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前翰林院檢讨加詹事府贊善銜六合徐鼒譔
紀第二
弘光(下)
弘光(下)
順治元年冬十月乙卯朔,我大清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
是日,明鑄「弘光通寶」錢;以總兵官鄭芝龍鎮守福建、羅聯芳鎮守貴州。
丁巳(初三日),錢謙益疏薦蔡奕琛,頌馬士英功兼雪「逆案」阮大铖、楊維垣、賈繼春、吳孔嘉、房壯麗、呂純如等冤。
己未(初五日),以降賊臣張缙彥總督北直、山西、河南、河北軍務,黃國琦為監軍,施鳳儀行鹽揚州;給事中利瓦伊樾、胡時亨各疏糾之,不聽。
大學士高宏圖罷。
甲子(初十日),鳳陽地震。
丙寅(十二日),再震。
誠意伯劉孔昭弒其祖母胡氏。
遣太監孫元德往浙、閩督催錢量。
加湖廣巡撫何騰蛟兵部右侍郎,巡撫全省。
癸酉(十九日),命丁魁楚以原官總督兩廣軍務。
複景帝母吳氏為皇太後,谥曰「孝翼溫惠、淑慎慈仁、匡天錫聖皇太後」。
複惠宗弟允熥吳王,谥「悼」;允熞衡王,谥「愍」;允熙徐王,改谥「哀」;長子文奎曰恭愍皇太子;少子文圭追封原王,谥「懷」;公主、驸馬複舊号。
命左春坊衛胤文以原官兼兵科給事中,監高傑軍。
甲戌(二十日),内批:以張捷為吏部尚書、蔡奕琛為吏部右侍郎、楊維垣為通政使。
乙亥(二十一日),以張秉貞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浙江。
丙子(二十二日),命以來年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
馬士英請戶部給直省印單,凡贖锾自杖以上解部充饷;從之。
丁醜(二十三日),命王永吉暫駐河上料理戰守。
以解學龍為刑部尚書。
阮大铖疏糾雷演祚,命嚴訊。
戊寅(二十四日),加左良玉太子太傅。
壬午(二十八日),停今年決囚。
予秦、楚殉難諸臣祭葬有差。
定江北督撫四鎮額兵三萬、楚撫額兵一萬、京營額兵一萬五千。
癸未(二十九日),太白晝見。
以劉安行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提督南直、浙江沿海諸稅;劉若金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提督閩、廣沿海諸稅:俱兼理海防。
是月,漳州賊犯汀州,把總林深、鄭雄戰死。
尋破雲霄;官軍讨之,走大埔。
十一月戊子(初四日),西宮成,賜名「慈禧殿」。
桂王常瀛薨。
己醜(初五日),鳳陽皇陵災,松柏皆燼。
庚寅(初六日),開屯海中玉環諸山。
命前唐王聿鍵居平樂。
辛卯(初七日),始令生員納銀入貢。
下登萊總兵邱磊于淮安獄,殺之。
劉澤清請寄流寓諸生于淮安府學,從之。
癸巳(初九日),左良玉奏華容、石首之捷。
命魯王以海居台州。
甲午(初十日),我大清兵取海州。
乙未(十一日),端門外火。
是日,我大清兵攻邳州。
丙申(十二日),史可法遣兵複宿遷,進援邳州。
琉球世子尚賢入貢。
丁酉(十三日),蘇淞巡撫祁彪佳罷。
己亥(十五日),劉澤清請分汛防河:自安東至徐州屬王燮、田仰、王永吉,蕭、砀屬督輔,開、歸屬越其傑;從之。
庚子(十六日),獻賊僭稱帝于成都,連陷旁郡縣(事詳「忠義」列傳)。
以李永茂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南、贛。
