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鼎铨令監軍陳化龍馳檄浙東,有徐孝伯者引軍來會,駐徐博。
庚寅(一六五○)冬,張自盛敗死;惟曹大鎬一軍在廣信,往依之。
辛卯(一六五一)四月八日,俗稱浴佛日也。
山中作浴佛會,鼎铨與焉;為守将所執。
谕降不從;令作書招重熙,亦不從。
在南昌獄閱月,賦詩見志。
或欲為薙發;曰:『無庸;留此與頭俱去也』。
八月乙巳朔,得處決旨;衆為涕泣,鼎铨揚揚如平時。
聞吹角聲,曰:『可以行矣』!語左右曰:『我不畏死,不可縛』。
徐行至順化門,南向再拜。
行刑者請跪,叱曰:『自被擒來,為誰屈膝者;今日欲我跪邪』!坐橋上,整領衣就刃;行刑者手顫堕淚。
初,鼎铨以污賊命為鄉人所鄙,嘗欲求一死所以自滌。
預置木主,書死年而空其月日;死後,得之笥中。
于是鄉人又争賢之。
徐敬時,上饒人。
甲申(一六四四),以進士候選京師,污賊命。
賊敗,南還。
越十年甲午(一六五四),與友人楊文、李克升舉兵廣信之九仙山,屢抗王師。
寨破,皆死之。
張家玉字子元,東莞人。
崇祯癸未(一六四三)進士,授庶吉士。
闖賊陷京師,被執;上書于賊,請旌己門為「翰林院庶吉士張先生之廬」,請褒恤範景文、周鳳翔等,隆禮劉宗周、黃道周,尊養史可程、魏學濂。
自稱殷人從周,願學孔子;稱李自成「大順皇帝」。
自成怒,召之入。
長揖不跪;縛午門外三日,怵以極刑,卒不動。
曰:『當磔汝父母』!乃跪。
時父母在嶺南而遽自屈,人鹹笑之。
賊敗南還,阮大铖等攻其薦賢于賊,遂被逮。
南京破,脫歸。
從隆武帝入閩,擢翰林院侍講;監鄭彩軍出杉關,謀複江西,解撫州圍。
丙戌(一六四六)大兵至,彩奔入關;家玉走新城,與知縣李翺共城守。
出戰中矢,堕馬折臂,走入關。
尋以右佥都禦史,巡撫廣信。
廣信失,請募兵惠、潮;說降山賊數萬将赴贛州之急。
會汀州破,乃還東莞。
明年,與舉人韓如璜結鄉兵攻東莞,知縣鄭霖降;籍前尚書李覺斯家赀以犒士。
甫三日而大兵至,敗走。
聞永曆帝立,奉表賀;進兵部尚書。
無何,大兵至,戰又敗;如璜死,家玉走西鄉;祖母陳、母黎及妹石寶俱赴水死、妻彭被執不屈死,鄉人殲焉。
西鄉大豪陳文豹奉之取新安、襲東莞,戰赤岡;大兵大至,複敗走鐵岡,文豹等皆死。
覺斯怨家玉甚,發其先人壟、毀其廟,盡滅其族,村市為墟;家玉過故裡,号哭而去。
途次得衆數千,取龍門、博羅、連平、長甯,攻惠州,克歸善,還屯博羅。
大兵來攻,乃走龍門。
複募兵萬餘人據增城,分其衆為龍、虎、犀、象四營。
十月,大兵以步騎萬餘夾擊;家玉三分其衆犄角相救,倚深溪高崖以自固。
大戰十日,力竭而敗。
圍數重,諸将請潰圍出;歎曰:『矢盡炮裂,欲戰無具;将傷卒斃,欲戰無人。
烏用徘徊不決,以頸濺敵人手哉』!遍拜諸将,自投野塘死;年三十有三。
家玉性任俠,好擊劍。
多草澤豪傑交,故屢敗而所至辄能得衆;所部數千人,從死無降者。
我總督佟養甲方坐堂上,召廣州諸紳觀磔陳子壯以怖之;而家玉首适至,李覺斯請審視勿為所欺。
養甲曰:『此貌清正,固是義士;必家玉也』。
明年,李成棟歸明,乃贈家玉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增城侯,谥「文烈」。
父兆龍猶在籍,以子爵封之。
弟家珍字璩子,年十六從兄曆戎行;騎黃馬,摧鋒陷陣。
馬死,哭之恸。
十年後,忽夜夢騎馬如昔,覺而為詩吊之;聞者悲焉。
安宏猷,靈璧人;官南海指揮。
張治,程鄉人;官訓導。
張恂、尹斌,皆舉人:起兵襲東莞,誅典史張元鼎,知縣鄭鋈自殺;複會家玉取新安。
增城之敗,宏猷戰死,治、恂、斌自缢死。
林洊,爵裡不可詳,家玉之業師也;與于起兵之謀。
臨刑,吟詩曰:『願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精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鼎铨令監軍陳化龍馳檄浙東,有徐孝伯者引軍來會,駐徐博。
