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二道河橋頭大拼殺
關燈
小
中
大
臘月二十八日。
小火車在雪原上向夾皮溝急馳。
車上的人,大多是婦女和老頭,新生活給他們滿身的喜悅,車上一片歡笑。
婦女們緊緊抱着她們的包裹,不眨眼地盯着,深怕它掉下火車跑了似的。
老頭們美滋滋地叼着煙袋,瞅着他們買回的東西,一聲不響。
中年婦女們也不知哪來的那麼些歡笑和話語,一路上說笑不絕,東扯西拉,取樂逗笑。
&ldquo我這個布細。
&rdquo&ldquo你那個棉花絨長。
&rdquo&ldquo這是雙結線的。
&rdquo這個說:&ldquo回去先給當家的做上套棉襖棉褲,好上山打獵。
&rdquo那個說:&ldquo回去先給上山的做副大手套,做雙原皮鞋,吊個大皮帽,别凍壞了手腳和耳朵。
&rdquo 年輕的婦女,隻是腼腆地抿着嘴笑。
笑别人,也在想自己。
從神情上可以完全看出她們内心,也在甜蜜地想着回去怎麼給她們年輕的男人打扮。
她們對自己男人關切的心情,更甚于那些大嬸大嫂們。
這支夾皮溝屯的婦女山貨貿易隊,在牡丹江一共交易了不過四五天,就學會了不少的歌曲,什麼《東方紅》呀!《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呀!都能唱得爛熟。
真的,她們在解放了的城市裡,對那裡人民新生活的一切,特别是對那舉目可觸、豎耳即聞的遍地歌聲,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幸福,她們像從濃煙嗆人的地方奔到了空氣新鮮的花園;又像在久雨不晴烏雲籠罩的日子裡,突然撥雲見天,看見了和煦的太陽。
短短的幾天中,她們飽嘗着這從來沒有過的自由和幸福。
她們學的歌,在城裡時腼腆得還不好意思放聲唱,上了她們自己的小火車後,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
最初是一個人在哼唱,接着是兩個、三個、十個&hellip&hellip二十個&hellip&hellip全車一起唱起來。
聲音愈唱愈洪亮,精神越唱越飽滿。
那和諧的音調,清晰的歌詞,嘹亮悅耳的聲浪,随着急馳的小火車,蕩漾在雪原的天空。
唱得那小火車也減少了震動,它咣咣的節奏,成為雄壯的打擊樂,更增加着歌聲的壯美。
它和她們,在這空谷雪原林濤起伏的鐵路上,演奏着歌頌共産黨、歌頌自由幸福的大合唱。
人心感萬物,人歡物亦歡。
這裡的一切山呀!樹呀!雪原呀!也像在随着人心歡笑歌舞。
迎着小火車的飛馳,高山在跳躍,森林在奔跑,雪原反射出燦爛奪目的光芒,親吻着人們的眼睛。
應着人們的歌聲,滿山遍谷發出洪亮的回聲,像似和人們對唱争鳴,又像似向人們歡呼接迎。
眼前呈現出無限壯麗而親熱的美景,真是: 巍巍叢山呈玉影, 皚皚萬裡泛銀光。
飛車載歌馳長谷, 群峰呼奔迎紅妝。
夾道狂歡天地動, 傾心緻意表衷腸。
辘辘遠馳人飛過, 遙遙高峰探頸望。
這是小火車第二次回來,這一趟進城,是夾皮溝人在生産自救的原則下進行的。
他們自從有了槍,有了衣裳,有了兩個月的糧,便掀起了熱火朝天的辛勤勞動。
