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郎尹三聘、淮國公馬寶、叙國公馬維興、武靖侯王國玺、懷仁侯吳子聖、宜川伯高啟隆、公安伯李如碧降。
延長伯朱養恩、總兵龍贊陽以嘉定州降,德安侯狄三品執慶陽王馮雙禮以降。
夏四月,鹹陽侯祁三升以兵迎上,緬人請敕止之;吉翔請遣錦衣衛丁調鼎、考功司楊生芳往,三升痛哭撤師。
阿瓦城,緬酋所居也;有地名者梗,即大鹧鸪城舊地也。
界大金沙、小盈沙之間,地饒而險。
緬人自祁三升奉敕止師之後,知上威令尚行;慮後得罪,乃優奉之為緩急自救之策,且以阻内外聲聞。
于〔五月〕初四日(甲子),遣其都官備龍舟鼓樂迎上于井梗。
乙醜(初五日),移跸;丁卯(初七日),至阿瓦城,距河止焉。
戊辰(初八日),陸行五、六裡,至者梗。
草廬十餘間,上居之;編竹為城,守兵百餘人。
從臣自備竹木,結宇而聚處焉。
緬婦來貿易者,雜沓如市。
從臣久亦習之,屏禮貌,短衣、跣足闌入緬婦隊中,踞地喧笑,呼盧縱酒;緬人頗哂之。
是月癸酉(十三日),朱成功、張煌言複會師大舉北上以援滇。
六月,我大清兵取馬湖,叙州提督陳希賢降;取成都,總兵趙友鄢、禦史龐之泳、主事賀奇等皆降。
雅州伯高承恩為其弟承裔所殺。
是月丙午(初五日),朱成功攻瓜洲,克之;癸醜(二十四日),克鎮江。
秋七月,張煌言徇江南、北府州縣,下二十九城。
壬午(二十三日),成功敗績于江甯,崇明伯甘輝等死之;退攻崇明,不克。
煌言亦敗于銅陵。
尋皆入海,所複府州縣皆複歸于我大清。
八月,緬酋以中秋日張會享群蠻,來招沐天波渡河并索禮物;上欲為好于酋,命天波往。
至則脅令白衣、椎■〈髟上言下〉、跣足,領諸海郡■〈〈束束〉上火下〉夷酋而拜;天波不得已從之。
九月,緬人進新稻,頒諸從官。
冬十月戊子朔,頒曆于緬甸。
是月,李定國移營孟連,承制加土司勳爵;孟艮之女酋某為梗,誅之,據其城。
川将郝承裔、王友進皆降于我大清。
十一月癸亥(初六日),沅江陷,總督銜土知府那嵩死之。
十二月,白文選移軍猛壈。
我大清順治十七年(庚子、一六六○)春正月丁巳朔,上在緬甸之者梗,稱永曆十四年。
德陽王至浚自交址降于我大清。
三月,大學士方端士、颍國公楊武亦降。
李定國部将廣國公賀九儀将降事洩,定國誅之。
是月,張煌言駐軍林門;尋移駐桃渚。
夏四月,白文選移軍景線。
五月甲子(初十日),我大清兵攻廈門,朱成功禦卻之,誅叛将陳鵬。
秋七月,白文選由木邦舉兵薄阿瓦。
阿瓦有新舊二城,上居舊城之者梗而緬酋自居于新城。
文選假道奉迎不得,乃急攻新城。
緬人招沐天波過河敕止之;始知諸将臨緬迎駕,疏至三十餘道。
從臣無以出險為念者,第草敕令毋進兵。
文選曰:『蠻人不足信也』。
急攻新城;垂克矣,緬人绐之曰:『三日後,出新城讓上』。
文選信之,卻兵十裡,城中得固備;攻之,反為所敗,望鹧鸪城痛哭而去。
八月,降将郝承裔複以雅州叛大清來歸。
時舉朝醉夢,招權納賄如平時,馬吉翔請以湖廣道禦史邬昌琦掌六科。
烏撤知府王祖望以醫中宮疾,授禮部主客司。
行人任國玺謀轉江西道;國玺又與太常寺博士鄧居诏相讦。
上欲面質之,不果;惟吉翔傳旨,雲『鄧某當學好』而已。
庶僚之貧者饑寒藍縷,大臣有三日不舉火者;馬吉翔、李國泰以語激上,上擲「皇帝之寶」,令碎之以給從臣。
典玺太監李國用叩頭不奉诏;吉翔、國泰竟錾以分饷,擁赀自贍不顧也。
蒲纓大開賭肆,晝夜呼盧;上焚其居,纓賭如故。
華亭侯王維恭與楊太監拳毆,喧讙聲徹内外:用是緬人益輕之。
是秋九月,太白經天,凡十有五旬。
我大清順治十八年(辛醜、一六六一)春正月辛亥朔,上在者梗,稱永曆十五年。
丁巳(初七日),我大清世祖章皇帝崩。
己未(初九日),聖祖仁皇帝即皇帝位,以明年為康熙元年。
時李定國據孟艮,地饒魚稻,諸将稍集,軍聲複振。
白文選居木邦之南甸,相去二千裡,不相聞也;既攻緬不克,知定國取孟艮,并有賀九儀之衆,移書責以大義。
定國遂全師而西,中途遇文選,購緬人密奏上速計;且曰:『臣等兵不敢深入者,激則生内變也。
