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陰集兵為變;總督張存仁遣兵捕之。
時值八月下丁,俊民語山中諸生曰:『我為學博,猶廟祝也;可令缺祀乎』!具牲醴入城。
甫初獻,而執自彩兵至。
見冠帶執笏堂上者,問何人?曰:『學官也』。
因前系之。
俊民大罵,被殺。
自彩至,不屈;洪承疇曰:『汝毋自苦!我知汝賢,行且薦于朝』。
自彩語不屈。
承疇指其下曰:『獨不念少妾、幼子乎』?曰:『大丈夫豈以子女易大節乎』!當自彩被執時,麾其從子階豫走,不聽;竟同死。
妾大呼曰:『主死,妾願從;幼子有乳媪在』。
延頸受刃死。
閩中贈自彩太常少卿;階豫貢生,贈太常博士。
我朝賜自彩通谥「忠節」。
王佐才字南揚,昆山人;官狼山副總兵。
年老,休于家。
乙酉(一六四五)夏,南都亡,知縣楊永言逃之泗州參将陳宏勳家;縣丞閻茂才遣使投誠。
已貢生朱集璜等起兵殺茂才,以佐才宿将,推為主;永言、宏勳亦自泗橋率壯士數百人來助。
未幾,宏勳以舟師戰敗,遊擊孫志尹陣殁,城遂陷;佐才縱民出城,冠帶坐帥府,被殺。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項志甯、徐市、徐怿、徐守貞、馮知十,皆常熟諸生;乙酉(一六四五)城破殉難者也。
先是,邑人議城守;會總兵何沂奉宗室某王至,因以集衆。
降将洪某引王師來攻,沂已遁,諸生中尚有躬冒矢石力戰于華蕩者;勢不支,各散去。
志甯方食餅;聞變,餅堕地,扼吭死。
市與怿歎曰:『我家世科第,可無義士邪』!題壁雲:『不敢立名垂後代,但求靖節答先朝』!自缢死。
守貞奉母避于鄉,兵至,母與妹投井,守貞急從之。
兵挽其發,乃踞坐謾罵;殺于井傍。
知十見之,奮怒格鬥;叢射死。
荊本澈字太徽,丹陽人。
崇祯甲戌(一六三四)進士,官副使。
南都破,起兵松江,與巡撫田仰、總兵張士儀、張鵬翼、太監李國輔以舟師奉義陽王進駐崇明沙。
戰敗,率所部屯舟山之小沙岙。
其将士善射,為黃斌卿所忌;本澈複不能戢其士卒,斌卿因民怒攻之,全家遇害。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吳之蕃,吳淞陸營把總也。
父鬥南,于崇祯時以讨流賊死之;蕃嘗自謂「忠孝之門」。
乙酉(一六四五)南都亡,聞部下百戶降,怒曰:『奴輩皆世職,降何易也;俟大明兵得汝,定鑿汝筋、抽汝骨也』!八月十六日,起兵;至吳項橋登岸,謀攻嘉定。
邑人武舉馮嘉猷者,以獻策降将李成棟得署總兵;聞報,謂老營兵曰:『汝曹聞之蕃前日語邪?脫不利,我與汝皆碎首矣』!遣人焚之蕃舟。
之蕃衆多烏合,見火起,遂潰。
之蕃殺數人,不能定;呼天哭曰:『我父子并死王事,分也。
所恨心力殚盡,得起義師;未戰而潰,我目不瞑矣』!挺槍欲赴鬥。
居民汪三者誘之同行,推之堕水;遂被擒。
嘉猷陳鼓吹、羊酒犒得勝軍;縛之蕃,罵之曰:『汝吳淞牧兒,何敢作此事』!之蕃大笑曰:『我朝廷世臣,父子忠節;汝曹逆賊,狗彘所不食,何敢以面目向人』!遂被殺。
