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政;今者,我為政。
我在,則失者可複也』!同敞曰:『無可為矣!往時兵敗吾不去,将士去而複回取勝者有之;昨兵敗,踣我而去矣。
士心如此,不死何為』!桂林破,與瞿式耜同殉難(事詳「式耜傳」);絕命詩雲:『一日悲歌待此時,成仁取義有誰知!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
破碎山河休葬骨,颠連君父未舒眉!魂兮懶指歸鄉路,直往諸陵拜舊碑』。
事聞,贈江陵伯,谥「文烈」。
我朝賜通谥,曰「忠烈」。
于元烨,東阿人;大學士慎行子也。
永曆帝建号,以蔭生起家,曆官兵部右侍郎,督粵西軍;被劾去。
留守瞿式耜庇之甚力;明年,奉命督楚軍。
楚地失,請複督廣西,頗與式耜相忤。
滇将開國公趙印選方強,元烨欲結以自助;有少女,許字甯遠伯王永詐之子矣,乃改嫁為印選子婦。
由是趙、王不睦,諸将心益離。
庚寅(一六五○)十一月,王師逼桂林,微服遁;甫出城,為亂兵所殺。
程峋,吉安進士。
崇祯末,官蘇松糧道。
南都立,大理寺卿鄭瑄薦峋才可大用;适以争妾事,與鄉紳彭某相讦,弘光帝命部臣嚴議。
峋去官,猶擁鄉勇三百人自随;用是,不為鄉裡所喜。
隆武帝授為惠潮巡撫,因盡室至粵西。
永曆時,擢兵部侍郎。
己醜(一六四九)正月,江西已陷,行在猶不知,命峋赍敕■〈走耴〉李赤心往援;赤心佯言:『清兵已逼,當亟入衛』。
因自為殿,而以子女行裝托峋護之先行。
界口守将張祥利其赀,發炮斃峋而取之。
事聞,以不戒軍士,誅其将領楊宏遠焉(或曰李元胤惡峋,召忠貞營入行在,使祥殺之)(補)。
章曠字于野,華亭人。
崇祯丁醜(一六三七)進士,授沔陽知州。
十六年(一六四三),賊陷州城,同知馬飙死之;曠走免。
谒總督袁繼鹹于九江,署為監紀推官。
從諸将方國安等複漢陽,署推官兼攝府事;尋署分巡道。
明年四月,承德巡撫王揚基檄曠守德安;城空無人,有衛官數人赍印送賊,曠收而斬之,日夕為警備。
居三月,代者李藻至;巡撫何騰蛟檄曠署荊西道。
曠去,藻失将士心,城複失。
曠亦以沔陽失城罪,為給事中熊汝霖、禦史遊有倫所劾,候訊黃州;用騰蛟薦,令戴罪立功。
乙酉(一六四五)夏四月,左良玉犯南都;騰蛟脫身至長沙,以曠為監軍。
副将黃朝宣者,故巡撫宋一鶴部将也,駐燕子窩;張先壁以精兵三千屯溆浦。
騰蛟悉令曠召之來,留先璧為标下親軍,而以朝宣戍茶陵;又令曠召劉承胤于武岡。
闖賊死,其黨劉體仁等六大部擁衆數萬逼湘陰;乃用曠謀,盡撫其衆。
會良玉亦死,部将馬進忠、王允成無所歸,突至嶽州;偏沅巡撫,傅上瑞大懼。
曠曰:『此亦無主之兵,可撫也』!入其營,與進忠握手指泉為誓;進忠皆從之(進忠,即賊中渠魁混十萬也)。
南都既覆,王師逼湖南,曠悉力禦之。
隆武帝擢為右佥都禦史,巡撫湖北。
曠有智略,行軍不避鋒镝。
嘗戰嶽州,以後軍不繼而還。
又大戰于大荊驿,身扼湘陰、平江之間,湘南恃以無恐;永曆帝加兵部右侍郎。
丁亥(一六四七)四月長沙之失也,何騰蛟走衡州,曠亦走寶慶;尋至祁陽與騰蛟會。
騰蛟将谒上武岡,乃以兵事屬之,駐東安。
已複移駐永州;見諸大将擁兵聞警辄走,抑郁成疾。
徇永安,卒于軍。
子有谟,字載謀;孤露無所歸。
衡陽王夫之招之,同居雙髻山。
飯糗然脂,三年學成,為夫之高弟子焉。
米壽圖,宛平人。
崇祯中,由舉人知新鄉縣;破土賊,斬千二百級。
以治行,征授南京道禦史。
楊嗣昌倡練兵之議,壽圖疏陳十害;尋劾偏沅巡撫陳睿谟、廣西巡撫林贽貪黩,監軍張若骐冒功罔上。
帝皆納之。
甲申(一六四四)五月,南都建國,壽圖與推戴。
馬士英之薦起阮大铖也,壽圖論之。