谕令扈送出險,方為上策。
何諸臣洩洩不以為意也
延長伯朱養恩、總兵龍贊陽以嘉定州降,德安侯狄三品執慶陽王馮雙禮以降。
夏四月,鹹陽侯祁三升以兵迎上,緬人請敕止之;吉翔請遣錦衣衛丁調鼎、考功司楊生芳往,三升痛哭撤師。
阿瓦城,緬酋所居也;有地名者梗,即大鹧鸪城舊地也。
界大金沙、小盈沙之間,地饒而險。
緬人自祁三升奉敕止師之後,知上威令尚行;慮後得罪,乃優奉之為緩急自救之策,且以阻内外聲聞。
于〔五月〕初四日(甲子),遣其都官備龍舟鼓樂迎上于井梗。
乙醜(初五日),移跸;丁卯(初七日),至阿瓦城,距河止焉。
戊辰(初八日),陸行五、六裡,至者梗。
草廬十餘間,上居之;編竹為城,守兵百餘人。
從臣自備竹木,結宇而聚處焉。
緬婦來貿易者,雜沓如市。
從臣久亦習之,屏禮貌,短衣、跣足闌入緬婦隊中,踞地喧笑,呼盧縱酒;緬人頗哂之。
是月癸酉(十三日),朱成功、張煌言複會師大舉北上以援滇。
六月,我大清兵取馬湖,叙州提督陳希賢降;取成都,總兵趙友鄢、禦史龐之泳、主事賀奇等皆降。
雅州伯高承恩為其弟承裔所殺。
是月丙午(初五日),朱成功攻瓜洲,克之;癸醜(二十四日),克鎮江。
秋七月,張煌言徇江南、北府州縣,下二十九城。
壬午(二十三日),成功敗績于江甯,崇明伯甘輝等死之;退攻崇明,不克。
煌言亦敗于銅陵。
尋皆入海,所複府州縣皆複歸于我大清。
八月,緬酋以中秋日張會享群蠻,來招沐天波渡河并索禮物;上欲為好于酋,命天波往。
至則脅令白衣、椎■〈髟上言下〉、跣足,領諸海郡■〈〈束束〉上火下〉夷酋而拜;天波不得已從之。
九月,緬人進新稻,頒諸從官。
冬十月戊子朔,頒曆于緬甸。
是月,李定國移營孟連,承制加土司勳爵;孟艮之女酋某為梗,誅之,據其城。
川将郝承裔、王友進皆降于我大清。
十一月癸亥(初六日),沅江陷,總督銜土知府那嵩死之。
十二月,白文選移軍猛壈。
我大清順治十七年(庚子、一六六○)春正月丁巳朔,上在緬甸之者梗,稱永曆十四年。
德陽王至浚自交址降于我大清。
三月,大學士方端士、颍國公楊武亦降。
李定國部将廣國公賀九儀将降事洩,定國誅之。
是月,張煌言駐軍林門;尋移駐桃渚。
夏四月,白文選移軍景線。
五月甲子(初十日),我大清兵攻廈門,朱成功禦卻之,誅叛将陳鵬。
秋七月,白文選由木邦舉兵薄阿瓦。
阿瓦有新舊二城,上居舊城之者梗而緬酋自居于新城。
文選假道奉迎不得,乃急攻新城。
緬人招沐天波過河敕止之;始知諸将臨緬迎駕,疏至三十餘道。
從臣無以出險為念者,第草敕令毋進兵。
文選曰:『蠻人不足信也』。
急攻新城;垂克矣,緬人绐之曰:『三日後,出新城讓上』。
文選信之,卻兵十裡,城中得固備;攻之,反為所敗,望鹧鸪城痛哭而去。
八月,降将郝承裔複以雅州叛大清來歸。
時舉朝醉夢,招權納賄如平時,馬吉翔請以湖廣道禦史邬昌琦掌六科。
烏撤知府王祖望以醫中宮疾,授禮部主客司。
行人任國玺謀轉江西道;國玺又與太常寺博士鄧居诏相讦。
上欲面質之,不果;惟吉翔傳旨,雲『鄧某當學好』而已。
庶僚之貧者饑寒藍縷,大臣有三日不舉火者;馬吉翔、李國泰以語激上,上擲「皇帝之寶」,令碎之以給從臣。
典玺太監李國用叩頭不奉诏;吉翔、國泰竟錾以分饷,擁赀自贍不顧也。
蒲纓大開賭肆,晝夜呼盧;上焚其居,纓賭如故。
華亭侯王維恭與楊太監拳毆,喧讙聲徹内外:用是緬人益輕之。
是秋九月,太白經天,凡十有五旬。
我大清順治十八年(辛醜、一六六一)春正月辛亥朔,上在者梗,稱永曆十五年。
丁巳(初七日),我大清世祖章皇帝崩。
己未(初九日),聖祖仁皇帝即皇帝位,以明年為康熙元年。
時李定國據孟艮,地饒魚稻,諸将稍集,軍聲複振。
白文選居木邦之南甸,相去二千裡,不相聞也;既攻緬不克,知定國取孟艮,并有賀九儀之衆,移書責以大義。
定國遂全師而西,中途遇文選,購緬人密奏上速計;且曰:『臣等兵不敢深入者,激則生内變也。
谕令扈送出險,方為上策。
何諸臣洩洩不以為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