丁未(二十三日),以張鳳翔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蘇、淞;盧若騰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督理江北屯田,巡撫廬、鳳;太監高起潛提督江北兵馬、糧饷。
是日,淮安地震。
己酉(二十五日),九江總兵黃斌卿偵知左良玉難制,請改駐皖池;從之。
山西道禦史沈宸荃劾張缙彥、王永吉、何謙、邱祖德、黃希憲、魯化龍輕棄封疆罪;命逮謙等,宥缙彥、永吉勿問。
庚戌(二十六日),命許定國鎮守開封、河雒。
始榷酒稅。
辛亥(二十七日),高傑疏薦吳甡、鄭三俊、金光辰、姜采、熊開元、金聲等;報聞。
監下江軍職方司郎中楊文骢請于金山、圌山築城;從之。
劉澤清薦降賊臣時敏開屯海上、蘇京駐廟灣防海;從之。
自五月至于是月不雨,河流竭、太湖可涉人:百年來所未有也。
時邊警日逼。
上深居禁中,惟漁幼女、縱酒、演劇,工役不已、宴赉不赀。
佃練湖、放洋舶,鹽場蘆洲之課搜括殆盡。
内則張執中、田成,外則阮大铖、楊維垣比周固寵,政以賄成。
癸醜(二十九日),上不豫,幾殆;輔臣入候起居,與群閹竊竊私語,外庭莫敢诘。
或榜門笑罵,群小亦莫之怪也。
十二月乙卯朔,我大清兵下河南;許定國、李際遇已潛約降,而舉朝莫之知也。
命荊王□□居九江府。
加兵部侍郎練國事尚書,仍莅侍郎事。
丁已(初三日),進劉孔昭、劉澤清皆為侯;孔昭辭,許之。
禁巡按禦史訪拏。
辛酉(初七日),命何騰蛟以原官總督川、湖、雲、貴、廣西等處,專理恢剿;召楊鹗回部。
我大清兵圍邳州凡三日。
癸亥(初九日),定勇衛營額萬五千人。
甲子(初十日),敕程世昌兼督上江糧務。
丙寅(十二日),改谥孝宗皇後張氏曰「孝成靖肅、莊慈哲懿、扶天贊聖敬皇後」
是日,明鑄「弘光通寶」錢;以總兵官鄭芝龍鎮守福建、羅聯芳鎮守貴州。
丁巳(初三日),錢謙益疏薦蔡奕琛,頌馬士英功兼雪「逆案」阮大铖、楊維垣、賈繼春、吳孔嘉、房壯麗、呂純如等冤。
己未(初五日),以降賊臣張缙彥總督北直、山西、河南、河北軍務,黃國琦為監軍,施鳳儀行鹽揚州;給事中利瓦伊樾、胡時亨各疏糾之,不聽。
大學士高宏圖罷。
甲子(初十日),鳳陽地震。
丙寅(十二日),再震。
誠意伯劉孔昭弒其祖母胡氏。
遣太監孫元德往浙、閩督催錢量。
加湖廣巡撫何騰蛟兵部右侍郎,巡撫全省。
癸酉(十九日),命丁魁楚以原官總督兩廣軍務。
複景帝母吳氏為皇太後,谥曰「孝翼溫惠、淑慎慈仁、匡天錫聖皇太後」。
複惠宗弟允熥吳王,谥「悼」;允熞衡王,谥「愍」;允熙徐王,改谥「哀」;長子文奎曰恭愍皇太子;少子文圭追封原王,谥「懷」;公主、驸馬複舊号。
命左春坊衛胤文以原官兼兵科給事中,監高傑軍。
甲戌(二十日),内批:以張捷為吏部尚書、蔡奕琛為吏部右侍郎、楊維垣為通政使。
乙亥(二十一日),以張秉貞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浙江。
丙子(二十二日),命以來年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
馬士英請戶部給直省印單,凡贖锾自杖以上解部充饷;從之。
丁醜(二十三日),命王永吉暫駐河上料理戰守。
以解學龍為刑部尚書。
阮大铖疏糾雷演祚,命嚴訊。
戊寅(二十四日),加左良玉太子太傅。
壬午(二十八日),停今年決囚。
