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紀事

關燈
,水平四野,調台之兵,十病五六。

    郡城外又盡為賊踞。

    署知府楊廷理與各營将會議,若大兵一動,賊即乘虛攻郡,諸羅安而郡城危,輕重得失,不可不審;亟請于總督常。

    而城外之賊已偵知我兵将行,果分三路直犯大營。

    總督常、将軍恒親統兵民殺退之,乃不果行。

     十有八日(癸醜),提督藍元枚卒于鹿港軍營。

     十有九日(甲寅),賊攻大營。

     署知府楊廷理同遊擊黃象新,率兵民哨茑松、三坎等處,遇賊,至草麻園,殺賊焚寮。

    賊繞道攻大營,擊之。

    是日副将貴林、蔡攀龍、參将孫全謀、遊擊楊起麟、邱能成、都司杭富、守備馬大雄,由鹽水港分援諸羅,遇賊,不利,副将貴林、遊擊楊起麟、都司杭富、守備馬大雄俱戰死,其餘諸将直抵諸羅。

    自是賊匪無日不觊觎鹽水港矣。

     二十有五日(丁巳)(?),屯兵于鹽水港。

     總督常青奏令福州将軍恒瑞統滿漢兵三千人由海道往援;〔二十六日〕辛酉,賊破樹林頭,幸大兵先至鹽水港,分守新店,鹽水港得稍安。

    〔二十八日〕癸亥,賊陷鹿仔草。

    總督常又遣高州鎮總兵梁朝桂領兵千人,仍由海道往援。

    賊圍鹽水港甚急,将軍恒自九月六日(庚午)至八日(壬申),俱得勝,賊圍漸解。

    總兵梁亦至,合兵進剿。

    是時邑中鬥米千七百錢,知縣陳良翼禱于神,以油■〈米凡〉充饑,民賴以活。

     九月八日(壬申),複東港。

     鳳山粵莊民出紮新園,泉莊民出劄下埤頭,會攻東港等處。

    總督常令副将丁朝雄、遊擊倪賓、守備林登雲領兵一千人,及義民首鄭其仁、投誠之莊錫舍等各率義民千人,由海道收複東港。

    遂令新任鳳山知縣張升吉安撫難民。

     總兵普吉保領所援諸羅兵由鹿港進紮元長莊。

     理番同知黃嘉訓亦率義民三千人同進,與将軍恒瑞為犄角。

     福州城守左營都司敏祿領兵一千人抵淡水。

     與副将徐鼎士諸将會于大甲溪,協力防禦。

     冬十月六日(庚子),進剿淡北。

     副将徐鼎士、都司敏祿、守備潘國材等與同知徐夢麟分兵進剿,遇賊于南埔,殺之。

    〔十日〕甲辰,幕友壽同春亦領義民屯紮烏牛欄;抵三十張犁馬蹶,死于賊。

     十有二日(丙午),會攻大肚溪。

     同知徐夢麟、副将徐鼎士等分率兵民,約與鹿港兵會剿大肚溪。

    及抵蛇仔侖,焚賊目何有志巢,賊衆越山逸,而鹿港之兵不至,遂屯軍牛罵頭。

    牛罵頭去大裡杙十裡,南北當其沖,又分紮兩營以截之。

    複遣粵貢生張鳳華及淡水役王松密結生番,賞以布疋、鹽菜等物,使伏内山要隘。

    各社番衆俱踴躍從事。

     二十有九日(癸亥),大學士嘉勇侯福康安統兵抵鹿港。

     先是八月中奉旨:以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嘉勇侯福康安、參贊超勇侯海蘭察、參贊領隊大臣普爾普、四川将軍鄂輝統領巴圖魯侍衛一百二十餘員,調湖南兵二千人、貴州兵二千人、廣西兵三千人、四川屯練番兵二千人,聖上面授機宜,過台速剿。

