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一

關燈
前翰林院檢讨加詹事府贊善銜六合徐鼒譔 列傳第四十四 吳錫玉(黃克善、邱雟、項人龍)成啟(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孫大華)徐永泰王喬棟周二南(俞一鱗、吳愉、周侯、陽鎮、龍孔蒸、洪業嘉)張繼孟(陳其赤、張孔教、鄭安民、方堯相)劉士鬥(沈雲祚、趙嘉炜等)王勵精(賀允選、顧繩诒)胡恒(徐孔徒、朱蘊羅、蘇瓊、王萬春、陳君寵、單之賓、姚思孝、鄭夢眉)朱儀(秦民湯、艾吾鼎、黃儒)尹伸(窦可進、王起峨、王源長等)楊國柱(蔔大經等、高宗舟、吳獻棐、董克治、蔣世铉、梁士骐、雷應奇、通江童子)李含乙(李完、樊明善、陳懷西、馬孫鸾、王光先、王蘋 吳錫玉(黃克善、邱雟、項人龍)成啟(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孫大華) 徐永泰王喬棟周二南(俞一鱗、吳愉、周侯、陽鎮、龍孔蒸、洪業嘉) 張繼孟(陳其赤、張孔教、鄭安民、方堯相) 劉士鬥(沈雲祚、趙嘉炜等)王勵精(賀允選、顧繩诒) 胡恒(徐孔徒、朱蘊羅、蘇瓊、王萬春、陳君寵、單之賓、姚思孝、鄭夢眉) 朱儀(秦民湯、艾吾鼎、黃儒)尹伸(窦可進、王起峨、王源長等) 楊國柱(蔔大經等、高宗舟、吳獻棐、董克治、蔣世铉、梁士骐、雷應奇、 通江童子) 李含乙(李完、樊明善、陳懷西、馬孫鸾、王光先、王蘋、王爾讀、黎應大、 熊兆柱、李師武、魚嘉鵬等) 劉道貞(子暌度、葉大賓、餘飛、陳登皞、向成功、高明)(補) 王承憲(弟承瑱、高其勳、陳祯)王士傑(段見錦等、單國祚) 張耀(吳子骐等)曾益(弟栻、顧人龍)曾異撰(程玉成、龔茂勳) 羅國瓛(焦潤生、夏衍虞、陳六奇等)席上珍(金世鼎、何思、段伯美等) 徐道興(楊于陸)王運開(弟運闳、劉廷标、子之謙)黃應運 吳錫玉,歙人;官南康通判。

