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十
關燈
小
中
大
以吾女代公子,俟死于此;願夫人速以公子去』!黃泣曰:『我安忍』!曰:『小不忍,最害事!速驅之山中』!有羅吉甫者,嘗遊長祥門下;曰:『夫人、公子,我則任之。
雖以是死,甘心焉』!于是黃氏抱其子畮拜吉甫、且拜文莺;文莺曰:『夫人休矣!捕者行至矣』。
甫出門而捕者果至,以文莺去。
有徐昭如者,亦義士;不知夫人之既脫,約死士謀要之。
已乃微聞其非真,遂止。
吉甫匿黃氏母子,知平西伯王朝先于長祥為姻,航海以往,則長祥已先在;相見恸哭,為言文莺事。
長祥曰:『文莺一木讷女子;今若此,實難能可感也』!文莺初被逮,居然以命婦自重;見大府,不肯少屈,莫不以為真夫人。
例應徙遼左;我按察使劉自宏,淮人也,一日五鼓,傳令啟城,命吏以文莺就道,不得少待。
或曰:劉蓋憐長祥之忠、亦壯文莺之奇,密取之歸養于家,而以囚中他婦代之去。
鮑氏,閩人;職方主事錢肅遴妻。
甲申(一六四四)前納采,未娶而難作;閩、浙路絕,父兄欲更擇婿,氏不可。
父兄歎曰:『非不知其不可,顧錢郎播遷天末,生還無望』!氏遽齧臂出血以誓;其家愕然,乃止。
己醜(一六四九),肅遴從亡舟山;辛卯(一六五一),舟山破,始歸成婚,氏年二十又六矣。
以懼禍,夫妻避之昆山。
越五年,肅遴感懷家國,嘔血死;氏勉力治殓,祝發為尼。
與長洲殉難忠臣劉曙妻某氏同居一草庵,紡績以求歸赀,數年始得;呼其弟至昆,負骨以歸。
或勸以火化,辄哭拒之;卒歸葬之祖墓旁。
史八夫人姓李氏,宛平人;督輔史可法弟可經妻,即可法妻之女弟也。
可法殉難,可經亦旋殁;李氏與可法母、妻居金陵焉。
先是,揚州開府時,有幕下客浙中厲韶伯者,軀貌類可法;冒其名,集亡命數百人,由舒、廬破巢縣、無為。
擒訊之,則堅冒可法名;衆莫能辨,乃召可法母、妻暨李氏識認,始吐實。
而李氏有國色,為衆所窺。
戊子(一六四八)金聲桓反,禁旅往讨,駐金陵;有遼官聶三者思媚少宰某,強委禽焉。
遣婢拒之,不聽;詈之,亦不聽。
須臾,一婢奉黑漆盤進曰:『奉八夫人命,意盡于此,恣若所為』!聶啟視之,則血淋漓一發髻、一耳、一鼻也。
聶大驚,躍馬馳去。
李氏,番禺宏福鄉人;許氏,潭山鄉人。
癸巳(一六五三)李定國帥師至新會,鄉民治樓船應之。
已而定國兵敗,王師進讨,鄉民李氏六處女皆登樓缢死,許氏二處女從母某氏、庶母某氏投井死;屈大均以詩記之。
夏氏,黔國公沐天波侍女也。
沙定洲之亂,天波出走,母陳氏、妻焦氏舉火自焚死;夏獲免。
天波自永昌還,則已薙為尼矣。
天波感其義,俾佐内政;及天波從亡緬甸,夏自經。
時城中死屍載道,為烏犬所食;夏屍獨無犯者。
郭純貞,益陽人;兵部尚書郭都賢女也。
聰慧能詩,父愛之。
許字黔國公沐天波之子;滇、黔路梗,音耗遂絕,女守志不嫁,自題所居曰「郭貞女廬」。
後為尼,易名聯本;結廬浮邱山下曰「卓庵」。
年八十餘,卒。