侯承祖字懷玉,世襲金山衛指揮。
乙酉(一六四五)夏,松江兵起;以兵往,願襄事。
提督吳志葵忌之,沮其謀;承祖恚曰:『然則府城聽之總戎,承祖以金山為存亡耳』!拂袖歸,與子世祿治兵嚴禦。
未幾,志葵敗,松江亦破。
大兵進攻金山,承祖坐睥睨間,親冒矢石。
緣城上者,手刃立盡;屢進屢卻,久不能拔。
既而降将李成棟自江陰還師來助,有内應者啟水門以入;承祖率世祿親兵猶巷戰。
踰時,衆且盡,世祿身受四十矢,被獲;罵成棟不絕口,見殺。
承祖亦被執,說之降;曰:『吾家自始祖以開國勳,子孫不替,食祿二百八十年;今日不當一死報國哉』!至文廟前,曰:『此吾死所』。
望先師再拜,飲刃死。
我朝賜通谥,曰「忠烈」。
溫璜字寶忠,初名以介,字于石;烏程人。
幼而孤,母陸孺人苦節;姑沈氏老且病,貧無帷帳,坐卧一闆箱。
孺人事姑、教子,種火煨芋以為食。
璜久為諸生,有學行。
母殁,廬墓;出入為文以告。
崇祯丙子(一六三六),舉于鄉。
祈夢于忠肅祠,始易名璜。
為首輔體仁之從弟;而夷然自守,與東林結契,名在複社第一集。
南都之以揭帖逐阮大铖也,璜曰:『阮大铖為真小人,錢謙益則僞君子。
真者易知,僞者難測;斯人得志,即小臣亦當裂麻争之』!癸未(一六四三)成進士,授徽州府推官;年五十有九矣。
甫莅任,京師報陷;引佩刀曰:『此身當付汝矣』!募民兵、繕城堞,為保障計。
乙酉(一六四五)南都覆,知府秦祖襄及僚屬皆遁;歎曰:『城無主,民且自相屠』!乃盡攝諸印,召士民慰谕之;衆感泣願守,遠近從而保守者數萬家。
與佥都禦史金聲為犄角,轉饷給其軍。
徙家屬于瀹杭村,令諸吏不得通私問。
凡四閱月,聲敗,嚴兵登陴。
郡人故禦史黃澍以城獻,璜抽刀将自刎;吏持之,請歸村舍。
乃趨還,語妻茅以同死;茅無難色,具酒坐談。
夜将闌,匿幼子于别室,急呼長女寶德起;女年十四,方熟睡,問何為?曰:『死爾』!女即延頸就帨;未絕,複刃之。
茅整衣以卧,璜刀截其喉;有頃呼曰:『未也』!再刃而絕。
乃書遺令曰:『世受國恩,惟以死報;薄棺火葬,不必完屍』。
投筆長嘯,即自刎。
越日複蘇,居人舁至我大帥幕府;進之食,揮之。
又五日,兩手自抉其喉而死;時九月二十九日也。
我朝賜通谥,曰「忠烈」。
葉向榮,金華舉人。
崇祯庚辰(一六四○),以薦舉,授甯都知縣;廉明有惠政。
有賊邱旭東行劫鄰邑;向榮捐金購賊,獲其魁七人。
闖賊寇江西,去甯都百裡為營,向榮晝夜登陴。
賊知有備,不敢犯。
既而賊屯馬羊坑,先伏十人于關下;向榮偵得,立殺之,陳屍于郊。
自督鄉勇銜枚出擊,斬首二百餘、生擒賊渠十五人;餘賊竄去。
弘光時,總督袁繼鹹、禦史周燦交章薦之,以忤馬士英意,量移吉安同知;向榮遂投劾歸。
明年夏,金華城将破,具衣冠投項村之野塘死。
王景亮字武侯,吳江人。
崇祯末,成進士。
弘光時,授中書舍人。
隆武時,擢監察禦史,加太仆寺卿;巡按金、衢,兼視學政。
衢乃唐、魯之交,政令不一,魯監國亦置官并守。
景亮奉命通好于魯;居久之,未有以報命。
城破,自缢死。
伍經正,安福貢生;為西安知縣。
隆武時,擢知衢州府事,兼攝道印;亦受命于魯。