    甲申(一六四四)秋,柯賊掠南康;錫玉手鐵鞭,率壯丁數百人禦之。

    賊隔水據岡為陣,錫玉發一矢中賊渠。

    賊拔嗅之,曰:『未傅毒』。

    下岡返攻;錫玉躍馬獨出,鞭殺數賊。

    已賊大至,遂遇害。

    贈按察司佥事。

    我朝賜通谥,曰「烈愍」。

     黃克善,合肥人;官東湖守備。

    甲申(一六四四)秋,閩寇闫羅宋三劫龜茲,官兵合剿;克善斬獲獨多。

    馬蹶,被執。

    将死,捋其須曰:『勿令血染我須也』!賊壯之。

    我朝賜通谥,曰「烈愍」。

     又,四方死寇難者,邱雟,甯化武進士,官泉州守備;解組歸,值田仰潰兵至,鄉人誤以為寇,強雟為帥禦之。

    兵未交而衆潰,雟與戚人吳維城同遇害。

    我朝賜雟通谥「烈愍」。

    項人龍,連城人。

    以太學生授潮州推官;未赴而國變,遂隐不仕。

    戊子(一六四八),楊齊雲掠河源裡;人龍父時選禦寇陷于池,人龍赴水救之,并遇害。

     成啟,應天人;以貢生,官湖口縣主簿。

    乙酉(一六四五)春,左良玉兵東下,啟公服端坐于庭,叱之曰:『國家養汝,将以靖亂;反為亂邪』!兵索金;複叱曰:『吾寒官也,何金可索』!遂被殺。

     彭永春,武陵人;官九江衛經曆。

    乙酉(一六四五)四月四日,左兵突入城;永春曰:『我官雖卑,然食朝廷祿,不可不死』!命仆舉火焚其廨,大書于壁曰:『九江衛經曆彭永春死節處』。

    具衣冠,率子女六人赴火死。

     徐可行,九江衛指揮佥事。

    城陷,聞都司董四明于城樓自刎,其妻史、妾姚偕二子俱投水死;可行大呼曰:『我武臣,亦有人哉』!入告其母汪氏;母曰:『我家何不若彼也』!即投于井;妻鄒、子婦陳繼之。

    可行于屏間大書曰:『世受國恩,阖門殉節』。

    投筆北向拜,自缢于望京門之城樓。

    我朝賜可行通谥「節愍」、四明「烈愍」。

     孫大華者,德化民也。

    左兵肆掠,大華憤殺一兵,其衆露刃而噪;總督袁繼鹹不得已,命究殺兵者。

    市人大嘩;大華慨然曰:『殺身以安衆,我何惜一死』!挺身出曰:『殺兵者,我也。

    與衆何與』!斬以徇,一城得解。

     徐永泰,南安人;以武舉累官守備。

    崇祯壬午(一六四二),邑有山寇鬥栳之變。

    永泰選骁卒自随,單騎直入,擒其魁;餘黨悉解。

    南都立,官鎮江參将;擊高傑叛卒于江,力戰死。

     王喬棟,雄縣人。

    舉進士,官朝邑知縣。

    縣人王之釆為閹黨所惡,坐以贓;下喬棟嚴征。

    喬棟不忍,封印于庫去。

    巡撫将劾之,士民擁署号呼,乃止。

     崇祯時,累遷湖廣參政。

    時楚地大亂,監司多不至,喬棟兼绾數篆。

    乙酉(一六四五)夏,闖賊棄秦入楚,據武昌。

    喬棟時駐興國州;城陷,自經城樓上。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周二南字汝為,蒙化人。

    由選貢,為長沙通判。

    擢嶽州知府;士民固留,乃以新秩還長沙。

    乙酉(一六四五)九月,闖賊餘黨劉體仁、郝永忠将求撫于何騰蛟,率衆四、五萬突入湘陰,距長沙才百裡;城中人不知其求撫也,大恐。

    二南率千人往偵之;抵浏陽,賊以為襲己,叢射之。

    二南與參謀吳愉、吉府指揮千戶俞一鱗俱力戰死。

    一鱗,善化人。

    我朝賜二南通谥「節愍」。

     吳愉字去怫,善化貢生;嵝山先生道行之子也。

    與弟■〈忄敄〉,俱以文行顯。

    闖賊餘黨犯浏陽,長沙知府周二南奉檄往,愉以參謀從行。

    戰于官渡,被絷不屈死。

    子甯讷,痛父死,徒步号泣;烈日中覓遺骸歸,哀毀不食卒。

    人稱吳孝子。

     周侯,湘潭人,以貴家子折節讀書,矜尚名義。

    周薦,授攸縣教谕;遷推官,未赴。

    己醜(一六四九),湖南群盜降而複掠,侯殉城死。

     陽鎮,湘鄉人;崇祯壬午(一六四二)舉人。

    雄于文;子淑亦能詩。

    戊子(一六四八)春,金、王之亂,父子俱殉焉(或曰鎮官太仆)。

     龍孔蒸,湘鄉人。

    明末,與弟孔然先後舉于鄉。

    獻賊僞檄下,孔蒸攜瓢酒,登絕壁悲嘯竟日。

    丁亥(一六四七),潰兵掠湘鄉,以衛母遇害。

    孔然閉門授徒;洪承疇欲延之幕府,不就。

    以壽終。

    又有洪業嘉者,亦湘鄉名宿;死于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