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十
關燈
小
中
大
前翰林院檢讨加詹事府贊善銜六合徐鼒撰
列傳第五十三
列女
徐夫人綿州劉氏四烈婦(新津袁氏等)犍為陳氏二女(仁壽辜氏女)叙州婦女(納溪二王氏等)劉氏(馬氏等)馬氏侯氏(劉氏等)張氏劉氏江都程氏六烈江都孫氏婦女(張氏、薛氏)田氏劉氏陶氏于氏黃道宏妻王氏方氏顧炎武母王氏香娘(草衣道人)隐隐葛嫩劉淑英畢韬文賈氏沈氏劉氏徐氏謝氏商夫人(仲商夫人、祁德淵)沈雲英項淑美(王氏)烈婦錢氏、陳氏二孟氏潘氏俞沈氏餘氏(倪氏)李陳氏(周氏)張氏(俞氏等)餘氏甬上四烈婦烈女王氏金四姐
徐夫人綿州劉氏四烈婦(新津袁氏等)
犍為陳氏二女(仁壽辜氏女)叙州婦女(納溪二王氏等)
劉氏(馬氏等)馬氏侯氏(劉氏等)張氏劉氏
江都程氏六烈江都孫氏婦女(張氏、薛氏)田氏劉氏
陶氏于氏黃道宏妻王氏方氏顧炎武母王氏
香娘(草衣道人)隐隐葛嫩劉淑英畢韬文賈氏
沈氏劉氏徐氏謝氏商夫人(仲商夫人、祁德淵)
沈雲英項淑美(王氏)烈婦錢氏、陳氏二孟氏潘氏
俞沈氏餘氏(倪氏)李陳氏(周氏)張氏(俞氏等)餘氏
甬上四烈婦烈女王氏金四姐方氏(周氏等)李氏
文莺鮑氏史八夫人番禺孝氏、許氏夏氏郭純貞
董夫人(子經妻唐夫人)陳夫人鄭氏黃棄娘鄭宜娘
四葉氏義娘(楊氏、陳氏、楊氏)
徐夫人,甯海儒家女;都禦史左懋第之母也。
崇祯末,懋第以給事中奉命犒左良玉軍,夫人偕從子懋泰留京師。
甲申(一六四四)三月,城陷;懋泰奉以歸,數日不食。
行至白溝河,仰天歎曰:『此張叔夜絕吭處也』!呼懋泰前,責其不死;且曰:『吾婦人,身受國恩,不能草間求活。
寄語懋第勉之,勿以我為念』!言訖而死。
綿州劉氏四烈婦,關南道劉宇揚妻李氏、侍郎劉宇烈妻張氏、大學士劉宇亮妻宋氏,甲申(一六四四)八月,獻賊破綿州,避西山白崖溝。
賊将劉文秀訪得之;三氏相謂曰:『吾姑昔日涪水遇盜,懼辱投水死;吾輩受污,何以見姑于泉下』!遂自缢死。
宇亮子裔盛受僞官;妻王氏曰:『汝可作賊官,吾不能作賊妻也』!亦缢死。
時蜀婦女先後殉節者,則袁氏,新津諸生藍燦妻也;燦死于賊,氏聞而自缢。
陶氏,漢州江某妻;被執不辱,偕其子婦張氏罵賊死。
又有張氏婦者,聞賊逼,自紉其衣,投井死;數日出其屍,顔色如生。
綿竹顧生妻留氏,抱幼女投井死。
文姓妻刁氏有美色,賊逼之,大罵;支解死。
楊生妻蕭氏、王姓妻袁氏:俱拒賊死。
成都諸生王某妻熊氏,罵賊死。
彭縣劉姓妻黃氏,死于雷打廟。
趙姓妻官氏,先缢其數女,而後自缢死。
什邡顧姓妻賈氏,焚其室,偕子婦某氏缢死火中。
萬縣庠生古元直妻譚氏,罵賊觸階死。
潼川進士李某妻吳氏、舉人黃某妻張氏、歐某妻黃氏、貢生楊某妻朱氏,皆罵賊死。
樂至楊某妾荊娘,亦不屈死。
賊獲蓬溪譚某妻陳氏,欲污之;大罵不從死。
又有通江王某妻闫氏,被執,觸樹未死;罵賊,賊殺之,群鳥環屍哀鳴不散。
劍州生員李某妻,罵賊,剮腹死;貢生張某女,罵賊,刀穿胸死。
梓潼生員蒲某妻趙氏,投江死;魏某妻趙氏,投缳死。
昭化生員賈某母李氏、任某母吳氏,并罵賊死。
又巴州廪生楊某妻李氏,投江死。
西充婦女死者:杜氏婦避賊張村溝,罵賊斷臂死;舉人陳某女、貢生張某女,罵賊死。
嶽池劉氏婦,拒賊死。
犍為陳天佑者,夫妻同遇害;賊舁其二女輿中,二女抗聲曰:『我陳氏女,往與父母同死一處,斷不玷我鄉裡』!抵營門,見父母屍,躍身撞石,指賊大罵;賊并殺之。
又,仁壽辜氏女者,及笄未嫁;為賊所獲,自刎死。