劈柈子、打野獸,來供給城市,供給軍用,以養活自己。
他們那驚人的勞動效率和勇敢的自衛力量,開辟了他們生活的新途徑。
幾天的時間,他們生産了成噸的城市必需品。
村的生産委員會,為了不影響生産、剿匪的任務,所以這趟進城的貿易隊,全是由婦女和老頭組成的。
去時,柈子、皮貨車上裝得滿滿當當;回來時,布匹、棉花包得花花綠綠。
特别使他們榮幸而自豪的是,每家都請了一張毛主席像。
這張像,他們比任何東西都珍貴,有的從一上車就拿在手裡,連擱也沒擱,連車邊也沒碰着,不時地展開來,看着毛主席那慈祥的笑容。
小火車在歡騰地急馳。
人們的心和火車一樣,向家鄉急奔。
火車頭上的司機,是生産委員會主任張大山,也是這次的貿易大隊的隊長。
司爐李少坡,向爐裡猛填柈子,熊熊的火,燒着鍋爐,發出充足的蒸汽,小火車被喂得有使不盡的力氣。
車尾的守車裡,高波和另外的幾個戰士,押着從牡丹江提來的小爐匠栾警尉。
這是因為要對付那個老道和一撮毛,劍波才決定把這個匪徒提來,利用他老婆被我們救活,利用他和一撮毛這場殺妻之仇,再勾起他對那個老道奸妻之恨,叫這些匪徒來個狗咬狗,狼吃狼,從而多搞出一些有用的情況來。
煤水車上,班長郭奎武帶着機槍組,架一挺輕機槍,随時準備打擊可能來襲的敵人,保護着車上的幸福和歡笑。
小火車勇猛地奔馳着&hellip&hellip 夾皮溝。
少劍波正在屋裡同劉勳蒼、白茹、小董等人談論着:今天傍晚小火車回來,那時夾皮溝人該有多麼高興呀! 白茹在一張桌子上,用桦皮卷給群衆寫着春聯。
李鴻義在替她幫忙。
寫的正是新詞,什麼&ldquo剿匪保家愛祖國,打獵劈柴勤勞動&rdquo啦,什麼&ldquo生産必須剿匪,剿匪保護生産&rdquo啦。
工友和家屬們對貼春聯的興趣頗高,一個個拿着一卷卷的桦皮陸續走來,求白茹替他們寫。
有的民兵自己編詞讓白茹寫,這些詞更新穎有力,什麼&ldquo一槍一個野獸,一槍一個土匪&rdquo,還有&ldquo鋼槍一響消滅國民黨,腰刀出鞘專宰座山雕&rdquo。
人越來越多,詞越編越妙,興趣愈來愈高。
有些老大娘、大嫂子,真看中了白茹這個姑娘,雖然她們所有的人幾乎連一個字也不識,可是卻對白茹頻頻點頭誇獎,&ldquo看人家姑娘那手多巧!劃得多快!描得多俊!真是氣死男的&hellip&hellip&rdquo 劉勳蒼向來好和白茹開玩笑,聽到這麼多奉承白茹的話,他靠近桌子旁,故意學着忸怩的聲音,&ldquo咱們這白姑娘,真是個和平的小白鴿,到哪兒都讨人喜歡。
又能治病,又能當兵,又能寫春聯,外加上長了個漂亮的小臉蛋,哎呀!真是人人喜歡。
&rdquo 這一席話,惹得大家一陣哄堂大笑。
白茹臉上略紅了一紅,也沒吱聲,蘸了蘸筆,一聲不響地低頭隻管寫下去。
當她寫完了一聯,趁劉勳蒼在桌旁哼唱歌曲,她蘸了飽飽的一筆墨水,朝着劉勳蒼的臉上一甩,一點也沒浪費,甩得劉勳蒼滿臉黑點,刹那間,黑點淌成一群烏黑的小蝌蚪。
&ldquo再叫你淘氣!坦克!&rdquo白茹尖聲地笑起來。
大家一齊瞅着劉勳蒼拍手大笑。
劉勳蒼順手摸了一把,這一下更可觀,蝌蚪消滅了,滿臉成了一塊黑煤炭。
