往必預辭,往則早赴,不煩人奔走。
隻此自信耳。
&rdquo 合歡杖 傭書人蔡臣為子毆詈。
屢訴張居士敉,固請鞭之。
曰:&ldquo倘斃,誰任?&rdquo蔡曰:&ldquo父在。
&rdquo因誘子入,密令鑰戶,命僮輩兩杖齊下,效五代劉铢&ldquo合歡杖&rdquo,囑以父請乃止。
鞭至百,匍匐而出,自是少悛。
張笑謂鄉人曰:&ldquo是亦為政。
&rdquo 争貓 唐裴谞為河南尹。
有二婦人投狀争貓,狀雲:&ldquo若是兒貓兒,即是兒貓兒,若不是兒貓兒,即不是兒貓兒。
&rdquo谞大笑,判雲:&ldquo貓兒不識主,傍家搦老鼠。
兩家不須争,将來與裴谞。
&rdquo遂納其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