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新樂侯文炳之弟;時稱為新樂小侯者也。
甲申(一六四四)之變,文照年十五;方侍母杜氏飯,家人報城陷,文照碗脫地。
遽起,從母登樓就缢;缳堕不死,文炳牽其手曰:『汝幼可無死,留延劉氏祀也』!遂逃回海州故裡。
已複流寓高郵,辟畦種菜。
與一二遺老為觞詠;嘗有句雲:『去住向誰商出處,飄零到我負平生』!聞者傷之。
沐天波字星海,昭靖王英之十二世孫。
崇祯初襲爵,鎮滇、黔。
歲貢方物,纾誠無間;帝手诏褎美。
家饒于資,遊士多出其門。
乙酉(一六四五)秋八月,元謀土司吾必奎反,連陷武定、祿豐、楚雄諸郡縣;天波檄調官軍及各土司會剿。
冬十月,甯州土官祿永命、石屏土人副将龍在田偕官兵擊必奎,擒之。
時阿迷土司沙定洲亦以奉調領兵至;必奎誅,而定洲未即歸。
豔天波之富,結群不逞之徒于十二月朔日入城突起焚劫。
祿永命部将周鼎止留防在城中,止天波勿逃,留讨賊。
天波疑其與謀,殺之;而自水窦逸走楚雄。
弟都司天澤巷戰死;母陳氏、妻焦氏走城北普吉村之金井裡,舉火自焚死。
定洲引兵追天波于楚雄,金滄副使楊畏知教天波走永昌;定洲再攻楚雄不克,乃東陷迤東諸郡。
是時,獻賊死,其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等以殘卒由遵義入黔。
龍在田遣使告急,可望因詐稱黔國焦夫人弟引兵複雠;雲南苦沙亂久,延頸望之,而不知其僞也。
丁亥(一六四七)三月,定洲大敗于革泥關,遁歸阿迷;可望亦受楊畏知之約入楚雄,具書迎天波歸省。
天波未之信,遣其子顯忠至營曰:『得守永昌足矣,不敢望故位』!劉文秀言于衆曰:『沐世子來,猶沐國公來也;請以國公禮禮世子』!歸,以二十騎送之,悉返所得沐國世寶;天波則大喜過望。
倏二十騎中有兩人曆階上者,顯忠視之愕然;謂其父曰:『此即撫南劉将軍及王将軍某也』。
匆匆不知所為,遂偕之至會城;沙黨餘錫朋、阮韻嘉等先後伏誅。
明年(戊子),定國得罪于可望,可望令取定洲自贖;定國進兵洱革竜,擒定洲、萬氏;凡沙氏之屬數百人械至省,剝皮号令通衢。
天波具禮謝雪雠,滇人亦靡不稱快。
而定國自是日強,不複為可望下。
可望乃遣使詣行在乞封,尋奉上駐安龍;久之,謀逼上禅位。
忌定國在,乘其為王師所敗,襲之。
定國用其客金維新、曹延生謀,敗之于田州;遂趣安龍,奉上走雲南。
天波迎跸于馬龍驿,晉柱國少師;時丙申(一六五六)三月也。
丁酉(一六五七)八月,可望犯阙,其黨王尚禮将内應;天波以兵守之,不得發,省城以安。
明年戊戌(一六五八)冬,王師入滇,定國三路兵皆潰。
或請上幸蜀,或請入雲南蠻峒;天波曰:『自迤西達緬甸,糗糧可資;出邊,則荒遠無際。
萬一追勢稍緩,據大理兩關之險,猶不失為蒙■〈舌殳〉也』。
馬吉翔、李國泰鹹是之。
己亥(一六五九)正月,上發雲南,由木邦土司以入騰越;命天波護行。
警至,乘夜走南甸,僅攜一妾夏氏随諸宮眷以行。
及抵緬境,上命天波趨入銅壁關以敕書谕之。
緬人啟關,勒從官盡去甲仗而後入。
進至蠻漠,土官思綿迎之。
而緬以敕寶差小,不之信;天波乃出黔國公鐵券較之,始肯具舟來迎。
及抵井亘,緬戒勿進。
時定國兵駐孟良、白文選兵駐木邦、祁三升兵駐蠻漠;緬人疑之,求敕止各道兵毋許更進。
天波與綏甯伯蒲纓謀奉上乘間走戶臘二河,不得。
比入赭硁,緬人乃編木為城、築土為台,闆屋十數間為上居。
結草數十架栖從官;不足,則各自誅茅散處,聊庇風雨而已。
初猶供給如禮;寖衰。
群從有三、四日不火食者,采木子、蔬果以慰饑;天波乃盡出所有分畀之。
潛與錦衣指揮趙明鑒等謀密奉太子出坎;時龐大壽已卒,李國泰代掌司禮監印,與馬吉翔左右作奸;衆議逸出後,并殺翔、泰。
事洩,不果。
緬俗:八月十五日群蠻贽見,緬酋張嘉會以享之。
時将誇示諸蠻,來招天波渡河并索禮物。
上欲為好于酋,命天波往。
至則,脅令白衣、推髻、跣足,領諸海郡■〈〈朿朿〉上火下〉夷酋而拜;不得已,從之。
歸而泣曰:『國體何存,辱及吾祖!我所屈者,恐驚憂皇上耳。
否則,彼将無狀,吾罪滋大矣』!禮部楊在、行人任國玺劾天波屈節于夷;疏留中不發。
辛醜(一六六一)七月,咒水禍作;諸王、勳戚、文武、内監諸臣死者凡四十二人,天波與焉。
妾夏氏,亦自經。
是冬十二月,上遂為緬人所執。
