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桓遂傳檄下南康、南昌;尋授鎮守江西總兵。
體忠,闖将白旺之部下也;李自成死,體忠刺旺以降。
兵既強,又不肯薙發;聲桓結其左右王得仁誘體忠至都察院,殺之。
其部衆大噪,與聲桓兵戰于南昌城中;民居盡毀。
得仁撫定之,乃以得仁代為副将;得仁骁勇善戰,軍中所呼為「王雜毛」也。
以次定撫州、饒州、吉安、廣信,江右悉平;惟贛州未下。
聾桓之初至南昌也,諸生數十人跪迎于江幹。
聲桓以武人驟膺文谒,顧左右:『當如何答禮』?且笑且引諸生起,口中喃喃欲言而無其詞;從官皆匿笑,聲桓則喜不自勝。
以明都司署為帥府,大治宮室。
役夫役萬餘人,舂白瓷屑為塵垩壁;阿閣曲房,鋪層氈、覆绛缯,履之若綿。
嘗病思食虎,三日果得虎以脯:暴縱,皆此類也。
自以不世功,疏言:『臣原銜「提督剿撫」,今更為「鎮守」,體統迥異;請如原銜賜敕印,節制文武、便宜行事』!章皇帝以所請冒昧,不許;命還其孥。
既克贛州,旦夕望封侯;不得叙錄,亦不列得仁銜,二人氣索。
聲桓陰狠,能箝噤不洩;得仁性犷躁,不能無惡言。
或曰:『天下事大定,顧君命當侯否耳。
富貴自有時,君其忍之』!得仁益憤,則招緻方士起宮觀,煅金銀;以萬金使丹客宗超一開天寶洞,将立壇緻物怪,檄罡神役使丁甲神将為百勝天符軍法。
所居為宜春王故第,深九重;嘗于後堂張樂,着明衣冠,令優人演郭子儀、韓世忠故事。
由是,兩家怨詞稍稍聞于外。
方贛州之未破也,督師萬元吉遣間說聲桓反正;聲桓得書不報。
間使去,乃捕萬仆箐華械于庭;夜深解其縛,與善飲食,問督師起居,殷勤甚厚。
元吉死,箐華亦間洩其語。
諸曾事隆武帝逃歸者,閉匿不出;既聞有間,往往緣所知私觌兩人。
聲桓少時嘗師事維揚僧德宗;僧拊其背曰:『勉之!二十年後江右福主。
世人盡變紅頭蟲,此其侯已』。
後王師帽着紅纓,聲桓建牙江省,益禮信之。
僧每勸其改圖;南昌諸生胡以甯至幕下,言如僧指,聲桓心始動。
新建諸生殷國桢不從薙發令;嘗從隆武帝乞敕書、劄印,連絡山澤忠義之士;說得仁部下王禹門反正,禹門說得仁,得仁亦心動。
胡澹、陳大生各緣以迎合,謂二人曰:『隆武實未死;許公以江西歸明者,即舉江西封公矣』!二人深信之,陰遣之出。
會巡撫李翔鳳死;代之者為章于天,遇諸将益倨,且勒賄無厭心。
丁亥(一六四七)秋,有公燕,席地置氍毹,文吏皆上坐;聲桓、得仁坐于外。
得仁有忿色,于天顧之笑曰:『王把總,汝欲反邪』!二人恥且恨。
七月,得仁提兵如建昌,于天差官票追其饷三十萬;得仁拍案大呼曰:『我王流寇也,崇祯皇帝被我逼死,汝不知邪!語汝官,無饷可得,杠則有之』!聲嘶眦裂。
敲差官三十杠;曰:『寄章于天,此三十萬饷銀也』!聲桓聞之,謂諸客曰:『王家兒急矣;陳大生等皆不還,奈何』!丹客宗超一之弟子黎士廣亦輕儇喜事,遊于金客黃人龍之門;自薦于聲桓曰:『若輩非能得之,獨我知隆武所在耳;公無愛厚赀,可期而至也』。
聲桓遽曰:『功名本共之』。
有間,黎偕胡爾音者袖兩玉印入,一為「鎮江侯」、一為「維新伯」,篆皆柳葉文、玉亦美甚;曰:『此上所私賜也』!得仁曰:『可矣』!而觇者言明兵破于寶慶;會胡以甯病死,諸客莫能得要領,二人以故按不發。
有讦得仁于巡按董學成者;學成揚言将奏聞,而陰遣人求重賂兼乞侍兒。
