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半山寺幽冥消亡

關燈
往高爬,水朝低流,凡胸懷志節的人均欲創番事業,留篇青史于垂老之年。

     且不論各人看法如何,想法如何,但天性卻是抹煞不了的,改變不了的,為人父母,總是将兒女的婚姻,兒女的幸福放在第一要位,因此,老朽走了,因此,幽冥教解散了。

     &ldquo湘西僵屍&rdquo,過于毒,是以我廢去了他的功力,至于其餘的人,隻曉喻了一番,告誡了一番,就各各遣回,諒彼也掀不起滔天大波。

     最後,請轉囑沈逸川,切切善待吾女,這正是我心之所萦,命之所系,順祝遂心如意姚天送留筆麥小雲略一浏覽,就随手将書信遞交後面的人,他繼續地朝向知客僧人說:&ldquo那信中所寫的姑娘呢?&rdquo &ldquo那位姑娘尚待在敝寺後間禅房之内。

    &rdquo &ldquo她不在客房?&rdquo 麥小雲隻是随口的問着。

     知客僧人卻刻意地解釋說:&ldquo因為幽冥教的人員衆多,客房都被他們給占據了,是以她遂居住在後面的禅房。

    &rdquo &ldquo哦!那就請大師帶我們進去吧!&rdquo &ldquo好,施主請随貧僧來。

    &rdquo 就在這短短幾句對話之間,各人大緻也将那封信的内容過了目,大家遂跟着知客僧人沿着回廊而行。

     撇開了大雄寶殿,轉入了右邊的月洞邊門,裡面景色清幽怡人,花木扶疏,曲徑通幽,來幾,知客僧停步在一間禅室的房門口。

     他舉手扣指,&ldquo笃笃&rdquo地敲了兩聲說:&ldquo姑娘,有人找你來了。

    &rdquo &ldquo房門未鎖,請進來吧!&rdquo 那是女聲,一個口吻軟弱的女聲由禅房内傳了出來。

     聽音知人,她,正是失蹤數日的姚鳳婷。

     知客僧人輕輕地推開了房門,然後,回身憑掌,淺淺地做了一個問訊,說:&ldquo各位請吧,貧僧告退。

    &rdquo &ldquo多謝大師。

    &rdquo 麥小雲抱拳回禮的答謝着。

     禅房不大,但也不算太小,與姚鳳婷較親近的人全都擠了進去,如麥小雲兄弟,如沈逸川兄弟以及甄玉珍。

     疏遠的,或者輩份小職位低的人則落在後面,耽在屋外,如地獄門的城隍,如萬裡船帶的堂主香主,還有,那尚未謀過一面的&ldquo果煞神&rdquo兄妹他們。

     &ldquo你們來了?&rdquo 姚鳳婷擡眼睇了大夥兒一眼,顯得有些憔悴,顯得有些凋萎,話說得輕,也說得淡,随即又垂下了螓首。

     沈逸川看了感到有些心痛,但是,他是魯男子一個,在這種場面之下,情況之下,他根本無法說話,也說不出話來。

     沈如婉踏上一步,她關切的,也真摯地說:&ldquo不錯,我們來了。

    &rdquo &ldquo可是家父他已經走了&hellip&hellip&rdquo 沈如娴立即溫婉地、熱忱地接口說:&ldquo尊大人的去留已經是無關緊要,我們是專程來接鳳姨回去的。

    &rdquo 姚鳳婷聽了再次擡起了腦袋,她幽幽地說:&ldquo回去哪裡?&rdquo &ldquo回沈家莊呀!&rdquo &ldquo你們難道不知家父是誰?&rdquo &ldquo當然知道。

    &rdquo沈如娴凝重地說:&ldquo尊大人乃是當年威名赫赫的&lsquo子母金環&rsquo姚天送,後被地獄門聘進委任第九殿閻羅的&lsquo平等王&rsquo。

    &rdquo &ldquo可是他如今卻是外魔邪道的幽冥教主。

    &rdquo &ldquo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去的如煙消雲散,且讓它過去吧!&rdquo &ldquo你們不嫌棄我?不看不起我?&rdquo &ldquo怎麼會?鳳姨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鳳姨或嬸嬸。

    &rdquo 姚鳳婷歎息了一聲,接着黯然地說:&ldquo家父昨夜與我傾談了一個通宵,他後悔自己的耳根太軟,心意不堅,受人慫恿,遭人蒙蔽,一等到搭上了賊船,就成了騎虎,欲罷不能了。

    &rdquo &ldquo誰說的?他老人家不是已經幡然地回了頭麼?&rdquo &ldquo奈何大錯業已鑄成,今後的殘生餘年,他恐怕是活在百蛇鑿膚,萬蟲煎心的境地中了&hellip&hellip&rdquo &ldquo過去已矣,不說也罷!&rdquo 故事到此即将結束,或說這樣結局不太精彩,不夠刺激,但這卻是合乎情,也合乎理,又何必非要盲目地、無端的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才算高潮呢?江湖人雖然都是鐵铮铮的漢子,都是響當當的豪傑,不管他們是正是邪,凡人終究有人性,有理性,隻是為了聲名,為了自尊,為了門戶,或者是為了自私以及一己之霸業而将理性給抑壓了給蒙蓋了而已。

     所以,孔老夫子要說教,甚至有教無類,所以,釋迦牟尼要苦度,甘願犧牲自己,并且以因果、報應、回輪等等名目來規勸,來阻吓惡人醒悟、回頭、悔改,使天下成為一個祥和、利樂、大同的世界。

     骊歌高唱了,各人來處來,去處去,黃九公師徒回黃石山莊,餘永欽幫衆去永嘉的萬裡船幫永閩分舵,二位城隍菩薩,他們依舊歸廟受人香火。

     大家殷殷話别,依依分手,互道珍重。

     甄宗威父女和姚風婷當然是随着麥小雲一行人去沈家莊,因為他們即将成為一家人。

     在經過石家莊的時候,大夥兒又專程的彎了進去,結果,仍舊沒有石鏡濤父子的消息,問莊丁,還是一問三不知,當然,他們既然不想為人所知,就不會将去處宣揚出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因為龔天佑被麥小雲兄弟追得走投無路,他就索性潛回北國避匿不出,&ldquo四大金剛&rdquo 他們分頭延攬人手,結果大緻無功而返。

     卓小倫遽然的變換環境,變換生活方式,感到諸多不便,而且,石鏡濤狂妄自尊,石鏡濤目無餘子,他更是無法迎事,無法容忍,再加上心有所愧,神就不甯,每當閉眼阖眼,菩薩的佛影經常的會在他腦海中出現。

     于是,既懊惱,又悔恨,最後在石鏡濤身上也下了同樣的毒。

     他成功了麼?成功了,但也失敗了。

     怎麼說?石鎮濤乃是枭雄之才,他對誰都存有懷疑之心,何況初初投入的卓小倫,一經發覺有所不對,立作反擊,因此也将對方傷于掌下。

     那他們究竟去了哪裡呢?他們為躲麥小雲兄弟的追緝,就找了一個秘密處所隐居起來了。

     秘密處所是在何地?而他們又有何種作為?地獄門呢?地獄門又怎麼安排,怎麼複興?江湖上有丐幫崛起,喔!為谙吉利,他們自稱為&ldquo富幫&rdquo,富幫乃是一個俠義組織,因此,武林正氣,江湖秩序就由他們去主持,他們去維護,地獄門遂也不再重整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