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八

關燈
,僞将軍某脅以官;以計得免。

    又有劉春萊字芝侶,武岡諸生。

    有要人欲物色之,逼見于麟趾閣,跳而避焉,竟跛;人呼為「跛仙」。

     唐之正字光誠,沅陵貢生;禦史愈賢之孫也。

    初,讀書雲盤山中。

    既阖門殁于賊,孑身寓北溶寺。

    甲申(一六四四)後,盡去其發如僧;獨與同裡沈汝霖遊。

    詩集毀于火。

    鄉人哀之,為築室北溶山頂曰「南憩堂」以終(汝霖字他友)。

     陸圻字麗京,号講山;錢塘貢生。

    嘗束刍絮酒,會葬婁東張溥之喪,賦五言長律;一時傳誦。

    與弟行人培結友人為登樓社,号西陵體。

    培盛氣難犯,圻溫厚未嘗言人過。

    有語及者;辄曰:『我與汝姑自盡,毋妄議他人』!培與陳潛夫以檄相攻,止之不可,則不與聞。

     乙酉(一六四五)杭州不守,培自經死。

    圻匿海濱,之越、之閩,薙發為僧。

    母作書趣之歸;乃以醫養親,多奇驗。

    有病人夢神告之曰:『汝病得九十六兩泥可生也』!且告其友;友悟曰:『此陸圻先生也。

    圻之字從斤、從土,姓為六;合之,乃九十六兩土也』。

    迎圻投之藥,立已。

    由是,戶外屦恒滿。

    未幾,莊廷鑨私史禍作,牽連入獄;贻書友人,自刻責謂『辱身對簿,從此不敢與汐社之列』!既釋,遂不知所之;或言其在黃山。

    子寅,□□弟子也;徒步入山,長跪号泣請歸。

    圻曰:『昔以汝大母在耳,今何所歸』!寅請一祭墓;乃相将歸。

    會弟階苦心痛劇甚,留治八閱月;與弟同卧室,不入内。

    既愈,之廣東訪澹公于丹霞精舍;一夕遁去。

    寅零丁走萬裡求之,莫能得蹤迹,遂悒悒以死;時稱其孝雲。

     汪沨字魏美,錢塘人。

    孤貧力學,與人落落寡合;人号曰「汪冷」。

    崇祯己卯(一六三九)舉人,與同邑陸培齊名。

    知府錢某以女妻之,初盛飾入門;沨誡之,乃屏侍婢,以疏布躬操作。

     南都亡,奉母入天台。

    海上師起,群盜滿山,複返錢塘僑寓北郭外;室如懸罄,處之宴如。

    妻家欲強之試禮部,出千金示其妻,俾勸駕;妻曰:『吾夫子不可勸,吾亦不愛此金也』!當時湖上有三高士,皆孝廉之不應試者;而沨尤峻介。

    我監司盧某聞其名,欲見之。

    一日,遇沨于僧舍,問汪孝廉何在?沨應曰:『适在此,今已去矣』!盧怅然,而不知應者即沨也。

    已乃遣人通殷勤于三高士者,約置酒湖舫,以世外禮相見。

    其二人幅巾抗禮,盧相得深歡;獨沨不至。

    已知其在孤山,放舟就之;終排牆遁去。

    沨不入城市,當事或饋金為壽;不得卻,埋之。

    裡貴人請銘墓,饋百金;拒弗納。

    始居孤山,遷大慈庵,又遷寶名院;竹榻蘆簾,不避風雪。

    恒出遊,或返、或不返,莫可蹤迹。

    甯都魏禧自江西來訪,沨謝弗見;禧遺書曰:『魏美足下:甯都魏禧也,欲與子握手一痛哭耳。

    足下以尋常遊客拒之,可謂失人』!沨省書大驚,一見歡若平生;臨别,執手流涕。

    沨從愚庵和尚說世法;禧曰:『子事愚庵謹,豈有意為其弟子邪』?沨曰:『吾甚敬愚庵;然今之志士多為釋氏牽去,此吾所以不肯也』! 乙巳(一六六五)七月三十日,卒于寶名僧舍;年四十八。