董夫人,延平王朱成功妻也。
父容先,爵裡不可詳。
夫人初不禮于成功。
辛卯(一六五一)二月,王師襲廈門,守将鄭芝莞擁珍寶棄城逃。
夫人抱神主及諸岸,舵工林禮負以登芝莞舟;芝莞遽曰:『此戰艦也,非夫人所居』!再三促之,夫人堅坐不動;積藏得無恙。
成功以是深嘉之,與謀軍國。
成功薨,子經嗣;戒之厚将士、恤百姓。
丁巳(一六七七)之敗,經狼狽歸;夫人讓之曰:『馮陳之業衰矣!猶有先君黃洪之刃,若輩庸可赦乎!不肖子徒累維桑,則如勿往』!克■〈臧上土下〉之死也,非夫人本意,悔恨成疾;辛酉(一六八一)六月,卒。
台人感夫人惠者,鹹歎息焉。
唐夫人,嗣延平王經之妻、侍郎顯悅女孫也;而不禮于經。
已經亂弟之乳母陳氏而生子,夫人愬諸顯悅發其奸,幾至禍亂。
陳夫人,鄭克■〈臧上土下〉妻、陳永華之女也。
馮錫範将弒克■〈臧上土下〉,以太妃董氏命召之入;克■〈臧上土下〉謂夫人曰:『恐不能相保矣』!夫人曰:『夫亡與亡,不相負也』!既聞變,擗踴入請于太妃曰:『監國何罪』?太妃曰:『以非鄭氏子耳』!夫人曰:『兒亦安知監國之非鄭氏子乎!何十八載不言也?即爾,亦可為兵民,何至死』?太妃語塞。
時夫人方娠,慰之曰:『生男女,我自好待之;毋自苦』!夫人曰:『成立之父,尚不能保七尺軀;況呱呱邪!我夫妻子母,願相從于地下耳』!兄繩武、夢球賢之,請于太妃,令登台受文武祭奠,從容投缳死;葬台灣縣之武定裡。
鄭氏,鄭斌之女。
我續順公沈瑞之随延平王經入台灣也,經命斌以女妻之。
辛酉(一六八一),行人傅為霖謀内應事洩,并逮瑞,囚其眷屬;以斌故,免氏令歸。
氏謂父曰:『沈氏罹重禍,兒安可獨生!願同系』。
乃羁之别室。
瑞将就缢,使人持一帶别氏;氏殓瑞兄弟暨祖姑、姑畢,乃結帶自缢死。
黃棄娘,泉州黃堂壯女也。
年十九,适行人傅為霖之次子璇。
為霖内應謀洩,父子俱置極刑,家屬發配;棄娘兄铨為營救,棄娘哭曰:『今日之事,子為父死、妻為夫亡,于理甚順;複何憾』!遂自缢死。
鄭宜娘,漳郡人。
年十八,适台灣謝燦。
燦卒,宜娘号泣投缳死。
知天興州建坊表之。
四葉氏,一、陳三淑妻,遇寇觸階死。
一、陳少卿妻,遇寇投井死。
一、劉畿妻,夫殒于盜,自經殉;隆武丙戌(一六四六),舉人張金棕表其墓曰「女中夷齊」。
一、庠生葉車書姑也;夫某病卒,自經殉,有司為立碑洪水橋:皆明季廈門人(或以為國朝人者,志書誤也)。
義娘者,廈門人。
或曰王氏女、或曰侯氏;相傳以為曾厝埯人,故或又以為曾氏也。
年及笄,遭寇,頭觸石幾碎;投同安之東嶽廟旁井中死。
後數年,為康熙癸醜(一六七三)鄉人蘇貴感異夢;掘井見白骨,以素練衣裹之。
及葬,衣化為水。
鄉人異之,為立祠井上,号曰「義娘井」。
水旱災祲,禱辄應。
病人飲井水,辄愈;路人多以竹筒盛水載之歸。
楊氏,廈門孫若瓊妻也。
康熙癸卯(一六六三)王師克廈門;氏以兒付若瓊,攜女投井死。
越數日,屍浮出,顔如生。
陳氏,廈門陳正公女。
辛卯(一六五一)為兵所掠,乘間投井死。