小董跳了一個高,拍着屁股笑道: &ldquo唉!誰買這特大号的黑白牙膏!這是白茹公司出品的,夾皮溝的土造!&rdquo 大家
小火車在雪原上向夾皮溝急馳。
車上的人,大多是婦女和老頭,新生活給他們滿身的喜悅,車上一片歡笑。
婦女們緊緊抱着她們的包裹,不眨眼地盯着,深怕它掉下火車跑了似的。
老頭們美滋滋地叼着煙袋,瞅着他們買回的東西,一聲不響。
中年婦女們也不知哪來的那麼些歡笑和話語,一路上說笑不絕,東扯西拉,取樂逗笑。
&ldquo我這個布細。
&rdquo&ldquo你那個棉花絨長。
&rdquo&ldquo這是雙結線的。
&rdquo這個說:&ldquo回去先給當家的做上套棉襖棉褲,好上山打獵。
&rdquo那個說:&ldquo回去先給上山的做副大手套,做雙原皮鞋,吊個大皮帽,别凍壞了手腳和耳朵。
&rdquo 年輕的婦女,隻是腼腆地抿着嘴笑。
笑别人,也在想自己。
從神情上可以完全看出她們内心,也在甜蜜地想着回去怎麼給她們年輕的男人打扮。
她們對自己男人關切的心情,更甚于那些大嬸大嫂們。
這支夾皮溝屯的婦女山貨貿易隊,在牡丹江一共交易了不過四五天,就學會了不少的歌曲,什麼《東方紅》呀!《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呀!都能唱得爛熟。
真的,她們在解放了的城市裡,對那裡人民新生活的一切,特别是對那舉目可觸、豎耳即聞的遍地歌聲,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幸福,她們像從濃煙嗆人的地方奔到了空氣新鮮的花園;又像在久雨不晴烏雲籠罩的日子裡,突然撥雲見天,看見了和煦的太陽。
短短的幾天中,她們飽嘗着這從來沒有過的自由和幸福。
她們學的歌,在城裡時腼腆得還不好意思放聲唱,上了她們自己的小火車後,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
最初是一個人在哼唱,接着是兩個、三個、十個&hellip&hellip二十個&hellip&hellip全車一起唱起來。
聲音愈唱愈洪亮,精神越唱越飽滿。
那和諧的音調,清晰的歌詞,嘹亮悅耳的聲浪,随着急馳的小火車,蕩漾在雪原的天空。
唱得那小火車也減少了震動,它咣咣的節奏,成為雄壯的打擊樂,更增加着歌聲的壯美。
它和她們,在這空谷雪原林濤起伏的鐵路上,演奏着歌頌共産黨、歌頌自由幸福的大合唱。
人心感萬物,人歡物亦歡。
這裡的一切山呀!樹呀!雪原呀!也像在随着人心歡笑歌舞。
迎着小火車的飛馳,高山在跳躍,森林在奔跑,雪原反射出燦爛奪目的光芒,親吻着人們的眼睛。
應着人們的歌聲,滿山遍谷發出洪亮的回聲,像似和人們對唱争鳴,又像似向人們歡呼接迎。
眼前呈現出無限壯麗而親熱的美景,真是: 巍巍叢山呈玉影, 皚皚萬裡泛銀光。
飛車載歌馳長谷, 群峰呼奔迎紅妝。
夾道狂歡天地動, 傾心緻意表衷腸。
辘辘遠馳人飛過, 遙遙高峰探頸望。
這是小火車第二次回來,這一趟進城,是夾皮溝人在生産自救的原則下進行的。
他們自從有了槍,有了衣裳,有了兩個月的糧,便掀起了熱火朝天的辛勤勞動。
劈柈子、打野獸,來供給城市,供給軍用,以養活自己。
