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八

關燈
部不戢去,往來臨、吉、撫、贛間。

    一日,為大兵所獲;寵詭降,夜半殺其伴,載其旗幟以行。

    過新淦、峽江,令見旗幟,以為本兵也,出迎江浒;寵擒殺之,連破二縣,乃遁。

    已同裡鄒文鼎者,與其從子敬起兵,寵與之合。

    大兵至,戰敗,文鼎赴水死;敬被執至省,見殺。

    寵複走脫,别樹一幟,大書「追剿王寵」四字,噪呼殺賊而去;去既遠,我兵始知其即寵也。

    明年,金、王反正,遍招之不得;寵已入山死矣。

     郭賢操,德安人。

    乙酉(一六四五)七月起兵,連克德安、建昌。

    部将高長子私款于我,執賢操以獻;時方議招撫,釋勿殺。

    明年四月,集衆圖再舉。

    王師偵得,環廬焚之;跳而逸。

    戊子(一六四八)金、王之亂,複投袂超;為我九江守将所執,死之。

    子七人;次良錫,與從子良铨攻建昌,中流矢死;三良铎,從島兵營戰死。

    同起兵死者,諸生桂登魁、胡戒;登魁妾胡氏殉之。

    又,武生胡伯仰亦死焉。

     胡定海(亦作海定),南昌人。

    起家鄉貢,以薦授泛水知縣;操守廉潔。

    緻仕歸,貧甚;移居德興之海口,授徒董氏。

    董亦義俠也,國變後,破家起兵金川;定海為之聯絡鄉勇。

    洎王師取婺源,金川兵絕我糧道;乘王師之退,攻婺源,殺我長吏。

    已聞王師将進讨,徒步乞師于黃道周。

    比歸,海口已有兵;戰敗被執,論殺。

    首既殊,猶僵立不仆。

    同死者為揭新,不知何許人。

    我朝賜定海通谥「節愍」。

     魏一柱,泸溪貢生。

    乙酉(一六四五)王師下濾溪,以李光者署縣事;一柱縛光送鄭彩所,磔之。

    與前令張載述畫策守泸,敗我師于密潭。

    丁亥(一六四七),王得仁下令族泸之丁、傅、魏三姓;一柱遂棄妻子走閩,襲破将樂,結永西、德化、興安諸宗藩,攻克建甯。

    王師攻之五閱月始破,一柱與諸藩皆死;惟興安王獲免(載述事别見)。

     胡夢泰字友蠡,鉛山人。

    崇祯丁醜(一六三七)進士,知奉化縣。

    邑人戴澳官順天府丞,其子怙勢不納賦;夢泰捕治如法,澳借他事陰劾之。

    給事中沈迅發其隐,澳下獄;夢泰聲益起。

    十六年(一六四三)夏,吏部舉天下廉能吏十人;夢泰與焉。

    帝念畿輔殘破,欲得治行已效者治之;夢泰因得為唐縣。

    京師陷,南歸。

     黃道周之出師也,夢泰拜疏請出湖東;授兵科給事中,協守廣信。

    傾家募士,與侍郎詹兆恒、禦史周定礽守鉛山。

    城陷,夫婦同缢死。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萬文英字仲實,南昌進士。

    崇祯時,為鳳陽推官。

    城破,子元亨代死;得脫歸。

    弘光時,以禮部主事召;不赴。

    隆武帝授兵部員外郎,從黃道周出關。

    王師逼廣信,道周令文英偕禦史周定礽分兵援之;守鉛山。

    丙戌(一六四六)四月,降将金聲桓逼鉛山;文英與主事唐倜合軍出戰。

    倜陣殁,文英挈家投前湖死;城遂陷。

    倜,太平諸生;以熊開元薦,授兵部主事。

    我朝賜文英通谥「節愍」。

     餘應桂字二矶,都昌人。

    萬曆己未(一六一九)進士;知龍岩,調海澄。

    邑瀕海多警;築溪尾、大泥兩炮台,缭以周垣,而于中築關聯絡之。

    沿溪砌石為腰城二百餘丈,置炮孔。

    賊艘入,擊之辄沈溺;相戒不敢犯。

     崇祯初,征授禦史。

    劾首輔周延儒納賄;貶三秩。

    七年(一六三四),出按湖廣,守承天;捐贖锾十餘萬,募壯士繕城治器,賊不敢逼獻陵。

    十年(一六三七),擢右佥都禦史;代王夢尹巡撫湖廣。

    與總理熊文燦議撫剿不合;構之,逮下獄。

    應桂乃陳撫剿始末,白己無罪,而诋文燦;疏入,不省。

    應桂嘗贻書文燦,言『獻賊在谷城必反,可先未發圖之』!為獻忠邏者所得。

    文燦再糾應桂私書贻誤;應桂再疏辨,亦不納,竟遣戍。

    及獻忠反、文燦誅,起為兵部右侍郎。

    十六年(一六四三)十月,督師孫傳庭戰殁,命應桂代之。

    應桂以無兵、無饷,入見帝而泣。

    将至山西,則僞官充斥,逡巡不得前;疏言:『賊衆百萬,非全力剿之不可。

    請調天下鎮将,會師真、保之間;如史可法、王永吉其人者,賜以尚方劍督師,庶賊可滅』!帝批其疏曰:『應桂既不入秦、又不防河,往來介、霍,庸怯可知』!奪職,以新擢陝西巡撫李化熙代之;化熙亦不能進也。

     應桂家居,每語人曰:『吾年六十四,官尊祿厚,複何恨!所未了者,欠先帝一死耳』。

    金聲桓之叛歸明也,應桂起兵援之;敗于落星湖。

    複傾赀募衆,星子諸生吳江兵潰,又援之。

    我九江守将楊捷以步騎奄至城下,應桂與子諸生顯臨同被執,見殺。

    于是江右義師略盡。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吳江,星子諸生。

    戊子(一六四八)金、王歸明,江起兵應之。

    王師再定九江,乃返南康;為據湖計,結壘開先寺。

    已敗,走都昌,得舊鎮張士彥之标将黃才潰兵二百人部勒之,冀複舉;而才複款于我,執江以獻,論死。

     金志達,九江諸生。

    戊子(一六四八)金、王之變,與僧了悟等集萬餘人以應南昌;結營鄱陽、彭澤間,出戰池州,取東流、建德。

    尋俱敗殁。

     孔徹元、孔徹哲,建昌人;家素封。

    戊子(一六四八),與客蔡觀光起兵應金聲桓。

    及南昌被圍,徹哲往援之,潰殁;徹元勿能忘也。

    己醜(一六四九)秋七月,訛傳瑞、德七邑奉靖武遺宗;徹元喜,遽入城,戕令。

    已而各邑寂然,同黨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