叙州婦女殉難者:自尹伸妻邵氏、妾夏氏、子婦楊氏從死外,又總督樊一蘅妻李氏,罵賊,裂屍死;妾夏氏,懸發于梁,支解死。
前兵部侍郎劉之綸妻楊氏,剮兩乳死。
餘智之妻楊氏,罵賊死。
屬邑則筠連蘇某妻毋氏,墜崖死。
高縣陳某女三姑,投水死。
隆昌諸生劉茲妻盧氏,聞茲被殺,绐賊曰:『必見夫屍,乃唯命』。
至茲死所,抱屍哭罵;被殺。
又,納溪二王氏婦:一為生員闵某妻,被劫,投缳死;一為生員易某妻,不受污,投崖死。
洪雅庠生祝籛之子婦楊氏、二陳氏、宿氏、王氏及少女祝氏避亂山中,為賊所劫;六氏拜别父母,俱投水死。
綦江翁某妻康氏為賊所獲,不屈死。
又羅氏女年十四,投水死。
劉氏,六合庠生夏清妻也。
甲申(一六四四)之變,四鎮潰兵掠六合,氏随姑避蘆葦中;騎迫,投河死。
越數日,得屍龍津橋側,顔如生。
同時死者,有餘馨妻馬氏,年二十,為潰騎所逼,氏且行且罵;騎連射七矢,罵不止死。
詹明宇妻左氏,為潰兵所執,以刃加頸,罵不從;偕明宇投河死。
張起祥妻章氏,避難舟中,兵欲污之;氏绐曰:『取我衣物來,未晚也』!乘間,挈幼女投水死;曾孫舉人廷松為請旌焉。
又有武氏者,熊敬吾妻也;随夫避兵,中途相失,抱女逃赤山河坂下。
兵欲污之,逼以刃;罵不絕死。
而林鐘聲妻梁氏,遇兵不及避,赴水死;年十九:以上皆六合人。
馬氏,六合馬葵陽之女也。
年十九,避寇金牛山古廟中;懼受辱,密縫所著衣。
賊搜得之,女以石擊賊,破面流血;大呼曰:『頸可斷,身不可辱也』!賊斷其喉死。
士民立廟祀之。
侯氏,六合庠生馬純仁妻。
純仁之殉難也,以氏年少,托老親于友人;氏聞之,矢不嫁以代子職。
篝燈紡績,甘旨無缺;年逾九十卒。
時人謂「夫義妻貞萃一門」雲。
又,貴州巡按禦史潘世奇之妾劉氏,亦六合人。
世奇卒于任所,年甫二十一;撫嫡子如己出,守節六十三年。
又有王氏,孫國禦妻;嘗刲股愈舅疾。
李氏,唐允明妻;刲股愈姑疾。
袁氏,朱光政妻;嘗三刲股愈夫疾不愈,自經以殉:皆六合人。
張氏,宿松諸生吳之瑞妻。
弘光時城陷,軍士欲污之;張氏恐禍及夫與子,绐軍士曰:『此塾師攜子在此,吾醜之;遣去,則唯命』!夫與二子已去遠,乃厲聲唾罵,撞柱死。
劉氏,懷甯諸生韓鼎允妻。
弘光時城潰,舅姑雙柩殡于堂;賊欲破棺,劉氏抱棺号哭,賊釋之。
一女年十三,賊欲縱火而數盼其女;劉氏绐之曰:『苟不驚屍柩,女非所惜也』!賊喜,投炬攜女去。
劉送女,目門外池示之;女即投池死。
賊怒刃劉,罵不絕
崇祯末,懋第以給事中奉命犒左良玉軍,夫人偕從子懋泰留京師。
甲申(一六四四)三月,城陷;懋泰奉以歸,數日不食。
行至白溝河,仰天歎曰:『此張叔夜絕吭處也』!呼懋泰前,責其不死;且曰:『吾婦人,身受國恩,不能草間求活。
寄語懋第勉之,勿以我為念』!言訖而死。
綿州劉氏四烈婦,關南道劉宇揚妻李氏、侍郎劉宇烈妻張氏、大學士劉宇亮妻宋氏,甲申(一六四四)八月,獻賊破綿州,避西山白崖溝。
賊将劉文秀訪得之;三氏相謂曰:『吾姑昔日涪水遇盜,懼辱投水死;吾輩受污,何以見姑于泉下』!遂自缢死。
宇亮子裔盛受僞官;妻王氏曰:『汝可作賊官,吾不能作賊妻也』!亦缢死。
時蜀婦女先後殉節者,則袁氏,新津諸生藍燦妻也;燦死于賊,氏聞而自缢。
陶氏,漢州江某妻;被執不辱,偕其子婦張氏罵賊死。
又有張氏婦者,聞賊逼,自紉其衣,投井死;數日出其屍,顔色如生。
綿竹顧生妻留氏,抱幼女投井死。
文姓妻刁氏有美色,賊逼之,大罵;支解死。
楊生妻蕭氏、王姓妻袁氏:俱拒賊死。
成都諸生王某妻熊氏,罵賊死。
彭縣劉姓妻黃氏,死于雷打廟。