他們那驚人的勞動效率和勇敢的自衛力量,開辟了他們生活的新途徑。
幾天的時間,他們生産了成噸的城市必需品。
村的生産委員會,為了不影響生産、剿匪的任務,所以這趟進城的貿易隊,全是由婦女和老頭組成的。
去時,柈子、皮貨車上裝得滿滿當當;回來時,布匹、棉花包得花花綠綠。
特别使他們榮幸而自豪的是,每家都請了一張毛主席像。
這張像,他們比任何東西都珍貴,有的從一上車就拿在手裡,連擱也沒擱,連車邊也沒碰着,不時地展開來,看着毛主席那慈祥的笑容。
小火車在歡騰地急馳。
人們的心和火車一樣,向家鄉急奔。
火車頭上的司機,是生産委員會主任張大山,也是這次的貿易大隊的隊長。
司爐李少坡,向爐裡猛填柈子,熊熊的火,燒着鍋爐,發出充足的蒸汽,小火車被喂得有使不盡的力氣。
車尾的守車裡,高波和另外的幾個戰士,押着從牡丹江提來的小爐匠栾警尉。
這是因為要對付那個老道和一撮毛,劍波才決定把這個匪徒提來,利用他老婆被我們救活,利用他和一撮毛這場殺妻之仇,再勾起他對那個老道奸妻之恨,叫這些匪徒來個狗咬狗,狼吃狼,從而多搞出一些有用的情況來。
煤水車上,班長郭奎武帶着機槍組,架一挺輕機槍,随時準備打擊可能來襲的敵人,保護着車上的幸福和歡笑。
小火車勇猛地奔馳着&hellip&hellip 夾皮溝。
少劍波正在屋裡同劉勳蒼、白茹、小董等人談論着:今天傍晚小火車回來,那時夾皮溝人該有多麼高興呀! 白茹在一張桌子上,用桦皮卷給群衆寫着春聯。
李鴻義在替她幫忙。
寫的正是新詞,什麼&ldquo剿匪保家愛祖國,打獵劈柴勤勞動&rdquo啦,什麼&ldquo生産必須剿匪,剿匪保護生産&rdquo啦。
工友和家屬們對貼春聯的興趣頗高,一個個拿着一卷卷的桦皮陸續走來,求白茹替他們寫。
有的民兵自己編詞讓白茹寫,這些詞更新穎有力,什麼&ldquo一槍一個野獸,一槍一個土匪&rdquo,還有&ldquo鋼槍一響消滅國民黨,腰刀出鞘專宰座山雕&rdquo。
人越來越多,詞越編越妙,興趣愈來愈高。
有些老大娘、大嫂子,真看中了白茹這個姑娘,雖然她們所有的人幾乎連一個字也不識,可是卻對白茹頻頻點頭誇獎,&ldquo看人家姑娘那手多巧!劃得多快!描得多俊!真是氣死男的&hellip&hellip&rdquo 劉勳蒼向來好和白茹開玩笑,聽到這麼多奉承白茹的話,他靠近桌子旁,故意學着忸怩的聲音,&ldquo咱們這白姑娘,真是個和平的小白鴿,到哪兒都讨人喜歡。
又能治病,又能當兵,又能寫春聯,外加上長了個漂亮的小臉蛋,哎呀!真是人人喜歡。
&rdquo 這一席話,惹得大家一陣哄堂大笑。
白茹臉上略紅了一紅,也沒吱聲,蘸了蘸筆,一聲不響地低頭隻管寫下去。
當她寫完了一聯,趁劉勳蒼在桌旁哼唱歌曲,她蘸了飽飽的一筆墨水,朝着劉勳蒼的臉上一甩,一點也沒浪費,甩得劉勳蒼滿臉黑點,刹那間,黑點淌成一群烏黑的小蝌蚪。
&ldquo再叫你淘氣!坦克!&rdquo白茹尖聲地笑起來。
大家一齊瞅着劉勳蒼拍手大笑。
劉勳蒼順手摸了一把,這一下更可觀,蝌蚪消滅了,滿臉成了一塊黑煤炭。
小董跳了一個高,拍着屁股笑道: &ldquo唉!誰買這特大号的黑白牙膏!這是白茹公司出品的,夾皮溝的土造!&rdquo 大家