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永勝伯鄭彩駐新城,風聞大兵至,即走入關。
舊令譚夢開具款降,借犒師斂民财;奸徒乘之大擾,民乃導守關兵誅夢開。
夢開之黨日與民兵相雠殺,彌月不靖。
兵部侍郎吳春枝按部至邵武,以新令難其人,特薦翺可用。
翺單騎入城,斬夢開黨一人,餘不問;人大服。
有佃人以田主征租斛大,聚數千人噪縣庭;谕之不解,且出抄掠。
翺乃揚言彩兵還,密遣義勇三百人紅抹首,攝弓矢從南門進;衆皆奔。
明日複聚;翺曰:『烏合之衆,亦易與耳;一不懲艾,恐多效尤』!遂率兵出,斬首百餘,且戰且撫;亂乃定。
初,翰林侍講張家玉監彩軍;彩走而家玉留,與翺共城守。
翺乃招新城塗伯昌共募義勇,日夜戒嚴,親督千人出演武場教戰。
已而與大兵戰,家玉中矢,堕馬折臂;遂走入關。
義勇迸散,從翺返者僅三十人;及城下,則三人耳。
翺直前斬三級,馳入;四顧彷徨,謂三人曰:『汝等去,我死矣』!策馬複出,大呼曰:『我新城新令也』!被執,送建昌;僵立不跪。
勸以酒,舉杯擲地;遂被殺。
贈光祿寺少卿,谥「忠壯」。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周定仍字雪笠,南昌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進士。
甲申(一六四四)之變,與楊廷麟哭臨澹台祠,謀起義。
弘光帝立,授刑部主事。
南都亡,入閩,擢監察禦史。
大學士黃道周之督師也,命定仍監其軍,偕員外郎萬文英分兵援廣信;授右佥都禦史,巡撫其地。
王得仁攻安仁、貴溪,定仍督副總兵姜天衢往援,戰勝于連湖。
已再戰小箬渡、河口,皆敗;總兵周朝鼎死之(朝鼎,定仍從子也)。
收兵還廣信,得仁兵薄城;守将熊尚仁夜遁,督師詹兆恒奔懷玉山。
城陷,定仍見殺(或曰幽别室,自缢死)。
我朝賜通谥「節愍」(補)。
塗伯昌字子期,江西新城人。
崇祯庚午(一六三○),舉于鄉。
幼穎敏好學;聞杭州黃汝亨名,徒步涉江執弟子業。
後汝亨視學至,招之;以方居憂,謝不往。
人曰:『子昔千裡相從,今咫尺自拒邪』!曰:『曩者求師,非見學使也;我豈以師故而越喪往哉』!嘗攜其子先春入山讀書,宵夜不辍;竟日食一瓜、冬披苎衣,怡然不屑也。
隆武時,授兵部主事;遷監察禦史。
奉命督江西義旅,與李翺共守新城;敗,走甯都。
戊子(一六四八)金聲桓反正,舉兵應之;聲桓敗,乃撄城為守,受圍者一年。
城破,自經;大書于壁曰:『讀聖賢書,但知守經死、不知達權生』!時庚寅(一六五○)二月十日也。
先春初奉父命挈妻匿山中;複返,則城已戒嚴。
仆呼曰:『敵且至,速走』!先春曰:『吾大人在,吾舍是何之』!仆曰:『主往廣昌矣』!先春弗答,奮袖入;遂及于難。
我朝賜伯昌通谥「節愍」。
霍子衡字覺商,南海人。
萬曆中,舉于鄉。
由教谕,累遷袁州知府;解職歸。
唐王聿■〈金粵〉稱制,召為太仆寺卿。
廣州破,語妾莫氏及三子應蘭、應荃、應芷曰:『禮,臨難毋苟免;若輩知之乎』?三子皆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筆大書「忠孝節烈之家」六字,懸諸中堂。
易朝服,北向再拜;又易绯袍,谒家廟,先赴井。
妾從之,應蘭偕妻梁氏及一女繼之,應荃、應芷偕其妻徐氏、區氏又繼之,惟三孫得存。
有小婢見之,亦從井死。
我朝賜子衡通谥「烈愍」。
廖翰标,龍門人;天啟中舉人。