    臨殁,舉書卷焚之,詩文無一存者。

    起視日影,曰:『可矣』!書五言詩一章,投筆就寝而逝。

     兄澄、弟澐,亦諸生;隐居終(補)。

     施相字贊伯,号石農,仁和諸生。

    乙酉(一六四五)後,棄衣巾,築室西溪,徙居焉;徐介、萬斯選來依之。

    三人所學不同,而相得甚驩。

    介性孤梗,谔谔多所否;獨心服相,四十年如一日。

    相子雲蒸,事介如父。

    無何,介卒,相父子适他出,門人疑所殡;雲蒸之婦曰:『徐先生大故,焉有不于正寝者』!盡出其簪珥,以成禮;相歸而喜曰:『不愧吾婦』!未幾,相亦卒,無以為喪。

    故人官守令者,以百金緻襚;雲蒸曰:『是非吾先人意也』。

    再謝不受。

    相遺書毀于火,存詩一卷;斯選嘗曰:『石農雖謝人事,其心耿耿未下者,傷曹桧之不振、望西都之中興!思深哉!非田園之音也』。

     徐繼恩字世臣,仁和人。

    弘光時,舉明經首。

    為文刺匦臣之奸,馬士英怒,将逮之;大行人陸培力争之,乃已。

    後為僧,名靜挺,字俍亭;有「十笏齋詩鈔」。

     談遷字仲木,一字觀若;海甯諸生。

    嘗考累朝實錄,撰「國榷」一書;中年毀于火,晚克成編。

     南都上景皇帝廟号曰「代宗」,時以為當;遷獨非之。

    答「友人問」詩雲:『成周作谥法,大小行乃傳;公旦暨師望,肇制自聖賢。

    相古後皇陟,南郊必稱天;易名典克慎,叙法宜精專。

    漢後避帝諱,臨文率拘攣;唐以代易世,宋以真易元。

    其文雖或殊,其義則一焉。

    景皇承大業,即祚凡七年;多難固邦國,文武要略全。

    屢遣奉迎使,事兄禮罔愆。

    及乎裕陵返,黃離位南偏。

    初非囚堯城,奪門言何谝!梁瑤策始建,張懋冊用宣。

    府号猶未備,何以垂簡編!禮臣失不學,代乃居世先。

    相越僅五世,文義讵可沿!谥說十五家,秉禮恐不然。

    盈廷以為是,橫議臣談遷』!高宏圖、張慎言皆以遷為奇士,折節下之;欲薦入史館,不果。

     宏圖之殉國也,屬幼子于遷。

    後遷走昌平哭思陵,将西哭慎言于陽城;未至而卒,時丙申(一六五六)歲也。

     巢鳴盛字端明,嘉興人;崇祯丙子(一六三六)舉人。

    事母至孝。

    亂後母殁,築室于墓,顔其草堂曰「永思」、閣曰「止閣」,而自号止園。

    三十年跬步不離墓次,絕迹城市。

    念器物皆足誨盜,種匏為器;遠近效之,謂之「檇李尊」。

    有「永思堂集」。

    海内三高士之一也。

    卒年六十七;吳中徐枋為定私谥曰「貞孝先生」。

    又,譚貞良字符孩,崇祯癸未(一六四三)進士;其戚人朱彜尊嘗言其重繭山海,正命不渝。

    有「狷石居遺稿」。

    而褚連時者,字青還,諸生也;朱彜尊謂其志士不忘邱壑。

    顧其詳,均不可聞。

     吳統持字巨手,嘉興諸生。

    甲申(一六四四)之變,将上書南都;母黃氏止之曰:『奸相竊柄,汝欲何為』!明年,母卒;棄諸生,隐鴛湖。

    坐卧一危樓,饘粥不繼。

    尋賣蔔四方;年五十卒。

    沈起字仲方,亂後入東禅寺為僧;非其好也。

    嘗拟撰「明書」,謂『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廠衛』;斷自成化十二年秋始設西廠,絕筆焉。

