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善;駉之以職方主事從李建泰出師也,源謂之曰:『此行也,兼程抵太原,收拾三晉猶可濟也。
三晉失守,無可為矣』!寇逼京師,以書勉天津理饷部臣唐廷彥曰:『糧廣兵衆,據賊腹而俟恢複,中興之奇勳也』。
廷彥即邀源入城,議戰守。
比源至,則防海兵大噪,劫饷庫盡,毆廷彥幾死。
複緻書山東巡撫邱祖德曰:『江南财賦之地,子弟多豪;賊不先窺而以贻我,彼豈能舍步騎而與我争長江之險邪!況蜀據其首,楚、豫橫其腹,甘、甯蝕其心,江東老成尚有人;義旗一舉,彼搗此擊,克複直指顧間耳。
議者不察,以賊有成焉;其亦借賊為富貴之資邪』!時祖德已為叛将所劫,無能為。
丙戌(一六四六)冬,永曆帝立于肇慶,源與推戴;進兵科給事中。
宗人朱容藩者,誕妄喜事;源與交甚歡,謂之曰:『川中諸将兵不下數十萬,吾兩人各請總督之職,公督東北、我督西南,賊不足平也』!容藩喜,具疏請之。
加源太常寺少卿,經理三省;容藩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禦史,總督川東軍務。
及上移跸桂林,容藩觊觎入閣,受命不即行;私屬給事中唐諴疏劾丁魁楚私逃,謂『扈從單弱,如容藩、程源皆擁戴重臣,不宜出外』。
上怒,削二人職;王太後為容藩請,得複官。
源入貴州,以經理三省劄付沿途鬻官,贓巨萬;巡按禦史錢邦芑以聞,削職逮問。
久之,用薦,起兵部侍郎;為給事中金堡所劾,銜之次骨。
庚寅(一六五○)春,上幸梧州,五虎失勢;源乃與吳貞毓等十餘人合疏論五虎十大罪,下錦衣獄。
閣臣嚴起恒長跪沙際,為求免刑;源立禦舟側,揚言曰:『金堡即「昌宗之寵方新、仁傑之袍何在」二語,當萬死』!聲達慈甯舟中。
蓋堡駁禦史呂爾玙疏中有是語,源欲因是殺堡也。
上駐安龍,源雖自結于孫可望,官僞兵部尚書,而不忘朝廷;離間逆黨,激發忠義,于交水之役有功焉:授禮部尚書。
源功名自許,入朝即發馬吉翔之奸。
吉翔嗾言者劾其臣事可望;源發憤,杜門不視事。
上入緬甸後,不知所終。
龔彜,雲南人。
崇祯戊辰(一六二八)進士,曆官揚州副使。
甲申(一六四四),以事入都,城陷逃歸。
南都定降賊諸臣罪,或言其受賊官者,劉澤清為之稱枉;是非莫能辨也。
丁亥(一六四七),孫可望入滇;彜與在籍禦史任僎、主事方于宣首附之。
又希可望旨,啟陳十事,欲租外增賦、賦内編馬。
楊畏知抵掌罵之,以是成嫌怨;畏知之死,彜與有力焉。
丙申(一六五六)春三月,李定國奉上入滇,擢彜為戶部左侍郎。
彜言在雲南受可望十年厚恩,辭不受;舉朝大嘩,诘之曰:『爾中本朝進士,官至司道;可望入滇,爾首迎降。
忍忘明朝三百年之恩,而不忍忘可望十年之恩,何也』?彜恬然未之恥也。
及上就俘,吳三桂居之故都督府,嚴兵守之,彜具酒肴進谒;守者不許,彜厲聲曰:『此吾君也!君臣之義,南北皆同;拒我何為』!三桂許之入。
設宴堂上,行朝禮畢,進酒。
上痛哭不能飲,彜伏地哭再勸,上勉飲三爵。
彜拜不止,觸地死。
上撫之,恸幾絕。
彜以黨逆為世诟病;其死也,論者予之。
冷孟銋,不知何許人。
黨于孫可望;密敕之獄盡置十八人于死者,孟銋勸之也。
及李定國奉上入滇,黨逆諸臣皆不問;授孟銋兵部左侍郎,巡撫貴州。
戊戌(一六五八),王師取貴陽,守将馬進忠遁,孟銋被執;谕薙發,罵不絕口而死。
