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後來在莫斯科的風雪之中毀掉了自己的精銳大軍,這種悲劇下場和希特勒很相近,都是先在俄國人手裡傷了元氣,之後被盎格魯撤克遜民族一鼓蕩平。
不能在歐洲兩面作戰,這是我們得到的教訓。
我們的讨論是純軍事的,不關其它曆史、政治、正義和非正義的因素。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般不感情用事。
因為我們都覺得自己是軍事家,隻管打仗這一攤兒,至于戰争性質那讓政治家去辯論吧。
經過分析,我們還是認為拿破侖打不過希特勒。
在希特勒的裝甲部隊和俯沖轟炸機面前,拿破侖的大炮和龍騎兵火力太弱,機動性防護性都很不夠。
而且希特勒是閃電戰,拿破侖根本沒時間排兵布陣,坦克一沖,馬群肯定驚了。
德國陸軍被我們這些小孩評為全世界最精神最有職業風範的陸軍。
他們的軍容儀表大家一緻折服。
那種尿盆一樣的鋼盔,一頭高翹的大檐帽,鷹徽,長筒馬靴,聳肩平端自動槍筆直立正的站姿——被亂槍擊中倒下時姿勢依然不改,都使我們覺得帥極了。
我們理想中的士兵就是這樣,穿着一身漂亮的制服,高大傲慢地站着,永遠一言不發,進攻時排成一條直線,将槍側在腰間掃射,死就默默地跪下,安靜地躺在原地。
跟他們比,我們的戰士死前話太多了,這個那個什麼都放不下,都操着心,整個一話簍子;圍觀的人也太動感情,眼淚橫飛,又哭又吼,也不拿周圍當戰場,就像在家辦喪事。
那效果并不好。
我們這麼煽情并不使人心疼那快死的戰士,反而覺得他裝蒜、多事;一頭栽倒從不吭聲的士兵卻讓人覺得真摯且偉大。
大鴨梨來了,都别擡頭,一起喊。
汪若海壓着嗓門說。
大鴨梨,我們一起喊。
正帶着一群保育院小班的孩子經過42樓的李阿姨聞聲一震,手拽着一個小不點奔過來,質問我們:誰喊的?你們幹什麼? 沒人喊呀,我們裝傻,不知道。
别以為你們可以為所欲為,沒人管了,還懂不懂禮貌。
李阿姨氣得臉色刷白,胳膊直抖,她拽着的那個小孩癟着嘴一袖一抽要哭。
我們笑:出牌呀你,傻了? 大鴨梨——李阿姨轉身剛走到馬路上,我們又喊。
隻見她原地轉了兩個半圈,眼淚迸出大眼,一跺腳走了。
給丫氣哭了。
還會哭呢,我他媽沒想到。
李白玲騎着一輛“26”漲閘女車飛一般地向我們沖來,一路破口大罵:操你媽剛才誰罵我媽了? 我們收了牌一溜煙往樓上跑,從二樓窗戶探出頭一起喊:二鴨梨! 李白玲追進樓道,噔噔噔爬樓:非抽你們幾個孫子! 我們跑進方槍槍家,鎖了門,進了裡屋,挨個坐在床上喘氣。
方超從廁所沖了水出來:你們幹嗎呢? 噓——我們叫他别出聲:一會兒有人砸門千萬别開。
咚一哐一叭,李白玲在外面踹門。
我們在屋裡偷偷樂。
她不會給我們家門踹壞了吧?方槍槍有點擔心。
踹壞讓她賠。
大夥說。
我們上了陽台,連騎帶坐都上了方際成那輛老舊的倒蹬閘德國鑽石牌自行車,紛紛用山東口音央告:我們已經很困難了我們已經很困難了——直接向老頭子發報,讓他們派飛機來接我。
