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将,兵不下數十萬。
吾兩人各請總督之職,公督東北、我督西南,賊不足平也』。
容藩喜,具疏請之。
加源太常寺少卿,經理三省;容藩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禦史,總督川東軍務。
及上移跸桂林,容藩觊觎入閣,受命不即行;私屬給事中唐諴疏劾丁魁楚私逃,謂『扈從單弱,如容藩、程源皆系擁戴重臣,不宜出外』。
上素惡容藩,怒曰:『爾等又欲擁戴容藩邪』!削容藩職,将誅之。
容藩賂内監龐天壽,言之太後謂上曰:『變亂以來,宗室凋零。
容藩罪不至死,毋過求』!乃赦之,複其官。
容藩遂由辰州至施州衛,入四川,假稱「楚王世子天下兵馬副元帥」。
适鄖陽守将王光興為我大清兵所敗,無所歸;不知其僞也,以其衆二萬人附之,李占春、于大海兩将亦附焉。
我大清兵由重慶順流下;丁亥(一六四七)秋七月,容藩命占春、大海截擊于萬縣之湖灘;我大清兵失利,走川北。
容藩得三營兵,益恣肆;遂稱「監國」,鑄副元帥金印佩之。
改忠州為大定府,号府門為承運門,稱所居為行宮;設祭酒、科道、鴻胪寺等官。
封王光興、李占春、于大海、楊朝柱、譚宏、譚文、譚詣、楊展、馬應試為侯伯,以張京為兵部尚書、程正典為四川總督、朱運久為湖廣巡撫。
冬十一月,容藩率李占春至重慶,會李幹德諷其推戴己;幹德若不解者,而禮複不相下。
适長至,行朝賀禮;袁韬自賊中出,素不知禮,與容藩同班拜舞。
容藩怒,占春尤不平。
容藩命占春襲韬,不克。
夔州臨江有天字城,容藩改為「天子城」,以為己谶;部衆數千居之。
封石砫酉陽土官為伯,挂将軍印;厮養蠻獠,授監軍、總兵之職。
時幹戈阻道,文告不通;諸将士多為所惑,競往歸焉。
川撫錢邦芑疏劾之,傳檄各大鎮,封稿達之堵胤錫,期共讨。
胤錫率馬進忠由施州衛乘舟入蜀,見容藩,正色責之。
容藩曰:『聖駕播遷,川中不知順逆;聊假名号彈壓之耳』!胤錫诃之曰:『公身自為逆,何能服叛逆乎!公再不悛,錢公率兵下、吾截其後,川将皆朝廷臣子,誰為公作賊者』!川東文武始知容藩名号之僞,多解散者。
督師呂大器至涪州,李占春來谒;适容藩有牌至,大器視其銜笑曰:『副元師,非親王、太子不敢稱。
天子在上,何國可監;此人反叛明矣!爾等受其官,必不免』!占春曰:『讨叛以贖罪,若何』?大器許之。
占春整師至天字城,容藩敗走夔州;匿草舍中,為土人擒獻,斬之。
川東悉平。
同時,有謀烈者,甯藩裔;構堵胤錫于龍虎關守将曹志建,幾激變(見胤錫傳)。
論曰:明南渡後,宗室諸王事至舛駁,不可記。
「國史」載:順治三年(一六四六),洪承疇奏生擒樊山王朱常炎、瑞易王朱誼■〈汜力〉;博洛奏克金、衢,斬蜀王朱盛濃、樂安王朱誼石。
四年(一六四七)二月,博洛奏擒周王肖象、益王思恢。
五年(一六四八)二月,浙督陳錦奏擒榮王朱有桢子松于苗洞,又擒南威王朱寅衛:此類不下百餘事。
核之「世表」二十字之次及遺臣紀述,其國、其人百無一合。
其尤甚者,四年(一六四七)十一月,漕督楊某奏擒義王朱■〈山上仍下〉;孔有德奏克寶慶,殺魯王朱鼎兆及永曆太子朱爾珠:烏有子虛,不可究诘。
蓋軍士貪俘馘之功,露布沿訛傳之字;昆火同焚、泾源孰别,情事然也。
列傳之作,将何從哉!蓋嘗獺祭稗官、家書,參互推摭,略可得而言焉。
南都初建,适有潞藩之議,赧王杯弓懷懼,羨齑是吹;始停換授,繼禁入京。
周、魯寓居浙東,旋命遠徙遂安。
請團鄉勇,亦不允行:幾幾如陳思王之所雲矣。
然遼藩除于隆慶、西鄂除于正德,懸絕幾百年,何自有台州、甯國之命!豈登極之新恩,抑納賄之冒襲;王政不綱,濫恩錯出矣。
南都既亡,閩、粵繼立;國勢十去八、九,譜牒百無二、三。
周、益、遼二十四王死于廣省,由棪十有三人死于惠州;孫賊芟之貴陽,緬酋殲之咒水。
迨台灣鄭氏之亡,而宗盟訖矣。
然而江東父老共扶琅琊、南陽諸将樂推更始,如朝墠、識■〈金穿〉諸人蓋皆中山帝裔,殊于蔔者王郎;熏穴之求,孤忠林立。
又況甯靖之死忠如北地、誼■〈氵鬥〉之存賢于孟俯。
聽其埋蝕,潛德何光!爰綜賢愚,作宗藩列傳。
嗟乎!葛藟失庇,苞稂其寒;悠悠蒼天,殷鑒不遠。
有國者,可忽乎哉!