    晚節以窮死。

    又,布衣王翃字介人,工詩詞。

    天、崇時,詩歸盛行,人沿竟陵派;翃獨尚唐音。

    陳子龍擊節雲:『今之高三十五也』。

    亂後,餘小屋二間,炊爂、吟詠其間;故人有官府寮者造之,不見。

    尋卒于京口;無子。

    二人亦嘉興人。

     馮延年字千秋,秀水人;祭酒□□之孫也。

    中錢塘籍崇祯己卯(一六三九)副榜;或勸其就庚辰(一六四○)特用榜之選,延年知時不可為,遂歸隐。

    與子首川,并著名複社。

    着有「秋月庵稿」。

    諸生俞汝言字右吉,亦有聲複社中。

    亂後,棄諸生;博稽有明三百年典故,作「大臣年表」,稱簡核。

    晚着「春秋平論」,取宋儒苛刻之論,平反而解釋之;惜未流傳。

    有「大滌山房集」。

    又,蔣之翹(承禮謹案:原稿标題「江臯」二字,而傳文則雲『之翹字楚稚』;竊疑有誤。

    後讀朱彜尊「明詩綜」作蔣之翹,當得實矣。

    今據增「蔣」字;「江臯」二字,豈筆誤欤?附志俟考)字楚稚,秀水布衣。

    甲申(一六四四)後,隐于市。

    嘗校刊「楚詞」、「晉書」、「韓柳文集」,又輯「檇李詩乘」四十卷。

    晚年無子;書佚,無存者。

     李标字子建,嘉善人。

    好言兵,治軍律、營陣、壬遁諸書。

    史可法辟為記室;見事不可為,辭歸裡。

    既聞可法殉難揚州,渡江會葬其衣冠于梅花嶺。

    歸而遶屋種梅,賦詩三十首;蓋自托于西台恸哭之謝參軍雲。

     李天植字因仲,平湖之乍浦鎮人;學者稱蜃園先生,海内三高士之一也。

    崇祯癸酉(一六三三),舉于鄉。

    少而蕭散;嘗曰:『無欲則心清,心清則識朗,識朗則力堅;無欲則心真,心真則情摯,情摯則氣厚』。

    時時以誨學者。

    亦頗耽清言。

    三上公交車;癸未(一六四三),其子諸生觀卒,自以為有隐慝,痛自刻責,遂絕意仕進。

    改名确,字潛夫。

     洊遭喪亂,遣妾遣婢殆盡,尚有田四十餘畝、宅一區,分畀所後子震與其女,遂髡發,别其妻徑入陳山,足不至城市;訓山中童子以自給,自署曰「村學究」、「老頭陀」。

    居山十年,适山僧開堂,以避喧,返其蜃園。

    蜃園者,乍浦勝地可以望海者也;複與妻居。

    賣文取食,妻為棕鞋、竹筥以佐之。

    好事者約為月給供米,力辭不受。

    有司慕其高,訪之;踰垣避。

     又十年,家益困,不複能保其園;乃以妻委婿家,而身寄食于僧寺。

    戚友憐之,相與贖蜃園歸之。

    于是複與妻居,則年已七十矣。

    相對時絕食,乃歎曰:『吾本為長往之謀;顧蠟屐未能、乘桴又未能,今悔之無及,待死而已』!有饋之食者,非其人終不受。

    或問以身後;曰:『楊王孫之葬,何必棺也』! 又十年,蜃園但存二楹。

    兩耳失聰,苦下墜;終日仰卧。

    客至,以粉版相問答。

    江西魏禧來造其廬,相對而泣。

    臨别,以銀五錢贈之;五反不受。

    固以請,曰:『此非盜跖物也』!始納之。

    禧屬侍郎曹溶廣糾同志為繼粟之舉,且謀身後事;吳中徐枋聞之曰:『李先生不食人食,聽其以餓死可矣』!旋使至,則言果堅拒不受;禧乃深以為愧。

    未幾,竟餓死。

     乍浦同時有鄭嬰垣者,與天植稱金石交;先數年,于大雪中以凍死。

     錢士馨一名■〈甹隻〉,字稚拙;平湖貢生。

    嘗昵金陵某妓,欲挾之歸;妓曰:『以君之才,妾侍箕帚,宜也。

    恨讀書尚少,願以異日』!士馨恥之,歸假東湖僧舍以居。

    夜讀「昭明文選」,一沙彌前曰:『秀才年不為少矣,尚讀此兔園冊子邪』!益恥之;發憤研究經史,多所撰述。

    舊說「周禮」「冬官」散見五官之中;士馨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