得仁恐,以侍兒予之;則居家狀更洩。
撫按并力持之,誅求累億;得仁益怒。
戊子(一六四八)正月,于天搜括富室莊田,率數十騎赴瑞州;得仁告聲桓曰:『此非為括金,其贛撫會議不利于我邪』!适聲桓妻子已自都還,因集将士密議,書約山東、河南刻日并舉;得仁出建昌,合揭重熙、餘應桂諸部。
或謂得仁曰:『聲桓疑而詐;脫有中變,而公顧居外也。
不若坐據省門,仗钺投袂,為必不可遏之勢以脅之,彼必不敢不從;但貴神速耳』。
于是得仁立傳令部勒全營,杜七門,圍守巡按官廨;時二十六日(壬戌)夜漏下巳三十刻。
翌晨,得仁擐甲縛學成至聲桓所,大聲言:『奉诏恢複』!聲桓唯唯未及答,得仁即起而割其辮;以令箭傳示諸營悉翦辮,凡軍民之戴纓帽者辄射殺之,一時城中棄積如山。
即日,缢殺學成及副使成大業,擒章子天于江中。
迎太保姜曰廣入省為盟主,告示安民,稱「隆武四年」;聲桓稱豫國公、得仁稱建武侯、曰廣稱太子太保中極殿大學士,三銜皆兼吏兵二部尚書、賜尚方劍便宜行事。
以聲桓中軍官宋奎光為左軍都督佥事、幕客黃人龍為總督、得仁婦弟黃天雷為兵部侍郎,諸金皆為都督;各開幕府,門趨如市。
諸客首言明事者,錄皆不及;惟陳大生、黎士廣、林亮數人得部曹。
諸客既失望,始稍稍去;向所遣迎隆武帝者,趑趄道中。
金、王亦覺其詐,然事已舉,微聞隆武死、永曆已立于廣東,乃更署告示「永曆二年」。
識者見舉動錯謬,相告戒勿出。
東路督師揭重熙、傅鼎铨至南昌一日,即引兵還;獨姜曰廣在位而已。
聲桓遣人間道赍佛經,置密疏其中;赴南甯輸款。
聲桓降表自署「豫國公」,诏改封「昌國」,封得仁建武侯;聲桓頗鞅鞅,緻書朝臣請還故封。
久之,始如所請。
二月朔,得仁率衆取九江,一鼓而拔。
胡澹進言:『宜乘破竹勢,直趨建業;下流猝無備,必易舉。
建業舉而兖、豫響應;更引兵而北,中原可傳檄定也』!而聲桓聞捷,召得仁還。
得仁以澹謀告,衆皆主之;黃人龍不可,曰:『贛州居上遊,文武重臣俱在,宜先取之;不然,且拟我後』!姜曰廣亦言『甯庶人起兵不破贛,卒贻後患』。
我湖廣提督羅錦繡恐聲桓兵趣楚,欲先敵之于贛州,觀勝負為向背;贻之書曰:『人心未死,誰無漢思!公創舉非常,扶大義,為天下倡,鹹引領企足日夜望公至!但贛州東西要害,山川上遊。
公欲通粵,則贛界其中;公欲他出,則贛乘其後。
莫若先下贛,贛下,則楚地可傳檄定矣』!聲桓然之,率兵圍贛;以宋奎光守南昌。
贛州守将高進庫勒兵出戰,聲桓使副将白朝佐沖之;曰:『戰酣,來助』!朝佐故鐵嶺骁将,為聲桓刺殺王體忠者;前破建昌獲金銀巨萬,索之不與。
及與高氏戰,追奔數十裡,使人望大軍,相去尚遠;怒曰:『是以銀故,緻我死地也』!遽收兵歸南昌;進庫得複入城固守,相持七十日不下。
我固山額真譚泰、何洛會師進讨,水陸并進,議救贛;有獻「伐魏救韓」之策者。
遂分兵複九江、南康,進逼南昌。
報至贛,得仁先知之;計曰:『我聞先發制人,不制于人。
莫若秘其警報,不令人知;銳志攻城。
城中乏食,不知外援,三日贛且下;贛下,則一軍守贛、一軍守粵。
粵知贛破,必從風而靡;然後西通西粵、右守嶺表。
清兵知贛破,必解圍向贛;我以逸待勞,南昌亦得息肩。
間出以絕糧道,則數十萬之衆可殲于旦暮矣!若攻城垂破而棄之,強敵在前、贛乘其後,此危道也』!聲桓以家在南昌,遽退師;得仁部衆見之亦走,斬之不能止。
城中兵突出,自相踐踏,死者數千人。