劉湘客,西安人,為諸生時,有盛名。
崇祯末,上海何剛以薦舉為職方主事;疏言『湘客與某某,皆憂時有心;乞诏起之』!未及行而北都陷。
永曆帝建号粵西,湘客為禦史。
大學士李永茂疏薦十五省人望,湘客與焉;太監王坤不悅,黜之。
永茂怫然去。
瞿式耜與湘客亦以文墨相知,疏論之;改湘客為編修,充經筵講官。
尋複為禦史。
劉承胤之劫上如武岡也,湘客與同官毛壽登、吳德操、萬六吉疏請還跸桂林;承胤銜之。
既承胤請封錦衣衛郭承昊、馬吉翔、嚴雲從為伯,壽登駁之。
吉翔疑疏出湘客,嗾承胤逼上下廷杖;諸臣申救,仍落職。
久之,起少詹事。
李成棟歸明,湘客與給事中金堡、丁時魁、蒙正發因袁彭年以納交于成棟之養子元胤;時謂之五虎。
五人中,堡守清操,為衆所憚;彭年自恃先朝台谏,好争體統;時魁貪狠使氣;正發則聽受諸人指揮,不能有所為。
惟湘客多狡智,工窺瞷閣中事,彭年、時魁等動必咨之。
又由薦舉起家,以少詹事兼副都禦史知講筵,而随彭年輩資格繩人;人益不服。
故五虎中,湘客為虎皮也。
庚寅(一六五○)正月,上幸梧州,五虎失勢得罪;湘客不勝拷掠,贖配追贓。
桂林破,與族人刑部侍郎劉遠生隐猺峒中。
着有「行在陽秋」,言粵事甚悉(彭年、堡另有傅)。
時魁亦起家進士。
桂林之破也,叩首乞降;即日補廣東提學道。
不數日,竟死。
正發,事不可聞。
吳德操字鑒在,桐城人。
由諸生,仕至大理寺丞。
永曆時,官禦史;嘗疏劾陳邦傅。
庚寅(一六五○)桂林破,被執;不受官,盡其橐中裝以免。
金堡字道隐,仁和人。
崇祯庚辰(一六四○)進士,授臨清知州;坐事罷。
十六年(一六四三),吏部尚書鄭三俊薦其才,未及用而都城陷;堡南還,丁内艱。
乙酉(一六四五),杭州失守,偕
三晉失守,無可為矣』!寇逼京師,以書勉天津理饷部臣唐廷彥曰:『糧廣兵衆,據賊腹而俟恢複,中興之奇勳也』。
廷彥即邀源入城,議戰守。
比源至,則防海兵大噪,劫饷庫盡,毆廷彥幾死。
複緻書山東巡撫邱祖德曰:『江南财賦之地,子弟多豪;賊不先窺而以贻我,彼豈能舍步騎而與我争長江之險邪!況蜀據其首,楚、豫橫其腹,甘、甯蝕其心,江東老成尚有人;義旗一舉,彼搗此擊,克複直指顧間耳。
議者不察,以賊有成焉;其亦借賊為富貴之資邪』!時祖德已為叛将所劫,無能為。
丙戌(一六四六)冬,永曆帝立于肇慶,源與推戴;進兵科給事中。
宗人朱容藩者,誕妄喜事;源與交甚歡,謂之曰:『川中諸将兵不下數十萬,吾兩人各請總督之職,公督東北、我督西南,賊不足平也』!容藩喜,具疏請之。
加源太常寺少卿,經理三省;容藩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禦史,總督川東軍務。
及上移跸桂林,容藩觊觎入閣,受命不即行;私屬給事中唐諴疏劾丁魁楚私逃,謂『扈從單弱,如容藩、程源皆擁戴重臣,不宜出外』。
上怒,削二人職;王太後為容藩請,得複官。
源入貴州,以經理三省劄付沿途鬻官,贓巨萬;巡按禦史錢邦芑以聞,削職逮問。
久之,用薦,起兵部侍郎;為給事中金堡所劾,銜之次骨。
庚寅(一六五○)春,上幸梧州,五虎失勢;源乃與吳貞毓等十餘人合疏論五虎十大罪,下錦衣獄。
閣臣嚴起恒長跪沙際,為求免刑;源立禦舟側,揚言曰:『金堡即「昌宗之寵方新、仁傑之袍何在」二語,當萬死』!聲達慈甯舟中。
蓋堡駁禦史呂爾玙疏中有是語,源欲因是殺堡也。
