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裔,太祖九世孫也。

    有「自吟亭詩草」。

     誼■〈氵鬥〉字子鬥,亦秦藩裔,太祖十世孫也。

    才情橫溢,富平李因笃亟稱之。

    華陰王宏撰,交誼■〈氵鬥〉于青門。

    顧炎武聞而訪之,誼■〈氵鬥〉已殁;子存杠出所箸述以見,炎武為序之。

    時有青門七子者,皆宗室之賢;誼■〈氵鬥〉其一也,六子不可考。

    存杠後人冒姓楊氏。

     又岷藩裔企■〈金尤〉,改名金尤;有詩集。

    皆革除後,懼禍變易。

     敏蒙字龍澤,晉藩慶成府鎮國将軍,太祖十世孫也。

    闖賊之亂,罵賊死。

    中尉敏,蓋其兄弟行;顧炎武訪之汾州陽城裡。

     又有中尉俊淅者,代藩宗人。

    炎武嘗考其世次,于孝宗為昆季雲。

     壽■〈金林〉,魯藩裔,太祖九世孫;家兖州。

    崇祯中,官雲南通判,有聲績。

    永曆帝擢為右佥都禦史,使募兵;值沙定洲作亂,兵不克集。

     既孫可望至,壽■〈金林〉知不免;張麾蓋往見之,行三揖禮曰:『謝将軍不殺不掠之恩』!脅之降,不從。

    系他所,題詩壁上;或以報可望,遂遇害。

     奉■〈金伊〉,蜀藩裔;由進士曆禦史。

    劾督師丁啟睿諸疏,為時所稱。

    乙酉(一六四五)三月,偕天全六番招讨使楊之明起兵拒獻賊敗績,死之。

    又兄弟某者,名不可詳。

    甲申(一六四四)八月,賊陷成都,大搜藩宗;兄弟投水死。

    妻李氏,姊妹而娣姒也;聯袂投江死。

     帥■〈金炊〉,慶藩裔,太祖九世孫也。

    崇祯末,官香河知縣。

    甲申(一六四四)三月,北都陷,棄官走;僞防禦使囚之德州。

    貢生馬元騄、生員謝陛之誅僞官也,奉帥權稱濟王,移告遠近,兖、青、登、萊皆堅壁自守。

    是年六月,我大清兵下德州,前大學士謝升以帥■〈金炊〉降,授知州。

     時又有衡王某者,誅僞官于青州,請徙内地;終事不可考。

     議浘、議漆二人,甯藩裔,太祖十世孫。

    議浘,官廣西道禦史。

    孫可望之請王封也,給事中金堡七疏争之。

    舉朝方畏五虎勢,莫敢異同;議浘獨劾堡把持誤國。

    後與于密敕之獄,安龍十八先生之一也。

    議漆死于緬人咒水之禍。

     常■〈巛上水下〉,襄藩樊山王翊■〈金氐〉之次子、仁宗八世孫也;封鎮國将軍。

    張獻忠之破襄陽也,常■〈巛上水下〉挈家人一夕遁。

    丙戌(一六四六)春,歸蕲州,與英山男子王六姊起兵鬥方砦;兵敗,死之。

     由■〈木藝〉,不知何王裔;以宗室中崇祯壬午(一六四二)舉人,為廣東教谕。

    隆武丙戌(一六三六),充鄉試同考官;曆官翰林院侍讀。

    永曆帝還駐肇慶,擢大學士;命入閣。

    李成棟忌之,誣以他罪,捕系獄中殺之。

     統■〈金類〉者,甯藩建安王府鎮國中尉。

     弘光帝立,谒南都,吏部候考。

    馬、阮之謀逐姜曰廣、劉宗周也,知統■〈金類〉無賴,大铖自為疏使上之;疏言曰廣定策時有異志,詞連史可法、張慎言、呂大器等。

    疏入,高宏圖票拟『究治』;上坐内殿,召輔臣入,厲聲曰:『統■〈金類〉吾一家,何重拟也』!逾二日,統■〈金類〉複疏劾曰廣五大罪:一、引用東林死黨鄭三俊、吳甡等把持朝政。

    以劉士桢為通政,沮遏章奏;以王重為文選,廣植私人。

    二、令楊廷麟出劇盜于獄,交聯江河大俠與水陸奸弁,日窺南都聲息;非謀劫遷,則謀别戴。

    三、庇從賊諸臣。

    四、納賄。

    五、奸媳。

    請并士桢、重、廷麟及劉宗周、陳必謙、周镳、雷演祚,俱置之理。

    舉朝大駭。

    通政司劉士桢、禮科袁彭年劾『統■〈金類〉誣诋大臣;且不由通政司,由何經窦直達禦前』!不聽。

    日廣、宗周既去位,以統■〈金類〉為行人司行人;統■〈金類〉不悅,語人曰:『須還我總憲』!尋讦禦史周燦,命不究;蓋上亦厭薄之(或曰:統■〈金類〉既劾曰廣,而大铖不滿意;複募建安王統口為之。

    再疏劾者,非統■〈金類〉也)。

     容藩,楚藩裔;無賴,不齒于王府。

    逃入左良玉軍中,冒稱「郡王」。

    諸将惡之,走南都;賄馬士英,請以鎮國将軍監督楚營,幾激變。

    已闖賊餘黨入楚,複入賊中稱「楚王世子」;賊大喜,欲立為王。

    既疑其詐也,乃止。

     丙戌(一六四六)冬十一月,永曆帝立;赴行在,言賊中情形甚悉。

    丁魁楚信之,薦于朝;命掌宗人府事。

    兵科程源者,四川人也;與容藩交甚歡,謂之曰:『川中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