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兵力讨之,十四年乃戡定,奉旨照舊封禁:往禍可鑒也。

    臣竊以界通四省,境地相歧;内阻峻嶺、外多絕谷,綿延重疊,筚路崎岖。

    封禁既久,開鑿維艱。

    不便一。

    林莽高深,重嶂疊峰,毒蛇猛獸生育繁滋;一旦開伐,奔突狂噬,傷人必多。

    不便二。

    邃深幽奧,迥絕恒區,水不通舟,陸難移運。

    不便三。

    乘傳驿騷,有司困于供億;誰籌正賦!且吏胥假公行私,何所不至!而力田小民棄本逐末,消磨歲月;土田有荒蕪之慮,力役多死亡之憂。

    不便四。

    興朝舉動,天下仰望,以蔔安危。

    今以無益害有益之事而特遣重臣;搖動人心,傾危四省。

    垂之青史,贻譏後世。

    不便五。

    遠迩傳聞,必且蜂屯蟻聚,競營巢穴,居奇召禍;約束無方,是使盜賊複生而殺戮再見。

    不便六。

    況臣訊之父老,佥雲此山地連陵寝,自正統初開伐,緻傷地脈,釀土木之難,洩山川靈氣。

    不便七。

    舉此數端,有害無利。

    伏惟陛下采擇』!國輔亦疏請中撤;俱不許。

    馳視如适言,報罷。

     時忻城伯趙之龍薦陳爾翼;适抄參爾翼頌魏忠賢、薦崔呈秀,不可用。

    之龍再疏争之;适言:『祖制:科臣專封駁之權,未聞勳爵參駁正之司。

    勳臣黨邪求勝,不幾背明旨而蔑祖訓乎』?尋安遠侯柳祚昌薦程士達督理京營;适抄參『祚昌非有标營之責,何得侵樞戎職、奪铨部權』!懷慶知府郭儀鳳疏言挂冠勤王,且誣巡撫方震孺貪狀;适駁參『郡守無勤王之例,挂冠非入援之名。

    儀鳳不候憲檄、非奉明綸,擅離職守,飾詞妄渎。

    察撫臣清執有素,儀鳳穢迹着聞;必懼題參,先行反噬。

    自應嚴究,以杜刁風』。

    光祿寺署丞張星疏求考選科道;适參『星以縣令躁進挂察典,不惟清華望斷,亦已仕進階絕。

    無端幻想,欺君實甚』!中書舍人張锺齡以監軍請給部銜;适參:『職方何官、監軍何事?若果報國有心,何官不可自效!借口贊畫,辄請高銜;躁進尤甚』!保定侯勳衛梁世烈請襲爵;适參:『國難以來,雖王侯重臣悉罹鋒刃,而其間脫身圖存、埋名溷俗者固亦不乏。

    該勳何以逆料其家之必殲而忍以子嗣乎?萬一本宗匹馬來歸,将奪諸該勳而授之乎?抑姑仍之,且兩封乎?該勳世受國恩,誠恢複有志,何難倡諸勳舊破家從軍;上為先帝複雠,下為諸勳雪恥。

    爾時訪問本支有無存否,然後請諸朝命光複祖爵,不亦休乎!昔李晟收複長安,令軍中五日内不得辄通家信;今長安未複,非諸臣問家之日也』!尋遂安伯勳衛陳浚請襲;适又參『自都邑變遷,山河阻絕;世次無憑,單詞莫信。

    該勳一請、再請,視五等之封同土塊之乞,将與菜傭都督一醉告身,可以乘時拾芥而攘取乎』?适于疏劾、抄參不少假借,而部臣竟置不理;旋駁旋用。

    于是,職掌掃地矣。

     迨左兵犯阙,适疏參『總兵牟文绶縱兵嘩掠,緻建德、東流摧陷;方國安于銅陵西關及南陵城外聚兵攻擊。

    赤子何辜,遭此塗炭!此與叛逆何異』!蔡奕琛票旨切責,謂『适巧為左良玉出脫』;下之獄。

    張孫振言:『适為東林嫡派、複社渠魁,宜速正兩觀之誅』!會南都亡,适乃遯去,不知所終。

     李模字子木,太倉州人(承禮謹案:原稿一本用「南疆繹史」本傳,作吳縣人;按「紀年」亦作吳縣人)。

    天啟乙醜(一六二五)進士,知東莞縣有聲;行取禦史。

    以巡按真定,劾分守中官,谪南京國子監典籍。

     弘光時,勳臣以翊戴功交哄于朝;尋進階、蔭子,内監韓贊周、盧九德與焉。

    模疏曰:『今日諸臣能刻刻認先帝之罪,臣方能紀常勒卣,蔚為陛下之功臣。

    日者,廟廷之争幾成鬧市;傳聞遐迩,不免輕視朝廷。

    原擁立之事,皇上不以得位為利,諸臣何敢以定策為名!甚至侯伯之封,輕加鎮将。

    夫鎮将事先帝未收桑榆之效、事陛下未彰汗馬之績,按其實,亦在戴罪之科;而予之定策勳,其何以安!倘謂勸進有章,足當夾輔;抑以勖勉敵忾,無嫌溢稱。

    然而名實之辨,何容輕假!夫〔漢〕建武之鄧禹,猶慚受任無功;唐肅宗之郭子儀,尚自詣阙請貶。

    願諸大臣立志倡率中外,力圖贖罪;必大慰先帝殉國之靈,庶堪膺陛下延世之賞。

    一概勳爵俱應辭免,以明臣誼。

    至于絲綸有體,勿因大僚而過繁;拜下宜嚴,勿因泰交而稍越;繁纓可惜,勿因近侍而稍寬:然後綱維不堕,而威福日隆也』。

    疏入,報聞。

     尋複為河南道禦史。

    馬、阮亂政,歎曰:『事不可為矣』!請告歸裡。

    居三十餘年而終。

     喬可聘字君征,寶應人。

    天啟壬戌(一六二二)進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