上駐安龍,源雖自結于孫可望,官僞兵部尚書,而不忘朝廷;離間逆黨,激發忠義,于交水之役有功焉:授禮部尚書。
源功名自許,入朝即發馬吉翔之奸。
吉翔嗾言者劾其臣事可望;源發憤,杜門不視事。
上入緬甸後,不知所終。
龔彜,雲南人。
崇祯戊辰(一六二八)進士,曆官揚州副使。
甲申(一六四四),以事入都,城陷逃歸。
南都定降賊諸臣罪,或言其受賊官者,劉澤清為之稱枉;是非莫能辨也。
丁亥(一六四七),孫可望入滇;彜與在籍禦史任僎、主事方于宣首附之。
又希可望旨,啟陳十事,欲租外增賦、賦内編馬。
楊畏知抵掌罵之,以是成嫌怨;畏知之死,彜與有力焉。
丙申(一六五六)春三月,李定國奉上入滇,擢彜為戶部左侍郎。
彜言在雲南受可望十年厚恩,辭不受;舉朝大嘩,诘之曰:『爾中本朝進士,官至司道;可望入滇,爾首迎降。
忍忘明朝三百年之恩,而不忍忘可望十年之恩,何也』?彜恬然未之恥也。
及上就俘,吳三桂居之故都督府,嚴兵守之,彜具酒肴進谒;守者不許,彜厲聲曰:『此吾君也!君臣之義,南北皆同;拒我何為』!三桂許之入。
設宴堂上,行朝禮畢,進酒。
上痛哭不能飲,彜伏地哭再勸,上勉飲三爵。
彜拜不止,觸地死。
上撫之,恸幾絕。
彜以黨逆為世诟病;其死也,論者予之。
冷孟銋,不知何許人。
黨于孫可望;密敕之獄盡置十八人于死者,孟銋勸之也。
及李定國奉上入滇,黨逆諸臣皆不問;授孟銋兵部左侍郎,巡撫貴州。
戊戌(一六五八),王師取貴陽,守将馬進忠遁,孟銋被執;谕薙發,罵不絕口而死。
劉湘客,西安人,為諸生時,有盛名。
崇祯末,上海何剛以薦舉為職方主事;疏言『湘客與某某,皆憂時有心;乞诏起之』!未及行而北都陷。
永曆帝建号粵西,湘客為禦史。
大學士李永茂疏薦十五省人望,湘客與焉;太監王坤不悅,黜之。
永茂怫然去。
瞿式耜與湘客亦以文墨相知,疏論之;改湘客為編修,充經筵講官。
尋複為禦史。
劉承胤之劫上如武岡也,湘客與同官毛壽登、吳德操、萬六吉疏請還跸桂林;承胤銜之。
既承胤請封錦衣衛郭承昊、馬吉翔、嚴雲從為伯,壽登駁之。
吉翔疑疏出湘客,嗾承胤逼上下廷杖;諸臣申救,仍落職。
久之,起少詹事。
李成棟歸明,湘客與給事中金堡、丁時魁、蒙正發因袁彭年以納交于成棟之養子元胤;時謂之五虎。
五人中,堡守清操,為衆所憚;彭年自恃先朝台谏,好争體統;時魁貪狠使氣;正發則聽受諸人指揮,不能有所為。
惟湘客多狡智,工窺瞷閣中事,彭年、時魁等動必咨之。
又由薦舉起家,以少詹事兼副都禦史知講筵,而随彭年輩資格繩人;人益不服。
故五虎中,湘客為虎皮也。
庚寅(一六五○)正月,上幸梧州,五虎失勢得罪;湘客不勝拷掠,贖配追贓。
桂林破,與族人刑部侍郎劉遠生隐猺峒中。
着有「行在陽秋」,言粵事甚悉(彭年、堡另有傅)。
時魁亦起家進士。
桂林之破也,叩首乞降;即日補廣東提學道。
不數日,竟死。
正發,事不可聞。
吳德操字鑒在,桐城人。
由諸生,仕至大理寺丞。
永曆時,官禦史;嘗疏劾陳邦傅。
庚寅(一六五○)桂林破,被執;不受官,盡其橐中裝以免。
金堡字道隐,仁和人。
崇祯庚辰(一六四○)進士,授臨清知州;坐事罷。
十六年(一六四三),吏部尚書鄭三俊薦其才,未及用而都城陷;堡南還,丁内艱。
乙酉(一六四五),杭州失守,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