後家人葬之,顔如生。
楊氏,廈門人;兵部主事期演女也,适南安鄭某。
鄭卒于京,有議婚者;自經死。
雖以是死,甘心焉』!于是黃氏抱其子畮拜吉甫、且拜文莺;文莺曰:『夫人休矣!捕者行至矣』。
甫出門而捕者果至,以文莺去。
有徐昭如者,亦義士;不知夫人之既脫,約死士謀要之。
已乃微聞其非真,遂止。
吉甫匿黃氏母子,知平西伯王朝先于長祥為姻,航海以往,則長祥已先在;相見恸哭,為言文莺事。
長祥曰:『文莺一木讷女子;今若此,實難能可感也』!文莺初被逮,居然以命婦自重;見大府,不肯少屈,莫不以為真夫人。
例應徙遼左;我按察使劉自宏,淮人也,一日五鼓,傳令啟城,命吏以文莺就道,不得少待。
或曰:劉蓋憐長祥之忠、亦壯文莺之奇,密取之歸養于家,而以囚中他婦代之去。
鮑氏,閩人;職方主事錢肅遴妻。
甲申(一六四四)前納采,未娶而難作;閩、浙路絕,父兄欲更擇婿,氏不可。
父兄歎曰:『非不知其不可,顧錢郎播遷天末,生還無望』!氏遽齧臂出血以誓;其家愕然,乃止。
己醜(一六四九),肅遴從亡舟山;辛卯(一六五一),舟山破,始歸成婚,氏年二十又六矣。
以懼禍,夫妻避之昆山。
越五年,肅遴感懷家國,嘔血死;氏勉力治殓,祝發為尼。
與長洲殉難忠臣劉曙妻某氏同居一草庵,紡績以求歸赀,數年始得;呼其弟至昆,負骨以歸。
或勸以火化,辄哭拒之;卒歸葬之祖墓旁。
史八夫人姓李氏,宛平人;督輔史可法弟可經妻,即可法妻之女弟也。
可法殉難,可經亦旋殁;李氏與可法母、妻居金陵焉。
先是,揚州開府時,有幕下客浙中厲韶伯者,軀貌類可法;冒其名,集亡命數百人,由舒、廬破巢縣、無為。
擒訊之,則堅冒可法名;衆莫能辨,乃召可法母、妻暨李氏識認,始吐實。
而李氏有國色,為衆所窺。
戊子(一六四八)金聲桓反,禁旅往讨,駐金陵;有遼官聶三者思媚少宰某,強委禽焉。
遣婢拒之,不聽;詈之,亦不聽。
須臾,一婢奉黑漆盤進曰:『奉八夫人命,意盡于此,恣若所為』!聶啟視之,則血淋漓一發髻、一耳、一鼻也。
聶大驚,躍馬馳去。
李氏,番禺宏福鄉人;許氏,潭山鄉人。
癸巳(一六五三)李定國帥師至新會,鄉民治樓船應之。
已而定國兵敗,王師進讨,鄉民李氏六處女皆登樓缢死,許氏二處女從母某氏、庶母某氏投井死;屈大均以詩記之。
夏氏,黔國公沐天波侍女也。
沙定洲之亂,天波出走,母陳氏、妻焦氏舉火自焚死;夏獲免。
天波自永昌還,則已薙為尼矣。
天波感其義,俾佐内政;及天波從亡緬甸,夏自經。
時城中死屍載道,為烏犬所食;夏屍獨無犯者。
郭純貞,益陽人;兵部尚書郭都賢女也。
聰慧能詩,父愛之。
許字黔國公沐天波之子;滇、黔路梗,音耗遂絕,女守志不嫁,自題所居曰「郭貞女廬」。
後為尼,易名聯本;結廬浮邱山下曰「卓庵」。
年八十餘,卒。
董夫人,延平王朱成功妻也。
父容先,爵裡不可詳。
夫人初不禮于成功。
辛卯(一六五一)二月,王師襲廈門,守将鄭芝莞擁珍寶棄城逃。
夫人抱神主及諸岸,舵工林禮負以登芝莞舟;芝莞遽曰:『此戰艦也,非夫人所居』!再三促之,夫人堅坐不動;積藏得無恙。
