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式耜初奉撫粵之命,松仙授以錦囊數封曰:『臨危始發!發則其事與年、月、日、時皆預定也』。
擒靖江、守桂林、用焦琏,皆依策行之有效。
末一封,題「庚寅元旦發」。
發之,中有「扶公榮歸」四字;是年竟死。
庶吉士錢秉镫親見之。
清凝上人,宜興人。
瞿式耜、張同敞之殉難也,與式耜門下士楊藝、禦史姚端具衣冠葬之風洞山之麓,廬墓不去。
狗皮道人者,黃冠朱履,身被狗皮、口作狗吠,乞食成都城中,狗從而和之;市人與之錢、粟,道人則畫然作虎嘯,狗皆辟易。
俄而獻賊至,突出馬前作狗聲。
賊怒逐之弗及;射之,矢及其腦激而還,貫賊騎,騎蹶。
賊駭以為神。
比賊僭号,元旦受朝賀,忽狗皮者列班行,狗吠不止。
賊怒且恨,命縛之;則益大吠,俄廷陛間如數千狗聲。
賊大呼『殺!殺』!衆不聞;蓋為吠聲亂也。
賊驚退,狗倏絕聲,道人亦杳。
銅袍道人者,張閑善也;聯銅片周其身,行則丁當有聲;于狗皮後見于川。
川之人遂以「銅袍」名而,或又呼為「張丁當」。
嘗與滇中鐵道士飲市中;既醉,則謌呼烏烏,大恸去。
鐵道士,殘明諸生,初不詳其姓氏。
永曆帝入緬,乃棄家學道。
首覆一折腳铛為冠;人與之酒,少即張口下,多則脫铛受,且行且咽,歌且哭。
若婦人與之,則睜目曰:『男女也,可授受乎』!麾之弗顧。
所至,間向人乞鐵一片,自肩臂、胸背至腰以下悉懸之,小大如鱗;故與銅袍遇,辄擊掌狂笑。
又一女子,自稱鐵娘子。
腰纏鐵索,麤如牛,重不可知。
自西之東疾走,大呼曰:『鐵娘子失去鐵牛一頭;報信者,予錢十萬貫』!呼數日,賊以為妖,帥千騎射之;矢若飛蝗,卒無一中。
賊大怖,歸而病;未幾,王師下,即中創死。
鐵娘子後從狗皮道人仙去。
活死人者,本蜀中素封子;姓江氏,名本實。
國亡後,散家财、棄妻孥,入終南山;得煉形術,因自号活死人焉。
弟子陳留王者,得其旨,能于水面立、峭壁行。
一日,縛虎為騎;活死人怒責之曰:「所貴乎道者,靜無為也;有為則駭世,豈妙道哉』!陳留王乃面壁三年;曰:『道有傳人,吾将蛻已』。
■〈走耴〉掘土穴,入之命封土,毋許通隙。
既埋,群弟子朝夕拜,呼之辄應。
三年後,始寂;乃立石表之曰「活死人之墓」。
上官常明者,南昌人;嘗為武弁,居天津為道士。
年六十餘,有道行。
丙戌(一六四六)閩中敗,購一缸舁之庭,遽入試之,南面坐;曰:『正好。
不須擇日眩世,去了罷』!即瞑目逝。
其徒素無賴,好飲博;謀出其屍,以缸易酒。
夜啟之,枵然也,大驚;已遍體生瘡不能動。
有客自吳門還,遇道人淮陰市;問何日離天津?雲『三月三』。
客留之飯,臨别,授一方,乞付其徒治瘡。
客歸詣之,始知道人先三年亡;啟缸之夕,正上巳也。
周德風字思永,亦南昌人;曾列仕版。
南都亡,棄官入道,自号古月。
遊廣陵搢紳間,豫告死期以坐化;年七十有六。
後有自武當來者,遇諸塗雲。
同時有心月道人譚守誠,酃縣人。
明亡,黃冠棄家,遍遊名山。
晚止江甯城西虎踞山之隐仙庵;既而語弟子曰:『某日吾将歸』。
乃端坐說偈而逝。
宿州鬼道士姓章,失其名;以其能役鬼,故以鬼為号。
鬼名柳青,随道士所至,常住徐州。
大雪中,麻衣踯躅,汗津津如六月狀。
徐之人挈榼登山,道士乞飲;或曰:『一壺酒,群飲且不足;安得餘瀝』!道士拊掌拾石子如豆,诃之成白金,付主人奴代沽;盡醉數十客,而壺不竭。
有禦史者奇之,與之遊。
一日,忽請貸金十笏,禦史有難色;道士曰:『戲耳!吾自有吾金』。
呼柳青來,遙指榻上,則黃白粲粲;細審之,皆禦史囊中物,大疑。
道士複呼柳青去,則物已空。
明日,禦史竟暴卒。
南都亡,道士沈于桃源之淵。
後數年,徐之人往山左,過泰山酒樓,聞有歌「大江東」者;觇之,則依然一鬼道士。
朱衣道人,不知何許人;自言為明諸生,國亡,棄家入道,能作九州島外夷語。
冠玉冠、服朱服,嘗自三吳走薊門,七日往返;寄人家書,有驗。
嘗戲作紙鸢數十丈,坐二童子于鸢背,給以金鼓,乘風吹入雲霄;聞者疑是天樂。