聲桓既突圍入南昌,得仁乃以
體忠,闖将白旺之部下也;李自成死,體忠刺旺以降。
兵既強,又不肯薙發;聲桓結其左右王得仁誘體忠至都察院,殺之。
其部衆大噪,與聲桓兵戰于南昌城中;民居盡毀。
得仁撫定之,乃以得仁代為副将;得仁骁勇善戰,軍中所呼為「王雜毛」也。
以次定撫州、饒州、吉安、廣信,江右悉平;惟贛州未下。
聾桓之初至南昌也,諸生數十人跪迎于江幹。
聲桓以武人驟膺文谒,顧左右:『當如何答禮』?且笑且引諸生起,口中喃喃欲言而無其詞;從官皆匿笑,聲桓則喜不自勝。
以明都司署為帥府,大治宮室。
役夫役萬餘人,舂白瓷屑為塵垩壁;阿閣曲房,鋪層氈、覆绛缯,履之若綿。
嘗病思食虎,三日果得虎以脯:暴縱,皆此類也。
自以不世功,疏言:『臣原銜「提督剿撫」,今更為「鎮守」,體統迥異;請如原銜賜敕印,節制文武、便宜行事』!章皇帝以所請冒昧,不許;命還其孥。
既克贛州,旦夕望封侯;不得叙錄,亦不列得仁銜,二人氣索。
聲桓陰狠,能箝噤不洩;得仁性犷躁,不能無惡言。
或曰:『天下事大定,顧君命當侯否耳。
富貴自有時,君其忍之』!得仁益憤,則招緻方士起宮觀,煅金銀;以萬金使丹客宗超一開天寶洞,将立壇緻物怪,檄罡神役使丁甲神将為百勝天符軍法。
所居為宜春王故第,深九重;嘗于後堂張樂,着明衣冠,令優人演郭子儀、韓世忠故事。
由是,兩家怨詞稍稍聞于外。
方贛州之未破也,督師萬元吉遣間說聲桓反正;聲桓得書不報。
間使去,乃捕萬仆箐華械于庭;夜深解其縛,與善飲食,問督師起居,殷勤甚厚。
元吉死,箐華亦間洩其語。
諸曾事隆武帝逃歸者,閉匿不出;既聞有間,往往緣所知私觌兩人。
聲桓少時嘗師事維揚僧德宗;僧拊其背曰:『勉之!二十年後江右福主。
世人盡變紅頭蟲,此其侯已』。
後王師帽着紅纓,聲桓建牙江省,益禮信之。
僧每勸其改圖;南昌諸生胡以甯至幕下,言如僧指,聲桓心始動。
新建諸生殷國桢不從薙發令;嘗從隆武帝乞敕書、劄印,連絡山澤忠義之士;說得仁部下王禹門反正,禹門說得仁,得仁亦心動。
胡澹、陳大生各緣以迎合,謂二人曰:『隆武實未死;許公以江西歸明者,即舉江西封公矣』!二人深信之,陰遣之出。
會巡撫李翔鳳死;代之者為章于天,遇諸将益倨,且勒賄無厭心。
丁亥(一六四七)秋,有公燕,席地置氍毹,文吏皆上坐;聲桓、得仁坐于外。
得仁有忿色,于天顧之笑曰:『王把總,汝欲反邪』!二人恥且恨。
七月,得仁提兵如建昌,于天差官票追其饷三十萬;得仁拍案大呼曰:『我王流寇也,崇祯皇帝被我逼死,汝不知邪!語汝官,無饷可得,杠則有之』!聲嘶眦裂。
敲差官三十杠;曰:『寄章于天,此三十萬饷銀也』!聲桓聞之,謂諸客曰:『王家兒急矣;陳大生等皆不還,奈何』!丹客宗超一之弟子黎士廣亦輕儇喜事,遊于金客黃人龍之門;自薦于聲桓曰:『若輩非能得之,獨我知隆武所在耳;公無愛厚赀,可期而至也』。
聲桓遽曰:『功名本共之』。
有間,黎偕胡爾音者袖兩玉印入,一為「鎮江侯」、一為「維新伯」,篆皆柳葉文、玉亦美甚;曰:『此上所私賜也』!得仁曰:『可矣』!而觇者言明兵破于寶慶;會胡以甯病死,諸客莫能得要領,二人以故按不發。
有讦得仁于巡按董學成者;學成揚言将奏聞,而陰遣人求重賂兼乞侍兒。
得仁恐,以侍兒予之;則居家狀更洩。
撫按并力持之,誅求累億;得仁益怒。