拉着搖頭晃腦唱歌,雄偉的大食堂就要開飯撂,今天吃地什麼飯,豬屁眼子炒雞蛋…李白玲繞到樓後,叉腰指着我們嚷:有本事你們下來。
我們都擤足了一口濃痰,一齊朝她吐去。
好像二單元一樓外号“小錢廣”那孩子家的老太太總坐着小闆凳在涼台上殺雞,一把把拔雞毛。
她家二樓的張甯生張燕生哥兒倆就扒着欄杆不懷好意地再三問她:錢老太太,你們家吃雞吧? 是地。
錢老太太每次承認。
我們直到四樓每座陽台上看風景的孩子就笑。
錢老太太晚飯時經常自己端着一大碗面條在涼台上吃,樓上的孩子就捏着花盆裡的土末子瞄準了往她碗裡撒,号稱:加點胡椒面兒。
老太太有時沒感覺,灑了一頭照吃不誤,有時猛醒,跳着腳罵,一樓孩子都閃在陽台裡不敢露頭,吃吃笑。
每層孩子都在練習往下一層陽台上吐痰,根據風向,掌握角度,盡量把痰吊進下一家的欄杆上。
住在下面的孩子每次探頭都要先擰着脖子看看上邊有沒有人,一時大意,難免不被一口痰吐中。
有一次方槍槍看見許子優趴在三樓陽台上,以為是他弟弟許子良,一口黏痰飄下去,正落在他腦瓜頂那個白生生的旋兒上。
聽見人家大怒,亂喊亂叫。
後來還找了上來,方槍槍裝了半天家裡沒人,才混過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開始在陽台上打竹竿仗,每家伸出一支架蚊帳的竹竿上下亂捅,在空中劈來劈去。
下面的結成同盟,上面的也串通一氣,捅着人最好,捅不着人就捅晾着的衣裳,直接挑樓下去。
早晨一起床,就能看見下面的幾隻竹竿在我家陽台上晃來晃去,費盡心機想把我家各位的褲衩背心挑走。
我媽有一次剛晾上一件汗衫,手剛挪開,汗衫就騰空而起,像面旗幟飄向遠方,她大驚連納悶喊出的聲音令我在夢中頭皮都一炸。
我還被人挑走過一床剛尿的棉褥子,那東西打濕了多沉啊,他們丫也真夠下工夫的,二樓三樓都動員了,四五支竹竿一起幹,把我作品挑在空中巡回展覽,最後扔對面平房的瓦上了。
我也沒臉去揀,看了這張褥子好幾年,上陽台眼神都不敢集中,什麼時候瞟見它什麼時候心裡堵得慌。
為了打擊面寬,竹竿越接越長,兩三根綁在一起,顫顫巍巍老去幻想一個撐杆跳直接下樓。
有時沒拿住一把脫手,眼睜睜看着竹竿長長橫斜着墜落下去,被下面的孩子眼疾手快接住,就算被人家繳獲了,想要回來必須得用彈球或煙盒去換。
平房的瓦上落滿樓上各家孩子抛下的種種奇怪的東西:舊書包、破帽子、羽毛球、乒乓球拍子、藥瓶、夜壺,最大的家什是一輛竹子童車也不知怎麼飛過去的。
經常有孩子丢了鑰匙或給大人反鎖在家裡想出來,爬陽台便成了樓上一景。
天天看見各層的孩子像壁虎一樣在聯在一起的兩家陽台上爬來爬去。
後來就帶表演性質了,站着,手不扶,從這邊欄杆走到另一家欄杆上去。
張甯生張燕生哥兒倆經常在他們二哥張明“張軍長”的帶領下從二樓陽台扒下來直接跳到錢老太大家,一溜煙颠兒了。
偶爾,哥兒仨還搭人梯從一樓往二樓爬,手扒欄杆一通蹬哧嗚埃最壯觀的一次是我家對門邢然家把鑰匙丢了,他家在一單元東側,樓邊上,沒有并排的陽台,張明從中間門大秃二秃家窗戶爬出去,手扒着邢然家窗戶,一個窗台一個窗台走過去。