或有知之者曰:『此朱衣者,為明室支孫』。
擒靖江、守桂林、用焦琏,皆依策行之有效。
末一封,題「庚寅元旦發」。
發之,中有「扶公榮歸」四字;是年竟死。
庶吉士錢秉镫親見之。
清凝上人,宜興人。
瞿式耜、張同敞之殉難也,與式耜門下士楊藝、禦史姚端具衣冠葬之風洞山之麓,廬墓不去。
狗皮道人者,黃冠朱履,身被狗皮、口作狗吠,乞食成都城中,狗從而和之;市人與之錢、粟,道人則畫然作虎嘯,狗皆辟易。
俄而獻賊至,突出馬前作狗聲。
賊怒逐之弗及;射之,矢及其腦激而還,貫賊騎,騎蹶。
賊駭以為神。
比賊僭号,元旦受朝賀,忽狗皮者列班行,狗吠不止。
賊怒且恨,命縛之;則益大吠,俄廷陛間如數千狗聲。
賊大呼『殺!殺』!衆不聞;蓋為吠聲亂也。
賊驚退,狗倏絕聲,道人亦杳。
銅袍道人者,張閑善也;聯銅片周其身,行則丁當有聲;于狗皮後見于川。
川之人遂以「銅袍」名而,或又呼為「張丁當」。
嘗與滇中鐵道士飲市中;既醉,則謌呼烏烏,大恸去。
鐵道士,殘明諸生,初不詳其姓氏。
永曆帝入緬,乃棄家學道。
首覆一折腳铛為冠;人與之酒,少即張口下,多則脫铛受,且行且咽,歌且哭。
若婦人與之,則睜目曰:『男女也,可授受乎』!麾之弗顧。
所至,間向人乞鐵一片,自肩臂、胸背至腰以下悉懸之,小大如鱗;故與銅袍遇,辄擊掌狂笑。
又一女子,自稱鐵娘子。
腰纏鐵索,麤如牛,重不可知。
自西之東疾走,大呼曰:『鐵娘子失去鐵牛一頭;報信者,予錢十萬貫』!呼數日,賊以為妖,帥千騎射之;矢若飛蝗,卒無一中。
賊大怖,歸而病;未幾,王師下,即中創死。
鐵娘子後從狗皮道人仙去。
活死人者,本蜀中素封子;姓江氏,名本實。
國亡後,散家财、棄妻孥,入終南山;得煉形術,因自号活死人焉。
弟子陳留王者,得其旨,能于水面立、峭壁行。
一日,縛虎為騎;活死人怒責之曰:「所貴乎道者,靜無為也;有為則駭世,豈妙道哉』!陳留王乃面壁三年;曰:『道有傳人,吾将蛻已』。
■〈走耴〉掘土穴,入之命封土,毋許通隙。
既埋,群弟子朝夕拜,呼之辄應。
三年後,始寂;乃立石表之曰「活死人之墓」。
上官常明者,南昌人;嘗為武弁,居天津為道士。
年六十餘,有道行。
丙戌(一六四六)閩中敗,購一缸舁之庭,遽入試之,南面坐;曰:『正好。
不須擇日眩世,去了罷』!即瞑目逝。
其徒素無賴,好飲博;謀出其屍,以缸易酒。
夜啟之,枵然也,大驚;已遍體生瘡不能動。
有客自吳門還,遇道人淮陰市;問何日離天津?雲『三月三』。
客留之飯,臨别,授一方,乞付其徒治瘡。
客歸詣之,始知道人先三年亡;啟缸之夕,正上巳也。
周德風字思永,亦南昌人;曾列仕版。
南都亡,棄官入道,自号古月。
遊廣陵搢紳間,豫告死期以坐化;年七十有六。
後有自武當來者,遇諸塗雲。
同時有心月道人譚守誠,酃縣人。
明亡,黃冠棄家,遍遊名山。
晚止江甯城西虎踞山之隐仙庵;既而語弟子曰:『某日吾将歸』。
乃端坐說偈而逝。
宿州鬼道士姓章,失其名;以其能役鬼,故以鬼為号。
鬼名柳青,随道士所至,常住徐州。
大雪中,麻衣踯躅,汗津津如六月狀。
徐之人挈榼登山,道士乞飲;或曰:『一壺酒,群飲且不足;安得餘瀝』!道士拊掌拾石子如豆,诃之成白金,付主人奴代沽;盡醉數十客,而壺不竭。
有禦史者奇之,與之遊。
一日,忽請貸金十笏,禦史有難色;道士曰:『戲耳!吾自有吾金』。
呼柳青來,遙指榻上,則黃白粲粲;細審之,皆禦史囊中物,大疑。
道士複呼柳青去,則物已空。
明日,禦史竟暴卒。
南都亡,道士沈于桃源之淵。
後數年,徐之人往山左,過泰山酒樓,聞有歌「大江東」者;觇之,則依然一鬼道士。
朱衣道人,不知何許人;自言為明諸生,國亡,棄家入道,能作九州島外夷語。
冠玉冠、服朱服,嘗自三吳走薊門,七日往返;寄人家書,有驗。
嘗戲作紙鸢數十丈,坐二童子于鸢背,給以金鼓,乘風吹入雲霄;聞者疑是天樂。
或有知之者曰:『此朱衣者,為明室支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