戊子(一六四八)正月,于天搜括富室莊田,率數十騎赴瑞州;得仁告聲桓曰:『此非為括金,其贛撫會議不利于我邪』!适聲桓妻子已自都還,因集将士密議,書約山東、河南刻日并舉;得仁出建昌,合揭重熙、餘應桂諸部。
或謂得仁曰:『聲桓疑而詐;脫有中變,而公顧居外也。
不若坐據省門,仗钺投袂,為必不可遏之勢以脅之,彼必不敢不從;但貴神速耳』。
于是得仁立傳令部勒全營,杜七門,圍守巡按官廨;時二十六日(壬戌)夜漏下巳三十刻。
翌晨,得仁擐甲縛學成至聲桓所,大聲言:『奉诏恢複』!聲桓唯唯未及答,得仁即起而割其辮;以令箭傳示諸營悉翦辮,凡軍民之戴纓帽者辄射殺之,一時城中棄積如山。
即日,缢殺學成及副使成大業,擒章子天于江中。
迎太保姜曰廣入省為盟主,告示安民,稱「隆武四年」;聲桓稱豫國公、得仁稱建武侯、曰廣稱太子太保中極殿大學士,三銜皆兼吏兵二部尚書、賜尚方劍便宜行事。
以聲桓中軍官宋奎光為左軍都督佥事、幕客黃人龍為總督、得仁婦弟黃天雷為兵部侍郎,諸金皆為都督;各開幕府,門趨如市。
諸客首言明事者,錄皆不及;惟陳大生、黎士廣、林亮數人得部曹。
諸客既失望,始稍稍去;向所遣迎隆武帝者,趑趄道中。
金、王亦覺其詐,然事已舉,微聞隆武死、永曆已立于廣東,乃更署告示「永曆二年」。
識者見舉動錯謬,相告戒勿出。
東路督師揭重熙、傅鼎铨至南昌一日,即引兵還;獨姜曰廣在位而已。
聲桓遣人間道赍佛經,置密疏其中;赴南甯輸款。
聲桓降表自署「豫國公」,诏改封「昌國」,封得仁建武侯;聲桓頗鞅鞅,緻書朝臣請還故封。
久之,始如所請。
二月朔,得仁率衆取九江,一鼓而拔。
胡澹進言:『宜乘破竹勢,直趨建業;下流猝無備,必易舉。
建業舉而兖、豫響應;更引兵而北,中原可傳檄定也』!而聲桓聞捷,召得仁還。
得仁以澹謀告,衆皆主之;黃人龍不可,曰:『贛州居上遊,文武重臣俱在,宜先取之;不然,且拟我後』!姜曰廣亦言『甯庶人起兵不破贛,卒贻後患』。
我湖廣提督羅錦繡恐聲桓兵趣楚,欲先敵之于贛州,觀勝負為向背;贻之書曰:『人心未死,誰無漢思!公創舉非常,扶大義,為天下倡,鹹引領企足日夜望公至!但贛州東西要害,山川上遊。
公欲通粵,則贛界其中;公欲他出,則贛乘其後。
莫若先下贛,贛下,則楚地可傳檄定矣』!聲桓然之,率兵圍贛;以宋奎光守南昌。
贛州守将高進庫勒兵出戰,聲桓使副将白朝佐沖之;曰:『戰酣,來助』!朝佐故鐵嶺骁将,為聲桓刺殺王體忠者;前破建昌獲金銀巨萬,索之不與。
及與高氏戰,追奔數十裡,使人望大軍,相去尚遠;怒曰:『是以銀故,緻我死地也』!遽收兵歸南昌;進庫得複入城固守,相持七十日不下。
我固山額真譚泰、何洛會師進讨,水陸并進,議救贛;有獻「伐魏救韓」之策者。
遂分兵複九江、南康,進逼南昌。
報至贛,得仁先知之;計曰:『我聞先發制人,不制于人。
莫若秘其警報,不令人知;銳志攻城。
城中乏食,不知外援,三日贛且下;贛下,則一軍守贛、一軍守粵。
粵知贛破,必從風而靡;然後西通西粵、右守嶺表。
清兵知贛破,必解圍向贛;我以逸待勞,南昌亦得息肩。
間出以絕糧道,則數十萬之衆可殲于旦暮矣!若攻城垂破而棄之,強敵在前、贛乘其後,此危道也』!聲桓以家在南昌,遽退師;得仁部衆見之亦走,斬之不能止。
城中兵突出,自相踐踏,死者數千人。
聲桓既突圍入南昌,得仁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