全樓的孩子都在下面觀看,靠着平房後牆跟站了一拉溜,全體立正。
張軍長走得那叫一個穩,活像是高空走鋼絲。
那天也是黃昏,很強的夕照映在樓面上,如同被瞬間提亮的舞台,一身黃軍裝的張明大開四肢跨在兩個窗台之間,像被釘在牆上一動不動,有一刹那,他的身體突然一晃,我們集體啊了一聲,一齊伸出雙手,像是虜誠的穆斯林朝天祈禱。
他全憑一隻手的力量,把整個身子蕩了過去,我們以為他已經掉了下來,其實他已經站在了下一處,真是眼瞪得溜圓看見幻覺。
大驚過後我們一片掌聲。
張軍長轉身一個美國軍禮:食指中指并在額頭向前一揮,下面的我們一起伸出右臂:嗨黑特勒! 那之後,走過42樓經常可以看到被困在高樓窗台上孩子,蹲在紅牆白瓦之間孤苦伶仃,面前是萬丈深淵。
方槍槍也偷偷練過幾次,站在自家陽台上,兩腳夾着欄杆,向大秃二秃家窗戶伸出手,立刻覺得頭暈,大地向自己撲來,趕緊跳下來,腳踏實地後冗自心頭撞鹿太陽穴發漲,深感還是有地好。
另有一次中午,他懷抱一把雨傘,鬼鬼祟祟從樓道窗戶爬到單元門混凝土雨遮上,撐開傘跳了下來,一時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落地時嚴重墩了一下腳,傘也呼—下倒豎成—柬盛開的插瓶花——臊眉搭眼—瘸—拐爬樓回家,一輩子沒跟人提過。
好像張軍長還養了一條大狼狗,叫黑子還是貝利。
有一次,我們一二單元和他們三四單元分成兩撥在操場上玩攻城,那是很激烈的遊戲,需要身體直接沖撞,一撥畫一個四方城門,最裡角畫一個半圓叫堡壘,雙方對攻,互相推搡,除了不許打臉拳擊五髒一切手段均可,先踩着對方堡壘的算赢。
有點像簡易英式撤攬球,隻是沒球,打起來更是主要沖人下手。
這遊戲經常能把人玩急了。
那天,張軍長就和四單元的黃克明急了,兩人先是兜拳,似乎都練過,打得蠻有章法,上來就互相封眼,幾個回合下來,張軍長鼻子被黃克明打流血了。
張軍長一邊往家跑一邊說:你等着。
黃克明先是不怕,繼續張羅着玩,隻三秒,他突然轉身飛跑。
我們連忙回頭,看見張軍長剛出二單元門,一條大狼狗已經過了馬路悶頭向這邊跑來。
黃克明繞場狂奔不止,邊跑還回頭看,也沒過程,那狗就追到他身後,張着嘴啃他的腳後跟。
我從來沒見過人的步子能邁得那麼大,那得有多長的筋啊,胯都扯咧了,黃克明跑得不亞于一名優秀黑人運動員——數出—共6條腿,舞得風車—般,那狗四腳離地全身淩空還有力量往前一撲…再見黑子還是貝利,它被吊在一棵大柳樹上,像電影裡的妓女光着膀子裘皮大衣脫到胸前。
張軍長帶着張甯生和高晉正用削鉛筆刀給它剝皮,一人一胳膊血,一點點往下嗑诶哧。
張軍長他爸像隻老虎攔路沖出來,把張軍長和張甯生從張翼翔家(即原來的保育院隔離室)一路打到42樓前,路上又加上了個張燕生,仨孩子一起打,左右開弓:一拳把張軍長打個前空翻,一腳又把張甯生踢個一溜滾,再一腳把張燕生踢個狗搶屎。
