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喊,我們就當自己是聾子。

     有時聽見小梁很響地關門進屋了,一露頭,她還在那兒,逮個正着。

     有時已經一個箭步蹿到第一株桃樹葉下,再往四樓上看,小梁又出來了,拿個毛衣在那兒織,不時眼觀六路,看似在炮樓上放哨。

     我和方超就成了穿越封鎖線的武工隊,沿着樹蔭一株樹一株樹地潛行,直到很遠還看見她在窗口。

    這時聲音聽不見了,就出來在馬路上走,也回頭看她比比劃劃揚手的動作,當她壓根什麼也沒喊。

     去八一湖要經過很多片菜田和一個村莊。

    路邊的茄子扁豆沒人偷,但看到半熟的西紅柿不免手癢、嘴饞。

    大孩就帶我們鍛煉勇敢,率先垂範表演怎麼去偷西紅柿。

     看青的農民發現,舉着鐵鍬追,放狗咬,逮住照死了打,還罰跪。

    一次看見張甯生張燕生高晉高洋一溜四個跪在田埂上,高聲背誦毛主席語錄: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村子裡那條土街也有很多農民的孩子帶着狗蹲在路邊,專截遊泳小孩,什麼都搶,用樹棍挑着搶來的軍帽晃悠着念四:紀念章,紀念章……跟着大孩也難以幸免,經常他們一沖鋒過去了,我們小孩在後面全被截祝隻能兜裡什麼也不帶,讓他們搜,狗跟着聞、舔,然後吃他一個絆兒放行。

    感覺那時候中國真是虎踞龍盤,每個孩子都在自家門前占山為王,想去任何地方都要一幫人,見人先上去截,争個主動,否則他也要截你,你先動手沒準兒他還伯你。

    千萬不能老實,不能讓人看着斯文、知書達理,最好讓人以為你是土匪、流氓、亡命徒,那你就安全了。

     八一湖是活水,也不知跟哪兒聯着,有很長一段河道,兩邊是石砌的堤岸,一座座白石階梯直通到水邊。

    我們一般就在這段河道遊泳。

    兩岸山丘上有葦席圍的棚子做更衣室,用墨筆寫着大大的“男”和“女”字,無人看管,也不能存衣,在裡邊換了泳裝就要把衣服抱出來,擱在堤岸上自己同夥一堆看着。

     女更衣室的棚子上被人挖出一個個洞,經常發生有人偷看女更衣室的故事。

     晴天白日,山上突然一陣喧嘩,一個男子劈荊斬棘沖下來,後面緊緊跟着一群穿林渡柳的半棵女子,老娘們兒打頭怒目噴張聲嘶力竭,小始娘跟着委委屈屈逢人訴說,最後一幕是沿岸軍民群起攔截,把那偷香竊玉的小子就地按倒一通暴打。