官江西新城知縣;廉惠,民為建祠。
丙戌(一六四六)龍門破,以二子托從父某,從容自缢死。
梁萬爵,番禺人;隆武丙戌(一六四六)舉于鄉。
聿■〈金粵〉立,授行人。
是年城陷,慨然曰:『此志士殉節之秋也』!赴水死。
我朝賜翰标、萬爵通谥「節愍」。
巫如衡字宗岷,甯化人;以諸生遊太學。
隆武時,補南海丞。
廣州市賈侵官濠以益私廛,遇霖潦,官衢如涉;當道檄如衡查毀之。
衆賈輸千金乞仍舊,如衡拒之。
賈急,則賄當道寝其事;廣人笑如衡愚。
學使林佳鼎獨重其節操,薦于總督丁魁楚,委署海豐化州(?);民皆愛之。
丙戌(一六四六)十一月,王師入廣州,逼肇慶;如衡扈永曆帝奔梧,命署蒼梧知縣。
丁亥(一六四七)正月,王師入梧州,巡撫曹烨降,僚屬皆稽首上印绶;如衡獨持印不與,曰:『天子以此屬我,胡可委之人』!再三谕不屈,乃遇害。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子學展尚幼;聞兇耗,則惘惘如有所失。
既長,徒步詣粵求父骸。
以滴血法試之,最後一骸血蝕沒;再試再驗。
号哭裹負而返,題所居曰「存莪意」。
陳象明字麗南,東莞人。
崇祯戊辰(一六二八)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淮安,以清操聞。
曆遷饒州知府;忤巡按被劾,谪兩浙運副,累遷湖南道副使。
隆武時,奉何騰蛟令,征饷廣西;未複命,永曆帝立,粵東盡失。
象明檄調土兵,與陳邦傅連營;東至梧州榕樹潭,遇王師戰敗,死之。
我朝賜通谥,曰「烈愍」。
蕭懬,武昌人。
以諸生,為劉承胤坐營參将;何騰蛟題為總兵官,管黎平參将事。
丁亥(一六四七)八月,承胤既歸命,令降将陳友龍招之;不從。
已而城破,懬以短兵相接
舊令譚夢開具款降,借犒師斂民财;奸徒乘之大擾,民乃導守關兵誅夢開。
夢開之黨日與民兵相雠殺,彌月不靖。
兵部侍郎吳春枝按部至邵武,以新令難其人,特薦翺可用。
翺單騎入城,斬夢開黨一人,餘不問;人大服。
有佃人以田主征租斛大,聚數千人噪縣庭;谕之不解,且出抄掠。
翺乃揚言彩兵還,密遣義勇三百人紅抹首,攝弓矢從南門進;衆皆奔。
明日複聚;翺曰:『烏合之衆,亦易與耳;一不懲艾,恐多效尤』!遂率兵出,斬首百餘,且戰且撫;亂乃定。
初,翰林侍講張家玉監彩軍;彩走而家玉留,與翺共城守。
翺乃招新城塗伯昌共募義勇,日夜戒嚴,親督千人出演武場教戰。
已而與大兵戰,家玉中矢,堕馬折臂;遂走入關。
義勇迸散,從翺返者僅三十人;及城下,則三人耳。
翺直前斬三級,馳入;四顧彷徨,謂三人曰:『汝等去,我死矣』!策馬複出,大呼曰:『我新城新令也』!被執,送建昌;僵立不跪。
勸以酒,舉杯擲地;遂被殺。
贈光祿寺少卿,谥「忠壯」。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周定仍字雪笠,南昌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進士。
甲申(一六四四)之變,與楊廷麟哭臨澹台祠,謀起義。
弘光帝立,授刑部主事。
南都亡,入閩,擢監察禦史。
大學士黃道周之督師也,命定仍監其軍,偕員外郎萬文英分兵援廣信;授右佥都禦史,巡撫其地。
王得仁攻安仁、貴溪,定仍督副總兵姜天衢往援,戰勝于連湖。
已再戰小箬渡、河口,皆敗;總兵周朝鼎死之(朝鼎,定仍從子也)。
收兵還廣信,得仁兵薄城;守将熊尚仁夜遁,督師詹兆恒奔懷玉山。