張軍長甯生燕生就這麼一路走一路做着各種高難動作,摸爬滾打,大張着嘴都不是哭而是嚎——武松打虎
不能在歐洲兩面作戰,這是我們得到的教訓。
我們的讨論是純軍事的,不關其它曆史、政治、正義和非正義的因素。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般不感情用事。
因為我們都覺得自己是軍事家,隻管打仗這一攤兒,至于戰争性質那讓政治家去辯論吧。
經過分析,我們還是認為拿破侖打不過希特勒。
在希特勒的裝甲部隊和俯沖轟炸機面前,拿破侖的大炮和龍騎兵火力太弱,機動性防護性都很不夠。
而且希特勒是閃電戰,拿破侖根本沒時間排兵布陣,坦克一沖,馬群肯定驚了。
德國陸軍被我們這些小孩評為全世界最精神最有職業風範的陸軍。
他們的軍容儀表大家一緻折服。
那種尿盆一樣的鋼盔,一頭高翹的大檐帽,鷹徽,長筒馬靴,聳肩平端自動槍筆直立正的站姿——被亂槍擊中倒下時姿勢依然不改,都使我們覺得帥極了。
我們理想中的士兵就是這樣,穿着一身漂亮的制服,高大傲慢地站着,永遠一言不發,進攻時排成一條直線,将槍側在腰間掃射,死就默默地跪下,安靜地躺在原地。
跟他們比,我們的戰士死前話太多了,這個那個什麼都放不下,都操着心,整個一話簍子;圍觀的人也太動感情,眼淚橫飛,又哭又吼,也不拿周圍當戰場,就像在家辦喪事。
那效果并不好。
我們這麼煽情并不使人心疼那快死的戰士,反而覺得他裝蒜、多事;一頭栽倒從不吭聲的士兵卻讓人覺得真摯且偉大。
大鴨梨來了,都别擡頭,一起喊。
汪若海壓着嗓門說。
大鴨梨,我們一起喊。
正帶着一群保育院小班的孩子經過42樓的李阿姨聞聲一震,手拽着一個小不點奔過來,質問我們:誰喊的?你們幹什麼? 沒人喊呀,我們裝傻,不知道。
别以為你們可以為所欲為,沒人管了,還懂不懂禮貌。
李阿姨氣得臉色刷白,胳膊直抖,她拽着的那個小孩癟着嘴一袖一抽要哭。
我們笑:出牌呀你,傻了? 大鴨梨——李阿姨轉身剛走到馬路上,我們又喊。
隻見她原地轉了兩個半圈,眼淚迸出大眼,一跺腳走了。
給丫氣哭了。
還會哭呢,我他媽沒想到。
李白玲騎着一輛“26”漲閘女車飛一般地向我們沖來,一路破口大罵:操你媽剛才誰罵我媽了? 我們收了牌一溜煙往樓上跑,從二樓窗戶探出頭一起喊:二鴨梨! 李白玲追進樓道,噔噔噔爬樓:非抽你們幾個孫子! 我們跑進方槍槍家,鎖了門,進了裡屋,挨個坐在床上喘氣。
方超從廁所沖了水出來:你們幹嗎呢? 噓——我們叫他别出聲:一會兒有人砸門千萬别開。
咚一哐一叭,李白玲在外面踹門。
我們在屋裡偷偷樂。
她不會給我們家門踹壞了吧?方槍槍有點擔心。
踹壞讓她賠。
大夥說。
我們上了陽台,連騎帶坐都上了方際成那輛老舊的倒蹬閘德國鑽石牌自行車,紛紛用山東口音央告:我們已經很困難了我們已經很困難了——直接向老頭子發報,讓他們派飛機來接我。
拉着搖頭晃腦唱歌,雄偉的大食堂就要開飯撂,今天吃地什麼飯,豬屁眼子炒雞蛋…李白玲繞到樓後,叉腰指着我們嚷:有本事你們下來。
我們都擤足了一口濃痰,一齊朝她吐去。
