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觀論之毒害 (1943)

關燈
觀念:假如推翻了傳統價值判斷,他就會找到其他某些更&ldquo真實&rdquo(real)或更&ldquo堅實&rdquo(solid)的事物,藉以給新價值方案(anewschemeofvalues)奠基。

    比如他會說,&ldquo我們必須抛棄非理性禁忌,讓共同體利益為我們的價值奠基&rdquo&mdash&mdash仿佛&ldquo你須促進共同體利益&rdquo這一準則并非&ldquo己所欲、施于人&rdquo之多音節變體似的。

    後者自身别無基礎,除了他宣布要加以拒斥的那種古老的普适價值判斷(theolduniversalvaluejudgement)而外。

    或者他會努力讓他的價值奠基于生物學,他會告訴我們,為了保全我們這一物種,我們必須如此如此。

    顯而易見,他沒有預計到這一問題,&ldquo為什麼應保全這一物種?&rdquo他視之為理所當然。

    然而,他之所以視為理所當然,是因為他其實還依賴于傳統價值判斷。

    假如他真像自稱的那樣,從白闆(acleanslate)開始,他就永遠得不出這一原則。

    有時候他試圖借助&ldquo本能&rdquo(instinct),來得出這一原則。

    &ldquo我們具有一種自我保全的本能&rdquo,他或許會說。

    然而我們有嗎?假如我們有,誰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服從自己的本能?為什麼我們應該服從這一本能,公然不顧那些與物種保全相互沖突的其他衆多本能。

    革新家知道,服從這些本能而不服從那些本能,隻是因為他用一個标尺評判本能。

    這一标尺,又是他宣稱要存而不論的傳統道德。

    本能自身顯然不足以提供根據,讓我們給本能排列次第。

    你研究本能時,假如并沒有帶入關于它們的相對尊卑的知識,那麼,你從它們之中也得不出這種知識。

     把傳統價值當作主觀之物加以抛棄,并以某種新價值方案取而代之,這一企圖全然錯誤。

    恰如你企圖提着自己的衣領擡高自己。

    讓我們用永不褪色的墨水,将這兩個命題寫入心靈: (1)人類心靈無力創造新價值,恰如它無力在天空栽植一個新太陽,在色譜上添加一種新原色。

     (2)想做此事的任何企圖,就是随意撷取傳統道德裡的某一準則,讓這一準則孤立于其他,并進而将其樹立為唯一必須。

     第二個命題需要稍作闡明。

    日常道德教導我們要尊老也要愛幼。

    隻撷取後一個誡命(precept),你建構了一種&ldquo未來主義倫理&rdquo,其中&ldquo後代&rdquo的要求就成了唯一标準。

    日常道德教導我們,既要遵守承諾,又要豐衣足食。

    隻撷取後一個誡命,你得出一種共産倫理,其中,&ldquo生産力&rdquo及産品分配就是唯一标準。

    日常道德教導我們,在同等條件下,愛由親始,要愛自己兒女及同胞,而不是陌生人。

    把這一誡命孤立出來,你可以得到一種貴族倫理,把我們階級的要求定為唯一标準;或者得到一種種族主義倫理,除了血統以外不承認任何要求。

    接着,就以這些單邊體系為根據,攻擊傳統道德。

    然而這相當荒唐,因為它們所擁有的那點有效性,其唯一來源正是傳統道德。

    從草創伊始,不帶任何價值預設,我們無法抵達這些體系之中的任何一個。

    假如對雙親或承諾之尊重,隻是生理本性的副産品,那麼,對種族或後世之尊重也同樣如此。

    革新家要斬斷其根(root)的那塊樹幹(trunk),卻是他所妄圖保留的那根樹枝(branch)的唯一供養。

     因而,關于&ldquo新&rdquo道德或&ldquo科學&rdquo道德或&ldquo現代&rdquo道德的全部構想,可以斥之為思想混亂。

    我們隻有兩個選擇。

    要麼,必須把諸多傳統道德準則(maximsoftraditionalmorality)當作實踐理性公理(axiomsofpracticalreason)加以接受。

    實踐理性公理不容亦無須論辯支持,更不可去&ldquo看&rdquo哪個将會不合時宜。

    要麼,就根本無所謂價值,我們誤認為是價值的,隻不過是非理性情感的&ldquo投射&rdquo(projections)。

    藉&ldquo我們為何應當服從它&rdquo把傳統道德一筆勾銷之後,在我們哲學的某些晚近階段再企圖重新引進價值,純屬徒勞。

    我們重新引進的任何價值,都會遭到同樣套路的反擊。

    任何用以支持它的論證,都是企圖從陳述語氣的前提得出祈使語氣的結論。

    這沒有可能。

     針對我的這一觀點,現代心靈有兩條申辯。

    其一宣稱,傳統道德因時因地而異&mdash&mdash事實上,不是隻有一種道德,而是有千百種。

    其二則宣稱,把我們自己束縛于不變的道德律條,就是扼殺進步,窒息于&ldquo停滞&rdquo(stagnation)之中。

    二者都是無稽之談。

     我們先看第二條。

    讓我們剝除它從&ldquo停滞&rdquo一詞得來的非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