城陷,定仍見殺(或曰幽别室,自缢死)。
我朝賜通谥「節愍」(補)。
塗伯昌字子期,江西新城人。
崇祯庚午(一六三○),舉于鄉。
幼穎敏好學;聞杭州黃汝亨名,徒步涉江執弟子業。
後汝亨視學至,招之;以方居憂,謝不往。
人曰:『子昔千裡相從,今咫尺自拒邪』!曰:『曩者求師,非見學使也;我豈以師故而越喪往哉』!嘗攜其子先春入山讀書,宵夜不辍;竟日食一瓜、冬披苎衣,怡然不屑也。
隆武時,授兵部主事;遷監察禦史。
奉命督江西義旅,與李翺共守新城;敗,走甯都。
戊子(一六四八)金聲桓反正,舉兵應之;聲桓敗,乃撄城為守,受圍者一年。
城破,自經;大書于壁曰:『讀聖賢書,但知守經死、不知達權生』!時庚寅(一六五○)二月十日也。
先春初奉父命挈妻匿山中;複返,則城已戒嚴。
仆呼曰:『敵且至,速走』!先春曰:『吾大人在,吾舍是何之』!仆曰:『主往廣昌矣』!先春弗答,奮袖入;遂及于難。
我朝賜伯昌通谥「節愍」。
霍子衡字覺商,南海人。
萬曆中,舉于鄉。
由教谕,累遷袁州知府;解職歸。
唐王聿■〈金粵〉稱制,召為太仆寺卿。
廣州破,語妾莫氏及三子應蘭、應荃、應芷曰:『禮,臨難毋苟免;若輩知之乎』?三子皆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筆大書「忠孝節烈之家」六字,懸諸中堂。
易朝服,北向再拜;又易绯袍,谒家廟,先赴井。
妾從之,應蘭偕妻梁氏及一女繼之,應荃、應芷偕其妻徐氏、區氏又繼之,惟三孫得存。
有小婢見之,亦從井死。
我朝賜子衡通谥「烈愍」。
廖翰标,龍門人;天啟中舉人。
官江西新城知縣;廉惠,民為建祠。
丙戌(一六四六)龍門破,以二子托從父某,從容自缢死。
梁萬爵,番禺人;隆武丙戌(一六四六)舉于鄉。
聿■〈金粵〉立,授行人。
是年城陷,慨然曰:『此志士殉節之秋也』!赴水死。
我朝賜翰标、萬爵通谥「節愍」。
巫如衡字宗岷,甯化人;以諸生遊太學。
隆武時,補南海丞。
廣州市賈侵官濠以益私廛,遇霖潦,官衢如涉;當道檄如衡查毀之。
衆賈輸千金乞仍舊,如衡拒之。
賈急,則賄當道寝其事;廣人笑如衡愚。
學使林佳鼎獨重其節操,薦于總督丁魁楚,委署海豐化州(?);民皆愛之。
丙戌(一六四六)十一月,王師入廣州,逼肇慶;如衡扈永曆帝奔梧,命署蒼梧知縣。
丁亥(一六四七)正月,王師入梧州,巡撫曹烨降,僚屬皆稽首上印绶;如衡獨持印不與,曰:『天子以此屬我,胡可委之人』!再三谕不屈,乃遇害。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子學展尚幼;聞兇耗,則惘惘如有所失。
既長,徒步詣粵求父骸。
以滴血法試之,最後一骸血蝕沒;再試再驗。
号哭裹負而返,題所居曰「存莪意」。
陳象明字麗南,東莞人。
崇祯戊辰(一六二八)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淮安,以清操聞。
曆遷饒州知府;忤巡按被劾,谪兩浙運副,累遷湖南道副使。
隆武時,奉何騰蛟令,征饷廣西;未複命,永曆帝立,粵東盡失。
象明檄調土兵,與陳邦傅連營;東至梧州榕樹潭,遇王師戰敗,死之。
我朝賜通谥,曰「烈愍」。
蕭懬,武昌人。
以諸生,為劉承胤坐營參将;何騰蛟題為總兵官,管黎平參将事。
丁亥(一六四七)八月,承胤既歸命,令降将陳友龍招之;不從。
已而城破,懬以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