好像二單元一樓外号“小錢廣”那孩子家的老太太總坐着小闆凳在涼台上殺雞,一把把拔雞毛。
她家二樓的張甯生張燕生哥兒倆就扒着欄杆不懷好意地再三問她:錢老太太,你們家吃雞吧? 是地。
錢老太太每次承認。
我們直到四樓每座陽台上看風景的孩子就笑。
錢老太太晚飯時經常自己端着一大碗面條在涼台上吃,樓上的孩子就捏着花盆裡的土末子瞄準了往她碗裡撒,号稱:加點胡椒面兒。
老太太有時沒感覺,灑了一頭照吃不誤,有時猛醒,跳着腳罵,一樓孩子都閃在陽台裡不敢露頭,吃吃笑。
每層孩子都在練習往下一層陽台上吐痰,根據風向,掌握角度,盡量把痰吊進下一家的欄杆上。
住在下面的孩子每次探頭都要先擰着脖子看看上邊有沒有人,一時大意,難免不被一口痰吐中。
有一次方槍槍看見許子優趴在三樓陽台上,以為是他弟弟許子良,一口黏痰飄下去,正落在他腦瓜頂那個白生生的旋兒上。
聽見人家大怒,亂喊亂叫。
後來還找了上來,方槍槍裝了半天家裡沒人,才混過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開始在陽台上打竹竿仗,每家伸出一支架蚊帳的竹竿上下亂捅,在空中劈來劈去。
下面的結成同盟,上面的也串通一氣,捅着人最好,捅不着人就捅晾着的衣裳,直接挑樓下去。
早晨一起床,就能看見下面的幾隻竹竿在我家陽台上晃來晃去,費盡心機想把我家各位的褲衩背心挑走。
我媽有一次剛晾上一件汗衫,手剛挪開,汗衫就騰空而起,像面旗幟飄向遠方,她大驚連納悶喊出的聲音令我在夢中頭皮都一炸。
我還被人挑走過一床剛尿的棉褥子,那東西打濕了多沉啊,他們丫也真夠下工夫的,二樓三樓都動員了,四五支竹竿一起幹,把我作品挑在空中巡回展覽,最後扔對面平房的瓦上了。
我也沒臉去揀,看了這張褥子好幾年,上陽台眼神都不敢集中,什麼時候瞟見它什麼時候心裡堵得慌。
為了打擊面寬,竹竿越接越長,兩三根綁在一起,顫顫巍巍老去幻想一個撐杆跳直接下樓。
有時沒拿住一把脫手,眼睜睜看着竹竿長長橫斜着墜落下去,被下面的孩子眼疾手快接住,就算被人家繳獲了,想要回來必須得用彈球或煙盒去換。
平房的瓦上落滿樓上各家孩子抛下的種種奇怪的東西:舊書包、破帽子、羽毛球、乒乓球拍子、藥瓶、夜壺,最大的家什是一輛竹子童車也不知怎麼飛過去的。
經常有孩子丢了鑰匙或給大人反鎖在家裡想出來,爬陽台便成了樓上一景。
天天看見各層的孩子像壁虎一樣在聯在一起的兩家陽台上爬來爬去。
後來就帶表演性質了,站着,手不扶,從這邊欄杆走到另一家欄杆上去。
張甯生張燕生哥兒倆經常在他們二哥張明“張軍長”的帶領下從二樓陽台扒下來直接跳到錢老太大家,一溜煙颠兒了。
偶爾,哥兒仨還搭人梯從一樓往二樓爬,手扒欄杆一通蹬哧嗚埃最壯觀的一次是我家對門邢然家把鑰匙丢了,他家在一單元東側,樓邊上,沒有并排的陽台,張明從中間門大秃二秃家窗戶爬出去,手扒着邢然家窗戶,一個窗台一個窗台走過去。
全樓的孩子都在下面觀看,靠着平房後牆跟站了一拉溜,全體立正。