予秦、楚殉難諸臣祭葬有差。
定江北督撫四鎮額兵三萬、楚撫額兵一萬、京營額兵一萬五千。
癸未(二十九日),太白晝見。
以劉安行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提督南直、浙江沿海諸稅;劉若金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提督閩、廣沿海諸稅:俱兼理海防。
是月,漳州賊犯汀州,把總林深、鄭雄戰死。
尋破雲霄;官軍讨之,走大埔。
十一月戊子(初四日),西宮成,賜名「慈禧殿」。
桂王常瀛薨。
己醜(初五日),鳳陽皇陵災,松柏皆燼。
庚寅(初六日),開屯海中玉環諸山。
命前唐王聿鍵居平樂。
辛卯(初七日),始令生員納銀入貢。
下登萊總兵邱磊于淮安獄,殺之。
劉澤清請寄流寓諸生于淮安府學,從之。
癸巳(初九日),左良玉奏華容、石首之捷。
命魯王以海居台州。
甲午(初十日),我大清兵取海州。
乙未(十一日),端門外火。
是日,我大清兵攻邳州。
丙申(十二日),史可法遣兵複宿遷,進援邳州。
琉球世子尚賢入貢。
丁酉(十三日),蘇淞巡撫祁彪佳罷。
己亥(十五日),劉澤清請分汛防河:自安東至徐州屬王燮、田仰、王永吉,蕭、砀屬督輔,開、歸屬越其傑;從之。
庚子(十六日),獻賊僭稱帝于成都,連陷旁郡縣(事詳「忠義」列傳)。
以李永茂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南、贛。
丁未(二十三日),以張鳳翔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蘇、淞;盧若騰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督理江北屯田,巡撫廬、鳳;太監高起潛提督江北兵馬、糧饷。
是日,淮安地震。
己酉(二十五日),九江總兵黃斌卿偵知左良玉難制,請改駐皖池;從之。
山西道禦史沈宸荃劾張缙彥、王永吉、何謙、邱祖德、黃希憲、魯化龍輕棄封疆罪;命逮謙等,宥缙彥、永吉勿問。
庚戌(二十六日),命許定國鎮守開封、河雒。
始榷酒稅。
辛亥(二十七日),高傑疏薦吳甡、鄭三俊、金光辰、姜采、熊開元、金聲等;報聞。
監下江軍職方司郎中楊文骢請于金山、圌山築城;從之。
劉澤清薦降賊臣時敏開屯海上、蘇京駐廟灣防海;從之。
自五月至于是月不雨,河流竭、太湖可涉人:百年來所未有也。
時邊警日逼。
上深居禁中,惟漁幼女、縱酒、演劇,工役不已、宴赉不赀。
佃練湖、放洋舶,鹽場蘆洲之課搜括殆盡。
内則張執中、田成,外則阮大铖、楊維垣比周固寵,政以賄成。
癸醜(二十九日),上不豫,幾殆;輔臣入候起居,與群閹竊竊私語,外庭莫敢诘。
或榜門笑罵,群小亦莫之怪也。
十二月乙卯朔,我大清兵下河南;許定國、李際遇已潛約降,而舉朝莫之知也。
命荊王□□居九江府。
加兵部侍郎練國事尚書,仍莅侍郎事。
丁已(初三日),進劉孔昭、劉澤清皆為侯;孔昭辭,許之。
禁巡按禦史訪拏。
辛酉(初七日),命何騰蛟以原官總督川、湖、雲、貴、廣西等處,專理恢剿;召楊鹗回部。
我大清兵圍邳州凡三日。
癸亥(初九日),定勇衛營額萬五千人。
甲子(初十日),敕程世昌兼督上江糧務。
丙寅(十二日),改谥孝宗皇後張氏曰「孝成靖肅、莊慈哲懿、扶天贊聖敬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