城破,赴井死
時值八月下丁,俊民語山中諸生曰:『我為學博,猶廟祝也;可令缺祀乎』!具牲醴入城。
甫初獻,而執自彩兵至。
見冠帶執笏堂上者,問何人?曰:『學官也』。
因前系之。
俊民大罵,被殺。
自彩至,不屈;洪承疇曰:『汝毋自苦!我知汝賢,行且薦于朝』。
自彩語不屈。
承疇指其下曰:『獨不念少妾、幼子乎』?曰:『大丈夫豈以子女易大節乎』!當自彩被執時,麾其從子階豫走,不聽;竟同死。
妾大呼曰:『主死,妾願從;幼子有乳媪在』。
延頸受刃死。
閩中贈自彩太常少卿;階豫貢生,贈太常博士。
我朝賜自彩通谥「忠節」。
王佐才字南揚,昆山人;官狼山副總兵。
年老,休于家。
乙酉(一六四五)夏,南都亡,知縣楊永言逃之泗州參将陳宏勳家;縣丞閻茂才遣使投誠。
已貢生朱集璜等起兵殺茂才,以佐才宿将,推為主;永言、宏勳亦自泗橋率壯士數百人來助。
未幾,宏勳以舟師戰敗,遊擊孫志尹陣殁,城遂陷;佐才縱民出城,冠帶坐帥府,被殺。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項志甯、徐市、徐怿、徐守貞、馮知十,皆常熟諸生;乙酉(一六四五)城破殉難者也。
先是,邑人議城守;會總兵何沂奉宗室某王至,因以集衆。
降将洪某引王師來攻,沂已遁,諸生中尚有躬冒矢石力戰于華蕩者;勢不支,各散去。
志甯方食餅;聞變,餅堕地,扼吭死。
市與怿歎曰:『我家世科第,可無義士邪』!題壁雲:『不敢立名垂後代,但求靖節答先朝』!自缢死。
守貞奉母避于鄉,兵至,母與妹投井,守貞急從之。
兵挽其發,乃踞坐謾罵;殺于井傍。
知十見之,奮怒格鬥;叢射死。
荊本澈字太徽,丹陽人。
崇祯甲戌(一六三四)進士,官副使。
南都破,起兵松江,與巡撫田仰、總兵張士儀、張鵬翼、太監李國輔以舟師奉義陽王進駐崇明沙。
戰敗,率所部屯舟山之小沙岙。
其将士善射,為黃斌卿所忌;本澈複不能戢其士卒,斌卿因民怒攻之,全家遇害。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吳之蕃,吳淞陸營把總也。
父鬥南,于崇祯時以讨流賊死之;蕃嘗自謂「忠孝之門」。
乙酉(一六四五)南都亡,聞部下百戶降,怒曰:『奴輩皆世職,降何易也;俟大明兵得汝,定鑿汝筋、抽汝骨也』!八月十六日,起兵;至吳項橋登岸,謀攻嘉定。
邑人武舉馮嘉猷者,以獻策降将李成棟得署總兵;聞報,謂老營兵曰:『汝曹聞之蕃前日語邪?脫不利,我與汝皆碎首矣』!遣人焚之蕃舟。
之蕃衆多烏合,見火起,遂潰。
之蕃殺數人,不能定;呼天哭曰:『我父子并死王事,分也。
所恨心力殚盡,得起義師;未戰而潰,我目不瞑矣』!挺槍欲赴鬥。
居民汪三者誘之同行,推之堕水;遂被擒。
嘉猷陳鼓吹、羊酒犒得勝軍;縛之蕃,罵之曰:『汝吳淞牧兒,何敢作此事』!之蕃大笑曰:『我朝廷世臣,父子忠節;汝曹逆賊,狗彘所不食,何敢以面目向人』!遂被殺。
侯承祖字懷玉,世襲金山衛指揮。
乙酉(一六四五)夏,松江兵起;以兵往,願襄事。