     也有翻山越嶺逃之夭夭的。

    這便宜他就算落下了,不定回家怎麼偷樂呢。

     還有不留神沒看清字走錯門吃了冤枉的。

    那也隻好活該,誰讓你走路不長眼的。

     比較高明的我們院一個外号“老肥”的孩子,一日低頭進了女更衣室,迎面一聲臭罵:流氓。

    原地還嘴:誰流氓——你流氓你流氓你流氓!對流半天,女性吃不起這虧,隻好說:好好好你不流氓你出去你先出去行嗎?老肥得以全身而退,名聲大振。

     我們都準備一旦誤入寶地,照此辦理。

     那水不是清水,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很稠,顔色、質地都像菠菜湯。

    中國式的稱道:金水河。

    河也不深,夏天的太陽一上午就能給加熱到浴池的溫度,進去像泡澡堂子,遊着遊着能遊出一身汗。

     水底有淤泥、水草和貝類。

    大概還有小魚,河邊常見有人釣魚,或穿着橡膠褲子在河裡張網,摸來摸去。

    這樣的河每年夏天也要淹死幾個孩子,有些孩子在水閘上跳水,一頭紮進淤泥拔不下來,就種在那兒了。

    附近還有一座白橋,也偶有不知死的孩子從那上跳水。

     我不會遊泳,吊死鬼兒似的扒着救生圈,腳丫子打水,随波逐流。

    遇過一次險。

    很享受地正漂着,救生圈撒氣了。

    那是三截式的軍用救生圈,一截漏氣,其實沒事,但我還是慌了神兒,又不好意思高喊,就小聲喊給自己聽:救命救命。

     還有個觀念,喊了别人救命,自己就不必動了,于是沿河漂流,一路招手,越漂越遠,看上去還挺會玩。

     這時我爸爸發現了我,遊過來拉着救生圈把我帶到岸邊,算是救我一命。

     好像還有一次傍晚他也在,還有他處裡的一些年輕幹部。

    遊完泳上岸天色已經昏黑,一個叫小畢的叔叔,發現地上有個二分錢鋼蹦兒,彎腰去揀,摸了一口痰。

     大約我們還集體組織去過海軍和通信兵遊泳池遊泳。

     通信兵遊泳池是水泥的,水是綠的;海軍遊泳池水是藍的,也許砌了白瓷磚。

     張軍長和張甯生被海軍小孩認出來了。

    張甯生被幾個海軍大孩在光溜溜的地上光溜溜地連摔了幾個大馬趴,一條腿和後背都紅了。

    有一個氣勢洶洶的秃子還端着把小刀要叉了張軍長,被帶隊的畢叔叔喝開了。

    他們倒沒找我們這些坐在泳池邊腿搭在水裡很無辜很弱小的小小孩的麻煩。

    他們中有幾個人泳遊得很棒,還會自由泳,乘風破浪,魚翔潛底,閉眼剛着大嘴回頭換氣。

     也許我們還跟着大孩去蘇振華家偷過柿子,也不知怎麼經過得遼闊、充滿敵意、危機四伏到處閃動着警惕的眼睛的海軍大院。

    那棟小樓已經沒人佐了,一地落葉,像香山上的一處房舍,高高的圍牆上密布淩利的玻璃片,像一片鑽石閃爍不休。

    我們剛靠近,樓上就響起一個似乎擴了音的不真實聲音:幹什麼的?我們拔腿就跑。

     似乎我們全院大小孩都在海軍操場上看演出,這時就聽到一個海軍小孩在人群外邊走邊嚷:總參的來了,總參的來了。

     我們院大孩就挨個扒拉我們院小孩,叫那些在樹上的,壓着嗓門說:撤,快撤。

     我們跟着大孩狂跑到我們院圍牆一帶停住腳,那一片很黑,沒有路燈。

    收容齊人,點了點數,大孩就對我們小孩說:咱們在這兒打他們一下,都去揀磚頭。

     于是我們不分大孩小孩都鑽進路邊樹叢一人揀了兩手石頭,然後隐身在牆和樹叢的暗影中。

     過了一會兒,路口燈底下出現海軍小孩密集的隊形,一排排灰軍裝露了出來,彎腰小心地前進,嘴裡集體哼着電影《平原遊擊隊》“松井進村”的主題音樂:噔一滴答滴答,噔滴答滴答……打——有大孩高喊一聲。