趙姓妻官氏,先缢其數女,而後自缢死。
什邡顧姓妻賈氏,焚其室,偕子婦某氏缢死火中。
萬縣庠生古元直妻譚氏,罵賊觸階死。
潼川進士李某妻吳氏、舉人黃某妻張氏、歐某妻黃氏、貢生楊某妻朱氏,皆罵賊死。
樂至楊某妾荊娘,亦不屈死。
賊獲蓬溪譚某妻陳氏,欲污之;大罵不從死。
又有通江王某妻闫氏,被執,觸樹未死;罵賊,賊殺之,群鳥環屍哀鳴不散。
劍州生員李某妻,罵賊,剮腹死;貢生張某女,罵賊,刀穿胸死。
梓潼生員蒲某妻趙氏,投江死;魏某妻趙氏,投缳死。
昭化生員賈某母李氏、任某母吳氏,并罵賊死。
又巴州廪生楊某妻李氏,投江死。
西充婦女死者:杜氏婦避賊張村溝,罵賊斷臂死;舉人陳某女、貢生張某女,罵賊死。
嶽池劉氏婦,拒賊死。
犍為陳天佑者,夫妻同遇害;賊舁其二女輿中,二女抗聲曰:『我陳氏女,往與父母同死一處,斷不玷我鄉裡』!抵營門,見父母屍,躍身撞石,指賊大罵;賊并殺之。
又,仁壽辜氏女者,及笄未嫁;為賊所獲,自刎死。
叙州婦女殉難者:自尹伸妻邵氏、妾夏氏、子婦楊氏從死外,又總督樊一蘅妻李氏,罵賊,裂屍死;妾夏氏,懸發于梁,支解死。
前兵部侍郎劉之綸妻楊氏,剮兩乳死。
餘智之妻楊氏,罵賊死。
屬邑則筠連蘇某妻毋氏,墜崖死。
高縣陳某女三姑,投水死。
隆昌諸生劉茲妻盧氏,聞茲被殺,绐賊曰:『必見夫屍,乃唯命』。
至茲死所,抱屍哭罵;被殺。
又,納溪二王氏婦:一為生員闵某妻,被劫,投缳死;一為生員易某妻,不受污,投崖死。
洪雅庠生祝籛之子婦楊氏、二陳氏、宿氏、王氏及少女祝氏避亂山中,為賊所劫;六氏拜别父母,俱投水死。
綦江翁某妻康氏為賊所獲,不屈死。
又羅氏女年十四,投水死。
劉氏,六合庠生夏清妻也。
甲申(一六四四)之變,四鎮潰兵掠六合,氏随姑避蘆葦中;騎迫,投河死。
越數日,得屍龍津橋側,顔如生。
同時死者,有餘馨妻馬氏,年二十,為潰騎所逼,氏且行且罵;騎連射七矢,罵不止死。
詹明宇妻左氏,為潰兵所執,以刃加頸,罵不從;偕明宇投河死。
張起祥妻章氏,避難舟中,兵欲污之;氏绐曰:『取我衣物來,未晚也』!乘間,挈幼女投水死;曾孫舉人廷松為請旌焉。
又有武氏者,熊敬吾妻也;随夫避兵,中途相失,抱女逃赤山河坂下。
兵欲污之,逼以刃;罵不絕死。
而林鐘聲妻梁氏,遇兵不及避,赴水死;年十九:以上皆六合人。
馬氏,六合馬葵陽之女也。
年十九,避寇金牛山古廟中;懼受辱,密縫所著衣。
賊搜得之,女以石擊賊,破面流血;大呼曰:『頸可斷,身不可辱也』!賊斷其喉死。
士民立廟祀之。
侯氏,六合庠生馬純仁妻。
純仁之殉難也,以氏年少,托老親于友人;氏聞之,矢不嫁以代子職。
篝燈紡績,甘旨無缺;年逾九十卒。
時人謂「夫義妻貞萃一門」雲。
又,貴州巡按禦史潘世奇之妾劉氏,亦六合人。
世奇卒于任所,年甫二十一;撫嫡子如己出,守節六十三年。
又有王氏,孫國禦妻;嘗刲股愈舅疾。
李氏,唐允明妻;刲股愈姑疾。
袁氏,朱光政妻;嘗三刲股愈夫疾不愈,自經以殉:皆六合人。
張氏,宿松諸生吳之瑞妻。
弘光時城陷,軍士欲污之;張氏恐禍及夫與子,绐軍士曰:『此塾師攜子在此,吾醜之;遣去,則唯命』!夫與二子已去遠,乃厲聲唾罵,撞柱死。
劉氏,懷甯諸生韓鼎允妻。
弘光時城潰,舅姑雙柩殡于堂;賊欲破棺,劉氏抱棺号哭,賊釋之。
一女年十三,賊欲縱火而數盼其女;劉氏绐之曰:『苟不驚屍柩,女非所惜也』!賊喜,投炬攜女去。
劉送女,目門外池示之;女即投池死。
賊怒刃劉,罵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