提督吳志葵忌之,沮其謀;承祖恚曰:『然則府城聽之總戎,承祖以金山為存亡耳』!拂袖歸,與子世祿治兵嚴禦。
未幾,志葵敗,松江亦破。
大兵進攻金山,承祖坐睥睨間,親冒矢石。
緣城上者,手刃立盡;屢進屢卻,久不能拔。
既而降将李成棟自江陰還師來助,有内應者啟水門以入;承祖率世祿親兵猶巷戰。
踰時,衆且盡,世祿身受四十矢,被獲;罵成棟不絕口,見殺。
承祖亦被執,說之降;曰:『吾家自始祖以開國勳,子孫不替,食祿二百八十年;今日不當一死報國哉』!至文廟前,曰:『此吾死所』。
望先師再拜,飲刃死。
我朝賜通谥,曰「忠烈」。
溫璜字寶忠,初名以介,字于石;烏程人。
幼而孤,母陸孺人苦節;姑沈氏老且病,貧無帷帳,坐卧一闆箱。
孺人事姑、教子,種火煨芋以為食。
璜久為諸生,有學行。
母殁,廬墓;出入為文以告。
崇祯丙子(一六三六),舉于鄉。
祈夢于忠肅祠,始易名璜。
為首輔體仁之從弟;而夷然自守,與東林結契,名在複社第一集。
南都之以揭帖逐阮大铖也,璜曰:『阮大铖為真小人,錢謙益則僞君子。
真者易知,僞者難測;斯人得志,即小臣亦當裂麻争之』!癸未(一六四三)成進士,授徽州府推官;年五十有九矣。
甫莅任,京師報陷;引佩刀曰:『此身當付汝矣』!募民兵、繕城堞,為保障計。
乙酉(一六四五)南都覆,知府秦祖襄及僚屬皆遁;歎曰:『城無主,民且自相屠』!乃盡攝諸印,召士民慰谕之;衆感泣願守,遠近從而保守者數萬家。
與佥都禦史金聲為犄角,轉饷給其軍。
徙家屬于瀹杭村,令諸吏不得通私問。
凡四閱月,聲敗,嚴兵登陴。
郡人故禦史黃澍以城獻,璜抽刀将自刎;吏持之,請歸村舍。
乃趨還,語妻茅以同死;茅無難色,具酒坐談。
夜将闌,匿幼子于别室,急呼長女寶德起;女年十四,方熟睡,問何為?曰:『死爾』!女即延頸就帨;未絕,複刃之。
茅整衣以卧,璜刀截其喉;有頃呼曰:『未也』!再刃而絕。
乃書遺令曰:『世受國恩,惟以死報;薄棺火葬,不必完屍』。
投筆長嘯,即自刎。
越日複蘇,居人舁至我大帥幕府;進之食,揮之。
又五日,兩手自抉其喉而死;時九月二十九日也。
我朝賜通谥,曰「忠烈」。
葉向榮,金華舉人。
崇祯庚辰(一六四○),以薦舉,授甯都知縣;廉明有惠政。
有賊邱旭東行劫鄰邑;向榮捐金購賊,獲其魁七人。
闖賊寇江西,去甯都百裡為營,向榮晝夜登陴。
賊知有備,不敢犯。
既而賊屯馬羊坑,先伏十人于關下;向榮偵得,立殺之,陳屍于郊。
自督鄉勇銜枚出擊,斬首二百餘、生擒賊渠十五人;餘賊竄去。
弘光時,總督袁繼鹹、禦史周燦交章薦之,以忤馬士英意,量移吉安同知;向榮遂投劾歸。
明年夏,金華城将破,具衣冠投項村之野塘死。
王景亮字武侯,吳江人。
崇祯末,成進士。
弘光時,授中書舍人。
隆武時,擢監察禦史,加太仆寺卿;巡按金、衢,兼視學政。
衢乃唐、魯之交,政令不一,魯監國亦置官并守。
景亮奉命通好于魯;居久之,未有以報命。
城破,自缢死。
伍經正,安福貢生;為西安知縣。
隆武時,擢知衢州府事,兼攝道印;亦受命于魯。
城破,赴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