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失身乎?請先賜尺帛,死随王所』。
術桂曰:『善哉』!備六棺,沐浴更衣,環坐歡飲。
五人起自缢,術桂為殓畢,冠服辭交遊耆老。
入而北面向東再拜,援筆書曰:『自壬午流賊陷荊州,攜家南下。
甲申避亂閩海,幾莖頭發,保全遺體。
遠潛外國,今已四十餘年,歲六十有二;時逢大難,全發冠裳,歸報高皇。
生事畢矣,無愧無怍』!又題一絕雲:『艱辛避海外,總為幾莖發;于今事已畢,祖宗應容納』!投缳死,葬于鳳山縣之竹滬。
自術桂死,而魯監國之世子桓、泸溪王慈曠、巴東王江、樂安王俊、舒城王着、奉南王熺、益王宗室鎬皆詣大清繳冊降。
光澤王俨鐵,遼藩裔,太祖九世孫也。
有術堣者,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襲封;俨鐵蓋其子也。
永曆帝入緬後,與總兵楊祥亡入交址;交人執送廣西,遇害(祥另有傳)。
巴東王某,遼藩裔,名不可詳。
永曆六年壬辰(一六五二),從幸安隆。
時行宮庳隘,奄寺、宮人假館于外,分班宿衛。
常在郭氏名良璞,故奄夏國祥之對食也;年十九,妍麗捷敏,能擊劍、走馬。
王妃某氏與之善。
有張應科者,孫可望之私人也;窺見良璞,心好之,移居近王第,最夕緻殷勤。
王亦昵就之,隐科呼王妃為嫂;因得通于良璞。
事覺,上命杖殺艮璞并内監李安國,賜王與妃悉自裁。
弋陽王某者,甯藩裔。
萬曆中,以無子,除。
某襲封事不可詳。
國變後,避亂建陽山中,土人擁戴之建陽,從英德之滄光廠溯流而上為陽山縣、為連州、為連山縣,達于湖廣地。
皆深林、峭壁,人善用炮,以背負之,發辄命中。
李成棟履攻不克;歸明後,遣科臣洪士鵬往,亦不得入。
宣忠伯王承恩請行;命赍敕往,遇王于陽山。
其衆皆居奇自恣,不聽王赴阙;标下彭鳴京、锺某、羅某願統衆随承恩自效,亦不果。
石泉王聿■〈金舍〉,唐藩裔;蓋隆武時所封也。
永曆帝入滇時,聿■〈金舍〉竄巴蜀。
壬寅(一六六二)四月,叙州馬湖陷,死之。
德化王慈烨,吉藩裔,英宗八世孫也。
襲封事不可詳。
戊子、己醜(一六四八~四九)間,魯監國所複福建地盡失,惟延、漳、汀三府界連江右,而延平所屬又在萬山中;我大清兵退,慈烨乃踞将軍寨,連破大田、龍溪、順昌、将樂。
己醜(一六四九)十一月丙辰朔,我大清兵克其寨,慈烨死之;其兵部尚書羅南生等皆降。
新昌王某,徽藩裔也;名不可詳。
乙酉(一六四五)秋,淮安人王翹林、缪鼎吉、鼎言兄弟奉之起兵海中雲台山。
後被殺于淮南(見鼎吉、鼎言傳)。
鄖西王常潮,益宣王之庶子、憲宗五世孫也。
永曆元年丁亥(一六四七)四月,起兵複建甯;其将王祁複邵武。
明年三月,城破,常潮與祁皆死之。
同時有永西王、德化王、興安王者(名不可詳),與泸溪貢生魏一柱亦與攻克建甯之役;永西、德化皆死之。
興安以先事出,獲免。
貴溪王常滮,榮藩裔,憲宗五世孫也。
丁亥(一六四七)冬,永曆帝自象州返跸桂林、榮王亦遇害辰州,常滮與總兵項登韋擁餘衆據永甯山寨,攻沅州。
明年二月,寨破;皆死之。
靖江王亨嘉,太祖嫡兄南昌王興隆之裔也。
初,亨嘉以庶子襲封,其嫡偕宗人疏讦之;曆天啟、崇祯兩朝,獄未具。
亨嘉厚賂朝貴,得直,而下讦者于獄。
弘光元年(一六四五),表賀登極;因劾奏永、金、連三州為土賊所據,撫按匿不聞狀。
遂竊據三州,駐桂林。
及南都陷,亨嘉睥睨神器,以其黨總兵楊國威為大将軍、推官顧弈為吏科給事中,臬司曹烨等俯首聽命;檄廣西左、右兩江土狼四十五洞标勇,自稱監國。
隆武帝诏至,不受;舉兵而東。
事敗,械至福州;廢為庶人,以幽死。
黨與皆伏誅(詳「瞿式耜傳」)。
亨歅,蓋亨嘉兄弟行;襲封時日不可詳。
永曆元年(一六四七)冬十二月,自象州返跸桂林,亨歅偕留守瞿式耜迎于郊。
四年(一六五○)冬十一月,桂林破,亨歅棄城走;世子某暨長史李某缢于宮中。
崇陽王某,名系不可詳;蓋南渡後所封也。
戊子(一六四八)二月,率苗兵十二營攻黎平,為降将陳友龍所敗。
諸營俱潰;獨興化土司迎奉國将軍晖奎入寨,以兵千人拒守;寨破,晖奎死之。
