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九

關燈
前翰林院檢讨加詹事府贊善銜六合徐鼒撰 列傳第五十二 方外 晞容(海明)邳州石屋僧項缸(景■〈口雖〉、一泓)丹竹德宗南獄和尚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壽)髡殘(傅良、大成、知休)桑山人陳仙者松仙(清凝上人)狗皮道人(銅袍道人等) 晞容(海明)邳州石屋僧項缸(景■〈口雖〉、一泓) 丹竹德宗南獄和尚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壽) 髡殘(傅良、大成、知休)桑山人陳仙者 松仙(清凝上人)狗皮道人(銅袍道人等) 晞容,七寶寺僧也。

    甲申(一六四四)獻賊攻豹子硐;晞容曰:『硐中數百萬生靈,豈可坐視其死』!糾鄉勇五百人拒戰;身先沖殺,賊大敗,硐中圍解。

    于是簡練精悍,與賊相持,前後殺賊千計。

    一日,賊突至,遂為所害。

     又,海明号破山,四川人,主嘉興東塔寺;後入蜀。

    獻賊之黨李某嘗欲屠保甯城,破山為請命。

    賊持犬豕肉曰:『啖此者從汝』!破山曰:『老僧為百萬生靈,忍惜如來一戒乎』!遂嘗數脔;因以免。

    着有「破山語錄」。

     邳州石屋僧者,當南都破時,國子生王合輔大集親朋,哭祭崇祯帝而後就缢;僧适過之,手持一麻鞭指之曰:『此亦常事也,惡用是矜張為』!後數月,有渡河來者曰:『石屋寺一僧以雉經死,有鞭在其側』。

    僧名不可知,以其死石屋,名之曰「石屋僧」。

     項缸、景■〈口雖〉,皆蘇州僧也。

    乙酉(一六四五)六月,蘇州城中義師起,項缸戰甚力;手殺我兵數十人。

    未幾,潰。

    而西山徐雲龍複率衆薄胥門;我騎兵沖突出,雲龍走,景■〈口雖〉戰死。

     又有僧一泓,不知何許人。

    張名振之以海師應吳勝兆也,兵敗,于洪濤中浮蓬上得不死。

    登岸,遇一泓招至庵中,為薙發易服;飯罷,令即走。

    名振贻以印,屬以後。

    騎甫脫而追兵至,搜得大領濕衣并印;一泓绐以他路。

    追不獲,遂遇害。

     丹竹者,江西安仁某寺僧,羅川王起義師時三十六将之一也;勇冠一軍。

    嘗從揭重熙襲撫州,猝遇我将王得仁;丹竹以步逐馬,刃及得仁面,幾獲之。

     後金聲桓過安仁,聞其病,遣九騎往縛之。

    丹竹力疾起,呼所部十餘人伏于隘,而單身入酒肆中。

    金騎見其僧,不知其即丹竹也;因問:『識丹竹乎』?遽應曰:『我是也』!拔刀殺二人。

    七騎者上馬馳,遇伏獲其二;再前再遇,獲其三;得歸者,纔二騎耳。

    聲桓破廣信,丹竹以木樁置水中,舟盡碎,多泅水死;丹竹盡其所獲而返。

    後率壯士邀擊王師之入閩者,馬蹶被殺。

     德宗,揚州僧也。

    談禍福奇中,高傑折節稱弟子;問曰:『弟子他日得免于禍乎』?德宗曰:『居士起擾攘,今歸朝為大将、為通侯;此不足為居士重。

    惟率衆從史居士,儒家稱聖人、我法所謂菩薩;與之一志并力,可謂得所歸矣』!傑斂容服。

     金聲桓少時,亦嘗師事之;德宗拊其背曰:『勉之,二十年後,江右福主;世人盡變紅頭蟲,此其侯已』。

    後降大清為江西提督,軍中冠着紅纓;以其言驗也,益信禮之。

    德宗乃勸其改圖;聲桓之複歸明,德宗啟之也。

     南嶽和尚退翁者,名洪儲,字繼起;揚州興化人,姓李氏。

    早歲出家,師事三峰為高弟,駐錫蘇之靈岩。

     父嘉兆,志士也;甲申(一六四四)之變,贻書其子曰:『吾始祖咎繇為理官,子孫因氏「理」;其後以音同,亦氏李。

    今先皇帝死社稷,而賊乃李氏;吾忍與賊同姓乎?吾子孫尚複姓理氏」。

    先是,中州李鬯和上書請改「理氏」,嘉兆未知而适與合;天下傳為二理。

    洪儲雖出家,然感其父之大節,〔時時思所繼〕。

    丙戌(一六四六)以後,東南之士濡首焦原,吳中為最沖;皆相結納,從者如市。

    然厚重不洩,為人排大難最多;世不盡知也。

    辛卯(一六五一)竟被連染,諸義士争救之;久而得脫,好事如故。

    或以前事戒之;則曰:『吾苟自反無愧,即有意外風波,久當自定』!又曰:『道人家得力,正于不如意中求之;使憂患得其宜,湯火亦樂國也』!吳中高士徐枋歎曰:『是真以忠孝作佛事者也』!枋所居澗上草堂,當靈岩之麓;生平不肯納人絲粟之饋。

    顧獨于洪儲有深契,自稱「白衣弟子」。

    洪儲時其急而周之,無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