成功以是深嘉之,與謀軍國。
成功薨,子經嗣;戒之厚将士、恤百姓。
丁巳(一六七七)之敗,經狼狽歸;夫人讓之曰:『馮陳之業衰矣!猶有先君黃洪之刃,若輩庸可赦乎!不肖子徒累維桑,則如勿往』!克■〈臧上土下〉之死也,非夫人本意,悔恨成疾;辛酉(一六八一)六月,卒。
台人感夫人惠者,鹹歎息焉。
唐夫人,嗣延平王經之妻、侍郎顯悅女孫也;而不禮于經。
已經亂弟之乳母陳氏而生子,夫人愬諸顯悅發其奸,幾至禍亂。
陳夫人,鄭克■〈臧上土下〉妻、陳永華之女也。
馮錫範将弒克■〈臧上土下〉,以太妃董氏命召之入;克■〈臧上土下〉謂夫人曰:『恐不能相保矣』!夫人曰:『夫亡與亡,不相負也』!既聞變,擗踴入請于太妃曰:『監國何罪』?太妃曰:『以非鄭氏子耳』!夫人曰:『兒亦安知監國之非鄭氏子乎!何十八載不言也?即爾,亦可為兵民,何至死』?太妃語塞。
時夫人方娠,慰之曰:『生男女,我自好待之;毋自苦』!夫人曰:『成立之父,尚不能保七尺軀;況呱呱邪!我夫妻子母,願相從于地下耳』!兄繩武、夢球賢之,請于太妃,令登台受文武祭奠,從容投缳死;葬台灣縣之武定裡。
鄭氏,鄭斌之女。
我續順公沈瑞之随延平王經入台灣也,經命斌以女妻之。
辛酉(一六八一),行人傅為霖謀内應事洩,并逮瑞,囚其眷屬;以斌故,免氏令歸。
氏謂父曰:『沈氏罹重禍,兒安可獨生!願同系』。
乃羁之别室。
瑞将就缢,使人持一帶别氏;氏殓瑞兄弟暨祖姑、姑畢,乃結帶自缢死。
黃棄娘,泉州黃堂壯女也。
年十九,适行人傅為霖之次子璇。
為霖内應謀洩,父子俱置極刑,家屬發配;棄娘兄铨為營救,棄娘哭曰:『今日之事,子為父死、妻為夫亡,于理甚順;複何憾』!遂自缢死。
鄭宜娘,漳郡人。
年十八,适台灣謝燦。
燦卒,宜娘号泣投缳死。
知天興州建坊表之。
四葉氏,一、陳三淑妻,遇寇觸階死。
一、陳少卿妻,遇寇投井死。
一、劉畿妻,夫殒于盜,自經殉;隆武丙戌(一六四六),舉人張金棕表其墓曰「女中夷齊」。
一、庠生葉車書姑也;夫某病卒,自經殉,有司為立碑洪水橋:皆明季廈門人(或以為國朝人者,志書誤也)。
義娘者,廈門人。
或曰王氏女、或曰侯氏;相傳以為曾厝埯人,故或又以為曾氏也。
年及笄,遭寇,頭觸石幾碎;投同安之東嶽廟旁井中死。
後數年,為康熙癸醜(一六七三)鄉人蘇貴感異夢;掘井見白骨,以素練衣裹之。
及葬,衣化為水。
鄉人異之,為立祠井上,号曰「義娘井」。
水旱災祲,禱辄應。
病人飲井水,辄愈;路人多以竹筒盛水載之歸。
楊氏,廈門孫若瓊妻也。
康熙癸卯(一六六三)王師克廈門;氏以兒付若瓊,攜女投井死。
越數日,屍浮出,顔如生。
陳氏,廈門陳正公女。
辛卯(一六五一)為兵所掠,乘間投井死。
後家人葬之,顔如生。
楊氏,廈門人;兵部主事期演女也,适南安鄭某。
鄭卒于京,有議婚者;自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