庚寅(一六五○)冬,張自盛敗死;惟曹大鎬一軍在廣信,往依之。
辛卯(一六五一)四月八日,俗稱浴佛日也。
山中作浴佛會,鼎铨與焉;為守将所執。
谕降不從;令作書招重熙,亦不從。
在南昌獄閱月,賦詩見志。
或欲為薙發;曰:『無庸;留此與頭俱去也』。
八月乙巳朔,得處決旨;衆為涕泣,鼎铨揚揚如平時。
聞吹角聲,曰:『可以行矣』!語左右曰:『我不畏死,不可縛』。
徐行至順化門,南向再拜。
行刑者請跪,叱曰:『自被擒來,為誰屈膝者;今日欲我跪邪』!坐橋上,整領衣就刃;行刑者手顫堕淚。
初,鼎铨以污賊命為鄉人所鄙,嘗欲求一死所以自滌。
預置木主,書死年而空其月日;死後,得之笥中。
于是鄉人又争賢之。
徐敬時,上饒人。
甲申(一六四四),以進士候選京師,污賊命。
賊敗,南還。
越十年甲午(一六五四),與友人楊文、李克升舉兵廣信之九仙山,屢抗王師。
寨破,皆死之。
張家玉字子元,東莞人。
崇祯癸未(一六四三)進士,授庶吉士。
闖賊陷京師,被執;上書于賊,請旌己門為「翰林院庶吉士張先生之廬」,請褒恤範景文、周鳳翔等,隆禮劉宗周、黃道周,尊養史可程、魏學濂。
自稱殷人從周,願學孔子;稱李自成「大順皇帝」。
自成怒,召之入。
長揖不跪;縛午門外三日,怵以極刑,卒不動。
曰:『當磔汝父母』!乃跪。
時父母在嶺南而遽自屈,人鹹笑之。
賊敗南還,阮大铖等攻其薦賢于賊,遂被逮。
南京破,脫歸。
從隆武帝入閩,擢翰林院侍講;監鄭彩軍出杉關,謀複江西,解撫州圍。
丙戌(一六四六)大兵至,彩奔入關;家玉走新城,與知縣李翺共城守。
出戰中矢,堕馬折臂,走入關。
尋以右佥都禦史,巡撫廣信。
廣信失,請募兵惠、潮;說降山賊數萬将赴贛州之急。
會汀州破,乃還東莞。
明年,與舉人韓如璜結鄉兵攻東莞,知縣鄭霖降;籍前尚書李覺斯家赀以犒士。
甫三日而大兵至,敗走。
聞永曆帝立,奉表賀;進兵部尚書。
無何,大兵至,戰又敗;如璜死,家玉走西鄉;祖母陳、母黎及妹石寶俱赴水死、妻彭被執不屈死,鄉人殲焉。
西鄉大豪陳文豹奉之取新安、襲東莞,戰赤岡;大兵大至,複敗走鐵岡,文豹等皆死。
覺斯怨家玉甚,發其先人壟、毀其廟,盡滅其族,村市為墟;家玉過故裡,号哭而去。
途次得衆數千,取龍門、博羅、連平、長甯,攻惠州,克歸善,還屯博羅。
大兵來攻,乃走龍門。
複募兵萬餘人據增城,分其衆為龍、虎、犀、象四營。
十月,大兵以步騎萬餘夾擊;家玉三分其衆犄角相救,倚深溪高崖以自固。
大戰十日,力竭而敗。
圍數重,諸将請潰圍出;歎曰:『矢盡炮裂,欲戰無具;将傷卒斃,欲戰無人。
烏用徘徊不決,以頸濺敵人手哉』!遍拜諸将,自投野塘死;年三十有三。
家玉性任俠,好擊劍。
多草澤豪傑交,故屢敗而所至辄能得衆;所部數千人,從死無降者。
我總督佟養甲方坐堂上,召廣州諸紳觀磔陳子壯以怖之;而家玉首适至,李覺斯請審視勿為所欺。
養甲曰:『此貌清正,固是義士;必家玉也』。
明年,李成棟歸明,乃贈家玉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增城侯,谥「文烈」。
父兆龍猶在籍,以子爵封之。
弟家珍字璩子,年十六從兄曆戎行;騎黃馬,摧鋒陷陣。
馬死,哭之恸。
十年後,忽夜夢騎馬如昔,覺而為詩吊之;聞者悲焉。
安宏猷,靈璧人;官南海指揮。
張治,程鄉人;官訓導。
張恂、尹斌,皆舉人:起兵襲東莞,誅典史張元鼎,知縣鄭鋈自殺;複會家玉取新安。
增城之敗,宏猷戰死,治、恂、斌自缢死。
林洊,爵裡不可詳,家玉之業師也;與于起兵之謀。
臨刑,吟詩曰:『願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精骨,不死沙場死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