張軍長走得那叫一個穩,活像是高空走鋼絲。
那天也是黃昏,很強的夕照映在樓面上,如同被瞬間提亮的舞台,一身黃軍裝的張明大開四肢跨在兩個窗台之間,像被釘在牆上一動不動,有一刹那,他的身體突然一晃,我們集體啊了一聲,一齊伸出雙手,像是虜誠的穆斯林朝天祈禱。
他全憑一隻手的力量,把整個身子蕩了過去,我們以為他已經掉了下來,其實他已經站在了下一處,真是眼瞪得溜圓看見幻覺。
大驚過後我們一片掌聲。
張軍長轉身一個美國軍禮:食指中指并在額頭向前一揮,下面的我們一起伸出右臂:嗨黑特勒! 那之後,走過42樓經常可以看到被困在高樓窗台上孩子,蹲在紅牆白瓦之間孤苦伶仃,面前是萬丈深淵。
方槍槍也偷偷練過幾次,站在自家陽台上,兩腳夾着欄杆,向大秃二秃家窗戶伸出手,立刻覺得頭暈,大地向自己撲來,趕緊跳下來,腳踏實地後冗自心頭撞鹿太陽穴發漲,深感還是有地好。
另有一次中午,他懷抱一把雨傘,鬼鬼祟祟從樓道窗戶爬到單元門混凝土雨遮上,撐開傘跳了下來,一時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落地時嚴重墩了一下腳,傘也呼—下倒豎成—柬盛開的插瓶花——臊眉搭眼—瘸—拐爬樓回家,一輩子沒跟人提過。
好像張軍長還養了一條大狼狗,叫黑子還是貝利。
有一次,我們一二單元和他們三四單元分成兩撥在操場上玩攻城,那是很激烈的遊戲,需要身體直接沖撞,一撥畫一個四方城門,最裡角畫一個半圓叫堡壘,雙方對攻,互相推搡,除了不許打臉拳擊五髒一切手段均可,先踩着對方堡壘的算赢。
有點像簡易英式撤攬球,隻是沒球,打起來更是主要沖人下手。
這遊戲經常能把人玩急了。
那天,張軍長就和四單元的黃克明急了,兩人先是兜拳,似乎都練過,打得蠻有章法,上來就互相封眼,幾個回合下來,張軍長鼻子被黃克明打流血了。
張軍長一邊往家跑一邊說:你等着。
黃克明先是不怕,繼續張羅着玩,隻三秒,他突然轉身飛跑。
我們連忙回頭,看見張軍長剛出二單元門,一條大狼狗已經過了馬路悶頭向這邊跑來。
黃克明繞場狂奔不止,邊跑還回頭看,也沒過程,那狗就追到他身後,張着嘴啃他的腳後跟。
我從來沒見過人的步子能邁得那麼大,那得有多長的筋啊,胯都扯咧了,黃克明跑得不亞于一名優秀黑人運動員——數出—共6條腿,舞得風車—般,那狗四腳離地全身淩空還有力量往前一撲…再見黑子還是貝利,它被吊在一棵大柳樹上,像電影裡的妓女光着膀子裘皮大衣脫到胸前。
張軍長帶着張甯生和高晉正用削鉛筆刀給它剝皮,一人一胳膊血,一點點往下嗑诶哧。
張軍長他爸像隻老虎攔路沖出來,把張軍長和張甯生從張翼翔家(即原來的保育院隔離室)一路打到42樓前,路上又加上了個張燕生,仨孩子一起打,左右開弓:一拳把張軍長打個前空翻,一腳又把張甯生踢個一溜滾,再一腳把張燕生踢個狗搶屎。
張軍長甯生燕生就這麼一路走一路做着各種高難動作,摸爬滾打,大張着嘴都不是哭而是嚎——武松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