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降;副使陳象明、蒼梧縣丞巫如衡死之。

    取平樂,布政使耿獻忠降。

    取浔州,武靖伯李明忠降。

    朱容藩以罪削職,尋複之。

     是月,丁魁楚為李成棟所殺。

    孫守法退屯石子城。

    孫可旺陷遵義。

     二月,召前大學士王錫衮、前禮部尚書文安之入閣,周堪赓為戶部尚書、郭都賢為兵部尚書;道阻,皆不至。

    以翰林學士方以智為東閣大學士、劉遠生為刑部尚書。

     壬午(十一日),月掩歲星于東井。

    陳邦彥複順德。

    定蠻侯劉承胤以兵入衛,駐全州。

     丙戌(十五日),上幸全州;式耜疏止之,不聽。

    進式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留守桂林;以焦琏兵隸之。

    進承胤為安國公。

    命思恩侯陳邦傅守昭平。

    以禮部右侍郎吳炳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

     丙申(二十五日),我大清兵取長沙;何騰蛟檄諸鎮赴援不至,走衡州。

    我兵遂取湘陰,守将王進才大掠而遁。

     是月,孫守法退守石鳌谷。

    孫可旺陷貴陽,布政使張耀死之;陷定番,佥事曾益死之;陷永甯,知州曾異撰死之。

     三月甲辰(初三日),順德複陷,陳邦彥退據下江門。

     戊申(初七日),浏陽伯董英降于我大清。

     乙卯(十四日),我大清兵攻桂林,留守瞿式耜率焦琏禦卻之。

    劉承胤遣兵赴援;至則我師已退,因留助守。

     戊午(十七日),張家玉再複東莞。

     己未(十八日),兵部尚書詹兆恒自懷玉山出攻開化;敗績,死之。

     是月,孫守法複甯州,拔興安之荞麥山。

    石屏副将龍在田苦沙寇之亂,乃乞師于孫可旺,可旺始入雲南。

    既敗沙賊于革泥關,遂屠曲靖,巡按羅國瓛、佥都禦史朱壽琳、知府焦潤生、推官夏衍虞死之;陷南甯,知縣陳六奇死之;陷廣通,在籍州同知張朝綱阖門死之;陷姚州,知州何思、舉人席上珍、金世鼎死之;陷武定,同知楊于陸死之;陷師宗,署知州徐道興死之;進逼楚雄,舉人杜天桢死之。

    巡撫楊畏知拒之于祿豐,可旺願受約;大理及迤西八郡得免于禍。

    可旺移檄永昌,迎沐天波歸省垣;索道府印,署金騰道王運開、署知府劉廷标不屈死。

    别部李定國掠河西,在籍巡撫耿廷箓死之;陷晉甯,知州冷陽春、呈貢知縣夏祖訓、舉人段伯美、諸生餘繼善、耿希哲等死之。

    江川知縣周柔強拒戰于撫仙湖;敗績,死之:迤東諸郡屠戮甚慘。

     夏四月,江西大旱。

     壬申朔,進張家玉兵部尚書兼副都禦史,提督嶺東軍務、聯絡漳湖。

     癸酉(初二日),我大清兵取衡山。

     乙亥(初四日),我大清兵取瓊州。

    封錦衣衛指揮馬吉翔、郭承昊、嚴雲從等為伯;禦史毛壽登争之。

    吉翔怒,激劉承胤脅上下壽登及劉湘客、吳德操、萬六吉廷杖。

    承胤又佯為申救,得免,皆奪職;遂劫上如武岡,政事皆決于承胤矣。

    太常寺卿潘應鬥棄官去。

     是月,陝西興安陷,□□伯孫守法死之。

     辛巳(初十日),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我大清兵分道取湖廣;癸未(十二日),取衡州,殺黃朝宣。

     甲申(十三日),白虹貫日。

    我兵取永州,王允成走辰州、馬進忠走沅州,盧鼎、郝永忠走道州。

    時湖南州縣瓦解,督師何騰蛟退駐白牙市、兵部右侍郎章曠退駐東安。

    太常寺少卿程源以罪削職。

     丙戌(十五日),降将吳勝兆謀叛我大清,以松江歸監國魯王。

    事覺,為洪承疇所誅;戶部侍郎沈廷揚、兵部侍郎左都禦史陳子龍死之(詳「魯紀傳」)。

     降将王光泰亦于是月以襄陽叛我大清來歸,進踞鄖陽。

    事聞,封鎮武伯。

    朱成功複海澄。

     五月,福建、江西大水。

     辛醜朔,新安陷。

     庚戌(初十日),揚州地震。

     甲寅(十四日),改武岡州為奉天府。

    以周鼎瀚為東閣大學士,同劉承胤入直。

    以貴州總督李若星為吏部尚書。

     甲子(二十四日),常德陷。

    承胤援桂林兵與焦琏兵主客不和,擊傷琏,大掠城中而去;瞿式耜檄誅首惡二十餘人,劾承胤馭兵無狀。

    琏兵亦出城,赴黃沙鎮。

    我大清聞亂,複攻桂林;琏還桂林與大清兵連戰城下,卻之。

     戊辰(二十八日),和平陷,知縣李信死之。

    論保桂林功,晉瞿式耜少師兼太子太師,封臨桂伯;焦琏新興伯。

    擢巡按廣西禦史魯可藻為巡撫。

    副将周金湯複永州。

     是月,劉承胤以長沙失守,奏解何騰蛟兵柄;上不許。

    遣中使召騰蛟入朝計事,以雲南總兵趙印選、胡一青兵隸之。

     六月庚午朔,騰蛟朝行在陛辭,賜銀币,命廷臣餞之郊;承胤伏甲襲之,不克。

    堵胤錫疏劾承胤,而總兵張先璧自江西擁潰兵入楚劾承胤專權,請以兵入朝;高必正、李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