敬錪字季量,秦藩
術桂曰:『善哉』!備六棺,沐浴更衣,環坐歡飲。
五人起自缢,術桂為殓畢,冠服辭交遊耆老。
入而北面向東再拜,援筆書曰:『自壬午流賊陷荊州,攜家南下。
甲申避亂閩海,幾莖頭發,保全遺體。
遠潛外國,今已四十餘年,歲六十有二;時逢大難,全發冠裳,歸報高皇。
生事畢矣,無愧無怍』!又題一絕雲:『艱辛避海外,總為幾莖發;于今事已畢,祖宗應容納』!投缳死,葬于鳳山縣之竹滬。
自術桂死,而魯監國之世子桓、泸溪王慈曠、巴東王江、樂安王俊、舒城王着、奉南王熺、益王宗室鎬皆詣大清繳冊降。
光澤王俨鐵,遼藩裔,太祖九世孫也。
有術堣者,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襲封;俨鐵蓋其子也。
永曆帝入緬後,與總兵楊祥亡入交址;交人執送廣西,遇害(祥另有傳)。
巴東王某,遼藩裔,名不可詳。
永曆六年壬辰(一六五二),從幸安隆。
時行宮庳隘,奄寺、宮人假館于外,分班宿衛。
常在郭氏名良璞,故奄夏國祥之對食也;年十九,妍麗捷敏,能擊劍、走馬。
王妃某氏與之善。
有張應科者,孫可望之私人也;窺見良璞,心好之,移居近王第,最夕緻殷勤。
王亦昵就之,隐科呼王妃為嫂;因得通于良璞。
事覺,上命杖殺艮璞并内監李安國,賜王與妃悉自裁。
弋陽王某者,甯藩裔。
萬曆中,以無子,除。
某襲封事不可詳。
國變後,避亂建陽山中,土人擁戴之建陽,從英德之滄光廠溯流而上為陽山縣、為連州、為連山縣,達于湖廣地。
皆深林、峭壁,人善用炮,以背負之,發辄命中。
李成棟履攻不克;歸明後,遣科臣洪士鵬往,亦不得入。
宣忠伯王承恩請行;命赍敕往,遇王于陽山。
其衆皆居奇自恣,不聽王赴阙;标下彭鳴京、锺某、羅某願統衆随承恩自效,亦不果。
石泉王聿■〈金舍〉,唐藩裔;蓋隆武時所封也。
永曆帝入滇時,聿■〈金舍〉竄巴蜀。
壬寅(一六六二)四月,叙州馬湖陷,死之。
德化王慈烨,吉藩裔,英宗八世孫也。
襲封事不可詳。
戊子、己醜(一六四八~四九)間,魯監國所複福建地盡失,惟延、漳、汀三府界連江右,而延平所屬又在萬山中;我大清兵退,慈烨乃踞将軍寨,連破大田、龍溪、順昌、将樂。
己醜(一六四九)十一月丙辰朔,我大清兵克其寨,慈烨死之;其兵部尚書羅南生等皆降。
新昌王某,徽藩裔也;名不可詳。
乙酉(一六四五)秋,淮安人王翹林、缪鼎吉、鼎言兄弟奉之起兵海中雲台山。
後被殺于淮南(見鼎吉、鼎言傳)。
鄖西王常潮,益宣王之庶子、憲宗五世孫也。
永曆元年丁亥(一六四七)四月,起兵複建甯;其将王祁複邵武。
明年三月,城破,常潮與祁皆死之。
同時有永西王、德化王、興安王者(名不可詳),與泸溪貢生魏一柱亦與攻克建甯之役;永西、德化皆死之。
興安以先事出,獲免。
貴溪王常滮,榮藩裔,憲宗五世孫也。
丁亥(一六四七)冬,永曆帝自象州返跸桂林、榮王亦遇害辰州,常滮與總兵項登韋擁餘衆據永甯山寨,攻沅州。
明年二月,寨破;皆死之。
靖江王亨嘉,太祖嫡兄南昌王興隆之裔也。
初,亨嘉以庶子襲封,其嫡偕宗人疏讦之;曆天啟、崇祯兩朝,獄未具。
亨嘉厚賂朝貴,得直,而下讦者于獄。
弘光元年(一六四五),表賀登極;因劾奏永、金、連三州為土賊所據,撫按匿不聞狀。
遂竊據三州,駐桂林。
及南都陷,亨嘉睥睨神器,以其黨總兵楊國威為大将軍、推官顧弈為吏科給事中,臬司曹烨等俯首聽命;檄廣西左、右兩江土狼四十五洞标勇,自稱監國。
隆武帝诏至,不受;舉兵而東。
事敗,械至福州;廢為庶人,以幽死。
黨與皆伏誅(詳「瞿式耜傳」)。
亨歅,蓋亨嘉兄弟行;襲封時日不可詳。
永曆元年(一六四七)冬十二月,自象州返跸桂林,亨歅偕留守瞿式耜迎于郊。
四年(一六五○)冬十一月,桂林破,亨歅棄城走;世子某暨長史李某缢于宮中。
崇陽王某,名系不可詳;蓋南渡後所封也。
戊子(一六四八)二月,率苗兵十二營攻黎平,為降将陳友龍所敗。
諸營俱潰;獨興化土司迎奉國将軍晖奎入寨,以兵千人拒守;寨破,晖奎死之。
敬錪字季量,秦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