    隻見磚頭瓦塊猶如隕石雨紛紛落在路口燈下,在馬路上進濺。

    海軍大小孩四散逃避:一個滑了個劈叉;一個踉踉跄跄張着手拱形按在地上;一個彎腰捂着頭;一個躺在地上紋絲不動;一個光有顆頭直接長在兩條奔走的長腿上。

    再一眨眼,一個都不見了,隻剩一地石頭。

     沖啊,一班向左,二班向右,三班跟我來。

    我邊投擲邊喊,以為自己是在夜襲馬家河子。

    一個大勁兒,喀嚓一聲,肩、肘、腕三處關節一起響,感覺脫了環兒,英勇負傷。

     喊什麼喊——我後腿彎挨了張軍長一腳,直挺挺跪下——暴露目标。

     那邊的石頭也砍了過來,一群群,黑老鸹似的,在黑暗中呼呼作響。

    也很可怕,需要人不停地左躲右閃,一群人像是在摸黑勤奮練習打網球。

     我扶着胳膊往後跑,心裡怨恨:打仗還欺負人。

     回院的小門口大小孩擠成一疙瘩,擠得很熱乎,肩并肩手挽手前胸貼後背,鞋跟統統踩掉,剛下床似地跟着。

     有一兩秒的工夫,一個人也沒能從那門出去,十個人像一摞書緊緊卡在狹小的門框上,都隻露出一小部分身體:一隻亂抓的手,一條踢騰的腿、半張擠扁的臉。

    這一秒鐘可真長埃好像家家都買了柿子,紅豔豔的一個挨一個兩三層碼在廚房和廁所的窗戶上像是窗下點着一支紅蠟燭。

    我們拿了長鐵絲沿着一個個窗戶走,每過一窗,就隔着紗窗捅進鐵絲在一隻隻柿子上紮眼兒,柿子皮很堅韌,相持一下,撲哧鑽了進去。

    沒到冬天,這些柿子就全爛了。

    家家人趕着吃,嘴上、兩手爛兮兮濕漬漬的,摸哪兒都黏。

     有時還用手輕輕拍紗窗,擦在上層的柿子站不住,骨碌碌滾下去,聽到哭嚎一聲就急忙跑開。

     夜深人靜之時,經過一樓人家的涼台,花盆在寬石欄上擺了一圈,也聞到幽幽的香氣,順手把花盆逐一扒拉到地上摔得粉碎。

    屋裡正睡的大人就開燈,在寂靜之夜破曰大罵,直到躺進被窩罵聲依然不絕,覺得有成就感,安心入睡了。

     再翻窗戶跳進澡堂洗涼水澡已經有點冷了。

    水柱一澆下來,渾身一機靈,一層雞皮疙瘩。

    一涼,尿就多,看澡堂老頭的專用暖壺擱在凳子上,拔了塞兒,把凍得萎縮的小xx巴對準口,幫他灌一壺。

    暖瓶上水有一股低低的嘯聲,好像裡邊有隻哨子,嗚嗚嗚吹着爬上來,滿了就哽咽着停下來。

    想到一臉忠厚的大爺,一邊和洗澡的人聊天一邊沏茶,端起茶缸子一口喝下肚,眨着眼:這是什麼味兒? 就忍不住笑。

    什麼時候一想都可樂,吃着吃着飯喝着喝着水都能自個笑起來。

     一天傍晚,去食堂吃飯還看見張甯生他大哥“張老闆”和黃保甯黃秋甯一夥大孩在23樓前用石頭砍一支躺在地上的氧氣瓶,石頭砸在鋼上砰砰作響。

     吃完飯回家,剛在床上坐下喘氣,就聽見一聲巨大的爆炸,窗戶玻璃嗡嗡顫動,忙跑上陽台張望,看見天邊的晚霞以為是沖天的火光。

    樓下很多家屬往23樓方向跑,邊跑邊喊:炸死人了。

     跑過去晚霞已經落了,天立刻黑了,好像是半夜,不知從哪兒射來的一柬探照燈打亮了一片廢墟,“張老闆”躺在瓦礫上,臉很幹淨,脖子血肉模糊,破了一個大洞,範圍之大好像遠超出一個人脖子的所能承載的界限。

     全院的大人孩子都圍在那兒看,密密麻麻的腿和身軀,沒有人聲,也沒人搶救,這孩子孤孤單單地躺在地上,身下硌着一堆碎磚,想來很不舒服。

    忘了他的真名實姓了。

    好幾年他家人都瞞着他奶奶,說這個孫子去外地了。

    院裡小孩遇到張奶奶跟自己搭話,都持一種謹慎的态度。

     一天早晨起來,天空陰沉沉的,像有什麼東在動,無數小東西,仔細一看,是雪花在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