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十三

關燈
亨嘉反,幽執巡撫瞿式耜;魁楚檄思恩參将陳邦傅等襲敗之,獲于桂林。

    事聞,封魁楚平粵伯。

    丙戌(一六四六)秋,閩事敗,與式耜等擁立永曆帝于肇慶,進東閣大學士兼戎政尚書;與内臣王坤相表裡,中外失望。

     先是,隆武舊輔蘇觀生贻魁楚書,欲共與推戴;魁楚慮其以舊相居己上,力拒之。

    觀生乃立唐王聿■〈金粵〉于廣州,治兵相攻。

    降将李成棟以我大清兵乘之,下廣州,漸逼肇慶;魁楚遽奉上走梧州。

    明年正月,王師取肇慶,上奔平樂。

    魁楚惑于奸弁蘇聘之說,遣所親赍金寶密款于成棟;魁楚恃以無恐,載囊橐四十船西入岑溪。

    既所親達魁楚意,成棟僞許之,且手書答焉;魁楚意大安,移舟五裡迎之。

    成棟握手,恨相見晚;謂『明日吉期,煩先生攝兩廣篆』!邀魁楚父子痛飲而别。

    夜半,忽令旗召之。

    入見,則成棟戎服升帳,列炬交然;魁楚知事已變,叩頭乞一子或不及妻孥。

    成棟笑令先斫其子,次及魁楚;分其眷口每營一人,獲精金八十四萬。

    惟一妾投江死焉(補)。

     袁彭年,公安人,崇祯甲戌(一六三四)進士;周延儒之私人也。

    延儒敗,乃首次之。

    南都初建,高、姜在位;彭年為禮科給事中,遇事敢言。

    宗室統■〈金類〉之讦大學士姜曰廣也,彭年曰:『祖制中尉必具啟親王,給批赍奏。

    若候考吏部,則與外吏等;應從通政司封進。

    今何徑何窦,直達禦前?宜加禁戢』!尋複東廠,彭年疏言:『高皇帝時,不聞有廠。

    相傳文皇帝十八年,始立東廠,命内臣主之;此不見正史。

    惟大學士萬安行之,亦不聞特以緝事着。

    嗣後一盛于成化,然西廠汪直踰年辄罷、東廠尚銘有罪辄斥;再盛于正德,邱聚、谷大用相繼用事,逆瑾扇虐,天下騷然;三盛于天啟,魏珰之禍幾危社稷,近事之明鑒也。

    自此而外,列聖無聞。

    夫即廠衛之興廢,而世運之治亂因之。

    頃先帝亦嘗任廠衛緝訪矣,乃當世決無不營而得之官、中外亦有不胫而走之賄。

    故逃網之方,即從密網之地而布;奸僞之事,又資發奸之人以行。

    始猶帕儀交際,為人情所有之常;後乃贓賄萬千,成極重莫返之勢:豈非以奧援之途逾秘而專、傳送之關愈曲而費乎!究竟刁風所煽,官長不能行法于胥吏、徒隸可以迫脅其尊上;不可不革也』!疏入,上責其狂悖、沽名,降浙江按察司照磨。

     已投誠大清,官廣東布政使。

    戊子(一六四八)四月,随李成棟複歸于明;永曆帝授為都察院左都禦史。

    為人反複無恥;嘗為大清廣東提學道,出示雲:『鼠尾金錢,乃新朝之雅制;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及歸明,則又诋之。

    谄附李元胤,脅制廷臣以曲奉之;與劉湘客、金堡、蒙正發、丁時魁結為死黨,把持朝政。

    既官總憲,則校資俸、清冒濫,不少寬假;怨者尤衆。

    又自恃反正功,嘗論事上前,語不遜。

    上責以君臣之義;彭年勃然曰:『倘去年此日惠國以鐵騎五千鼓行而西,君臣之義安在』!上變色,大惡之。

    初為給事中吳其靁疏劾,上不問。

    有張載述者,泾縣人,原任江西泸溪知縣;以節義自命。

    至行在,久不得官,疑彭年輩抑之也;太監夏國祥探知上意,嗾載述伏阙論之,彭年氣沮。

    會母死,言于衆曰:『吾受恩深重,何得苦守三年,虛度歲月!願丁艱,不守制』。

    王太後亦惡之,宣敕:『查丁艱不守制,是何朝祖制』?彭年窘甚,月餘乃去;納富室生員李某妻為妾,寓于佛山。

    五虎之敗也,彭年竟以丁艱獲免。

     庚寅(一六五○)冬,廣州破,獻犒軍銀八百兩于我大帥,泣訴當年之叛降迫于李成棟,乞降級授通判;我大帥揮而出之。

     曹烨,歙縣人,官廣西按察使。

    乙酉(一六四五)靖江王亨嘉之亂,烨首聽命。

    亨嘉誅,烨竟免于罪;旋擢廣西巡撫,駐梧州。

    丁亥(一六四七)春,王師逼肇慶;蒼梧知縣萬思夔作一大木龜,令牽之号于路曰:『降敵者似此』!及李成棟兵薄梧州,烨以「春秋」獲隽者也,因輿榇肉袒牽羊以迎曰:『烨不知天命,不早事君;使君懷怒以及下邑,烨之罪也。

    若罪不赦,俘諸軍惟命;使得自新,君之惠也』!成棟笑而釋之。

    思夔乃書「曹烨」二字于木龜置諸堂,遁去。

    戊子(一六四八),随成棟反正,授兵部尚書。

     又有耿獻忠,陝西人。

    嘗為金華府同知,與朱大典共城守。

    大典死,獻忠走入粵,擢布政使,守平樂。

    丁亥(一六四七),降于王師,官廣西巡撫。

    七月,陳邦傅複梧州,獻忠遁。

    及成棟反正,諸降臣在粵東者争往迎駕,成棟遮止之。

    獻忠時在梧州,得先輸款,晉工部尚書。

    而洪天擢、潘曾緯、李绮三人者,皆明末進士,投誠大清者也;成棟反正,遣三人赍奏赴南甯迎駕。

    時陳禹玉、趙台相仇殺,人心皇皇;聞成棟奏,益驚疑。

    三人力陳成棟忠誠,又述金聲桓反正事甚悉;人心始安。

    上至肇慶,授天擢吏部侍郎、曾緯大理寺正卿、绮廣東提學道。

    然自曹烨以下皆不為成棟父子所信任,猥瑣無足道雲。

     傅上瑞,武定人;為武昌推官,何騰蛟薦為長沙佥事。

    騰蛟之集僚屬盟于長沙也,以上瑞攝偏沅巡撫;勸騰蛟設十三鎮,卒為湖南大害。

    性反複,棄騰蛟如遺。

    武岡破,遂降。

    踰年,金聲桓事起,當事者慮其為變;與劉承胤并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