我朝賜天波通谥,曰「忠節」。
甲申(一六四四)之變,文照年十五;方侍母杜氏飯,家人報城陷,文照碗脫地。
遽起,從母登樓就缢;缳堕不死,文炳牽其手曰:『汝幼可無死,留延劉氏祀也』!遂逃回海州故裡。
已複流寓高郵,辟畦種菜。
與一二遺老為觞詠;嘗有句雲:『去住向誰商出處,飄零到我負平生』!聞者傷之。
沐天波字星海,昭靖王英之十二世孫。
崇祯初襲爵,鎮滇、黔。
歲貢方物,纾誠無間;帝手诏褎美。
家饒于資,遊士多出其門。
乙酉(一六四五)秋八月,元謀土司吾必奎反,連陷武定、祿豐、楚雄諸郡縣;天波檄調官軍及各土司會剿。
冬十月,甯州土官祿永命、石屏土人副将龍在田偕官兵擊必奎,擒之。
時阿迷土司沙定洲亦以奉調領兵至;必奎誅,而定洲未即歸。
豔天波之富,結群不逞之徒于十二月朔日入城突起焚劫。
祿永命部将周鼎止留防在城中,止天波勿逃,留讨賊。
天波疑其與謀,殺之;而自水窦逸走楚雄。
弟都司天澤巷戰死;母陳氏、妻焦氏走城北普吉村之金井裡,舉火自焚死。
定洲引兵追天波于楚雄,金滄副使楊畏知教天波走永昌;定洲再攻楚雄不克,乃東陷迤東諸郡。
是時,獻賊死,其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等以殘卒由遵義入黔。
龍在田遣使告急,可望因詐稱黔國焦夫人弟引兵複雠;雲南苦沙亂久,延頸望之,而不知其僞也。
丁亥(一六四七)三月,定洲大敗于革泥關,遁歸阿迷;可望亦受楊畏知之約入楚雄,具書迎天波歸省。
天波未之信,遣其子顯忠至營曰:『得守永昌足矣,不敢望故位』!劉文秀言于衆曰:『沐世子來,猶沐國公來也;請以國公禮禮世子』!歸,以二十騎送之,悉返所得沐國世寶;天波則大喜過望。
倏二十騎中有兩人曆階上者,顯忠視之愕然;謂其父曰:『此即撫南劉将軍及王将軍某也』。
匆匆不知所為,遂偕之至會城;沙黨餘錫朋、阮韻嘉等先後伏誅。
明年(戊子),定國得罪于可望,可望令取定洲自贖;定國進兵洱革竜,擒定洲、萬氏;凡沙氏之屬數百人械至省,剝皮号令通衢。
天波具禮謝雪雠,滇人亦靡不稱快。
而定國自是日強,不複為可望下。
可望乃遣使詣行在乞封,尋奉上駐安龍;久之,謀逼上禅位。
忌定國在,乘其為王師所敗,襲之。
定國用其客金維新、曹延生謀,敗之于田州;遂趣安龍,奉上走雲南。
天波迎跸于馬龍驿,晉柱國少師;時丙申(一六五六)三月也。
丁酉(一六五七)八月,可望犯阙,其黨王尚禮将内應;天波以兵守之,不得發,省城以安。
明年戊戌(一六五八)冬,王師入滇,定國三路兵皆潰。
或請上幸蜀,或請入雲南蠻峒;天波曰:『自迤西達緬甸,糗糧可資;出邊,則荒遠無際。
萬一追勢稍緩,據大理兩關之險,猶不失為蒙■〈舌殳〉也』。
馬吉翔、李國泰鹹是之。
己亥(一六五九)正月,上發雲南,由木邦土司以入騰越;命天波護行。
警至,乘夜走南甸,僅攜一妾夏氏随諸宮眷以行。
及抵緬境,上命天波趨入銅壁關以敕書谕之。
緬人啟關,勒從官盡去甲仗而後入。
進至蠻漠,土官思綿迎之。
而緬以敕寶差小,不之信;天波乃出黔國公鐵券較之,始肯具舟來迎。
及抵井亘,緬戒勿進。
時定國兵駐孟良、白文選兵駐木邦、祁三升兵駐蠻漠;緬人疑之,求敕止各道兵毋許更進。
天波與綏甯伯蒲纓謀奉上乘間走戶臘二河,不得。
比入赭硁,緬人乃編木為城、築土為台,闆屋十數間為上居。
結草數十架栖從官;不足,則各自誅茅散處,聊庇風雨而已。
初猶供給如禮;寖衰。
群從有三、四日不火食者,采木子、蔬果以慰饑;天波乃盡出所有分畀之。
潛與錦衣指揮趙明鑒等謀密奉太子出坎;時龐大壽已卒,李國泰代掌司禮監印,與馬吉翔左右作奸;衆議逸出後,并殺翔、泰。
事洩,不果。
緬俗:八月十五日群蠻贽見,緬酋張嘉會以享之。
時将誇示諸蠻,來招天波渡河并索禮物。
上欲為好于酋,命天波往。
至則,脅令白衣、推髻、跣足,領諸海郡■〈〈朿朿〉上火下〉夷酋而拜;不得已,從之。
歸而泣曰:『國體何存,辱及吾祖!我所屈者,恐驚憂皇上耳。
否則,彼将無狀,吾罪滋大矣』!禮部楊在、行人任國玺劾天波屈節于夷;疏留中不發。
辛醜(一六六一)七月,咒水禍作;諸王、勳戚、文武、内監諸臣死者凡四十二人,天波與焉。
妾夏氏,亦自經。
是冬十二月,上遂為緬人所執。
我朝賜天波通谥,曰「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