    于十月〔二十八日〕(壬戌),自崇武澳齊抵鹿仔港,先馳檄招徕,并戶給「盛世良民」旗号,谕令歸莊者無罪。

     十有一月四日(丁卯),敗賊于八卦山。

     超勇侯海蘭察率領巴圖魯侍衛二十餘人至八卦山,賊營在焉。

    索倫佐領阿木勒塔、侍衛哲克堯首先上山迎敵。

    賊中箭堕卡,擒獲之。

    山下伏賊突出,海侯率巴圖魯侍衛槍箭齊發,立殺賊。

    賊衆奔潰。

     六日(己巳),大兵援諸羅。

     〔五日〕(戊辰),嘉勇侯福令參贊舒亮統領兵民,揚言先伐大裡杙,以牽掇賊勢。

    〔六日〕(己巳),親率大兵長驅援諸羅。

    〔七日〕(庚午),抵元長莊,兵分五隊,令義民為兩翼。

    〔八日〕(辛未)黎明,抵侖仔頂。

    賊于竹圍中施放槍炮,旋出邀殺。

    嘉勇侯福、超勇侯海率巴圖魯侍衛沖擊賊營,賊皆遁入竹圍。

    忽又分路而來,從中橫截。

    将軍鄂輝同總兵穆克登阿率屯練番兵扼右,統領普爾普、侍衛春甯、參将吳宗茂等率兵扼左。

    賊複潰,侖仔尾道路始通。

    福侯以沿途多賊,親率兵民攻剿。

    令超勇侯海率巴圖魯侍衛等長驅先進,連攻埤頭莊、柴林腳、新莊仔、西勢、譚莊、三塊厝、舊莊、本廳莊、天錫莊、灰磘、雙溪口、上侖、海豐、過溝仔等莊,皆捷。

    其耆老持招徕徼出迎及丁壯願随行者,分别賞恤。

    随至牛稠莊,賊阻溪自固,屯紮山梁,衆尚萬餘,四面圍繞而下。

    海侯同侍衛官兵直躍溪河,以破賊陣。

    賊衆逃竄,大兵順入諸羅,城中百姓歡呼動地,俱慶再生。

    嘉勇侯福為宣谕聖恩,各撫慰之。

    而賊莊糧儲,令民悉運入城,米價頓減。

     十日(癸酉),搜剿至大侖。

     時将軍恒瑞亦領兵從半天厝來,與大兵會剿,自是鹿仔草等處賊盡散。

    諸羅被困五月餘,嘉勇侯福仰秉睿谟,先聲奪氣,與超勇侯海鼓動士氣,乘銳解圍,勢同破竹。

    餘賊之潛匿近山者,各隊官兵往來搜捕,旬日間殺賊無算。

    賊複集餘黨據守鬥六門、大埔林、庵古坑等處,盡驅其妻孥戚黨悉入巢穴,以脅衆心。

    〔十五日〕戊寅,參贊舒亮自鹿港領兵往竹仔腳、中寮,由中央大肚溪等處搜捕;副将徐鼎士、遊擊吳琇、守備潘國材、都司敏祿、朱龍章等與同知徐夢麟亦領兵民由牛罵頭分三路進攻水堀頭、三塊厝、馬龍潭、七張犁、八張犁、新莊仔、豬高莊七處,與參贊舒于大肚溪進攻烏石莊。

    是時各莊民聞大兵至,俱跳躍歡喜,擒獻賊匪甚衆。

    以賊焚掠村莊,迫脅良民,南北擾害,奏請發帑,并咨調内地官員十餘人來台,往各莊撫恤。

     十有八日(辛巳),進巢鬥六門。

     甫至馬稠後莊,賊據山放炮。

    超勇侯海、參贊恒自山梁進攻,嘉勇侯福、将軍鄂直前沖擊,追至大竹排。

    賊于溪沙下仔築隘壅水,以阻我兵。

    巴圖魯侍衛首先躍溪,随決放水,而我兵已濟,殺退之。

    先是嘉勇侯福遣統領普爾普、侍衛烏什哈達領兵千人由茅港尾進剿,以通郡城要路,并檄調知府楊廷理率領義民北來會合。

     〔十五日〕戊寅,知府楊遂領義民一萬二千人,始紮營三坎店,連日賊匪穈至,沖截乃散。

    〔十七日〕庚辰,統領普爾普自北路引兵到郡,與知府楊廷理遇于茑松。

    時赤山一路屯賊尚多,附近莊民聞大府往北,莫不夾道泣留,因分撥義民投捕餘賊,沿莊安撫。

    有賊目陶鳥者,率其黨五百餘人投順,并願出力前驅,散其餘黨。

    知府楊為請給口糧。

    自是中路之賊稍解。

     二十日(癸未),嘉勇侯福康安自諸羅發兵,遂複鬥六門。

     時賊分據大埔林、中林、大埔尾等處。

    嘉勇侯福遣将軍恒瑞、總兵普吉保攻大埔林,将軍鄂輝、總兵袁國璜攻大埔尾。

    超勇侯海蘭察率巴圖魯侍衛專攻中林,克之,乘勝追殺。

    日晡,至庵古坑,賊目蔡福巢穴在焉,濠栅深固,官兵乘勝搗虛,剿戮不可勝紀。

    星夜疾驅,〔二十一日〕(甲申)抵鬥六門,而賊已踞各隘口密掘坑阱,削竹插地,計陷馬足。

    我兵行田中,四面攻之,斬竹圍,奪賊營,大加殲戮,遂複鬥六門。

    西螺逆民均來投順。

    福侯遣同知黃嘉訓率義勇往搜西螺、東螺餘黨。

     二十有二日(乙酉),大兵紮水沙連。

     分兵剿捕,虎仔溪、萬丹莊、南投、北投等處賊悉平。

     二十有四日(丁亥),進剿大裡杙,滅之。

     大兵至平台莊,莊距大裡杙五裡,遙望賊巢,築土城,列巨炮,内設竹栅兩層,外則溪磡重疊。

    我兵進逼溪邊,城上已施放巨炮。

    嘉勇侯福馳馬先渡,賊乘我兵未至,出城四擊。

    巴圖魯等争先捕殺,賊莫敢犯。

    及暮,我兵分隊列于田磡溪邊。

    賊潛來攻擾,屹立不動。

    夜中攻擾愈力,我兵短兵相接,殺賊無算。

    〔二十五日〕戊子,福侯、海侯、将軍恒、将軍鄂、統領普率巴圖魯侍衛由西南、西北分路夾攻,直抵巢穴,射殺賊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