吾兩人各請總督之職,公督東北、我督西南,賊不足平也』。
容藩喜,具疏請之。
加源太常寺少卿,經理三省;容藩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禦史,總督川東軍務。
及上移跸桂林,容藩觊觎入閣,受命不即行;私屬給事中唐諴疏劾丁魁楚私逃,謂『扈從單弱,如容藩、程源皆系擁戴重臣,不宜出外』。
上素惡容藩,怒曰:『爾等又欲擁戴容藩邪』!削容藩職,将誅之。
容藩賂内監龐天壽,言之太後謂上曰:『變亂以來,宗室凋零。
容藩罪不至死,毋過求』!乃赦之,複其官。
容藩遂由辰州至施州衛,入四川,假稱「楚王世子天下兵馬副元帥」。
适鄖陽守将王光興為我大清兵所敗,無所歸;不知其僞也,以其衆二萬人附之,李占春、于大海兩将亦附焉。
我大清兵由重慶順流下;丁亥(一六四七)秋七月,容藩命占春、大海截擊于萬縣之湖灘;我大清兵失利,走川北。
容藩得三營兵,益恣肆;遂稱「監國」,鑄副元帥金印佩之。
改忠州為大定府,号府門為承運門,稱所居為行宮;設祭酒、科道、鴻胪寺等官。
封王光興、李占春、于大海、楊朝柱、譚宏、譚文、譚詣、楊展、馬應試為侯伯,以張京為兵部尚書、程正典為四川總督、朱運久為湖廣巡撫。
冬十一月,容藩率李占春至重慶,會李幹德諷其推戴己;幹德若不解者,而禮複不相下。
适長至,行朝賀禮;袁韬自賊中出,素不知禮,與容藩同班拜舞。
容藩怒,占春尤不平。
容藩命占春襲韬,不克。
夔州臨江有天字城,容藩改為「天子城」,以為己谶;部衆數千居之。
封石砫酉陽土官為伯,挂将軍印;厮養蠻獠,授監軍、總兵之職。
時幹戈阻道,文告不通;諸将士多為所惑,競往歸焉。
川撫錢邦芑疏劾之,傳檄各大鎮,封稿達之堵胤錫,期共讨。
胤錫率馬進忠由施州衛乘舟入蜀,見容藩,正色責之。
容藩曰:『聖駕播遷,川中不知順逆;聊假名号彈壓之耳』!胤錫诃之曰:『公身自為逆,何能服叛逆乎!公再不悛,錢公率兵下、吾截其後,川将皆朝廷臣子,誰為公作賊者』!川東文武始知容藩名号之僞,多解散者。
督師呂大器至涪州,李占春來谒;适容藩有牌至,大器視其銜笑曰:『副元師,非親王、太子不敢稱。
天子在上,何國可監;此人反叛明矣!爾等受其官,必不免』!占春曰:『讨叛以贖罪,若何』?大器許之。
占春整師至天字城,容藩敗走夔州;匿草舍中,為土人擒獻,斬之。
川東悉平。
同時,有謀烈者,甯藩裔;構堵胤錫于龍虎關守将曹志建,幾激變(見胤錫傳)。
論曰:明南渡後,宗室諸王事至舛駁,不可記。
「國史」載:順治三年(一六四六),洪承疇奏生擒樊山王朱常炎、瑞易王朱誼■〈汜力〉;博洛奏克金、衢,斬蜀王朱盛濃、樂安王朱誼石。
四年(一六四七)二月,博洛奏擒周王肖象、益王思恢。
五年(一六四八)二月,浙督陳錦奏擒榮王朱有桢子松于苗洞,又擒南威王朱寅衛:此類不下百餘事。
核之「世表」二十字之次及遺臣紀述,其國、其人百無一合。
其尤甚者,四年(一六四七)十一月,漕督楊某奏擒義王朱■〈山上仍下〉;孔有德奏克寶慶,殺魯王朱鼎兆及永曆太子朱爾珠:烏有子虛,不可究诘。
蓋軍士貪俘馘之功,露布沿訛傳之字;昆火同焚、泾源孰别,情事然也。
列傳之作,将何從哉!蓋嘗獺祭稗官、家書,參互推摭,略可得而言焉。
南都初建,适有潞藩之議,赧王杯弓懷懼,羨齑是吹;始停換授,繼禁入京。
周、魯寓居浙東,旋命遠徙遂安。
請團鄉勇,亦不允行:幾幾如陳思王之所雲矣。
然遼藩除于隆慶、西鄂除于正德,懸絕幾百年,何自有台州、甯國之命!豈登極之新恩,抑納賄之冒襲;王政不綱,濫恩錯出矣。
南都既亡,閩、粵繼立;國勢十去八、九,譜牒百無二、三。
周、益、遼二十四王死于廣省,由棪十有三人死于惠州;孫賊芟之貴陽,緬酋殲之咒水。
迨台灣鄭氏之亡,而宗盟訖矣。
然而江東父老共扶琅琊、南陽諸将樂推更始,如朝墠、識■〈金穿〉諸人蓋皆中山帝裔,殊于蔔者王郎;熏穴之求,孤忠林立。
又況甯靖之死忠如北地、誼■〈氵鬥〉之存賢于孟俯。
聽其埋蝕,潛德何光!爰綜賢愚,作宗藩列傳。
嗟乎!葛藟失庇,苞稂其寒;悠悠蒼天,殷鑒不遠。
有國者,可忽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