時川省已為獻賊所據,命
我在,則失者可複也』!同敞曰:『無可為矣!往時兵敗吾不去,将士去而複回取勝者有之;昨兵敗,踣我而去矣。
士心如此,不死何為』!桂林破,與瞿式耜同殉難(事詳「式耜傳」);絕命詩雲:『一日悲歌待此時,成仁取義有誰知!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
破碎山河休葬骨,颠連君父未舒眉!魂兮懶指歸鄉路,直往諸陵拜舊碑』。
事聞,贈江陵伯,谥「文烈」。
我朝賜通谥,曰「忠烈」。
于元烨,東阿人;大學士慎行子也。
永曆帝建号,以蔭生起家,曆官兵部右侍郎,督粵西軍;被劾去。
留守瞿式耜庇之甚力;明年,奉命督楚軍。
楚地失,請複督廣西,頗與式耜相忤。
滇将開國公趙印選方強,元烨欲結以自助;有少女,許字甯遠伯王永詐之子矣,乃改嫁為印選子婦。
由是趙、王不睦,諸将心益離。
庚寅(一六五○)十一月,王師逼桂林,微服遁;甫出城,為亂兵所殺。
程峋,吉安進士。
崇祯末,官蘇松糧道。
南都立,大理寺卿鄭瑄薦峋才可大用;适以争妾事,與鄉紳彭某相讦,弘光帝命部臣嚴議。
峋去官,猶擁鄉勇三百人自随;用是,不為鄉裡所喜。
隆武帝授為惠潮巡撫,因盡室至粵西。
永曆時,擢兵部侍郎。
己醜(一六四九)正月,江西已陷,行在猶不知,命峋赍敕■〈走耴〉李赤心往援;赤心佯言:『清兵已逼,當亟入衛』。
因自為殿,而以子女行裝托峋護之先行。
界口守将張祥利其赀,發炮斃峋而取之。
事聞,以不戒軍士,誅其将領楊宏遠焉(或曰李元胤惡峋,召忠貞營入行在,使祥殺之)(補)。
章曠字于野,華亭人。
崇祯丁醜(一六三七)進士,授沔陽知州。
十六年(一六四三),賊陷州城,同知馬飙死之;曠走免。
谒總督袁繼鹹于九江,署為監紀推官。
從諸将方國安等複漢陽,署推官兼攝府事;尋署分巡道。
明年四月,承德巡撫王揚基檄曠守德安;城空無人,有衛官數人赍印送賊,曠收而斬之,日夕為警備。
居三月,代者李藻至;巡撫何騰蛟檄曠署荊西道。
曠去,藻失将士心,城複失。
曠亦以沔陽失城罪,為給事中熊汝霖、禦史遊有倫所劾,候訊黃州;用騰蛟薦,令戴罪立功。
乙酉(一六四五)夏四月,左良玉犯南都;騰蛟脫身至長沙,以曠為監軍。
副将黃朝宣者,故巡撫宋一鶴部将也,駐燕子窩;張先壁以精兵三千屯溆浦。
騰蛟悉令曠召之來,留先璧為标下親軍,而以朝宣戍茶陵;又令曠召劉承胤于武岡。
闖賊死,其黨劉體仁等六大部擁衆數萬逼湘陰;乃用曠謀,盡撫其衆。
會良玉亦死,部将馬進忠、王允成無所歸,突至嶽州;偏沅巡撫,傅上瑞大懼。
曠曰:『此亦無主之兵,可撫也』!入其營,與進忠握手指泉為誓;進忠皆從之(進忠,即賊中渠魁混十萬也)。
南都既覆,王師逼湖南,曠悉力禦之。
隆武帝擢為右佥都禦史,巡撫湖北。
曠有智略,行軍不避鋒镝。
嘗戰嶽州,以後軍不繼而還。
又大戰于大荊驿,身扼湘陰、平江之間,湘南恃以無恐;永曆帝加兵部右侍郎。
丁亥(一六四七)四月長沙之失也,何騰蛟走衡州,曠亦走寶慶;尋至祁陽與騰蛟會。
騰蛟将谒上武岡,乃以兵事屬之,駐東安。
已複移駐永州;見諸大将擁兵聞警辄走,抑郁成疾。
徇永安,卒于軍。
子有谟,字載謀;孤露無所歸。
衡陽王夫之招之,同居雙髻山。
飯糗然脂,三年學成,為夫之高弟子焉。
米壽圖,宛平人。
崇祯中,由舉人知新鄉縣;破土賊,斬千二百級。
以治行,征授南京道禦史。
楊嗣昌倡練兵之議,壽圖疏陳十害;尋劾偏沅巡撫陳睿谟、廣西巡撫林贽貪黩,監軍張若骐冒功罔上。
帝皆納之。
甲申(一六四四)五月,南都建國,壽圖與推戴。
馬士英之薦起阮大铖也,壽圖論之。
時川省已為獻賊所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